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追仰丰碑唱大风(散文)

  【流年】追仰丰碑唱大风(散文)


作者:石维 布衣,153.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9发表时间:2025-09-28 16:37:04
摘要:远行烈士牺牲地祭奠抗日英烈,搭建共建桥梁,传承红色基因。

故土荣光,薪火长明。公元2025年3月27日上午,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谈家头村胡发坚烈士纪念碑前,一场地跨赣苏的清明祭扫活动在此庄严举行。
   胡发坚(1906—1939),今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陂下村人,新四军第1支队参谋长兼江南抗日义勇军第3路副司令员,1939年3月15日在江苏省武进县谈家头村收缴土匪武装时不幸中弹牺牲。2014年9月列入民政部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烈士长已矣,忠魂昭后人。出于对这位本土著名烈士的景仰与缅怀,五年前我曾以《雨中的祭奠》一文记下他的卓著功勋、家国情怀。胡发坚烈士,1927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吉(安)泰(和)游击队,同年10月编入红军,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政委。长征开始后,他以红一团参谋长之职,协助团长杨得志,率部四渡赤水、强渡乌江,抢渡大渡河,胜利完成开路先锋任务。到达陕北后,出任红一师副参谋长、参谋长,参加了直罗镇战斗和东征、西征战役。1937年1月,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战爆发后,奉调成为新四军第1支队司令员陈毅的得力助手。不料,为开辟苏南抗日根据地,壮志未酬身先死。
   在区里工作的缘故,我与烈士继子、陂下老农胡加瑜有了多年的交往。加瑜大叔为胡发坚之弟胡发堡之子。上世纪八十年代,烈士纪念碑落成后,加瑜大叔及其子孙每年清明皆以烈士亲属身份前往祭扫。促成烈士家乡政府组织前往祭奠,成了我辈红军后人的一桩心愿。乙巳清明前夕,由烈士家乡青原区富田镇党委政府、区文联、区委党校、区文化研究协会组成的青原区红色教育考察组终于成行。
   远行千里祭胡公,追仰丰碑唱大风。武进当地党委政府对我们一行的到来予以热情接待,尤以洛阳镇中心小学为两地联手祭英烈活动周密准备。
   小雨洒落,清风抚过,松柏翠凝。纪念碑前,青原武进两地代表和少先队员列队肃立。国歌奏响,花篮敬献。洛阳镇中心小学第十批胡发坚英雄中队队员以《碧血丹心酬壮志不忘先烈胡发坚》为题宣讲烈士事迹。这份传承,洛阳镇中心小学胡发坚英雄中队数十年坚守赓续。
   面对巍巍的纪念碑,我虔诚地诵读来前敬撰的祭文:“……英杰辈出,文山故里……长征开路,所向披靡。文武双全,挚友赞誉……壮志未酬,沙场殒命。陈总悲痛,战友惜惜。气贯长虹,后世追忆。纪念碑立,英烈名集。中队名冠,少儿承继。壮哉胡公,万古长青。赫赫之光,时空激励。富水汤汤,青原彪炳。赣苏携手,继志复兴……”似乎烈士英灵感应到这份祷告与慰藉,大风起兮,花圈花篮挽带高扬,松柏枝叶俯仰摇曳,在场每位无不动容这天人合一。
   为烈士默哀。富田镇长郭晖以“胡发坚烈士,家乡发展如您所愿”为题向烈士汇报家乡发展变化。一句句“我们终于来看您了。”“您知道吗?”“如果您现在走进富田,走进村里,”牵扯出无尽的缅怀和告慰。大家都感觉,烈士正在眼前含笑会意。
   烈士亲属加瑜大叔致辞。互赠两地红色教育图书和烈士英雄事迹明信片。英雄中队宣誓:铭记先烈遗志,传承红色基因;勇担强国使命,奋发圆梦中华。全体绕碑一周,敬献鲜花。一次祭扫活动,一场灵魂洗礼。
   常州是中共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的故乡。这著名的“常州三杰”让我敬仰膜拜,参观常州三杰纪念馆自是此行的必选功课。而在洛阳镇,与当地的座谈交流中,我们惊喜地得知这洛阳还是开国中将王诤的故乡。
   王诤原名吴人鉴,1930年底第一次反“围剿”后在现今青原所辖的东固地区参加红军,任中央红军总部无线电队队长,创建红色中华通讯社广播电台,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无线电通信的开山鼻祖。
   富田是胡发坚烈士的出生地,洛阳是胡发坚烈士的牺牲地。洛阳是王诤将军的出生地,富田邻乡东固是王诤将军的革命新生地。这份奇缘,让我兴奋让我期待。我还在思忖胡发坚烈士纪念碑的碑名题写者,新四军老战士、革命家江渭清,先后担任过江西、江苏的省委书记。是夜,我们增加行程,驱车洛阳镇杨巷村、瞿家村,拜谒王诤将军故居,参观王诤将军纪念馆、江抗三路旧址陈列馆。
   胡发坚烈士故乡富田还是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故里。故土荣光谁炳赫,丹青又著一英雄。在洛阳,我还追朔时光,觅得这样一处地名——骨成墩。
   南宋末年的宋元常州之战,平江(苏州)知州文天祥派得力部将麻士龙、尹玉驰援常州,六千将士只剩四人,洛阳骨成墩成为麻士龙、尹玉的葬身之地,也成为历史交替的坐标点。几年后,文天祥被俘北押大都,途经常州曾作诗《常州》:山河千里在,烟火一家无。壮哉睢阳守,冤哉马邑屠。苍天如可问,赤子果何辜。唇齿提封旧,抚膺三叹吁。由文天祥而洛阳,这可是连接两地的又一文脉?
   文天祥、胡发坚自幼生长在富水河畔。千百年来,这生生不息的河流流淌着爱国、正气、牺牲,已成为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缩影。而青原、武进,胡发坚、王诤已成为两地联动传承红色基因、推进文化交流共建的桥梁。
   公元2025年9月26日,常州市武进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冷亚春一行,抵达江西吉安东固革命根据所在地青原区东固畲族乡、富田镇,考察敖上红军无线电培训班旧址,拜谒陂下胡发坚烈士故居。
   我的期待正在化为果实。

共 210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经历过一个世纪,哪些曾经深埋在历史风烟里的革命先烈们的英雄事迹,被各地政府挖掘,逐一呈现在世人的面前。作者笔下的胡发坚烈士就是在故乡的亲人们坚持祭念下,被一代一代的后人记住,且赓续传承。抗日战争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苦难岁月,像胡发坚这样的先烈者们,他们带着他们此生的使命,前赴后继把他们的能量留给后世子孙,留给华夏每一位有血性的接续人,中华民族才会像今日这样蓬勃发展。“故土荣光,薪火长明。”做此文的开篇,引申新颖,寓意丰厚。作者费大量笔墨,深挖胡发坚的平生,在此过程中,也挖掘出了洛阳镇出生的王诤将军,民族英雄文天祥等在这一带的行动轨迹。往事已矣,但先烈们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这一片天地,代代相传,代代祭念。佳作,流年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临风听雪】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临风听雪        2025-09-28 16:42:54
  传承红色基因,就需要像老师这样的书写者辛苦留下篇章,让后来的文学爱好者接续,代代相传,薪火长明!
   感谢老师支持流年,期待更多精彩分享,祝创作愉快!
雪,本是人间清冷客
回复1 楼        文友:石维        2025-09-29 08:39:20
  谢谢临风老师,恭颂秋安!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