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星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星】看雨(散文)

编辑推荐 【星星】看雨(散文)


作者:满山红叶 探花,21356.0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7发表时间:2025-09-17 21:01:54

我在石凳上刚坐下,梧桐树晃出几颗雨滴,铜钱那么大落在我头顶,一丝清凉直抵内心。仰脖儿一看,西边天乌压压一片积雨云。阴暗,沉闷。像一堵石头墙,扑了过来。我构思好的小说,正要下笔。结果,被这阵仗缩回去了。不行,我得赶紧回单位。上午,单位进货。一桶一桶的高粱酒,从酒窖子被一勺一勺舀进塑料桶里,翻了个身,走十五分钟路程,导入一口七百斤的大瓷缸,再通过我们的手,流到器皿,最后被埋单,去了不同层次的地方。官场,教育行业,农民工兄弟。一只酒杯,一个瓷花碗,盛着不一样的故事和命运,在酒的氛围待久了,身体里也长出一株一株积极向上的高粱,紧密,结实,干净,纯粹。举手投足之间流淌着一粒米的香气,我从不质疑,庄稼的虔诚,它们是喂养整个民族的江水,一旦没了粮食,别说酿酒,即便是人类的生存,也成问题。
   我几走几步,在锦绣前程小区门口,和五金交电的老董打了一个照面,她说,你看大黄了?我不说是,也不说不是。我无法确定老董会不会将我上班期间,出来遛达一圈的事儿,说出去。大黄不是人,大黄是只猫。不是一只普通的猫,大黄性格稳重,不东不西,不捣乱,也不吵嚷。大家很喜欢它,我们自然也喜欢。大黄此刻在菜鸟驿站睡觉,它的猫生很幸福,吃了睡,睡了吃。许多人投喂大黄,它根本不用为一日三餐发愁,活得比我通透,洒脱。大黄落雨的天气,八成是在菜鸟驿站躺平。我有时不远不近的瞄着它,在一只猫抓板歇息。我不能随随便便靠近大黄,菜鸟驿站的妹子能提供一个地方,供大黄吃睡。我与同事,给不了大黄一个屋檐,至多喂点吃得,我们很内疚,觉得对不住大黄,给不了它一个家。有大黄的存在,我认识菜鸟驿站的妹子,小区的几个保安,三个清洁工。我不认识对方,对方则认识我。酒坊是一个公众平台,每天要面对形形色色的男女,他们认识我情理之中,我记不住谁是谁,偶尔来打酒的顾客,问我,你怎么不记得我?我来酒坊好几次,买得是陈香酒,二十年的,我含糊其辞,说,噢噢噢,记起来了,你就是遛阿拉斯加狗的大爷。人家就乐了,哪个不希望被人记起?
   我不想顾客失望,点点头以示知道了。
   酒坊对面的狼诱惑生意兴隆,不到十点,就袅着徐徐抽烟。门前的平杨柳遵规遵矩的咬牙站着,我坐在新买的红木办公桌,思绪澎湃。这张霸气的办公桌,造价是三万多。领导关心下属,换掉用了七年的办公桌,我用华为手机,像素不好。我喊同事,帮我拍,我背靠酒柜,坐姿摆好,同事拿起她的手机,咔咔咔,一顿抓拍。
   雨终于落下来,破天的雨,如果在大街行走,几秒钟就变成形象逼真的落汤鸡。永兴街在北城,街两旁商铺不少。一所小学在街西头,来来去去的车辆行人成了我每天观看的风景。我当然清楚,那么多车,名车,普通车,哪怕三轮车,没有我一辆。我只是一个看客,在别人的故事里,我连个过客也不是。就像现在,滂沱的大雨,发出哗啦啦的轰鸣声,仿佛黄河决堤,从天而降的雨水,汹涌澎湃。我觉得我不能只是看雨,我得配合雨一下,抿一杯酒。酒是我的日常。我可以枕在巨大号的酒缸上,做一回李白斗酒诗百篇的梦。也能在米酒的熏陶中,穿越到唐朝。与杜甫坐在九月的月光底,畅饮一杯杜康酒,不,饮一杯我们的陈香酒,就着二两清风,说不尽人间沧海桑田,道不完人情世故。我可以随时随地,小酌一杯。扔一颗花生米,咔吧咔吧嚼着,在一滴酒里,品出无限的家国情怀,万里江山图。
   雷阵雨,就一阵。像极了某个人在车贷房贷压力下,崩溃的歇斯底里,在雨中,我分明看到那些咬牙活着的人和动物。有时候,我们都很无奈,很难办。做不了自己的主,去也不是,留也不是。活着是一个命题作文,你写不写好,都是必修课。这上面每一个标点符号,均是你生命的足迹。坚强的,软弱的,窝囊的、悲伤的、欢笑的、无论你多么趾高气扬,富贵荣华。晚秋的风一吹,你头上落了一场又一场大雪,你顿然发现,这世界除了生死,其它全是浮云。金山银山,属于你的唯有一小捧泥土。
   在十七缸高粱酒中,我选了十元的老窖酒,它经济实惠,没负担。掂量掂量腰包,还算喝得起。主要这酒,亲民价,够劲。不上头,喝完三天,余香缠绕。那可是一粒高粱米一粒高粱米酿造出来的。一粒高粱米就是一个丰腴的秋天,将一斗一斗的秋天码进造酒的容器内,熏蒸,发酵,直到活成一坛酒,这中间要有多少酸甜苦辣咸的过滤?我不怀疑一滴酒的虔诚,它让我抵达真实的自己,也在酒的氛围里对茫茫人海,有了很高的辨识度。谁是假冒伪善,谁是真正善良的人。你是画大饼,还是真心诚意的爱,通过酒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雨天,酒坊,抿一杯高粱酒,一边喝着小酒,一边看着雨。雨也看着我,我们似乎是前世失散的恋人,在今生在今天在临近晌午的界点,重逢。是该好好喝一杯,只一杯,多了误事。我还要继续为一张嘴,肩上的责任与义务埋单。
   城市的雨模棱两可,浑然不觉。它距离人很远,不接地气。跟读一篇风花雪月的文章差不多,我对小城的雨,不是很热情。或许,它自始至终没走进我的内心。
   在雨中站着的高楼大厦,冷漠且森然,我读不懂它们。换而言之,我读不懂的不单单是小城的雨,还有那一个个窗口后面的人群。
   雨这么大,单位食堂的饭菜送不过来。酒坊紧挨着一家快餐店,我撑把伞冲了出去,在快餐店点了一份三菜一盒米饭,两素一荤,味道一般般。人在饥饿面前,来者不拒,能吃就行。饿到了,我一顿把火一扫而光。下雨天,顾客稀薄。我抿了一杯老窖酒后,迷迷糊糊想睡。想一想,不睡了。伏在办公桌上,打了一个盹。被一个顾客推门声喊醒,打发走顾客。我开始写稿子,一天不写,我没了魂儿。我必须得写,纵是练笔,也不停下来。

共 225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用酒坊日常与雨中漫步的双线结构,构建出充满张力的存在主义图景——当积雨云如石墙般压来时,被中断的不仅是小说构思,更是现代人在生存惯性中突然觉醒的自我意识。酒窖里七百斤瓷缸的流转轨迹与雨幕中模糊的城市轮廓,共同构成物质与精神的双重隐喻。主要亮点:1.酒精度量的人生标尺。高粱酒的酿造过程被赋予哲学意味:从一粒米到一滴酒,需要经历熏蒸、发酵、过滤的蜕变,恰如个体在生活压力下的精神淬炼。作者巧妙地将酒坊日常转化为存在主义的实验室——官场的酒杯、农民工的瓷碗、菜鸟驿站的大黄猫,这些容器盛装的不仅是液体,更是不同维度的生存状态。当叙事者抿一口十元老窖酒时,品味的不仅是亲民价格的醇厚,更是对生活本质的妥协与坚守。这种用酒精度量人生的写法,让平凡的职场场景升华为对生命韧性的礼赞。2.雨幕中的身份困境。暴雨制造了绝妙的叙事屏障:在锦绣前程小区门口,五金店老董的简单询问触发职场人的身份焦虑;菜鸟驿站的大黄猫则成为自由生活的镜像对照。作者通过雨水的模糊性,揭示了现代人的认知困境——我们既是酒坊里被顾客记住的面孔,又是永兴街上连过客都算不上的看客。这种双重性在红木办公桌与华为手机的对比中达到高潮:三万元的家具象征体制内的体面,而像素不佳的手机则暴露了物质与精神的不对等。编辑:紫云朵朵 液态书写的现代性 散文最具实验性的部分在于将雨转化为书写介质:雨滴是自然的标点符号,酒液是生命的墨水,而城市高楼则成为冷漠的排版系统。当叙事者说雨距离人很远不接地气时,实际上揭示了现代写作的困境——我们如何用缺乏体温的语言记录滚烫的生活。作者最终在伏案写作中完成这场精神跋涉,正如酒液需要时间沉淀,存在意义也需要在持续的书写中逐渐显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紫云朵朵        2025-09-17 21:02:56
  祝贺新作发表,问候作者。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