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东篱】只差一点(随笔)

编辑推荐 【东篱】只差一点(随笔) ——从买锅想到的


作者:加朋 布衣,286.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0发表时间:2025-09-24 08:15:45
摘要:锅者,家家必备,而用得久了,有了一点心得,想来这些不干起眼的东西中蕴藏的生活密码,真的需要去发现。

住家过日子离不开锅碗瓢盆,一个用得趁手的炒锅,能让生活指数提高很多,但大多数人由于对锅的了解和体验不足,往往是买了,用了,又换了,并不生出珍惜的感情。于是又不太刻意地买了,用着,用得不趁手了,又折腾着换。其实选厨具是有讲究的,不仅仅是凭自己的使用习惯,更多的是生活经验与科学发展的碰撞。前些日子在APP中看到了几段某姐选锅的视频,使我对锅的认识有了颠覆性的改变,尤其是在对铁锅与不粘锅的理解上,真的要有科学的态度,不能盲从。
   老祖宗延传下来的铁锅,虽然几经周折,而今仍然是国人的首选,它一方面有利于健康,一方面来源于它的文化内涵。人类祖先们最早用的是器皿是陶,自从发现了金属之后,金属器皿以它的传热快与坚固耐用渐渐取代了陶器。经历几千年的淘砺,铁锅成为了人们选择的主流。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不粘涂层的使用,不粘锅一度倍受人们青睐。真就有那些不信邪的人,研究出不粘锅涂层会因高温变质,并会严重影响人的健康。于是最近研发的不粘锅就不再用涂料了,一种是在材质上做文章,用陶瓷或是麦饭石做锅体,另一种是减少接触上着力,在钢锅内压出花纹来减少食材与锅的摩擦,用以达到不粘的效果,特别是最近的网红章丘铁大肚子铁锅,手工锻打而成,并且提前为你“开光”了锅,说是可以让锅“永久不粘”。实际粘与不粘与那些名牌锅对比也不过差了一点,但价格却差了几甚至十几倍。当然没有亲自去做体验,但他说到了一个“开锅”一词,注意,这个业界的专业用词很是重要,他说明普通的铁锅只要做好“开锅”这个步骤,也可以达到不粘的效果,也不过仅仅差了这一点,普通的铁锅就真就成了普通锅了。
   其实那些名厨使用的就是普通的铁锅,但他们在烹制菜肴的时候,多了一道润锅的程序,先将锅烧热,再加入食用油,等油加热到起烟,再将油倒出,加上凉油,此时下食材翻炒食材就不粘锅了,这是他们常说的“热锅凉油”的秘诀。由此可见,大厨与普通人在用锅上也不过就差了“润”这一点上,而就因为这一点之差,你就被它“粘”得烦躁不安了。但就是这一个“润”字要是普通人都能把握,那么不粘锅买与不买意义也就不大了,您看是不是也就差了那么一点点而已。
   再回到锅的挑选上来。市场上多数锅造型基本一样,锅壁做成简单的斜或弧形与锅底连接,极少数锅沿做了半厘米左右宽的外翻,起初用的时候并不在意,用了一段时间才觉得这个外翻的锅沿好处不少,一方面这种锅烧菜的时候,锅里的汤水不容易溢淌到锅之外,另一方面最重要,流出的汤水不会延着锅外壁向下流淌,进而被烧结在锅壁上形成垢渍难以清理。虽然仅仅是外翻不足半厘米,却足见制作者真是动了心思,只有那些有实际体验的人才能想得到,才能做出来的。这个改动与旧器物仅仅只差了一点而已,但仅仅因为这只差一点,它必然会赢得懂生活的用户的心动。
   大凡世上的事物也往往因差了一点而向背而去,有了高低之分。
   其实人也需要这个类似外翻锅沿的东西,它像一道心理的防线,对内收敛自身的涙气,对外抵御形形色色的恶焰的熏烤,这道防线是人格的底线,没有了这个底线,再多的外界法规也挡不住人心的欲望,这内外两个因素的结合,演绎出了成就与毁灭的人生风格,而成败之间也仅仅差了那么一点点。
   成语有防微杜渐一则,防的度从微着力,防之能力从微而立。无微之基筑无以成就金石之躯,无从微之杜渐无以成就大义之举。人生的哲理与生活的哲理一样,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会成就着人生的多彩绚丽,智慧,在于点滴之间,而非游离我们的生活之外。
  
   2025年9月21日
  

共 144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是做了一篇关于锅碗瓢盆的文章,不是变奏曲,而是探微求真。铁锅,日常所用,旧了坏了就换,似乎难以引起我们多少想法。但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做饭用的铁锅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从炊具的使用看,从陶器到铁锅,人们最终还是选择了耐用的铁锅,但没对抗的问题是容易粘黏,于是有了不粘锅的发明。但这种镀上涂层的方式,并不安全,于是就在工艺上做了研究和改进,最突出的是山东章丘的铁锅制作,有了如佛家“开光”意义的“开锅”。其实,任何东西都是这样,改进可能就是在方寸微妙之间,就像真正的大厨炒菜,就是一个工序的不同,一个“润”字,就解决了“粘”的问题。从铁锅的构造看,外延的留边,也是一个特别好的设计,微小的改变,使一个铁锅,有了方便实用的功能。作者由此及彼,想到世上很多事,皆因一点之差,可能性质和质量就不同了,联系到人生,也是如此,人心的欲望的约束,也不是高墙厚壁挡得住的,就在于那么一点点的控制,人生,决堤的时候也有,但出现问题的都是因为有了“蚁穴”而已。这篇随笔,既有见地,说了一点点改变,可能就事物发生本质的变化。人生,也可能就在这“只差一点”上努力,这是一个多么具有哲学思想的见解!【东篱编辑:怀才抱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9-24 08:20:12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是古语,但我们很难遇到这样的情况,甚至遇到,我们就忽略过去了,作者以铁锅为例,写出“只差一点”的人生问题,很有启发性。感谢投稿东篱,希望精彩不断,谨祝创作快乐!
怀才抱器
回复1 楼        文友:加朋        2025-09-26 00:00:44
  感谢社长的推荐和点评。有社长的鼓励,增加了一份前行的信心。再谢!
2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9-24 13:38:49
  老师的文虽短,但浸润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人生哲理,很多事,差之一点,谬以千里,或许就是如此。长知识了,原来“热锅凉油”就不粘,真还不知道,我要试试。精彩佳作,拜读学习,秋安,笔健!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2 楼        文友:加朋        2025-09-26 00:10:23
  多谢老师为小作留墨。其实很多事情行家一直就不给你点透,比如开锅与润锅的方法非常简单,一但说出来,那个锅就不好卖了,商家还如何赚钱啊。这样的事情很多,隔着那张窗户纸,误导消费者。只是人们已经习惯于这种常态了。再谢老师的光临。
3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09-24 13:44:24
  只差一点,可能就是天壤之别!不能小看或忽略这一点。作者由此及彼,分析得颇有哲理,引人深思。很有创意的文字,点赞,问候秋安!
回复3 楼        文友:加朋        2025-09-26 00:23:07
  感谢湘莲老师的点评,自知这类闲杂文章读者甚少,但确是有感而发,也算为社区添上一抹异色。再谢老师莅临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