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流淌在心灵深处的人间真情(散文) ————读王彦青作品集《回望琵琶洲》有感
琵琶洲的山山水水像脐带一样连着王彦青这位步入中年的男子,岁月不断地往他身上注入着人生的经历和感悟,他将这些东西编写成了一本《回望琵琶洲》全书共分为四辑:《心灵乾坤》、《人生感悟》、《个人随感》和《故道传奇》。
也许是同在计生系统的缘故,当我仔细地阅读完他的第一辑小说《心灵乾坤》时,一种愧疚感立刻涌上心头。说实话,我是1999年12月走上计生工作岗位的,算起来也有十几年了。这期间,我经历了很多,也积累了一些工作上的素材,但从来没有想到,更没有勇气把它记录下来,组织加工为一篇文章。主要原因是自己懒惰,再加上这份很不体面的工作,就这么浑浑噩噩地混了许多年。而王彦青却不以为然,他冲破了世俗的眼光,兢兢业业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业余时间整理工作中积累的素材,通过周密构思,为计生宣传工作扬扬洒洒地写下了《废纸》、《香火》、《寒露》、《故障》。计生工作牵扯到千家万户,这量大面宽的活难免会有些工作上的失误。一夜之间,洁白的纸片成了垃圾,这种现象屡见不鲜,节约纸张颇在眉睫。王彦青的这篇小说也许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写的,用以告诫人们勤俭节约。他的《香火》、《寒露》两篇小说,从我个人的观点上看,虽然在一些细节上稍有些黄,但细细想来,也是人之常情。大山深处落后的农村不正是这样的吗?为了生个儿子延续香火,常常不顾一切地东躲西藏,大有不到长城不罢休的魄力。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这两篇文章的问世,就像一场久旱的雨,滋润着计生事业: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当年二女结扎户奖励三千元等“两户”优惠政策以其独到的方式深入到了千家万户,他的这种敬业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我,让我一度懒散、虚荣的心慢慢地收敛并开始沉下身子认认真真地工作学习。我曾激动地给康子说:“读了王彦青的小说,我忽然觉得自己白白地浪费了好多时间!”他的这种做法,也可以说在计生文化宣传方面填补了一个空白,或者说指明了一个方向,让更多的人在趣味性的故事当中轻松学习计生优惠政策,并引人深思,慢慢地改变着育龄人群的生育观念和部分计生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
第二辑散文《人生感悟》读罢后,我感觉到可以用“孝子和画家”来定论他。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在他的作品《感谢远在天堂的外婆》、《有关二婆的那些事》、《病中的父亲》和《九州,我永远的伤痛》中,作者无论是在他的家族亲人面前,还是在生他养他的父亲身旁,能够始终如一地爱着自己身边的人。人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从作品《病中的父亲》得知,作者的父亲三次有病,每次都是他和兄弟姐妹静静地守候在病床前,心情跟着父亲病情的变化而变化,时而手里攥着一把汗,时而长长地嘘一口气,他在文章中写到:“当医生把一叠材料放到我面前让我签字时,我的心里还是有些紧张,手也有些发抖,……我的心情很沉重,但别无选择。面对医生和麻醉师喋喋不休的嘱咐,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医生指到哪儿我就写到哪儿,我没有时间看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也不想看,不想耽搁一分钟,只想让父亲尽快手术,早一点摆脱病魔的纠缠。”
“……然而“抽风”现象就像一个阴魂不散的魔鬼,始终在父亲身上出现。虽然我没有学过医,但我心里明白持续的高烧会是啥结果。”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作者对病中父亲的担心,对病魔的无奈,以及手术中揪心的等待,亲身经历了的人或者说正在经历着的人更能体会到他当时的内心感受。文字的功力深深地触及着我破碎的内心深处,因为我的父亲此刻就躺在病床上。他的所作所为将鞭策着我,鼓励着我毫无怨言地行走在尽孝的路上。
我很羡慕他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更有一支马良的神笔。在我心里,他是一位文字的画家,但凡他足下经过的地方,都留有一副副绝美的画卷。当我第一次走进他qq空间的时候,就深深地被《静静的王湾》这幅画吸引住了。那山,那水,那人……让我心灵中沉淀的尘埃和烦忧在瞬间得到了洗涤与升华,仿佛进入到了世外桃源。
今天又有眼福饱揽了《我眼中的云屏》、《山那边是我家》、《情醉黑河》、《回望琵琶洲》、《神秘的泰山》、《醉美黄疙瘩》、《春风荡漾的村庄》、《故乡三月醉桃花》,《游周壁崖》等作品。他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在他笔下都显得那么灵动,又让我在文字里出了趟远门,领略着藏在大山深处的原始生态林。那坐落在绿树间的一座座灾后民宅,清清的河水,新鲜的空气,偶尔几只鸟从头上掠过,让我心里一阵惊叹。从文章中也摘抄了好些优美的段落和句子,曾试着去借鉴他的这种写作手法,只可惜自己学识浅薄,久久不能如愿。在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下,能读到这样的美文,实是对自己心灵上的放松。每当我闲暇之时,想去两当云屏、黑河、泰山、黄疙瘩、周壁崖等地看看的念头常常在不经意间跳出我的脑海,而且,这种希望与日俱增。我坚信:总有一天,我会亲临其地,和大自然亲切拥抱。
第三辑《阅读随感》是读者对他作品的评论,也有他给同行的书写的评论,有助于我们更深层次地了解和学习他的文章。第四辑《故道传奇》是琵琶洲古老的传说。故事感人,趣味性强,充满了神奇的色彩,是民间口语文学的拓展,为我们走进两当,了解两当提供了便利。
捧着王彦青这本《回望琵琶洲》,展示在我面前的是琵琶人的淳朴,善良,友爱。这种正能量如同琵琶洲的山山水水一样,吸引着我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