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韵凝芳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文韵·情】香烟的“迷雾”(散文)

编辑推荐 【文韵·情】香烟的“迷雾”(散文)


作者:根柯 布衣,338.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2发表时间:2025-09-28 13:40:56

某一夜赏读到郑振铎先生的《蝉与纺织娘》,其间的一段话“你如果有福气独自坐在窗内,静悄悄地没一个人来打扰你,一点钟、两点钟地过去,嘴里衔着一支烟,躺在沙发上慢慢地喷着烟云,看它一白圈一白圈地升上,那末在这静境之内,你便可以听到那墙角阶前的鸣虫的奏乐”,顿时使我产生了很深很大的感触,这与郑先生文章的主旨是有天壤之别的——我的感触是指吸烟的乐趣和上瘾,无关乎鸣虫的独奏也好合唱也罢!
   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就颇好奇“烟”竟能与“香”组合成词。这种带“香”的“烟”种种坏处众人皆知,实为一谋财害命的坏东西;还造成社会的两极分裂——吸烟者爱不释手,不吸烟者痛恨入骨。此处的“香”与积极正面的意义可谓八竿子打不着。我想到佳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一个“暗香”真是神来之笔,将冬日的美景妙境和盘托出,使人顿生情愫,爱上可爱的冬雪。可我也曾在很长的岁月里,沉迷于类似的“香雾”中,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其实整个成长和学生时期,我家的长辈无一人吸烟,家中环境清新澄澈。木桌上、沙发上和茶几上从未见过暗灰色的轻飘烟灰,地上也无散乱的烟蒂,家里连烟灰缸都未曾备过。即便到了十八岁成年,离家赴外地求学,与五湖四海的同学共度大学生活,期间学会了小酌,香烟却始终未曾融入我的日常。
   然而,生活中有太多契机开启另一种模式,或有太多岔路供人选择。如今回想,香烟仿佛就在我二十二岁的人生路口悄然等候。参加工作一年后,因长期带队为老板做事,客气的老板每日会按时给我们这些管理者一包“盖白沙”——这种香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堪称奢华。起初,我将一包包的香烟集中存放在书柜里,时日一长,竟堆积成小山。望着这“山景”,渐渐对吸烟产生了好奇。加之每日带班时间颇长,常感无聊至极;为打发这“多余”的“闲”时光,便顺手点燃一支香烟,独自静静地享受——潘多拉的魔盒由此开启。渐渐地,吸烟从无成本变成了自掏腰包;从一天一两支增至五支、十支;与同事相处也变成了相互敬烟。家里出了个吸烟的“异类”,家人都不习惯烟味弥漫的环境,纷纷责怪我;加之父亲和兄长不断劝告,在吞云吐雾两年后,我果断地将烟戒了。所幸陷得不深,“爬”出来不算太难。这一戒,便是十六年。
   时钟转到二零一零年。午饭后,几位感情要好的同事常聚在一起喝茶聊天,消磨中午两小时的休息时间。在盛情邀约与周遭烟雾缭绕的熏陶下,我被他们拉回了“贼船”——香烟在漫长的耐心等待后,再次成功跃上我的指间。由于早有烟瘾底子,吸烟便轻车熟路地再度成为我的习惯。日复一日,香烟犹如一日三餐,成了我每日不可或缺的必修课。
   因喜好夜读,在静悄悄、迷人而深邃的黑夜里,一个人,一本书,一杯茶,再佐以灵魂似的香烟,仿佛整个黑夜都属于自己的。读到佳句妙段或心生新感时,从口中缓缓吐出一团烟云,看其一圈圈升腾,心悦之感犹如面对碧波万顷、白帆点点、海鸥飞翔的大海。白日的烦恼似乎随之烟消云散,远方的人儿也宛若近在咫尺。一时文思泉涌,兴奋异常,能连续打字五六个小时,期间烟不离手,一支接一支。最终,除了一篇数千字的文章在灯下成形,留下的便是满屋的云雾缭绕——一整包二十支烟,成了昨夜的历史。妻子起床后满口埋怨“呛死了”,女儿也满是关切:“别吸这么多烟啊!”
   烟瘾一旦形成,许多事便自然与吸烟形影不离了。
   有些闲暇时光,我与家人或朋友同事相聚打点小牌。香烟被我誉为“登峰烟”,点上一支,既能平复心态,亦觉能加快思维。有时手气不顺,便一支接一支地抽,弄得牌桌附近满地“狼藉”。不吸烟的牌友半埋怨半调侃道:“就是要打得你烟不离手。”可我依然故我,打牌时光里,香烟反成了主角。
   烟民常对香烟产生亲密难舍的依赖,这便是欲罢不能的烟瘾。打个有趣的比方,犹如一个好色的男子,邂逅一位妖冶摩登的女郎,满心满眼皆是美色,片刻不见便心痒难耐;一旦缠绵,则浑身舒爽痛快。实则,这男子已被“她”牢牢掌控,思想行动皆不由己。沉迷“烟”色亦如此,一日内频频吸烟的举动几乎浑然天成,无需经过大脑——熟练地从口袋摸出烟盒,打开,抽出一支,点火,深吸一口,任云雾自嘴角缓缓散开,短暂的轻松惬意随之弥漫全身。甚至有资深烟民发出感慨:“一天不吃饭尚可,一天不吸烟绝对不行。”
   自然,一日之中,诸事皆可忘,唯独买烟不会。倘若烟卷告罄,又无法从他人处讨得,即便路途稍远,也定要去买回来,且仿佛完成一桩大事。待过足烟瘾后,才回想并继续完成买烟前手头的事务,那为买烟耗费的时间从不觉得是耽误。买烟需真金白银,花费太多心疼,全抽低档烟又觉委屈了自己。于是我折中为好烟差烟各半,并暗自将好烟留给夜读时的自己,差烟则大方带至工作场合,散给同事几支也不心疼。这现实的小心思,我自认无关乎自私——想必在吸烟的“快活”路上,不乏这般“光明正大”的同道之人!
   日子如潺潺溪水流向远方,这“香”烟未曾缺席我的每一天;它成了我信赖的“好友”,尤其在心烦失落时,更是贴心的“伴侣”;同时,它也是我咳嗽与痰多的加剧器。直至今年春节,我终于认清这“画皮”下的本质,更深知“烟鬼”往往比不吸烟者更早名副其实。二月四日,我下定决心,将还剩半包的烟盒用力揉成一团,狠狠掷入垃圾桶。
   “煎熬”的日子随之而来,严峻的考验次日便至。总觉若有所失,心里空落落的,嘴里总想嚼些什么才舒服。看到身边的妻子和女儿,想到“二手烟”的危害,为了家人,我如初上战场的新兵,咬牙硬挺过了第一天。
   第二天,我急忙买来一大包棒棒糖,一旦感觉不适便含上一颗。甜甜的滋味和口腔的咀嚼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烟瘾对心灵的啃噬。我心底感叹:过度的依赖确是一种“毒害”,人必须要有毅力和恒心。
   日子在日升月隐中一天天过去。没想到,戒烟的第二个月最为难熬。有时烟瘾如火山骤然喷发,令人欲罢不能;有时他人递烟,诱人重温那香飘飘的感觉,深陷迷茫;有时独自无聊,脑海中尽是香烟细长袅娜的身影,教人饥渴难耐。但我竭力向好处思量: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慢性自杀是对生命的亵渎;损害家人健康是不可原谅的背叛;满口黑牙臭气去亲近所爱,只会招人嫌弃……用力咬酸牙床,或无情地塞入第二根棒棒糖(虽早已腻烦其甜)——对待香烟的渴望,必须冷酷无情,拒之千里。
   犹如长征中最艰难的“过草地”、“爬雪山”,我跌跌撞撞、深一脚浅一脚地蹒跚走过。到了第三个月,对香烟的念想下降了七成以上,戒烟可谓初战告捷。整个人仿佛经历一场大汗淋漓的桑拿,倍感轻松。
   如今戒烟七个多月,“抗争”仍在继续,但指间的烟云已消散无踪。鼻尖萦绕的是清新明亮的空气,身体也如穿越长夜迎来的晨曦,充满活力与朝气。亲爱的烟民朋友们,一旦驱散香烟的迷雾,自由呼吸所嗅到的,将是崭新生活的芬芳,充满希望的美好岁月必将随之开启!
  

共 274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以郑振铎《蝉与纺织娘》中关于吸烟的描写为引子,展开了作者与香烟长达数十年的纠葛。从学生时代家中无烟的环境,到参加工作后因老板赠送“盖白沙”香烟而好奇尝试,再到逐渐沉迷、两度戒烟的心路历程,作者细腻刻画了吸烟从“无聊消遣”演变为“灵魂伴侣”的瘾癖轨迹。夜读时烟云伴文思、打牌时香烟稳心态、甚至为买烟不惜耗时奔波——这些生活片段真实展现了烟瘾的黏着性。最终,为家人健康与自我新生,作者历经“棒棒糖代烟”“咬牙抗心瘾”的煎熬,成功戒烟七个月,重获“晨曦般的活力”。全文以亲身体验揭示烟草的诱惑与危害,结尾呼吁烟民拥抱无烟生活的芬芳。作品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潘多拉魔盒的开启与闭合,暗含道家“福祸相倚”之理。作者从“依赖外物”到“内在克制”的转变,“褪尽浮华,方见本真”,揭示自律才是最高级的自由。力推佳作!【文韵编辑:绿叶红了】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绿叶红了        2025-09-28 13:43:36
  老师从“依赖外物”到“内在克制”的转变,“褪尽浮华,方见本真”,揭示自律才是最高级的自由。欣赏老师的生活态度。
文学的道路上,虚心的学习,永无止境的冒险。
回复1 楼        文友:根柯        2025-09-28 14:38:07
  社长,辛苦了,真心谢谢!事实证明,加入文韵,是我文学之路的又一座里程碑。
2 楼        文友:绿叶红了        2025-09-28 13:45:18
  散文以具象代价撕破“香烟伴文思”的浪漫化外壳。戒烟七个月后“晨曦般的活力”,用生理真实印证了生活道理:驱散烟雾,方能兑现生命长度的契约,也能给予家人更健康的生活守护。
文学的道路上,虚心的学习,永无止境的冒险。
3 楼        文友:绿叶红了        2025-09-28 13:46:46
  短暂快感与长期奴役的对撞。戒烟第二月的“火山喷发式渴望”,说明依赖的本质是情感空缺的填充,而棒棒糖的甜实为作者戒烟中意志与本能的对峙。
文学的道路上,虚心的学习,永无止境的冒险。
4 楼        文友:流泪的飞鱼        2025-09-30 15:43:56
  老师的文章写的情真意切,祝您戒烟成功,永不复吸!希望家父能向你这种精神学习!
岁月从来不斟酌谁得到更多,笑看人生最洒脱。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