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亭】七律•光华日月照人间(古韵) ——咏史怀人
其一•瞻仰施琅塑像
跨海飙风岂等闲,天兵指处取台湾。
征帆破浪迎红日,利剑横空斩逆顽。
收复金瓯成大业,振兴赤县固雄关。
将军雕像神威在,如电目光看世间。
其二•谒孙文铜像
喜游圣地谒中山,伫立凝神非等闲。
博爱兴邦为大众,反清抗帝斗强顽。
共和建国开新宇,亮剑驱魔除旧颜。
铭记先贤真导语,光华日月照人间。
其三•纪念抗战
固国长安八十秋,回思历史泪横流。
地遭践踏千家恨,民受欺凌万古仇。
忘死忘生驱外寇,同心同德护金瓯。
一刀斩断吞华梦,赤帜高悬耀九州。
其四•游赤壁矶
八月登临结壮游,良缘偕友泛轻舟。
大江浩荡横千古,五老开怀恋九秋。
一炬英雄成野鬼,三分霸主葬荒丘。
丹青长照碧波里,赤壁巍巍胜迹留。
其五•舟行谷川
踏歌古道采青莲,平镜轻舟走谷川。
几岭旧容沉碧底,满船新绿映蓝天。
银峰白鹤随空舞,珠岛红楼共水眠。
游子茫然身立处,总疑梦里到桃源。
注:用孤雁入群格。
2025年9月25日卧薪斋原创首发江山
【编者按】编者按:一组七律咏史怀人兼写江山胜迹,极力突出“光华日月照人间”,纵情讴歌新时代。•瞻仰施琅塑像这首气势恢宏的七言律诗,以豪迈的笔触歌颂了历史上施琅将军收复台湾的壮举,并蕴含着对现实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信念。 “将军雕像神威在,如电目光看世间”生动刻画了施琅的英雄的不朽形象及其精神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光复国土的壮举永载史册 。更是 反对“台独”分裂、坚定推进国家统一进程的时代强音 。它借古喻今,以磅礴的意象和铿锵的誓言,宣示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历史与法理事实,表达了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钢铁意志,以及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民族复兴的坚定信念。历史的“将军”正凝视着当下,任何分裂国家的行径,都将在历史的审判和正义的力量面前粉身碎骨。•谒孙文铜像诗中对孙中山先生满怀的崇敬与中山陵的谒访情怀,此行既是诗意的追寻,亦是历史的对话。拾级而上时,石阶的起伏正如孙先生革命之路的坎坷;登顶回望金陵城,方知“光华日月”如何在岁月中永恒照耀。博爱兴邦,亮剑驱魔,铭记先贤真导语,光华日月照人间。伟人遗志,后继有人!•纪念抗战回思历史以“践踏”“欺凌”直指外敌入侵的暴行,“千家恨”“万古仇”强化民族苦难的集体记忆,呼应近代中国屈辱史(如鸦片战争至抗日战争)。 “泪横流”:奠定全诗悲怆基调,内含对山河破碎的沉痛追思。 “忘死忘生驱外寇,同心同德护金瓯”,展现全民抗战的壮烈图景, “一刀斩断吞华梦”:以“斩断”的凌厉意象,宣告粉碎侵略野心,象征最终胜利(1945年抗战胜利)。首联“八十秋”与“泪横流”时间跨度“八十秋”漫长抗争史与情感强度形成强烈反差,凸显历史厚重感。尾联“赤帜高悬耀九州”:以“赤帜”隐喻新生政权或民族复兴,“耀九州”的辉煌场景与开篇“泪横流”构成悲壮到昂扬的情感升华。诗中将其置于国仇家恨中,赋予其沧桑底色,强调领土神圣不可侵犯。•游赤壁矶此诗将赤壁这一符号从“三国战场”升华为文化记忆的载体,体现“诗画一体”的审美追求。其结构工整、用典深沉,堪称对传统文人精神的当代致敬。 “一炬英雄成野鬼,三分霸主葬荒丘”化用赤壁之战典故,兴衰之叹,凸显英雄霸业终归虚无的苍凉感。 “丹青长照碧波里”将赤壁胜迹喻为不朽画卷,以山水永恒对比人事短暂,刚柔并济的笔力凸显“大江浩荡横千古”的雄浑气魄。•舟行谷川这首七律描绘了一幅山水隐逸的桃源画卷。此诗以水墨般的笔法重构桃源梦境,既承袭王维“诗中有画”、李白飘逸之风,又通过色彩碰撞与时空折叠,完成对古典题目的创新表达,情景交融,文笔流畅!一组诗立意高远,内涵深厚,读来回味多多!【编辑:野山梅】【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90250007】
1 楼 文友:野山梅 2025-09-25 09:24:09
一组七律咏史怀人兼写江山胜迹,极力突出“光华日月照人间”,纵情讴歌新时代。
回复1 楼 文友:黄金山 2025-09-25 09:36:41
谢谢鼓励!按语很详细很精细,有指导作用!谢谢鼓励,秋安!
2 楼 文友:野山梅 2025-09-25 09:24:42
!一组诗立意高远,内涵深厚,读来回味多多!
3 楼 文友:野山梅 2025-09-25 09:25:51
用典恰当,解析合理,为诗文增色添彩!
回复3 楼 文友:黄金山 2025-09-25 09:37:38
谢谢指导!秋安!坚持写诗,传承国学!
5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09-25 17:02:05
光华日月照人间,讴歌新时代,诗意盎然,好美的诗,学习了!问候老师,祝老师健康快乐!
6 楼 文友:贵州王先生 2025-09-26 07:13:26
欣赏诗友佳作,感佩才情,问好诗友,祝愉悦笔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