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香】绵绵怀念铭父恩(散文) ——敬献抗战老兵父亲曹风辉老大人诞辰百年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覆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诗经·蓼莪》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熟知父母。
——《小儿语》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史记·屈原列传》
父亲啊,2024年12月31日(农历十二月初一)是您百周年诞辰,在这个吉祥而难忘的日子里,您的儿孙们怀着无比崇敬与感恩之心,纪念平凡而伟大的父亲曹风辉老大人百岁生日。
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当然情不自禁地怀念平凡而伟大的母亲朱桂香老孺人。母亲啊,今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四日,是您诞辰九十八周年纪念日,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和感恩之心怀念您!
岁月如梭,一百年的光阴如同流水般逝去了,但父母的形象和养育之恩,却在我们儿孙的心中永恒铭刻。
父亲啊,1924年农历十二月初一,您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祖父母靠租种地主农田为生。那时祖父母要抚养六个儿女,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可见生活是多么艰难!您从小就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干着耕田种地的农活,受着起早贪黑的劳累。到了该上学的年龄,因为家里没钱上学,直到12岁那年,祖父才想方设法让您去读书。您知道读书机会来之不易,所以特别用功,加上聪明和记忆力强,您读过的《三字经》《幼学琼林》《增广贤文》等书,到七八十岁都还背得,真叫人佩服!可惜只读了两年,祖父母就没有办法让您再读下去了。您不仅书读得好,而且字也写得好。您的这些才能,后来在乡村中的红白喜事中派上了用场。红白喜事中的种种礼仪您都懂得,所以您总是热心地去帮忙。特别是帮人办白喜事,您做灯师,常常是通晚不睡觉啊,直到80多岁了,还是不辞劳苦地去帮忙啊!
父亲啊,您一生遭遇坎坷,颠沛流离,特别是饱受了抓壮丁之苦啊。您18岁(1941年初)那年,被国民党当壮丁抓走了;直到21岁(1944年底)才借机逃回家,长达四年之久啊。您在长沙国民党军政部第九战区第九军需局第四十卫生船舶所当救护兵。这段时间正是“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抗战时期。您多次向我们讲过您这段抗战经历啊——
您说您当时正是血气方刚的青年。您对中国遭受日本鬼子的侵略非常痛心,对日本鬼子在中国实行“三光”政策,咬牙切齿,您坚决支持抗日,积极参加抗日游行示威等宣传活动。有一天晚上,您借故来到长沙街上,冒着随时可能碰到日本鬼子,被他们枪杀的危险,把抗日传单散发和张贴出去了啊……
您说您参加过长沙第二次大会战啊——
那是民国30年(1941年)的9月,您说你们船泊所接到了命令,要你们去第九军需局设在湘潭18总的军需仓库运医药药品、医疗器材、军服、军被、军用帐篷等后勤物资,要连夜运到湘阴。你们知道是要跟日本人打仗了。你们将这些医药、后勤物资运到湘阴以后,战争已经打起来了……
班长命令你们把船开到一个码头,几十条船按编号在码头边排好队,等待接送抗战伤兵。您说您负责一条船。没多久,您的船就接满了30多个伤兵。于是马上按照命令,以最快的速度把伤兵运送到湘潭的有关医院去救治啊——
您说你们每次都是冒着日本鬼子的飞机、大炮的轰炸,冒着日本巡逻汽艇上机枪的扫射,冒着随时有可能被打死的危险,日夜兼程,来回运送,这样持续了两个多月啊——
父亲啊,我们怎么也忘不了您在“第三次长沙大会战”中冒死运送和救治抗战伤兵的情景啊——
您说您在长沙第三次大会战期间,你们四十卫生船舶所的任务是救治、转运抗日伤兵。你们负责将长沙北至望城南至易家湾一带的抗日伤兵送往湘潭。您仍然负责其中的一条船。
您说有一次,你们的船在望城接了伤兵后,一边在船上紧急救治,一边火速运往湘潭。当你们来到易家湾地段时,有汉奸告诉日本鬼子说湘江上有运送抗日物资和救治转运抗日伤兵的船只。于是日本鬼子的汽艇追着你们扫射,又用飞机沿着湘江河道追着你们轰炸。你们的船有的遭到日本汽艇的扫射,伤亡不少,更惨的是日本飞机炸沉了十几只船。船上的人都为国牺牲了。您负责的船也差点炸掉了,有几颗炸弹落在您的船头几米远的水里。您的船差点被掀翻了啊——,日本鬼子疯狂扫射加上狂轰滥炸,那次使你们的救护船只伤亡惨重,日本鬼子真是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啊!
那两次战役时期,您说你们就这样白天黑夜都在冒着日本鬼子的枪炮、炸弹,没日没夜地救治、运送伤兵和后勤物资。您说您没被炸死,真是命大啊!
父亲啊,您遭遇了一个风云变幻、战火纷飞的时代,那是一个需要勇气与智慧并存的年代。您经历了无数的腥风血雨,但无论面对怎样的困境与危险,您始终保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乐观向上的态度。您在抗战中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爱国的责任和担当,什么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您的这种爱国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发扬传承!
父亲啊,民国32年(1943年),您和苦命的母亲成了家,从此您和母亲扛起了白手起家的重担啊,尝尽千般劳累,万般辛苦,先后养育10个儿女,让他们在艰难中长大成人,成家立业,多么不容易啊!
父亲啊,为了生计,民国34年(公元1945年),您流浪到长沙,靠租一辆黄包车送客来维持生活。您每天起早贪黑,拉着黄包车奔跑在大街小巷。夏天冒着炎天酷暑,冬天冒着雨雪风霜,在街上等客送客,在别人的白眼里赚几个脚力钱为生啊——,不仅生活上朝不保夕,而且精神上受尽侮辱,甚至随时都有被乱枪或流氓地痞打死的危险啊——
到了民国38年(公元1949年)祖父去世了,给你留下了几百元钱和10多担谷子的债务,您不仅要供养祖母,而且还要抚养两个儿女啊——
1949年解放后,农民翻身做主人,分得了田地,生活有了好转,但经济上仍然十分困难,您用辛勤的劳动和顽强的意志,支撑起一个经济紧张、人口众多的家庭。为了这个家庭,为了抚养儿女成长,为了解决温饱问题,您一年365天,哪一天不是起早贪黑拼命干活啊,哪一月不是缺盐少油吃斋菜啊,哪一年不是缺粮少食吃杂粮啊——
我还记得,那时每逢过年,家里没钱,您为了搞点钱过年,便用木盘车装一大车柴块子,拖到150里外的湘潭去卖。因为那种木盘车摩擦力特别大,所以都把拉木盘车叫做“背四眼犁”。加上那时的公路坑坑洼洼,坡路又多又陡,一遇上坡。一辆空车也拉不上去;一遇下坡,又刹不住车。一个人空手步行到湘潭,也会腰酸腿痛脚发肿啊。可是您要把一大车柴块子一步一步拖到湘潭去卖掉,然后又替别人从湘潭拖货物回来,那该流多少汗,吃多少苦,受多少罪啊——
从1958年起,开始搞大跃进,搞人民公社,办公共食堂,结果过起了“苦日子”。那时候,您从早到晚要到生产队出工,可是没有饭吃,没有钱用啊。那时没有实行计划生育,家里孩子越来越多,所以生活越来越苦啊——
那时买盐打煤油都没有钱,您为了挣钱,您便半夜起来,到虞唐石灰厂买一担百多斤重的石灰,挑到几十里外的歇马去卖,一担石灰只能赚几毛钱啊。清早卖完石灰后,又跑回来赶到生产队出工。这是怎样的劳累啊,这是怎样的顽强意志啊?!
父亲啊,您为了多赚点工分,好让家里从生产队多分点粮食,您又拉起了那要命的木盘人力车啊。那时,三眼井口上有个石灰厂。烧石灰需要煤炭,您便用木盘车到几十里外的湾头煤矿去给石灰厂拖煤炭。每晚总是半夜一点左右起床,这时正是人最要睡觉休息的时候,您却用饭篮带一点冷饭冷菜做第二天的早餐和中餐,便拖着木盘车赶路了,大概四点多钟就赶到了煤矿山里,这时天还没亮。那时,煤矿山里供煤非常紧张,拖煤的人又很多很多,要好久好久才盼到煤洞里吊出一翻斗车的煤。翻斗车在很高的铁轨上把煤块倒下来,拖煤的人便不顾死活冲上去抢煤,好不容易才抢到一箢箕,或一背篓,或一箩筐,这样一次又一次地去抢,一直抢到中午才能抢满一车煤,有时还要抢到下午啊。抢煤抢得筋疲力尽,甚至头破血流后,才能拖着一车煤去排队过磅,过磅后,已是下午一两点钟了,这时才能找个饭店把冷饭冷菜烧热,吃完后,便拖着一车一千多斤的煤,爬仑过坳往三眼井石灰厂拖,一路上,流多少汗,花多少力气,受多少苦楚,谁能说得清啊——等到送完煤,又是天黑了啊!可是这运煤的苦命钱却要投到生产队去计工分啊——
父亲啊,人不是钢铁啊,可您好像是钢铁的骨架,却能每天为石灰厂送一车煤啊。父亲啊,您实在太累了,于是您带上了还在读小学的我,帮着您去拉车。去时,您让我坐在车厢里;回来时,便拿一根背索套在我的肩膀上,叫我走在您的旁边,帮着拉车。我便弯着腰,低着头,使劲地拉着,可是我能有多大力气啊——
为了抚养儿女们成长,您总是没日没夜地干活,不仅要在泥里水里犁田耙田,播种插秧,割稻扮禾,而且不分春夏秋冬,开荒挖土,插薯种菜,点豆播麦,上山砍柴啊——
父亲啊,您就是这样一天天地劳累着,一天天地顽强坚持着……
父亲啊,在我的记忆中,您总是那么忙碌。您不仅是家中的顶梁柱,更是儿女心中的英雄!您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您用“锄头口上出黄金”的锄头,您用起早贪黑的劳累和汗水,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天。那些日子,虽然物质条件非常艰苦,但您的勤劳和关爱,却让我们感受到了无尽的温暖与幸福。
在“WG”期间,您被冤枉地戴上了“宪兵分子”的帽子,遭到野蛮的批斗啊,不仅让您在肉体上受到折磨,而且在精神上受到摧残,那是怎样的痛苦啊!但连续几个月的关押、游行、和批斗,并没有摧毁您的意志,您用顽强的意志熬过来了啊——
父亲啊,您是有幸的啊,2013年9月,湘潭慈善总会、民革湘潭市委、湘乡统战部确认您是抗战老兵,得到了湘潭聚宝金昊农业高科有限公司和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共同提供的每月400元的生活救助金。为此您非常激动,非常感谢。这一年您正好90岁,您叫我写了一篇感谢的文章——《最珍贵的九十寿礼》,由湘乡统战部推荐发表在湘乡统战网(“黄埔同学”栏内)、湖南红网论坛、湖南老兵之家的新浪微博、江山文学、中国散文网等网上。
2015年9月12日,对抗战老兵的父亲而言:是一个最荣耀、最温馨、最幸福的日子。
这天中午,湘乡市虞唐镇正副镇长、湘乡市水土保持局刘局长(兼虞唐文学艺术社社长)、怀化市经委退休老干部段老、虞唐村刘支书、罗宏村黄支书、退休的陈老师等一齐来到罗宏村三组看望父亲,在鞭炮声中,彭镇长拿着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口里说着感谢和祝福抗战老兵的话语,把纪念章挂在父亲的脖子上……
湖南老兵之家送来了一个大礼包,里面装着他们对老兵的关怀:一个精致的礼品盒里装着一枚镀金纪念章和一块纯银纪念币;两块精工制作的匾牌,一块是可以挂在大门上方的“抗战老兵之家”,另一块是“抗战老兵,民族脊梁”;一身印有“抗战老兵”字样的抗战士兵服和一个士兵帽;一床抗战军用毯子等。父亲您早就盼望要一块“抗战老兵之家”的匾牌挂在大门上方,今天湖南老兵之家帮您实现了这个心愿。
父亲啊,您戴上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纪给予抗战老兵的最高荣誉,是对抗战老兵的最大关怀,是对抗战老兵人生价值的最高评价!
父亲啊,一个星期以后,您带着勋章、大礼包和最温馨的慰问走了,您一定含笑天堂……
父亲啊,您不仅是一位勤奋苦干的自力更生的劳动者,而且是一位高明智慧的教育者。您深知读书学知识的重要性,总是鼓励儿孙们要好好学习,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在您的熏陶下,我们从小就树立了远大的志向,懂得了奋斗与拼搏的价值。您的言传身教,让我们受益终身啊。
父亲啊,您不仅用辛勤的劳动培养十个儿女热爱劳动的品德,用您的知识教育您的儿女,而且还用顽强的意志给儿女们以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您给我们讲过多少古人的故事啊。如《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三国演义》《西游记》《隋唐演义》《乾隆皇帝游江南》《吕蒙正吃猪头》等等;您经常给我们背《三字经》《增广贤文》《幼学琼林》《百家姓》《千字文》等等;您经常出谜语让我们猜,出对联让我们对等等。您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扩大了我们的视野,开发了我们的思维,而且教育我们怎样面对困难,怎样学会做人,怎样立志成才。家里再穷再苦,也要千方百计送儿女们读书。十个儿女都先后都进了学校读书,大儿济南读了大学,五儿文武读了研究生,这是多么不容易啊!
父亲啊,您的抚养教育之恩如高山般巍峨坚实,如大海般深沉宽广!儿孙们永远忘不了您的日夜奔忙,勤耕苦耘;忘不了您的艰难创家,克勤克俭;忘不了您的养育儿女,殷殷教诲;忘不了您的顽强意志,艰苦奋斗;特别是忘不了您冒死抗日的爱国精神啊——
然而,岁月无情。在您晚年的时候,身体逐渐衰弱。但即使在这样的困境下,您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用微笑面对生活。您的坚强与勇敢,让我们深受感动。我们知道,无论生活给予您多少磨难,您都会用一颗顽强的心去接受,去珍惜。
父亲啊,您于2015年9月18日(农历八月初六)驾鹤仙游,已经离开我们9年了。但每当回想起您的音容笑貌,您的谆谆教诲,您的不辞万难,我们的心中都会涌起一股暖流,顿生崇敬和感恩。父亲啊,您虽然不在了,但您的精神却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您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如何面对生活。您的爱心与关怀,将永远伴随着我们走过人生的旅程!
父亲啊,母亲啊,感谢您们为我们付出的一切。虽然您们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您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我们会牢记您们的教诲,用实际行动来回报您们的养育之恩。愿您们在天堂安息,永远快乐幸福!
父亲啊,母亲啊,请永远保佑儿孙们人丁安康,事业兴旺,财福齐运,永振家声!
父亲啊,母亲啊,儿孙们对二老的怀念绵绵无期啊,对二老的感恩眷眷于心啊!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