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家园·收获】秋天的收获(散文)

编辑推荐 【家园·收获】秋天的收获(散文)


作者:张哲 童生,717.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3发表时间:2025-09-24 13:20:51

秋天的收获
  
   今年夏天的雨水下得太连了,隔三差五一场大雨,以至于庄稼的长势非常凶猛,以至于还未到夏末,青玉米竟然长到了两米高,莜麦也长到了一米二三的高度。往年能看到这样茂盛庄稼都是秋后的事,那时候的庄稼秸秆长高长结实了,根须也深深长在泥土里,任风吹雨打,都昂首挺立在庄稼地里。
   事出反常必有妖,夏季的雨水让庄稼迅速拔高,根系却不是很稳,秸秆还很脆嫩。农村人常说,春不刮,地不开,秋不刮,籽不来。所以春秋刮大风都是正常事。可是,今年入秋以来,那些根系还没深深扎到泥土里、秸秆还未坚硬挺拔的青玉米和莜麦在秋风秋雨的合力冲刷下,长高有一米六七的莜麦,长高有两米五六的青玉米竟然都匍匐到了土地上。
   尤其是莜麦还没有扬花就都倒下了,就在人们对夏天时期盼的丰收盛景还没到来的时候,满地铺倒的庄稼让人心寒了大半,今年还有收成吗?没有扬花的麦穗还能结籽吗?半年的辛苦付之东流,一年的希望落空了,整个村子里的人每天都垂头丧气。好在政府根据实地考察,在各村各户统计受灾的的情况,谁家种了多少亩地庄稼,又有多少亩地的庄稼都卧倒了,村干部也都实地统计,把数据报给了政府。不论政府能补贴多少,村里的人中终于心安了些。
   青玉米还不能收割,不经风吹日晒,还是有些太嫩了,晾到冬季干了之后就没什么营养性的东西了,所以人们还让它继续匍匐在地里再充实一下。莜麦就不行了,喝了白露水,莜麦就该长成了。虽然莜麦都倒下了,也不会再怕白露前三后四一场冻,不用担心风一吹被冻着的莜麦的莜麦籽就会跳出松口的莜麦翎子被风吹落到地上,可是,季节到了,总该是收割的,哪怕只有莜麦秸秆也要收回去给家里养的牲畜作饲料。收割机整装待发,没有收成,哪个行业也不好干。放了一年的收割机就等着这几天,田野里轰隆隆的响声此起彼伏,人们脸上终于有了笑脸,虽然成长太快的庄稼早早地趴在了地上,可是核算下来每亩莜麦还是有三四百斤莜麦的收成,农民比鲁迅笔下“多收了三五斗”的人们更加开心。只是黑黢黢的莜麦肯定不能磨面做饭了,还是可以做饲料,毕竟家家户户都养了牛羊猪鸡。政府补贴了下来了,补贴的金额足够每家每户过生活买莜面、白面或者大米吃。
   看着经过了半个夏天半个秋天惆怅,人们终于展露了笑颜,我又想起了那是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的秋收,那一年是秋雨太大。人们把庄稼地里的麦子收割了,捆成三四十公分直径的小麦个子,然后麦穗朝上码在地里,最后再把麦子地都翻耕了,等着小麦穗彻底干了拉回家跺起来慢慢打场。就在人们看着小麦穗再过三五天就能拉回来上垛了,天气开始下雨。有时候是连阴雨,连着两三天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有时候是雷阵雨,当地人说雷阵雨三后晌,上午看着还是青天白日,过了中午乌云就开始聚集,雷声阵阵,大雨瓢泼,就这样的雨天持续了将近二十天。刚翻过的黑土地,牛车马车空车进去都会於在泥里出不来,更何况拉庄稼。即使能拉人们也不敢拉回来,放在场院里就成了村子里猪鸡的饲料了,垛起来还怕发霉。二十多天过去,连绵的雨终于停了,太阳出来了,秋风刮来了,人们再到地里看码起来的小麦,竟然长出一层嫩绿色的麦芽。
   那一年,人们的邻里关系突然好起来了。家里不用给孩子娶媳妇盖房子的人家家里都有旧粮储备,家家户户都张罗用自家的生芽麦子到远亲近邻家更换储备的旧麦子,村子里每天都有牛车马车东家出来西家进去换粮食,邻里关系空前要好。就那样,还有很多人家只能吃生芽麦子磨得面,蒸出来的馒头是青色的,最主要是发粘,真的不好吃。
   那一年,村子里的生芽麦子大都交到了粮站,有时候想着是不是有些坑国家了?没办法,不卖粮食哪来的钱?没有钱怎么交农业税?不交农业税,家里的羊、猪都有可能被政府拉走。现在想想,那些生芽麦子面都不知道让什么人吃了,做出来的饭一定不好吃。
   还有就是我初二那年。我们上初中的时候暑假很短,学校都是在八月份就开学了,九月初再放农忙家,学生们都回家帮着家里收秋。那年麦子刚割了不久,还有一些麦子没黄透还不能收割。突然有一天,就看到村子东北方向的天上突然有一道灰色的柱状的从天上直接伸到地上。有些村民说,那是真龙现世了,还有一些孩子们说,一定是孙悟空的金箍棒出世了。好奇的人们就那么远远地看着,那道灰色柱子越来越大,向着东北方向移动着,将近有十来分钟才彻底消失。等到晚上的时候田地里劳作的村民都回到家,村子里有消息传开了,下午那根灰色的柱状物竟然是龙卷风,还好没伤到人,却把村子东北角的那一大片土地的庄稼都卷散了,原来码在地里的麦子不见踪影,还未收割的麦子也变成了杂草。人们期盼的好收成变成了虚无,田地里有很多农村妇女在地里哭泣着,别说麦子,秸秆都没了。
   那年,政府知道了这个消息,也让大队干部统计村民的损失,秋后给有损失的农户家里根据损失的轻重程度发放了玉米,人们终于又能平平安安度过这一年了。
   诸如这样的事情好像隔几年就会发生,不胜枚举,有些能想得起来,有些想不起来,不过,不论发生什么事,政府都会出面解决。
   这就是秋天的收获!
   秋天收获了什么?可见的物质化的就是种植业和养殖业,一车车莜麦被做燕麦片人拉走了,据说他们经过深加工,这些莜麦还是能吃的。还有一些都放进了粮仓,作为牛羊饲料储存起来,等着闲下来磨碎喂牛、喂羊、喂猪、喂鸡。地里的庄稼收割完了,政府也就不禁牧了,成群的牛羊又出现了早出晚归的景象,现在人们秋季不耕地了,都等到来年春天种地的时候先耕地,再播种,所以牛羊在收割过的田地里还能吃到有益的东西。
   秋天收获了什么?不可见实物的有国家的政策。村干部建了几个大微信群,把本地的和外出打工的村民都拉到群里。秋收还未结束,大队部的负责人就在群里宣传了“防贫险”,就是村民缴纳很少金额的保险金,如果遇到天灾人祸,政府会组织赔偿,不会让已经脱贫的村民再次回到贫穷的日子。政府的补贴那可是真金白银,政府的保险那也是暖心的保障,只要政府不让你贫穷,你就永远回不到解放前!
   秋天收获了什么?是人心!街上有一个叫做“内蒙古泽泽公益基金会”的组织在给人们免费发放着黄军大衣、84消毒液、火炉上用的砂锅,还有洗衣液、洗发水等家庭日用品,也算得上农村生活能用得上的应有尽有了。中秋国庆小长假是村民最期待的,在外打工的人们大都会在中秋节开车或者乘车带着家人买好足够老人一冬天用度的食物、衣物回家陪老人过节。老年人不愿意也没精力做月饼买水果,因为他们吃不动了,可是大队部组织村里的年轻人们还是做好月饼买好水果挨家挨户地送去,政府送的是食物,也是温暖,让那些女儿在外打工的老年人不会失落,不再孤单。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团圆的季节。勤劳节俭几十年,精耕细作几十天,只有到了秋天才会看到收获。秋天一年中最忙的季节,人们虽然忙碌仍然是笑语欢颜。每一年的秋天都有收获,每一次收获都是付出后的成果检验。没有秋天的收获,谁还能在冬天养精蓄锐,没有冬天的休养生息,怎么能满怀激情地拼搏下一个春天!今年秋天收获的多少,都不会影响到农民来年春天的播种,今年秋天收获的好坏,更影响不到农民来年春天大刀阔斧地“干”!
   靠天吃饭的农民们再也不害怕、踌躇,不再担心秋天收获不到春天的希望,因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就是他们的天!

共 293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以 “秋天的收获” 为题,跳出传统丰收叙事,用质朴笔触串联起不同年份的秋日农事记忆,情感真挚且富有深度。文中既写今夏庄稼倒伏的惋惜、过往秋雨毁麦的窘迫、龙卷风毁田的无助,也细致刻画村民互助换粮的温暖、收割机轰鸣时的释然,更突出政府补贴、“防贫险”、公益捐赠等政策与社会关怀带来的安心。文字没有华丽辞藻,却满是生活质感,从可见的粮食、饲料,到不可见的政策保障、人心温暖,层层递进诠释 “收获” 的多元内涵,最终落脚于农民对未来的笃定,凸显出新时代乡村的民生温度,读来真实动人。【编辑:田冲】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田冲        2025-09-24 13:21:47
  这篇散文以 “秋天的收获” 为核,用质朴笔触串联不同年份秋日农事记忆。既写庄稼倒伏、天灾毁田的惋惜,也记村民互助、机器轰鸣的暖意,更突出政府补贴、“防贫险” 等民生保障。从可见粮秣到无形的政策与人心温暖,诠释 “收获” 多元内涵,末点出农民的笃定,满含乡村生活质感与民生温度。
出版长篇小说《迷局》(入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散文集《春暖花开》诗集《守望家园》。西安市新城区作协主席
2 楼        文友:张哲        2025-09-24 13:28:06
  谢谢老师的点评!每次都有收获!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