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璞书苑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文璞】忠犬阿黄(小说)

编辑推荐 【文璞】忠犬阿黄(小说)


作者:龙泉剑客 童生,565.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8发表时间:2025-09-18 10:12:27

1 黑夜惊魂
   黑夜的影子里,支在土墙上的一盏枯瘦的灯泛着橘黄色的微光,一群飞蛾撞在锈迹还在扩展的铁皮灯罩上,发出当当作响的声音。游虫躲在草丛里,叽叽叽叽地低鸣,诉说着漫漫长夜。
   村口滑过一辆棺材形状的汽车,车身锈迹斑斑,没有悬挂牌照,也没打开车灯,宛如移动的鬼影。一个脑袋探出车窗外,头顶鸭舌帽,脸上戴着面罩,露出的一对眼珠子滴溜溜乱转,正四处窥探,寻找着猎物,伺机下手。
   一家瓦房的大门外,一条白毛的中华田园犬(俗称土狗)正蜷缩着身子,鼻孔一张一合,做着酣梦。常年流浪的它饱受风霜,疲惫不堪,它好想歇歇脚。它的毛色并不纯,白毛里夹杂着几块黄色的斑点,在昏暗的灯下泛着光。
   汽车发出的嘎吱声把它弄醒了。它睁开睡意朦胧的眼睛,似乎嗅到了危险,立马抬起头来,刚才还耷拉着的耳朵竖了起来,冲着那团陌生的黑影发出一声急切的吠叫。
   “就是它了!”车内的男人低低地嘟囔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他猛地一甩手臂,一条带着活结的绳索像毒蛇一样从车窗飞出,极为精准地套在了白狗的脖子上。白狗惊恐地呜咽起来,拼命挣扎。但那男人力气极大,戴着白色手套的双手猛地一拽,硬生生将它拖向敞开的车门。它先是撞在车身上,发出嘭的一声巨响,随即被拖拽进了车里。
   “阿黄——!”(那时它还不叫阿黄,但老人情急之下,已将它视作了自己的伙伴)屋内,一个年过六旬的老人猛地从床上坐起。他叫李守田,是个独居的木匠。它那声绝望的呜咽,像针一样扎进了他的心。他来不及穿鞋,抓起门后的扁担,光着脚就冲了出去。
   “放下它!”老人怒吼着,迎着汽车的方向追去。他的脚下溅起泥土,胸口剧烈起伏,但他不敢停下。
   棺材汽车已经关上车门,准备逃跑。老人手疾眼快,几步冲到车前,用扁担死死抵住了车头。司机被吓了一跳,猛地踩下刹车。
   “妈的,老东西,不想活了?”面罩男探出头,语气凶狠,“信不信老子弄死你!”
   李守田喘着粗气,将扁担横在身前,直视着对方:“它是我家的看门狗,放下它!”
   “你的狗?呵,狗在我车上,自然就是我的狗!”男人冷笑一声,露出一口黄牙。
   老人这才看清,白狗被扔在副驾驶座上,脖子上的绳索勒得它几乎喘不过气,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无助。
   “多少钱?”李守田咬了咬牙,“我给你们钱。”
   男人伸出两根手指,不耐烦地说:“2000,少一分都不行!”
   老人沉默了。他的口袋里只有今天卖木雕赚的680块钱,还有一担子准备一早去集市卖的番茄。他看了看车内瑟瑟发抖的白狗,又看了看自己空空如也的双手,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680,我只有这么多。”他将口袋里的所有钱全部掏了出来,又指了指屋檐下的担子,“还有这些没打农药的番茄,都是上好的水果,管不少的钱,你们都拿走。算我求你们了,把阿黄给我。”
   就在这时,村里的土屋次第亮起灯光,隐约有咿呀开门的声音。
   面罩男狐疑地看了看老人,又瞅了瞅那担水果,似乎在权衡着什么。车内另一个同伙低声说:“算了,老大,680块加一担水果,也不算亏。快走吧,别在这儿耗着。”
   男人想了想,最终一把夺过老人手中的钱,又推开车门,将白狗扔在了地上。“算你走运,老东西。”说完,他狠狠瞪了老人一眼,棺材汽车便扬长而去,卷起一阵尘土。
   李守田连忙蹲下,小心地解开白狗脖子上的绳索。绳索勒出了一道深深的伤痕,他心疼地用手轻轻抚摸着。白狗惊魂未定,身体还在微微颤抖,但它抬起头,用一双清澈的眼睛望着眼前的老人,发出一声低低的呜咽。
   老人叹了口气,将它抱进怀里,像安慰一个受了委屈的孩子:“没事了,没事了,你已经回家了。以后你就叫阿黄,跟着我吧。”
  
   2 晨曦下的陪伴
   自那天起,阿黄便正式成为了李守田生活的一部分,老人和这条流浪四方的中华田园犬成了一家人。
   起初,阿黄对这个新家还是感到有些陌生。它总是小心翼翼地跟在老人身后,耷拉着脑袋,不敢靠得太近。但老人的耐心和善意,像春日的阳光一样,一点一点融化了它心中的坚冰。
   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阿黄便会准时醒来。它会叼起门口的竹筐,摇着尾巴跑到老人床边,用湿湿的鼻子去拱老人的手。老人总是笑着拍拍它的头:“知道了,知道了,我们该去地里干活了。”
   老人做木工活时,阿黄就在一旁的角落里趴着。它会目不转睛地看着老人刨木头,听着刨花卷起来的声音,仿佛那是世间最动听的音乐。老人有时会停下手中的活,给它絮叨自己年轻时的故事:“阿黄啊,想当年我年轻力壮的时候,一个人能扛一百多斤的木头……”阿黄总是歪着头,耳朵随着老人的声音轻轻抖动,仿佛真的能听懂。
   午饭后,老人习惯小憩一会儿。这时,阿黄便会自觉地守在门口。它像一个忠诚的卫士,警惕地注视着每一个从门口经过的陌生人。如果有人试图靠近,它便会发出低沉的吼声。直到老人醒来,示意“没事”,它才会重新趴下,继续打盹。
   慢慢地,阿黄不再那么拘谨。它会在老人看电视时,把脑袋搁在老人的腿上;会在老人做饭时,蹲在灶台边,等待着可能掉落的边角料。老人与狗,在这间简陋的瓦屋里,相依为命,日子虽然清贫些,却是充满了温暖。
  
   3 打谷子
   秋天,充满希冀,是村里一年中最热闹、最忙碌的时节。金灿灿的谷子压弯了腰,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喜悦。李守田的几亩薄田也迎来了收获。
   清晨的阳光慢慢地爬上斑驳的老墙,橘黄色的爬山虎在墙壁上织成绚烂的网,微风中轻轻摇曳,簌簌抖动着,像是笔下飞舞的草书。
   老人带着阿黄一起到了村外的稻田。晶莹剔透的露珠打湿了老人的裤脚和阿黄的肚皮,但他们浑不在意。老人弯着腰,用镰刀割谷子,阿黄就在田埂上跑来跑去,时而追逐飞舞的蝴蝶,时而好奇地看着稻草人,仿佛在确认这个“新朋友”是否可靠。
   割完谷子,老人开始打谷子。老人手中的稻秆撞击拌桶时,金子般的谷子从稻秆脱离,纷纷掉落在拌桶里,在拌桶底部堆积。老人刚将稻草扔在一边,阿黄已经叼着一小捆稻秆送到老人手中。老人接过稻秆打谷子,阿黄随即跑去叼下一捆稻秆,在老人丢掉稻草时将嘴里的稻秆送到老人送中。村民们见了,都忍不住称赞:“守田叔,你家阿黄真是个好帮手!”
   中午,大家都在田埂上休息,一边喝水,一边吃东西。老人从怀里掏出一个烤红薯,这是他特意为阿黄留的。红薯已经被烤得焦香四溢,老人小心地剥去皮,吹了吹,才递给阿黄。
   阿黄吃得满脸都是灰,像个刚从烟囱里爬出来的小猫。老人见了,忍不住哈哈大笑:“你这家伙,慢点吃,没人跟你抢。”阿黄则“呜呜”叫了两声,尾巴摇得像个拨浪鼓,似乎在表达它的满足和感激。
   休息过后,劳动继续。稻秆打在拌桶上的拍拍声、人们的谈笑声和阿黄的吠叫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首热闹又温馨的丰收交响曲。
   傍晚时分,所有的稻谷都打好了。老人挑着两袋沉甸甸的谷子,阿黄跟在他身旁,迈着轻快的步伐。夕阳西下,将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老长,像一幅温暖的剪影画。
   回到家,老人把谷子晾晒好,又给阿黄倒了满满一碗饭。他看着阿黄狼吞虎咽的样子,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个秋天,因为有了阿黄的陪伴,丰收的喜悦似乎也多了一分。
  
   4 集市卖菜
   入冬以后,田里的活计少了,但李守田和阿黄的日子依旧忙碌。
   每天天不亮,老人就起身,挑着两个竹筐去自家菜地里。阿黄总是第一个跑到门口,叼起空竹筐,兴奋地在前面带路。
   到了菜地,老人弯着腰割菜,阿黄就在一旁“巡逻”。它会用鼻子拱拱菜叶,似乎在检查蔬菜的品质,惹得老人哈哈大笑。装满两筐新鲜的蔬菜后,一人一狗便踏着晨露,向镇上的集市出发。
   通往镇上的路并不好走,有几段坑坑洼洼的土路。每次走到难走的地方,阿黄都会回头看看老人,似乎是在确认他是否需要帮忙。去往镇上的路途中,阿黄偶尔还会蹭一下老人的裤腿,宛如一对爷孙去赶集。
   到了集市,老人选好摊位,阿黄便乖乖地趴在一旁。它很快成了集市上的“小明星”,孩子们放学后总会跑来摸摸它,客人们也因为它的可爱而多买些菜。
   收摊后,老人总会买一个热乎乎的肉包子奖励阿黄,阿黄总是吃得津津有味。
   回家的路上,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穿透树梢,洒在一人一狗身上,形成斑驳陆离的光影。老人有时会叹口气,阿黄便会凑过去,再次用头轻轻蹭蹭他的腿,仿佛在安慰他。
   他们的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平淡却温馨。
  
   5 别离与守望
   那年冬天来得格外的早,也格外的冷。
   一天清晨,老人像往常一样准备起床,却突然感到一阵天旋地转,重重地倒回床上。阿黄立刻察觉到了异常,它焦急地在床边打转,不停地用头去拱老人的手,发出低低的呜咽声。
   邻居林大妈听到动静赶来,看到倒在床上的老人,赶紧叫来村里的年轻人,将他送往镇上的医院。阿黄一路跟着,在医院门口守了整整一天一夜。
   几天后,老人终究没能挺过去。当他的遗体被送回村里时,阿黄像是明白了什么,默默地跟在后面,眼神中充满了悲伤。
   葬礼那天,阿黄静静地趴在灵堂前,不叫也不动。老人下葬后,它在院子里守了三天三夜,不吃不喝,瘦成了皮包骨头,任凭谁来劝都没用。
   从那以后,阿黄每天都会沿着老人带它走过的路,去村口、去集市、去田间地头,仿佛在寻找老人的身影。它一天天瘦削下去,却依旧守在老屋前,不肯离开。
   村民们都说,这是一条通人性的忠犬。有人想收养它,它总是挣脱绳索,回到老人的瓦屋下。
   春天来了,老屋前的那株桃树开花了。阿黄依旧守在那里,眼神里有悲伤,也有期待。它相信,总有一天,老人会像往常一样,推开院门,喊它一声:"阿黄,回家啦!"
  

共 388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小说以质朴的文字,勾勒出独居老人李守田与流浪狗阿黄之间跨越物种的深情,将平凡日子里的温暖与羁绊写得动人心弦。“黑夜惊魂”的相遇是故事的起点,老人不顾危险挺身而出,用全部积蓄和心血换来阿黄的生命;阿黄则以余生的忠诚回报,从清晨叼筐唤醒老人,到田间帮忙递稻秆,再到集市默默陪伴,它成了老人孤寂生活里的光。打谷子时的烤红薯、集市上的肉包子,这些微小的细节串联起一人一狗的烟火日常,让清贫的日子满是暖意。 而“别离与守望”的结局更将情感推向高潮,阿黄在老人离世后坚守老屋、踏遍旧路的模样,道尽了“忠诚”二字的重量。它守的不仅是一座老屋,更是与老人相处的点点滴滴,是那份被温暖过的记忆。小说没有宏大的叙事,却用最真挚的情感打动人心,让我们看到,在孤独的世界里,一份双向的陪伴与守护,能迸发出足以抵御岁月漫长的力量。小说以细腻的细节刻画见长,无论是阿黄叼稻秆、蹭裤腿的动作,还是老人递烤红薯的神态,都让人物与动物形象鲜活立体。叙事节奏张弛有度,开篇“黑夜惊魂”的紧张与后续日常的温情形成对比,推动情感递进。语言质朴平实,不堆砌辞藻,却用“夕阳下拉长的剪影”“老屋前的桃花”等场景,将一人一狗的羁绊写得真挚动人,充满烟火气与感染力。佳作力荐共赏。感谢作者赐稿文璞,期待新作。【文璞书苑编辑:别似幽居人】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龙泉剑客        2025-09-18 11:01:17
  谢谢天涯社长的精心编按,以及神一般的编辑速度,这是多个小视频串并后的故事,第一次写人与动物的故事,有感动,有嘘嘘不已。
曾经的乡下少年,我愿用我的笔写我的过往,我的现在,甚至我的将来,分享我的喜极而泣,悲从中来,甚至是吊儿郎当。
2 楼        文友:龙泉剑客        2025-09-18 11:13:59
  孤独的老人,中华田园犬(我们称之为土狗),都是不被世人关心,招人嫌弃的物种,偶然的机会聚在了一起,随后相依为命,不舍不弃。
曾经的乡下少年,我愿用我的笔写我的过往,我的现在,甚至我的将来,分享我的喜极而泣,悲从中来,甚至是吊儿郎当。
3 楼        文友:静净        2025-09-18 12:48:56
  流浪狗阿黄与独居老人偶然相遇,相惜相伴的点点滴滴。即便老人去世,阿黄依然守着那些难忘的岁月,令人感动。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