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云水】蟋蟀(散文)

精品 【云水】蟋蟀(散文)


作者:春草葳蕤 探花,14917.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29发表时间:2025-09-28 13:42:05

夜晚,一片宁静,岑寂。夜,好似被一声声虫鸣撕开了一罅隙裂缝,有虫鸣声隔着月色透过窗来。“瞿瞿”“唧唧”清脆而富有节奏,细密而又连续不断,月亮更加明亮了些,好似月亮被那鸣叫声擦亮了似的。夜越加清幽,一种温馨弥漫开来。
   我说,蟋蟀在叫呢,秋天了吗?
   爱人说时间真快呀,好似夏天才刚刚开始,转眼秋天了。
   抬起头来,轻轻推开窗户,一缕缕秋风起来,与暖融融的室内空气交流在一起,清新,舒爽。再细细听,蟋蟀叫得越加响亮了。一曲秋夜的交响,拉开了序幕。
   于是,许多有关蟋蟀的诗句,随着蟋蟀的鸣叫声,不断涌进脑海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在说蟋蟀的鸣叫声,在林间响起,非但不会打破夜的宁静,反而给秋色秋林秋夜添上一笔曼妙的情调,那样婉转有韵味的叫声,就好似一支烂漫的银色的画笔,将寂静勾勒得更加深邃和浓重。
   而姜夔《齐天乐•庾郎先自吟愁赋》: “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这里的蟋蟀的叫声,不为别个,或许,也不只是单单为了思妇而写吧?其实,又何不是,让思绪一遍遍被催化,思念一次次升起,而,一旦升起,又很难化得开。那么,至于那首诗《诗经•豳风•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真是我们耳熟能详呀,在这里,蟋蟀的叫声才真真成了季节变迁的物候钟。只要蟋蟀一叫,就知道天气凉爽了,真真是,秋天到了。
   眼下恰是八九月间,也是捉蟋蟀最好的时节呢。想想,一定会有很多人,在夜晚,拿着手电,带着陶罐,去捉蟋蟀了。
   爱人见我半天没有声音,只顾得听着蟋蟀鸣叫,就催我饮杯茶吧,别再写什么了。爱人知道,夜晚属于我的除了读书,就是写作了。
   我手里一杯茶,茶香早已弥漫在室内,慢慢饮上一口,周身的暖意给秋凉冲洗得荡然无存,竟然有些汗涔涔的异味了。我说马上就写完了,已经结尾了。爱人要我读给他听听,我就把没有写完的文字读给他听,我的声音压得很低很低,几乎耳语。爱人说,干嘛这么小的声音?是不是担心邻居会听到,受到影响呀。
   我点点头,爱人说没事的,隔音很好的,没人听见,不会影响谁的。
   我说还是蟋蟀好呀,自由自在的,声音这么大,爆发了似的,有些过于拼劲了,几乎付出全力似的。明亮,又快意。
   爱人说,或许,生为蟋蟀,它们知道自己的生命短暂吧,要知道蟋蟀是百日虫,它们从出生到死不过百日而已。
   月光映在窗帘上,几只竹影也在摇曳着,窗前几杆翠竹已经很高了,青翠的叶子常年翠绿,蟋蟀就藏在下面吧。
   说到蟋蟀不过百日,爱人说就会想起小时候的事儿。那时在村庄里住着,只要到了秋天,就喜欢捉蟋蟀的,它们也叫蟋蟀蛐蛐。说来好似不务正业,其实,不仅孩子们,大人也去田野里捉蟋蟀的,而且,有的地方的村人,干脆就不去做别的,只去捉蟋蟀,因为一季下来也不少赚钱。因为一到了这季节全国各地的商家都喜欢来山东地界收蟋蟀,贩到别处去卖。准备参赛的,也有的只是喜欢养着玩耍。
   秋天,田野里不仅庄稼在成熟,人们也是最忙碌的,而蟋蟀也就登场了。它们鸣叫着,给秋天的夜晚增添了一曲来自天然的歌唱。
   爱人说,他们小伙伴们会互相招呼着,什么军儿马儿秋子春子的一个个虎头虎脑的小孩子,带上手电筒蟋蟀罩陶罐或是小药瓶,无论陶罐还是小药瓶,当然要封严,还要留几个眼儿给蟋蟀留着通气孔的。
   还记得一起的孩子秋子,他爷爷最喜欢听蟋蟀叫了,也喜欢养蟋蟀,然而,已经好多个秋天却无法去捉蟋蟀了,因为一直病着。爱人说他们小伙伴们决定捉到蟋蟀,无论谁捉到,只要叫声大又好听,就给秋子,要他带回家,给爷爷听。
   其实,蟋蟀,会鸣叫的,都是雄性蟋蟀,雌性的蟋蟀是不能叫的,而且能斗的也是雄性蟋蟀。雌性蟋蟀天生哑巴,安静得很。分蟋蟀的雌雄,都是从蟋蟀尾部,二尾(yǐ)的是雄性,三尾的是雌性,因此,一些地方把蟋蟀分出二尾三尾的叫法。三尾的是雌,二尾的是雄,两边是发达的尾须,雌性中间的是针状产卵器。说来说去,别小看这二尾三尾的简单称呼,它不仅仅是蟋蟀的别称,也可以很简洁直观地将它们的性别区分开来。无论捉蟋蟀是想听它叫还是去斗蟋蟀,如果捉错了,就很麻烦呢,要捉二尾的,而不是三尾的,由此,足可以体现出民间百姓观察自然的细致与幽默。
   想想蟋蟀的雌性蟋蟀,好似真是一种美的体现呢,不言不语,安安静静,就如大地母亲一样,在默默养育着他的儿女们。这不仅让我想起,北宋文学家黄庭坚关于蟋蟀,赞其有五德:“鸣不失时,信也;伤重不降,忠也;遇敌必斗,勇也;败则不鸣,知耻也;寒则归宁,识时务也。”
   小小蟋蟀,看着好似只是小小的虫儿,其实,美德在身,令人敬佩,它的叫声绝对不错过时间。这时间,就是立秋。因此,只要蟋蟀一叫,人们自然就知道秋天来了。这不是信用,又是什么?“遇敌必斗”?自不用说,蟋蟀是斗虫嘛,见着就掐,管你谁谁,别叫我看见,看见就与你斗,就战到底,从不畏惧,这就是勇敢。“伤重不降,忠也”,一点也不错的,既然战斗,就有伤亡,彼此都会多少有些伤亡。可是,尽管如此,看着牙也掰了,腿也掉了,须子也折了,那也不能投降,直到战死为止。这就是忠,忠心耿耿。
   其实,更让人欣赏的还有“败则不鸣,知耻也”。往往看到狗儿或是狼甚至凶残的虎豹,争斗中,一旦被对方打败了,咬伤了,败了的一只往往发出惨叫,凄惨的声音传出很远很远,唯恐别人不知。而,蟋蟀,败了就败了,从不发出丝毫的悲声,它们有一份强烈的羞耻心,或许,他们会暗暗努力,会绝地重生,会倍加自我反思,加强自己的战斗力,宁愿战死,却一点点悲戚的声音也没有的。
   那么,“寒则归宁,识时务也”,天凉了怎么办呢?归到洞穴里不叫了,不食不喝,等待大限来到,不给任何人带来麻烦,自己死去,化成泥土回归大地了。如此,识时务的虫儿,又岂不叫人敬佩?
   我国有三大传统鸣虫,其一就有蟋蟀的,另两种是油葫芦和蝈蝈。这三种名虫都不同程度得到了人们喜欢。
   然而,我尤其喜欢的是蟋蟀,感觉蟋蟀很近人的,好似居住的邻居,好似按时而来的老友。无论乡村还是城市里,秋天的夜晚总是能听到它的叫声,给人一种离它很近之感,又好似从来没有离开曾经的乡村,没有离开故土,从来就住在自己的故土上,因为我们那边故土上也有蟋蟀的,虽不很出名,也依旧可爱,因为叫声依然动听的。也因此,它们身上也有文人说的那五德,每一种德行都是值得学习。
   月夜里,窗前的竹丛里有好多的蟋蟀,竹子是爱人一搬来时栽植的,植荷为了听雨,那么种竹呢?可不可以说是为了听蟋蟀鸣叫呢?没有问爱人,爱人倒是先说话了,说:看看,幸亏我种了竹子,还有那么多的花儿草儿的,不然,蟋蟀咋回到我们窗下呀?
   忽然,我想起爱人说小时去捉蟋蟀的事儿,说秋子的爷爷喜欢听蟋蟀鸣叫,那么是谁捉到了最好的蟋蟀,送给了爷爷呢?爱人指着自己的鼻子说:当然,是你老公我了,我捉蟋蟀的技术最强,厉害着呢。
   爱人说完,又收住笑,说,经过那件事,其实,我好似一下子就长大了。
   发生了什么?
   爱人说,秋子爷爷喜欢得了不得呢,天天听着蟋蟀叫,描绘着那些叫声,说蟋蟀带给了他快乐,带给他美妙的音乐,什么音乐也不如蟋蟀的鸣叫声令他睡得安稳,吃得香甜。还说,做人呀,做到蟋蟀也算是不错了,希望儿孙们也要向蟋蟀那样,能做到守信用、勇敢、忠心耿耿、知道羞耻、识时务就不简单了呢。
   爷爷虽然已经八十多岁了,可是,儿孙们依然希望他能再多活几年,到九十甚至到百岁,因为现在生活好了,爷爷也该多享受享受了。可是,爷爷还是走了。在夜晚,安静的他永远睡着了,睡在他身边的秋子早晨醒来,见爷爷还在熟睡,不忍心打扰他,就等娘做好了饭,盛在碗里,端过来,才叫爷爷起床,准备吃饭。
   可是,爷爷却再也没有被叫醒,他已驾鹤西去了。
   一家人将爷爷的葬礼办完,夜晚,忙了一天的一家人,坐在一起,此时,听到蟋蟀在鸣叫,“唧唧” “唧唧”“嚯嚯”“嚯嚯”……蟋蟀,百日之虫儿,而这些日子,人却没有熬过百日的虫儿。可见,生命的猝不及防与脆弱,真是令人慨叹呀。
   夜深了,听到了爱人轻轻的鼾声,和着窗外的蟋蟀声,一高一低,一长一短的,也这般,犹如一支优美的交响曲,轻柔,舒畅,抑扬顿挫,节奏鲜明起来。
   弯在爱人怀里,心儿甜蜜又安逸,想想人生短暂,想想蟋蟀不过百日,而人,不过百年。唯有珍惜,珍惜拥有的,珍惜眼前的一切美好生活。来人间一回,迟早也是要回归的,一定要将自己满腹的爱,毫不保留地,奉献出,给爱的人给爱着的美丽世界……
  

共 343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以秋夜蟋蟀的鸣叫为线索,表达对自然时序的敬畏‌,对生命短暂的思考,对人间温情的眷恋‌。蟋蟀声被赋予"物候钟"的象征意义,作者通过《诗经》"七月在野"的引用,展现对自然规律的敏锐感知,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生命节律的虔诚。当蟋蟀"擦亮月亮"的意象出现时,自然被赋予灵性,形成天人合一的诗意共鸣。"百日虫"的设定构成强烈隐喻,与人类漫长岁月形成对照。黄庭坚"五德"的引用,将蟋蟀升华为精神图腾。"鸣不失时"的守信、"伤重不降"的忠勇,实则是作者对生命价值的叩问。秋子与爷爷的故事构成情感支点,孩童捉蟋蟀的细节充满烟火气。夫妻夜话的日常场景与虫鸣交织 温暖动人。当作者压低声音时,既是对邻里的体贴,也是对亲密关系的珍视,最终完成对生活诗意的礼赞。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淡淡的云彩】【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928001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9-28 14:01:30
  作者通过时空交错‌,将现实与回忆双线交织,通过"百日虫"的哲思自然过渡,拓展文本时空维度。感谢春草老师带来的精彩美文,感谢老师支持。
淡淡的云彩
2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9-28 14:07:25
  全文以虫鸣为经,以哲思为纬,笔触沉稳优美,情感真挚动人,寓意深远,主题温暖人心,在微观自然中构建起宏大的生命叙事,实现了"小虫鸣大宇宙"的艺术升华。祝春草老师秋安笔丰,开心不断。
淡淡的云彩
3 楼        文友:春草葳蕤        2025-09-28 22:44:05
  感谢云彩老师编审,辛苦老师了葳蕤问好老师,祝福老师写作愉快,提前祝福老师双节快乐!
春草葳蕤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