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竹韵南山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南山】一程山水半阙诗(随笔)

编辑推荐 【南山】一程山水半阙诗(随笔) ——清远笔架山印象


作者:心无增减 秀才,1420.6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1发表时间:2025-09-23 14:24:25
摘要: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在广州市清远的笔架山之行,再一次让我融入到大自然之中,物我两我,悠哉游哉。

陪夫人来清远参加五行经络瑜伽的首届年会,住进恒大酒店时,窗外的山影便勾着心——总觉得该趁这机会,去沾沾岭南的灵气。百度地图上,古龙峡与笔架山并排躺着,都藏着瀑布与漂流的热闹。只是到了我这年纪,激流勇进的刺激早让给了年轻人,反倒贪恋起“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闲适。两相比较,便选了稍远些的笔架山大瀑布,想着也许能领略一番山水的曼妙与神奇。
   刚踏进景区入口,一缕山泉便撞进眼里。不是那种汹涌的奔突,是从石缝里、草丛间渗出来的清浅,顺着山势簌簌往下淌,石面被磨得滑亮,水纹在日光下碎成星星。恍惚间就想起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此刻虽无明月,可这山幽、泉清、石静,意境竟是分毫不差。
   入口处堆着些竹杖,是景区无偿给游人备的,掂在手里轻轻的,很贴心。竹节处已磨得光滑,相必有很多游客用过了。
   拾级而上时,才懂这竹杖的好。山势虽没有想象中陡,但石阶嵌在崖壁之间,像被巨斧劈出来的窄路。两旁的植被疯长,藤蔓缠着老树,蕨类从石缝里钻出来,绿得能滴出汁来。山风穿林而过,带着水汽的凉,拂在脸上竟有几分秋意。抬头看天,云层压得很低,灰扑扑的像浸了水的棉絮,随时都要拧出雨滴来。
   正走着,忽见前方横着条幅,上书“竹福礼”三个大字,路两旁的竹子斜斜地交缠在一起,枝桠相抵,搭成了一道天然的竹帐篷。光线从竹叶的缝隙里漏下来,在地上织出斑驳的网,走在底下,竟生出种回家的暖——像小时候外婆家那竹篱笆围起来的小院,风一吹,竹叶沙沙响,总觉得下一秒就会有人喊你进屋喝碗凉茶。
   竹子上还挂着些红牌子,风一吹叮当作响。凑近了看,都是些讨喜的话,诸如:“蛇年竹翠福星明,岁岁平安福满庭”“竹影摇曳蛇春到,福寿双全乐陶然”等,翻过来则是“福寿绵长”“诸事顺遂”等字样的祝福语,字里行间都是烟火气的期盼。今年是蛇年,想来是游人新近挂上的,把祝福系在这青山翠竹间,倒也成了别样的风景。
   再往上,脚步忽然就轻快了——百花谷到了。像是谁打翻了调色盘,凤仙花把坡地染得热闹:粉的像未干的胭脂,紫红的透着贵气,深红的沉得像酒,连浅蓝都带着种怯生生的娇嫩。蝴蝶是这里的常客,黑色的居多,在花丛里很显眼,翅膀扇动的声音里都透着香。花谷中间藏着座凉亭,游人可在其间小憩。坐下来歇脚时,见路旁有工人正弯腰拔草,镰刀割过草茎的脆响,混着虫鸣鸟叫,竟是首天然的田园曲。最妙的是那禾雀花,顺着竹架爬成了花廊,一串串垂下来,四瓣花片拢着,真像一只只停在枝头的小麻雀,紫的、白的,连绒毛都栩栩如生。后来才知这是清远市花,倒也贴切——不张扬,却自有灵气。
   山路是个调皮的孩子,一会儿让你拾级而上;一会儿又铺出片鹅卵石滩,让你能慢悠悠踱着,看溪水在石缝里绕来绕去。转过一道弯,眼前豁然开朗——青龙湖就躺在群山怀里。湖水是那种极深的蓝,像被天空染过,又掺了些绿,波光粼粼的,风一吹像律动中的五线谱。湖边卧着条人工雕塑的青龙,鳞甲分明,爪子蜷着,像是刚从水里探出头来,要把这一湖山色都尽收眼睑。几只鸭子在岸边梳理羽毛,见人来也不怕,扑腾着翅膀跳进水里,划开一圈圈涟漪。
   正看得入神,雨点儿就砸下来了。起初是零星几滴,后来就成了斜斜的雨丝,打在湖面溅起细微波纹。同行的游人有的慌着找避雨处,我却觉得这雨来得正好。撑着伞继续走,湖边的竹林更显苍翠,雨水洗过的竹叶亮得发光,空气里满是草木的腥甜。这才懂“山清水秀”四个字,原是要经这雨润过,才有魂魄。
   走过那座索桥时,才算真正体会到“步步惊心”。木板晃晃悠悠,底下是潺潺的泉水,低头能看见自己的影子在水里碎成一片。手心攥出了汗,一步一挪地到了对岸,脚刚落地,就被一股凉气裹住——笔架山大瀑布就在眼前!
   那水像是从天上奔涌下来,撞在岩石上碎成万千玉珠,轰隆隆的声响震得耳朵嗡嗡的。飞溅的水珠扑在脸上、胳膊上,凉丝丝的,带着股清冽的甜。
   沿着千溪谷往上走,两旁是密林,头顶是瀑布垂落的水幕,空气里的负氧离子浓得化不开,深吸一口,五脏六腑都像被洗过。难怪古人说“斜风细雨不须归”,此刻纵无细雨,却也是“斜风细泉不须归”,这山、这水、这沁人心脾的清凉,早已让人忘了归途。
   下山时,太阳竟钻了出来。原以为会被晒得蔫蔫的,谁知风一吹,竟是沁人心脾的爽。阳光透过枝叶洒在身上,温柔婆娑如少女的手。竹杖敲在石阶上,笃笃的响,像在和山亲切对话。
   回头望,笔架山藏在薄雾里,瀑布的轰鸣远了,泉水的叮咚近了,倒像一帘未完的清梦。
   原来有些风景,真的要带着闲心去遇。它不在攻略里,不在照片中,就在你踩过的每一块石头上,听过的每一阵微风里,还有那不小心溅在脸上的、凉丝丝的飞瀑流泉里。
  

共 190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拜读,欣赏。文章记述了再广州市清远的笔架山之行,随意随记随性,尽显惬意。山水不在远方,而在放慢的脚步里,需带着闲心去遇、去看。作者以中年心境邂逅笔架山,写竹影、写花谷、写瀑布,更写“行到水穷处”的释然。一篇行旅,尽显洒脱,也是一次洗心:当激流让位于清泉,风景才照见自己。愿读者携此闲心,在喧嚣中仍存一份“斜风细泉不须归”的悠然。问候作者,感谢赐稿南山,愿佳作连连。【编辑:剪字木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剪字木兰        2025-09-23 14:27:16
  山水一程,诗书半阙。好喜欢这个标题,尽是诗意。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