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家园·收获】丰收时节的村运会(散文)

编辑推荐 【家园·收获】丰收时节的村运会(散文)


作者:庄稼汉 举人,3941.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3发表时间:2025-09-27 15:37:07
摘要:这小村丰收时节的运动会,可不像电视上演的那么正规。别的不说,就连场地也没有放在常规运动会应该选择的学校操场,也没有选在小村惯常组织演出的村文化广场,而是选在了种粮大户崔大憨位于村子西头的大场院。这个场院,主打的就是一个宽敞平整——足足300多平米的大场院啊,多么复杂的项目也能施展开来。

收完秋了,终于能喘口气了。
   小村似乎平静了几天,哪知道,一个让大家意想不到的消息,就像一个点着了的二踢脚投进平静的水面,小村顿时炸了——村里要开运动会啦。
   这小村丰收时节的运动会,可不像电视上演的那么正规。别的不说,就连场地也没有放在常规运动会应该选择的学校操场,也没有选在小村惯常组织演出的村文化广场,而是选在了种粮大户崔大憨位于村子西头的大场院。这个场院,主打的就是一个宽敞平整——足足300多平米的大场院啊,多么复杂的项目也能施展开来。
   场院南边的那棵足有五六十岁的老榆树,布满了沧桑的枝桠上,被几个小伙子登着梯子挂上了着红底黄字的大横幅:“五星村农民运动会”几个大字,在金风里哗哗作响,好像在向全村人宣告这样的好消息。条幅是指挥若定的组织者,场院周围早挤满了看热闹的乡亲们。那些“运动员”们呢?也早在各自的位置上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自信的脸膛上,满是丰收的踏实底气。
   “颗粒归仓”接力赛,率先开锣。看,车轴汉子老李大叔,穿着迷彩服,站在起跑线上,脚下是半袋子新收的黏玉米,腰杆挺得比身旁的联合收割机还要直。随着发令枪“砰”地一响,脚下的玉米袋子轻轻一悠,就上肩,脚下的运动鞋也像安了弹簧一样,“噌”的一下就窜出去了……玉米袋在他肩头稳稳晃悠,在秋日的阳光下跑成了一阵风。对于,他身旁其他选手,他根本顾不上看,只听“啦啦队”的大嗓门,给他带来了严重的危机感:“快啊!二柱那小子要撵上你了!”可不是吗,仗着自己年轻力壮的二柱子,一身天蓝色运动服,确实很精神,但比起老李大叔来,干农活的经验明显短缺了不少——毕竟他进城打工的时间,要比在地里忙活的时间长。老李大叔背着玉米袋子跑。可二柱子却攥着编织袋提手悠悠荡荡地往前跑。估计他是想借着玉米袋子游荡的劲儿带动脚步。可事与愿违,这种跑法,不但没有加快速度,反倒时不时地磕到腿,影响了向前的脚步……等到老李大叔交到第二棒——李婶手中时,二柱子被落下了足足60米。二柱子的第二棒——村花晓玲手中时,虽然晓玲改变方法,脚步也快了,可为时已晚。李婶最后一棒交到王婶手里,只看王婶不慌不忙,不仅脚步一点不慢,还抽空腾出一只手把散落的玉米粒往袋里扒拉,嘴里还念叨:“这不可能糟践啦!咱们要颗粒归仓哟。”王婶就这样一边说,一边闲庭散步一样夺得了第一名。
   场院另一头,一场别开生面的比赛,在轰轰隆隆的机器声里拉开帷幕。这一场名为“谁是最强农机手”的比赛,让围观的乡亲们拍手叫好。你瞧,那个承包了七十垧建军农业合作社的领头人张建军,煞有介事地穿着深蓝色工装,开着自家的新式拖拉机,车斗里整整齐齐摆着十个开了瓶盖儿矿泉水瓶……他开着拖拉机要绕着木桩走“S”路,挑战难度可想而知。只见刘建军双手紧握方向盘,眼神比电视上的狙击手还要专注认真,拖拉机轮子擦着木桩稳稳过,瓶里的水连晃都没晃,更不要说洒出半点。
   这边喝彩声还没落,那边的无人机比赛,就引起了一阵阵惊呼:“老刘家二丫的操控的无人机,有点偏航了啊……”“还是后屯张家大小子手把厉害!”“哎呀,这玩意,咋这么先进呢!不光能自动撒农药、浇水,还能检测地温啊……”旁边义务解说员,肖大白话大嘴一咧:“感情啦!这都不算啥,咱们现在还能通过连接手机察看墒情、预测天气呢。现在种庄稼啊,靠老经验种地日子成过去喽!”
   种地的技术变了,但传统没有丢。你看,东南角的“扒苞米大赛”又掀起了高潮。“扒苞米谁最强?俺家媳妇儿列头榜!”作为啦啦队的张大彪自豪地抬出自己媳妇儿的战绩。也别怪他夸口,他媳妇儿大凤的手法确实利落。只看她,大拇指扣住玉米皮往下一扯,“刺啦”一声就露出金灿灿的籽粒,玉米须像细金丝似的飘落在布垫上,不一会儿脚边就堆起小山似的玉米皮。旁边的小伙儿大伟不服气,两手左右开弓,看着快,但指尖总慢半拍:“哎呀,多少年不整这玩意儿,眼跟着,手跟不上啦!”是啊,在东北农村,扒苞米早就成了“传统项目”了——现在的收割机载苞米地里走一遍,收割扒皮一勺烩了。这次运动会之所以还设了这个“扒苞米大赛”的项目,目的是为了让年轻一代记住过去农民的艰苦与辛劳,让代表了东北人农耕文化的乡愁一直传承下去。
   日头渐渐偏西,场院的影子被夕阳拉得老长老长,运动会也到颁奖的环节。
   颁奖台旁的奖品桌,井然有序地排着队,按照各项比赛的名次领奖品……“颗粒归仓”接力赛冠军队,领走了大容量真空封口机和印着“种粮达人”的定制帆布包,李大叔迫不及待打开包装,拇指肚在按钮上使劲儿按了一下:“咋没反应呢?哦,没通电啊。这回可行啦,有了这玩意儿,剩下的玉米、豆子抽成真空,冬天存着不返潮、不长虫,来年还跟刚收的一样新鲜!”“谁是最强农机手”冠军刘建军抱走了最新款的笔记本电脑,乐得嘴都合不上啦:“就靠着这家伙引来金凤凰娶媳妇儿啦!”“咋?你这是梧桐树啊?”“这可比梧桐树厉害呢,这笔记本电脑能帮赢得大丰收呢。大丰收啦,还能缺了媳妇儿吗?”“这给你乐得,今晚就做梦娶媳妇儿吧……”
   “哈哈哈……”开心的笑声,把晚霞也染成暖红色。
   运动会结束了,可人们的兴奋劲儿,一直昂扬着,就像那恋恋不舍的夕阳。晚风吹过,笑声飞上云天,而风里各家各户晚饭的香气,拉快了人们回家的脚步——庆丰收的运动会开了,可是,丰收酒还没喝呢。
   不信你仔细闻闻,家家户户都飘出了酒香——不管男人还是女人,都借着运动会的喜兴劲儿,斟上一盅小酒——痛痛快快醉一场吧!又是一个丰收年,谁心里不舒坦啊。粮仓满了,心里也满了,舒心暖心的好日子,就这么妥妥地揣进了咱农民的怀里。当然,也揣进了明天的梦里。

共 227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乡村运动会特写堪称 “乡土生活的活态画卷”。作者以秋收后热闹的农民运动会为切口,用鲜活的场景描写与生动的人物刻画,串联起传统农耕与现代农技的碰撞。从 “颗粒归仓” 接力赛里老李叔的老练、二柱子的生涩,到农机手操控拖拉机的精准、无人机作业的新奇,再到扒苞米大赛承载的文化乡愁,每个细节都充满生活温度。语言极具东北乡土气息,“刺啦”“噌” 等拟声词让场景跃然纸上,而真空封口机、笔记本电脑等奖品,既呼应丰收主题,更暗含乡村振兴的时代脉搏。结尾酒香与笑声交织,将丰收的喜悦与对好日子的期盼写得暖人心扉,字里行间满是对乡土生活的热爱与对农民幸福的共情。【编辑:田冲】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田冲        2025-09-27 15:37:40
  此文以农民运动会为镜,照见乡土生活的鲜活与变迁。“颗粒归仓” 接力的憨态、农机手赛技的精准、扒苞米里的乡愁,场景鲜活如在眼前。东北方言与拟声词点睛,让文字满是烟火气。真空封口机、笔记本电脑等奖品,藏着丰收的实感与乡村发展的朝气。结尾酒香伴笑声,将丰收喜悦与对好日子的期盼写得暖人,是篇有温度的乡土佳作。
出版长篇小说《迷局》(入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散文集《春暖花开》诗集《守望家园》。西安市新城区作协主席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