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枫】论“孤芳自赏”(散文)

编辑推荐 【丹枫】论“孤芳自赏”(散文)


作者:日月署 秀才,1726.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5发表时间:2025-09-28 09:07:07
摘要:本文讲了对自己的看法,讲了为什么“孤芳自赏”的原因。原创首发

论“孤芳自赏”
   人常说:“女儿十月是根草,男儿十月是个宝”。因为慈爱的母亲足足怀我十个月的缘故,所以我的天赋是极好的。我天生近于“小圣人吧”。我自小就聪明伶俐,有异人之处。因为有较好的慧根的原因,在我读书至二十几岁之后,又加上不平凡的人生经历,我的各方面智慧的开启就更好了,各方面的素质也提高了,便能知十而知百,知百而知千了。从三十几岁后,我不读书也能雄才大略地书写名家样的文章了,而人生从“小圣”更入“圣”了,人生也步入了实际的生活,我成了自然的“圣人”,能通达许多事物的道理,但在实际生活中能以一颗平常心与人民打成一片,努力践行着“学以致用”的道路。
   我二十四年那年在自己的教师办公室里写下了:“我要做千里马驰骋疆场,我要做雄鹰搏击长空,我要做蛟龙遨游大海,我要做火炬照亮来者的路!啊!我有一腔热血,我要报效祖国!”的豪言壮语,从此,我践行着以身许国,以身许民的苦旅,在私下里默默无闻地研究着社会哲学矛盾问题。也许因为太高调,口气太大便引起了社会的注意,人们洞悉到了我的言行,几乎达到了妇孺皆知的地步。加上当时有些人不适应我的理念还没有接受我的理念,因此,我三十多岁以前的岁月尤其曲折坎坷,是充满磨难的,很少有喘气的机会,常以自我画圆,为维护自己正当的生存生活与享受权而与人争斗,少有考虑国计民生的机会,但是我以平凡人的不平凡的巨大承受能力战胜了曾经的众判亲离,四面楚歌,铺天盖地地各种杂言刺心,恶言恶语,微言怨恨,仇恨,不理解,也战胜了各方面的压力。我是在各方面看不见摸不着的压力和杂言仇恨中幸存的人,我捡了一条性命。我能活到今天,能快乐的活到今天是幸运巧合的。到四十岁以后,社会才大面积适应了我,有很多人接受了我的一些理念,我才以强大的承受忍受能力踏平了坎坷,消灭了磨难,习惯了杂言微言,恶言恶语和怨恨,各方面看不见,摸不着的压力才少了些。由此,人生的经历也微微增强了我服务社会,服务中国,服务国际,服务人民的份量与力量。大道相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的许多对国家国际矛盾问题的见识思想与名人们不谋而合,我几乎达到了他们的水平。为此,我曾经寂寞,我曾经孤独,我曾经哭泣,我曾经抗争。我为发言权而抗争,我为生存生活与享受权而抗争。但在人生不平常的砺练中,我更发达了智慧,开启了大脑,积累了阅历,乐观旷达了精神,开阔了胸襟,宏大了气量,伟大了格局,高远了眼光,提高了境界,光辉了思想,我能不读书在私下里书写“圣人”样的文章了,更能像“圣人”那样通达事物的道理了,于是,由于这些因素的成长,在我有喘气机会的时候,常常私下里站在时代的前沿上为国家,为国际,为人民通达着事物的道理。谈论着社会哲学矛盾问题。我希望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前瞻性地纵论解决矛盾问题的方法,智慧,谋略,战略,希望能纵言经略天下,经略国家国际的计谋与战略。我希望极大的表现自己足智多谋,善于判断的一面。我希望自己很睿智,能知道自己的弱点与缺点,能知道自己有过人之处,也要知道别人也有过自己之处。我们希望我们的思想观点,经略国家国际的计谋与战略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相互诠释。相互互动合作,从而形成国家战无不胜,不可战胜的强大集体智慧,集体力量,竞争力,斗争力与发展力,从而谁也做不了真正绝对的“天下第一”。“天下第一”是相对的,只是因为他知道这些而成为真懂全懂的人,从而成为“天下第一”。我希望自己从纯粹天真的童心里脱颖而出,从残酷的复杂的,人心险恶叵测的现实生活中脱颖而出,从而具备一种没有天真幼稚,没有书生气,并且能洞若观火似的洞悉一切的老成的童心和热情。我知道自己的艰难奋斗也许掀不起滔天巨浪,我的艰难奋斗也得不到社会丰厚的回报,难以得到好评,还要经历坎坷,磨难,打击,诋毁,杂言刺心,不理解,恶言恶语。怨恨与仇恨。但是我是一个敢于牺牲的人,我富有献身精神。于是,在有喘气机会的时候,我又以一颗“童心”,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希望自己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上前瞻性地谈论社会矛盾问题,希望始终以一种正能量为人民谋利益,为百姓谋人权,为大家谋幸福,为国家谋发展,为国际谋前途。而且,我私下里很自负地认为有许多东西有独到的见解,有独具匠心的痕迹,有入木三分地深刻。我知道要做平凡中的不平凡,要做真正有正能量的好人就要有许多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就要不计较有些人的不理解,打击,诋毁。恶言恶语,怨恨仇恨,要不计较个人的名利恩怨得失,而天命,自身修养与深明大义的伟大思想也都常常逼迫着我要做平凡中的不平凡。
   我大智大勇大仁,我也小智小勇小仁。我比一般人更能明察秋毫,知道的多。小事,我知道的很多,我能洞悉社会中的许多隐秘。大事,我也知道一些,我能通达许多事物的道理。我谈社会,政治,经济,哲学,计谋,战略,也谈爱情与柴米油盐。于爱情中,我能化腐朽为神奇。于事物道理中,我能抛砖引玉。我凡事有尺度,行事有原则,正而有分寸,欲望有节制,物欲讲适度,不走任何极端。我能屈能伸。刚柔相济,不卑不亢,心态阳光,情绪稳定。思维思想有定势,乐观旷达,乐天知命。我由于乐观旷达,所以倍感生活幸福快乐,我由于心态阳光自在,所以我生活与出入自由自在,我打破了“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的惯倒。我有一定的才华,但平易近人,和谒可亲。我能在轻言细语,通达事理,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中显露某些一丝丝霸气,,但从不居高临下,盛气凌人,骄横霸道,就是人生最得意的时候也不显示这些,不显示傲气骄气,不说过山话,不做过山事,不侮辱人,不讥讽人,不小瞧别人。我深刻知道任何人都有各人的优点与优势,只是具备多少的问题。我深刻懂得要与人团结合作的道理,但又不与人同流合污,违法乱纪。我非常尊重权威,学习权威,继承,发扬,发挥,发展权威们的正确伟大的思想,但又不盲目迷信权威。我深刻知道权威们的思想是活跃的,科学的,先进的,因此,他们的思想可以发展,演进,丰富。我深知发展,演进,丰富权威们的思想就是对权威们的思想的最大最好尊重,维护与继承,因为你没有把权威们的思想打入冷宫死角,不得翻身与传承。因而,我发展,演进了一些先贤们的思想精髓。同时,我也敢于指出一些前贤思想的时代性,时代局限性,时代片面性,但也深刻认识到他们的思想是因时代演进,社会发展,新的矛盾问题的出现才显现出时代性,时代局限性,时代片面性的。它们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与矛盾问题下是正确的。客观的,全面的,辩证的,哲理的,科学的先进的,没有时代性,局限性,片面性,它们是真理。只是我们现在要根据现实情况要演进他们的思想精髓,要演进他们的方略。而且,我也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学术思想也会随时代演进,社会发展,新的矛盾问题的出现而产生时代性,时代局限性,时代片面性,这就要求将来的人批评地接受我的学术思想,批评地发展我的学术思想。我能高处,也能低就。我有宏大志向,能与博学鸿儒探讨学术思想,但也有一颗平常心,与百姓打成一片卖苦力,做建筑工人。我可谓是文武双全的人。我深刻知道从凡入不了圣,就没有超人的智慧,但有智慧,却不能从圣入凡,与人民打成一片,团结合作,就不能与人民一起共同奋斗,实践智慧,学以致用。所谓:“人有圣智,万人谋之”就是这个道理。人就是有再高智慧,还要许多人与你一起共同奋斗。我注重志同道合,知心知己,但也允许求同存异,包容别人不同的认识,理解,让其在顺其自然中改变。我既有理想,也讲实际,不讲的夸夸其谈,天花乱坠。我从实际中提升思想,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找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智慧,从而解决问题,改变现状,发展社会,演进时代。我既能接地气,又能提高思想观点的层次,品味与格局。我既有豪言壮语,气吞山河,胸藏天下的气势,但又能脚踏实地,有实干精神,常年从事实际的工作。因而,我既是理想派,也是实干派。我有知识,有智慧,有战略,有修养,有胸襟,有气量,有眼光,有格局,有气魄,但也有一颗平常心,不摆架子,不绝对讲面子,知道自己就是一个平凡人,甘做平凡的人。我能量小,也能量大,但不违法乱纪,谋取私利,不特别追求权势,一切顺其自然,随缘而行。我能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也不以君子之腹度小人之心。我像水一样不争名,不争权,不争利,不争功。假若,我对社会有特殊贡献,便不特别追求社会的丰厚的回报,也没有回报,还要受到杂言刺心,遭有的人打击,诋毁,仇恨,但是我私下里常这样想,只要领袖,领导,专家,教授,学者能和其他广大人民一起把国家国际经略的更好,人民不断得到了发展和不断提高幸福指数,既使我有伟大智慧,有伟大贡献,我也愿意在一些方面作出牺牲,私下里也愿意无偿为领袖,领导,专家,学者,教授服务,让他们大显身手,大有作为,建立奇功异勋。我也知道自己如果无偿服务于领袖,领导,专家,学者,教授了,也就是我间接地无偿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的过程,也就是我间接地无偿践行以身许国家,以身许国际,以身许人民的过程。为此,我心也足安乐矣!
   我这大半生没有正始出头之日,没有风光之时,更没有高光时刻,但是我“孤芳自赏”,“自我陶醉”,希望尽力把自己介绍给后来的人,知道我曾经为国家,为国际,为人民在私下里默默无闻,竭忠尽智地无偿奋斗过,写过大量的哲学思想,谋略与战略思想,并希望这些思想能流传当今后世,让将来的人也能认为我是一个童心永驻,思想永驻的“小圣人”足矣!
  
  
  
  
   二0一0年十月十四日草稿于沅陵芳心斋
  
  
   二0二四年八月十日修改于中国深圳。

共 384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以第一人称坦诚记录人生经历与精神追求,从青年时“以身许国”的豪言,到中年历经磨难仍坚守“服务社会”的信念,字里行间饱含对理想的执着与对家国的热忱,情感质朴且有冲击力,尤其对“默默研究社会哲学矛盾”“无偿服务”的表述,展现出一种不计回报的奉献意识。文中并非一味标榜自我,而是体现出一定的辩证思考。例如提到“知道自己的弱点与缺点,也知道别人有过自己之处”“自己的学术思想也会随时代产生局限性”“从圣入凡,与人民打成一片”等,打破了绝对化的自我夸赞,显露出对“平凡与伟大”“个人与集体”关系的初步认知。文章将二十四年写豪言、三十岁前历磨难、四十岁后被社会逐渐接受等人生经历,与对“学以致用”“集体智慧”“权威思想发展”等问题的思考结合,避免了空泛的议论,让思想观点有一定的生活体验作为支撑,显得较为真实可感。推荐欣赏。【编辑:安子川】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安子川        2025-09-28 09:21:31
  感谢赐稿丹枫,问好作者,期待继续。
2 楼        文友:日月署        2025-09-28 10:37:32
  谢谢编辑大师安子川的辛苦编辑与点赞鼓励!祝福!
3 楼        文友:日月署        2025-09-28 10:38:07
  谢谢感谢与热切期待!祝福!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