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金文圣地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金文】拜访王步文故居(散文)

编辑推荐 【金文】拜访王步文故居(散文)


作者:笑君 举人,5474.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05发表时间:2025-09-24 16:52:53

盛夏时节,热得人都不想出门了。荣幸的是,我有机会拜访革命先烈王步文的故居。热吗?再热都去!
   我很早就知道,王步文是中共安徽省委的第一任书记,牺牲时年仅33岁。
   我不知道的是,王步文是安徽岳西人。他的故居,就在距离县城天堂镇西南一侧差不多5公里的资福村。更不知道的是……
   岳西县位于安徽省的西南边陲,境内全是大山。20世纪30年代建县时,人口约40万。这样的一个地方,却是大别山红色革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诞生了“中国工农红军潜山独立师”,涌现过王步文等一大批革命志士,先后有4万多人牺牲在革命的征程上,是少有的“革命烈士”县。
   中午时分,太阳当空,灼人皮肤。我们从大巴上下来,落脚在一片空旷的地带。导游随手指向前方,说:“山下的房子,就是王步文故居。”
   一座山横在眼前,即便不是什么大山,也要抬起头来,才能看到山的顶上。山下,一排房舍在阳光的照耀下,沧桑斑驳,深沉静卧。故居的左侧,是新建的王步文纪念馆。故居与纪念馆对面的一片开阔地上,耸立着一座纪念碑,肃穆庄严。
   山很有特色,呈U字的形状,刚好从三面将故居包围在中间,仿佛就是这座房舍的靠背。恰恰,又放开了东面,由高到低地成为一面缓坡。房舍不大,大约有五六间的长度,也不是很高,尤其是处在山的脚下,感觉跟几间茅棚没有多大的区别。有趣的是,房舍的门前有一口池塘,像半个月亮似的镶嵌在一丛青翠之中,半塘之水,清清如碧。
   忽然,我想到了清代名臣曾国藩。他的故居也是这种情状,背依青山,面临池塘。当然,曾国藩的故居比这大得多了,也气派得多了。问题不在于大小,而在于人们的说法。曾国藩是政治家、军事家,通晓古今、学识渊博,更懂得风水玄学、易经八卦等。因此,他的故居才建得如此不一般,既有乡间民俗的特色,也有着中国古老文化的内涵。其深奥的哲理,智慧的寄托,是无法用语言可以述说的。
   王步文故居,砖墙瓦顶,木门木窗,两进两厢式的院落,属于典型的晚清民居风格。介绍说,这座房舍是王步文的祖父建筑的,王步文的父亲继承了袓业,王步文则完全是享受着祖上的余荫了。
   王步文的祖上,可能拥有一定数量的土地和其他产业,或者说就是地主。他的家庭,耕种营商,读书好学,一脉传承下来,文化底蕴很浓,算得上是书香世家。要不然……
   从大门进去,前排房子就是门亭及过道。两头,分别是牛屋、杂物间等。前排房与后排房的间隔不是太大,差不多十米左右的距离。后排房的中间为堂屋,是待客的地方。两边及厢房,分别是王步文父母、哥哥,以及其他人的居室。另外,还有厨房、餐厅、仓库等。特殊的是,别人都只有一间房,王步文却拥有两间房,似乎在诉说着一个不用言明的问题。
   用现在的眼光看,这座房子很是普通,普通到没有任何闪光点。当时呢?一般人家别说建了,恐怕连想都不敢想。
   王步文生于1898年,7岁入塾,19岁转入小学读书。也就是从这时起,关注世事,思考民生,开始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直至投身于共产主义的革命事业之中。
   王步文的书房在西厢,门头上有“书园”二字,说是王步文亲笔书写在上面的。房子不大,只有七八个平方米,一张书桌,一把椅子。书桌上陈列着一些进步书刊,几本马列的经典著作,还有马灯、笔砚等。不用说了,这里就是王步文在家里的革命基地。
   1929到1931年,近三年间,是王步文舍生忘死,前仆后继,工作最忙最紧迫的时期。可能,也很少回家。
   1929年7月,他到六安、霍山出席六安县第三次党的代表大会,为六安、霍山总暴动,做组织上的准备与安排。1929年9月,他在上海的党中央干部训练班工作,整理并出版《社会运动辞典》一书。1930年11月,他在芜湖召开中心县委扩大会议,传达中央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总结安徽工作的经验教训,部署新的战斗任务。1931年2月15日,中共安徽省委正式成立,他任省委书记兼宣传委员。1931年4月6日,由于叛徒告密,他在芜湖柳春园的楼上主持省委工作会议时,不幸被捕,后被关押在安庆饮马塘监狱。敌人用尽各种酷刑,他威武不屈,视死如归。临刑前,他挥笔写下前人“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的遗诗,表现出了一个革命者在死刑面前的坦荡与无畏。
   看完故居后排的房子出来,这才注意到大门处还有保安在值守。保安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女士,见我们看得仔细,还在互相交谈着,便主动找我们搭话。说:“真的要好好看一看。王步文为了革命,竟还动员自己的父母兄弟,将自家袓上传下来的几百亩地都卖了。卖来的钱,一分一厘都舍不得花,全用在革命的工作上了。”
   我们听她如此说,便站下来听着。她又说:“王步文的太太也不简单呢!王步文牺牲后,他写的书出版了。出版社敬重王步文的为人,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120块大洋的稿费送到她手上。她呢?就留下10块用作孩子的生活费用,其余的全都交给党组织了。”
   保安说着,眼眶红红的,热泪已然湿了眼角。她转过身去,轻轻地擦掉了。回转来的,依旧是一张笑盈盈的脸。
   回程坐在大巴上,空调开着,人很是舒服。我的心里总觉着被什么东西牵系着,沉甸甸的,扯不掉,抹不开。我总是在想,王步文自小就拥有一个不是太富,却也是没有多少生活困扰的家庭。很早便上学读书,无缘无故不会有被压迫或被欺凌的感觉,甚至都没有下田干过农活,应该就是一个很自由的少爷。那么,他为什么会接受共产主义,还要投身革命阵营,专门跟属于自家一个阶级的地主、资本家们作斗争呢?答案只有一条,那就是当时的社会真的是烂透了,劳苦大众已然在水深火热之中,没有天日可见。这才让王步文这样一大批有良知,有思想,有觉悟,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站了出来,要为贫苦的人民大众说话,要为所有的无产阶级寻找出路。一句话,要改天换地!
   怀有这样的担当,要完成这样的目标,就必须进行革命,就必须要有人献身。王步文毫不犹豫地做出了抉择,还在革命遇到艰难困苦,无以为继时,变卖了家产也不会退缩!牺牲了,家里人也能够将所得之财交给他未尽的革命事业。这样的情怀,这样的追求,这样的境界……扎根在了灵魂的最深处,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撼动的!
   王步文更是以自己宝贵的鲜血与生命,为世人做了彻彻底底地诠释。没有尊严的人民,没有富强民主的国家,便没有立身之基。只有追求真理,只有投向光明,才是全民族的希望之所在!
  
   2025年9月22日写于合肥翡翠湖畔
  
   (原创首发)

共 259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满怀深情敬拜烈士故居的散文,作者文笔优美、文风老辣,满怀敬仰之心冒着盛夏酷暑前往烈士故居拜谒,不仅回顾了烈士的一生,表达了烈士的追求和奋斗目标,而且写出了烈士的成长经历与责任担当,并彰显了烈士的品德和精神,写得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特别是写到烈士家属出书稿费获得120块大洋,自己家只留了十块,其余全部资助穷人的细节,更加真实感人,读后令人难以忘怀。推荐阅读欣赏,并申报精品。 【金文编辑 王金启】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王金启        2025-09-24 16:53:41
  精彩文,欢迎品读。
2 楼        文友:王金启        2025-09-24 16:54:17
  笑君老师文笔好,出手快,写得非常精彩!
3 楼        文友:王金启        2025-09-24 16:55:12
  既有简约回顾,也有精彩细节,文字有感情,文笔有内涵!
4 楼        文友:笑君        2025-09-25 08:39:28
  王社长辛苦了,谢谢!!!!!
以文字表达我的心声
5 楼        文友:笑君        2025-09-25 08:39:54
  谢谢社长的鼓励。上午好!!!!!
以文字表达我的心声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