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韵】辘轳体《一蘸霜毫写大千》
辘轳体《一蘸霜毫写大千》
(一)
一蘸霜毫写大千,怀情书韵忆从前。
携同老友游遗迹,烹煮新茶会众贤。
把盏对棋寻自在,题诗展卷学陶然。①
闲时探讨古文赋,愿隐深山续后篇。
(①陶沔:唐代\\\\\\\'竹溪六逸\\\\\\\'之一,与李白交游。)
(二)
满坡枫叶染山间,一蘸霜毫写大千。
便觉三才终未泯,深知万象总无边。
气寒把酒挥丹笔。兴适登船绘玉莲。
岁月静恬心宇净,书文效仿学高贤。
(三)
佛法萦怀结晚缘,内心向善学参禅。
满头鹤发逢重九,一蘸霜毫写大千。
病里轻吟新偈子,老来探究古经篇。
馀生只为陶真性,嘈杂远离旧梦圆。
(四)
嵌坡老屋响清泉,蝴蝶翩飞花蕊鲜。
每愧画工难藻绘,苦无翰墨未丹铅。
几多烟影笼尘界,一蘸霜毫写大千。
诗佛王维如在世,可依此景韵田川。
(五)
若想人生盛迹传,祸灾无畏达峰巅。
犹贪狂态难留客,未老高怀已自贤。
得到功名思避世,称尊磊落不争权。
凡尘亦演宫廷戏,一蘸霜毫写大千。
【编者按】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作者这篇诗文,作者此组辘轳体以“一蘸霜毫写大千”为核心句,错落嵌入五首七律,章法严谨且意脉连贯,尽显古典诗词的形式美与意蕴美。首章以“写大千”起笔,串联“游遗迹”“会众贤”“对棋题诗”等生活场景,将文人雅趣与怀旧情愫相融,“学陶然”的典故运用自然,暗合追慕先贤的心境。第二章借“枫叶染山”的秋景破题,由景入理,“三才未泯”“万象无边”拓宽意境,“挥丹笔”“绘玉莲”的动作描写,让“写大千”从抒情转向具象创作。第三章融入“佛法”“参禅”元素,“病里吟偈”“老探经篇”道出晚年心境,“远离嘈杂”的诉求使“写大千”成为精神寄托。第四章聚焦“嵌坡老屋”的清幽,“愧画工”“无翰墨”的自谦,与“诗佛王维”的想象形成对比,赋予“写大千”谦逊又高远的艺术追求。末章纵论人生,从“达峰巅”到“避世不争权”,以“凡尘演宫廷戏”的超脱视角收束,让“写大千”升华为对人生百态的审视与记录。整体来讲,该组诗格律工整、用典贴切,情感从闲适到超脱层层递进,既展现了作者深厚的诗词功底,又以“写大千”为线索,串联起生活、艺术与人生思考,是一组兼具形式匠心与思想深度的佳作,推荐共赏。【编辑:贵州王先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902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