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韵凝芳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文韵·情】少时梦,一生情(散文)

编辑推荐 【文韵·情】少时梦,一生情(散文)


作者:老树听风 秀才,1672.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5发表时间:2025-09-29 06:20:06

鲁西北平原的冬天,格外干冷。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乡镇中学,学校各项设施捉襟见肘。凛冽的小北风麻利地穿过窗户和门的缝隙,热情亲吻着宿舍的每个角落。寒冬腊月,蓝蓝的天空格外干净,太阳柔和成了母亲温暖的掌心。
   随着午间放学的铃声,我们陆续回到宿舍,打开那扇被木头片和钉子缝补了N次的门,在各自的布兜里拿出干裂的窝头和咸菜片,依靠着门框,或者蹲在门前的空地上,津津有味地边吃边畅想未来。硬邦邦的玉米窝头,啃到嘴里需要细嚼慢咽。后槽牙统统启动,一下一下不紧不慢地咀嚼。玉米原汁原味的清香愈来愈清晰,再咬上一口水萝卜咸菜,爽口清脆,至今记忆犹新,回味无穷。
   同伴在食堂里打来一缸子热水,分别倒给我们。我想喝一口,冲咽一下满嘴的碎屑。一股难闻的气味直入鼻腔,我立即扬手倒掉。几位同伴,也闻到了水是臭烘烘的,都气愤地嚷嚷起来。老校长恰好路过,问明原因,直奔食堂而去。食堂很小,只能为老师们蒸馒头,锅底的水给学生喝。或许人手少之故,食堂师傅经常不刷锅。我们迷迷糊糊地喝,实在喝不下,就去老师们的宿舍里要水,运气好的时候,还会蹭到老师的黏粥。即便这样,不到万不得已,我们尽量不去打扰和蔼可亲的老师。有时候,我们拿着搪瓷缸子,去学校门口的大街上,拦住一担担在井里挑出来的新水。长长的扁担在肩头卸下来,干干净净的白铁皮水桶里,澄澈的水泛着涟漪,晃悠着甘甜。我们每人舀一缸子,那水桶立时下去三分之一。在主人微笑的眸光中,我们歉意地道谢,目送那担水滴滴洒洒地远去。冬天正午的太阳,不像夏天那么威严,和煦的光覆盖在每个人的身上。甘冽的井水,随着一小口一小口地抿咂,缓缓流进食道,逐渐进入胃肠道,那透心凉的感觉刻骨铭心。
   宿舍门前,高大挺拔的杨树,除了粗壮的树身,分叉的枝干都枯瘦成柴,一片叶子也没留下。麻雀们安然枝头,似乎聆听着我们海阔天空地聊着远大缥缈的理想,实际是伺机寻觅一顿美餐。
   中考已开启倒计时,我们在这里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同伴们格外珍惜。想到树叶丰腴的时候,我们就各奔东西,或许再也不会见面,难免有些伤感,一想到那些高谈阔论的理想,又仿佛找到了重聚的曙光。我不爱发言,静静地听着,默默地想着。如果可以当个像英语老师一样的老师,也就心满意足了。为了这个理想,我听课格外认真,每个环节都要仔细做笔记,并且好好保存,准备以后讲给我的学生听。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英语面试时,主考官问我是怎么来的?作为第一次到济南的农村孩子,我紧张得大脑一片空白,“Bybus”刚刚出现在脑海里,嘴巴就扔出了“Byplane”。汗水顺着额头流成了小河,后背早已湿透。主考官老师继续面无表情地问我是哪里的,得知我来自贫困县商河后,又追问有没有飞机场,我只能无奈地回答“No”。或许,做个英语老师的梦就是在这一问一答中灰飞烟灭的。后来,同学们很快失联,直到现在也没有任何信息,但是每每想起离开那“牛儿满天飞”的宿舍门前,我的嘴角都会带着甜蜜。
   医学专业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所中学当校医。孩子们时常感冒或者泻肚子,我总是备好热水,细心照顾。一天晚上,七八个初三模样的大男孩来要水喝。我的水壶小,他们只能站在狭小的屋子里等着。闲聊间,他们不是本校学生,是武校逃夜课出来玩的。随着一杯杯热气腾腾的水温慢慢适宜,他们也逐渐能安静地听我这个大姐姐一样的陌生人讲述学习的重要性。领头的大男孩出门时,忽然回头说,“在这片地方,谁要是敢找你的麻烦,提我们就行。”话音一落,他们锦衣卫一样消失在茫茫夜色里。
   夜深了,校园安静得出奇。冰凉的被窝,刚刚有点儿热乎气儿,一阵急促的敲门声骤然而起。附近村里一个发烧的老者,为了省下几块钱的输液费,自带青霉素来找我。对于我来说,这绝对不是小事儿。医学老师说过,青霉素的过敏率千分之一,再三叮嘱不要心存侥幸,一定要做皮试,认真观察,必须全程关注输液过程。老人连续七天输液,终于康复。他带来一把晒干的豆角,作为酬谢。我强调是职责所在,不能收。老人着急得眼眶泛红,转身放到门口走了。望着佝偻的身影远去,我心中的五味瓶摔得粉碎。
   闲暇时,我喜欢站在医务室门口,靠着门框欣赏来来往往欢声笑语的学生,仿佛那是一道道流动的风景。我心中的梦依旧清晰,多么想走上课堂,模仿当年老师的样子,传授所学知识。
   朱熹诗云:为学正如撑上船,一篙不可放缓。那年,我取得了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终于志获事足,走进了梦寐以求的课堂。
   在我眼里,孩子们都是优秀的,我从来不以分数论英雄。不写作业的张同学,一副闷声憨厚的样子,我问他不写作业的原因,他瞪着大眼睛一声不吭。我开玩笑说:“既然不说话,明天开始来我家住,跟着我,我看看你是什么原因不写作业。今天,你回家收拾一下替换衣服,跟家长说一声。”同学们偷偷地笑着。张同学还是低头不语。令我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一大早,张同学竟然背着一包衣服和书包,骑着自行车找到我家。我还没来得及说话,他妈骑着车子,提着一袋子菜椒,着急忙慌地随后赶到。“老师啊,俺孩子说你为了帮他学习,从今天开始他跟着你了。俺也没啥新鲜东西,这是自家大棚里种的,你别嫌弃。”瞬间,我一头雾水清晰起来。我说明情况后,他妈很失望的样子。“菜椒您拿回去卖个钱儿吧,我坚决不收。孩子学习,我照样管。您只管放心。”张同学要跟着我的消息长了翅膀一样,迅速在学校传开,闻者无不哈哈大笑。同学们也嘲讽张同学,“你倒是想得美,让老师管你学习,管你吃住,老师不管我们了吗?”张同学摸着额头想了想,自己也嘿嘿笑起来。
   一天中午放学回家,我惊诧地发现,田同学的父亲和我老公正推杯换盏。见到我,田同学的父亲立即起身自我解说。因为孩子学习,他曾经拿着笤帚撵到班里,倔强的田同学宁可被打死也不学。身为一村党支部书记,他觉得太没面子了,简直是被气炸的节奏。自从跟我以来,孩子不仅开始写作业了,还懂事了,张嘴闭嘴都是老师说让怎么做。作为家长,他很感激,所以特意在饭店订了六个菜,自带一箱酒,来答谢我。他家经济条件优越,大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小儿子就是“不成器”,急得他跳河的心都有。老公在他背后朝我挤着眼睛,我只好请他入座继续。他俩喝着聊着,我心不在焉地琢磨着。时间差不多的时候,田同学的父亲起身告辞,他那箱没拆封的酒,被我搬出的中央“八项规定”,完璧归赵。老公得意地说:“菜钱,我已经打电话让老板拒收他的,收我的,喝的是咱家的酒。走到哪里,我们都能直着腰板做人。”老公一席话,柳暗花明。
   那时,学校没有门卫,村里一个迷恋网吧的小混混常来找学生索要钱物。出了学校门,就是他家,碍于情面,这种问题一直没有彻底解决,老师们也无可奈何。这个孩子经常这样,别的班也有过这种现象。那家长觉得自己孩子赚了便宜,小混混有恃无恐。以前只是听说,没想到事情竟然到了我班,我异常生气,决心为孩子们讨回公道。
   小混混父亲认为就是十来块钱,又不是要老师的,警告我别多管闲事儿。“要我学生的钱,就是要我的钱。这不是闲事。”我义正辞严地回答。他却嗤之以鼻,不再搭理我。通过多方打听,小混混有个在城里工作的婶子。我找到她说明利害关系,她还了钱。我又换成零钱,还给孩子们,孩子们高兴之余,担心小混混会来报复。我让孩子们安心学习,相信身正不怕影子斜。而今,那小混混在叔叔和婶子的帮助下,已经成家立业。
   有人说:有德有才是成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毒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此话不无道理,孩子教育不容忽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或缺。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只能做好自己的本职,用最真的爱、最纯的心,描绘孩子的未来。
   赵中华同学在我的辅导下,获得县中小学作文大赛一等奖。这是他第一次拿大奖,特意和妈妈要了十五元钱,买了一支钢笔送给我,表达他的感谢。他举着精致的礼盒,兴奋得眉飞色舞。那时的十五元钱,已经很昂贵了,尤其是他这样的农村家庭。“我不要,这是你努力的结果,最应该得到这支笔的人是你。”他似乎没有想到会遭到拒绝,脸上迷人的光彩瞬间暗淡,默不作声地转身走了。在后来的作文中,他写道:老师为什么不要笔呢?不喜欢吗?我在批语中回复:老师很喜欢,你的钱是跟家长要的,不是你的,等你长大了,能自己挣钱的时候,再说吧。他画了一张奋斗的表情包回复我。
   天有不测风云。由于身体突发不适,我一下午都在门诊输液。第二天,我躺在床上觉得窗口影影绰绰,扭头一看,一个个小脑袋,透过窗户玻璃安静地张望着。我点头示意,他们才鱼贯而入。班长拎着一大袋子东西,打开袋子的一瞬间,我泪目了。一个鸡蛋,一包方便面,一块牛奶糖,一根火腿肠……都是孩子们自主带来的。曾经被小混混索要钱最多的两个男孩,提着十斤鸡蛋姗姗来迟。我问清情况,立即塞给他们每人十块钱,嘱咐他们务必还给家长。
   有人说,爱如潮水,有去有回。“祝您生日快乐!”“祝您生日快乐!”“祝您生日快乐!”我刚走进教室,跃动的生日快乐歌悠然而起,讲桌上还摆着一个大蛋糕。我不知道孩子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呆立着纳闷。几个孩子走过来,不由分说把我摁到座位上,把寿星帽戴到我头上。
   “今天不是我生日啊,你们弄错了。”我赶紧解释。
   “啊?不会错,老师的QQ上写着呢。”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
   我终于明白了。“哈哈!QQ资料是我瞎蒙的,写的什么时间,我自己都不知道。既然买了蛋糕,那就集体分着吃吧。”
   “哦——哦——太好啦!太好啦!”孩子们哄然而起。我把蛋糕切成薄薄的五十二小片,逐一分到孩子们嘴里。孩子们的脸上流淌着喜悦,最后他们才发现没有我的份儿。一个个小嘴巴撅得高高的,满脸云翳密布。
   “我看看谁是猪八戒?”我轻声道。孩子们的笑容忽地又荡漾在喜悦的小脸上。课后,我把孩子们买蛋糕凑的钱,如数退回。即便如此,我的职业幸福感爆棚。
   时针和秒针一样永不停息,近二十八年的光阴流转中,多少孩子路过身边,多少幸福时光收藏进灵魂深处,我不得而知。我只是牢记着内心的初衷,一路走来,赤心以待,捧着阳光,不见阴霾。
   自诩:
   一身清贫立凡尘,两袖清风忙育人。
   若问清廉有几许,书香粉笔满心门。
  

共 409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散文以鲁西北平原一所八十年代乡镇中学为背景,作品中,充满烟火气的乡村教育图景眏入眼帘。寒冬的清晨,学生们啃着干裂的窝头就咸菜,就着食堂未刷锅的臭水或井边讨来的甘泉下咽;宿舍门前枯瘦的杨树下,少年们畅谈理想,却因英语面试的紧张与现实差距而梦碎。毕业后作者成为校医的主角,在狭小医务室里照顾武校逃课学生、深夜为村民输液,甚至挺身保护学生免受混混勒索。最终考取教师资格证,如愿站上讲台,用细腻的方式感化不写作业的学生,退还家长谢礼,分食学生误以为生日而送的蛋糕,并自诩“一身清贫立凡尘,两袖清风忙育人”。文中穿插着窝头的清香、青霉素皮试的谨慎、豆角谢礼的质朴,以及孩子们藏在衣兜里的鸡蛋和蛋糕,在清贫与坚守中透出生命的暖意。散文中,我们错到教师与学生间的双向奔赴,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老师用真心织就了教育的温度。力推佳作!【文韵编辑:绿叶红了】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绿叶红了        2025-09-29 06:21:43
  作者在体制下保持内心的本真,用行动证明——真正的教育能穿透贫瘠,在裂缝里播种星光。
文学的道路上,虚心的学习,永无止境的冒险。
2 楼        文友:绿叶红了        2025-09-29 06:23:08
  小混混索钱、家长提酒谢师等情节,织成乡村复杂的人际网。教师既要应对家长式人情,又需坚守职业底线,其角色已超越传授知识,成为社区关系的调和者与道德锚点。
文学的道路上,虚心的学习,永无止境的冒险。
3 楼        文友:绿叶红了        2025-09-29 06:24:14
  为老师的责任心,爱心,及职业操守,以及教育智慧点赞!欣赏美文!
文学的道路上,虚心的学习,永无止境的冒险。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