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烹饪之乐(散文)

  【柳岸】烹饪之乐(散文) ——我的退休生活之一


作者:秋天的芬芳 秀才,1451.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6发表时间:2025-09-29 07:57:53
摘要: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间,离开那片熟悉的三尺讲台已五年有余。退休后的这段时光,没有了课堂上的忙碌与紧张,却多了许多宁静与陪伴。我有更多的时间和家人在一起,享受着生活的点点滴滴。日子虽然平平淡淡,却也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回首往事,心中充满了感慨与满足。为了使自己未来的日子变得更加充实丰盈,提笔记录过去这五年日常生活中那些琐碎而温暖的片段,以防岁月的风会吹淡这些美好的细节。随笔书之,想为它们留个念想。这既是对过往的一份温柔致意,也是送给未来自己最好的礼物。

以前,我很喜欢看《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它像一扇打开的窗户,让我欣赏到中华美食的千姿百态。从热气腾腾的蒸笼到滋滋作响的炒锅,从清晨的豆腐坊到深夜的面摊,美食的香气仿佛透过屏幕钻进了我的鼻子,令人垂涎三尺,仿佛身临其境。
   然而,电视里拍摄到的那些美味佳肴,对我这个寻常百姓来说,绝大多数是可望而不可及,它们只是满足了我的视觉盛宴而已。因此,我更愿意将目光收回到日常生活,将平常食物烹调成可口的美食。即便是一碗普通的面条,我也要用心去煮,以便让自己和家人吃得唇齿留香,心满意足——这,便是我退休后的第一追求。
   “民以食为天”,记得小时候总盼着能过年,因为过年才能吃上好吃的。现在物质极大丰富,人们生活好了,山珍海味并不觉得很稀奇。但饮食依旧是生活的根基,一顿美食能瞬间点亮心情,滋养身体,它是家人幸福生活的有力保障。
   退休后,有更多的时间,我很喜欢时常变换着花样去做各种面食。有一段时间,曾尝试把自己会做的饭统统做一遍,极力做到不重复。包子、饺子、馒头、花卷、馄饨、麻食、纸卷、油馍、煎饼、肉饼、菜饼、糊卜、锅盔等,单就面条一项包括:菠菜面、扯面、油泼面、臊子面、蘸水面、炸酱面、浆水面、碎碎面等一系列。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充满了喜悦。
   饺子,是全家人都喜欢而且百吃不厌的美食。因此,我常常尝试着做不同的种类:水饺、蒸饺和煎饺。包饺子,最核心的环节是做饺子馅。为了做好一顿饺子,我总会花上许多心思。
   例如,做水饺。我首先是精心调馅。我会选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用绞肉机将其搅成保留颗粒状的肉糜,然后打入一个鸡蛋以便使肉嫩滑,再放入五香粉、鸡粉,淋上蚝油、香油、酱油、葱花、盐等调味品;接着,将剁成碎末的生姜放入油锅文火炒至金黄色,以便去肉腥增肉香,接下来倒入拌好的肉一起顺时针用力搅拌,直到肉馅变得水润润、亮晶晶的、黏糊糊上劲抱成一团为止。
   馅料的口味也常随季节变换。春天,会给肉中拌入鲜嫩的韭菜;夏天,则偏爱西葫芦鸡蛋的清爽;到了秋天,大肉佐以清凉降燥的莲藕颗颗饱满;冬天,胡萝卜香菇玉米配上拌好的大肉,便是最踏实温暖的慰藉。
   当一家人围坐在桌旁,吃着晶莹透亮香气扑鼻的饺子时,那份由自己亲手劳作换来的期待与满足,便和饺子的热气一起,暖暖地充盈了整个心房。
   退休后,在学做菜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以前,吃米饭配菜总是很简单,土豆炖排骨或者炖鸡,瘦肉炒豆角,白菜大肉炖粉条,西红柿炒鸡蛋,红烧茄子,青菜等,这些菜虽然家常可口,但花样不多,翻来覆去就是那几样,连自己也觉得吃腻了,厌烦了。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这样告诫自己。退休有大把时间,何不花费点时间在钻研菜谱上,尝试着让餐桌丰富起来?说干就干,于是就上网搜寻,认真照本学做。
   非常幸运,面对面学习的机会来了!2019年和2024年,我的大孙儿和小孙儿相继出生,家里请了月嫂。几位月嫂都受过专业训练,她们不仅有是照顾母婴的经验,更有一套科学、精致的饮食哲学。于是,我就虚心向她们请教学习,这成了我退休后厨艺进步的“速成班”。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像学生专心上课一样,一边认真观摩,一边详细做笔记,记录每种美食的食材、配料、制作过程、注意事项诸如时间,水量多少、火候的调控、甚至食材的清洗方法等,以便自己以后做饭时随时可以查阅。跟着几位月嫂学做饭,我收获颇丰,受益匪浅。在短短的四个月内,我学会了几十种大菜的做法,诸如清蒸排骨、清蒸牛肉、酱香排骨、酱香肘子、油焖大虾、爆炒腰花、爆炒猪肝、红烧黄花鱼、清蒸鲈鱼、肉沫酿豆腐、瘦肉炒荷兰豆、瘦肉芦笋等;鸡的做法就更多:葱油鸡、清蒸鸡、盐焗鸡、椰子鸡、猪肚鸡、油煎鸡翅,可乐鸡翅等;除此之外,还学会了煲各种各样的汤,诸如鲫鱼豆腐汤、木瓜瘦肉汤、洪湖莲藕排骨汤、冬瓜瘦肉丸子汤、羊肚菌香菇鸡肉汤以及各种风味的素菜汤。广东人喜欢的养生糖水,我也可以煲出不少种。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月嫂走后,我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在失败中不断反思,并将所学的东西进行归类,将常做的菜分为煎、炸、蒸、煮、炖、炒、拌等,总结共性以及规律,这样就更加方便记忆和操作。例如,我学会了做酿豆腐,就类推出做酿香菇、酿茄子、酿苦瓜等属于同类,做法大致相同。
   除了总结做菜的共性和规律外,我还特别关注每一道菜的关键点或者说核心,比如:做水煮肉片时,要选好的食材——猪肉小里脊;切片一定要薄,约2毫米;用调料腌肉时,要加入鸡蛋,最后倒入油锁定水分确保肉的嫩滑;制作好底料,加入配菜后,画龙点睛之笔在于最后一道工序:要用烧至冒烟的热油(大约180度)猛地一下,淋浇在满满铺好的辣椒碎、花椒和蒜末的肉片上,“刺啦——”一声,瞬间激发出复合的麻辣香气,这样做出的肉片才得以集滑嫩、麻辣、鲜香于一身,食之令人口舌生津,回味无穷。
   还有,做猪肚鸡的时候,猪肚清洗比较麻烦。过去,我都是用面粉反复搓揉,再用清水冲洗很长时间才能干净,实在太费时费力。后来,我尝试将整个猪肚反过来在炒锅里干炒至发黄,然后再放入冷水清洗,刮干净,最后用生粉抓揉,这样做就事半功倍了。另外,这道菜对于时间和火候的把握要恰到好处,猪肚(内部装入胡椒,红枣,莲子,桂圆,花生,党参等)放在水中大火刚煮开后,立刻要改用文火煮一个半小时。然后,猪肚出锅切条,连同内部放入的配料一起再放回汤里,最后15分钟再加入洗好的鸡块一起煮,出锅前5分钟再入盐即可。这样做出的猪肚鸡汤底醇厚鲜美,猪肚脆嫩,鸡肉滑爽,味道层次非常丰富。
   退休五年,通过学习,实践和探索、感觉厨艺有了不少进步。烹饪虽然辛苦劳累,但当家人朋友围坐一桌,因自己做的饭菜而露出满足笑容时,当可爱机灵的小孙儿夸奖“奶奶是世界上最棒的厨师”时,那种成就感与温暖,足以抵消所有的疲惫。
   一桌佳肴满室香,欢声笑语话家常,幸福不过是如此模样!
   烹饪是一门技艺,也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无声的爱的语言。烹饪之乐,乐不在结果,而在过程。乐在将一堆不相干的食材,经由双手,变成温暖肠胃、抚慰人心的食物;乐在专注做事时的心无旁骛,仿佛时光都沉浸在那锅碗瓢盆的交响里;乐在通过食物,表达对家人、对自己的关爱。
   退休生活,有人觉得寂寞,有人觉得失落。而我却在厨房这一方天地里,找到了新的坐标。我喜欢用心用情将爱藏在日复一日的烟火中,藏在一粥一饭的平淡里,藏在清晨为老伴熬煮的那碗暖粥里,藏在周末孩子归家时满桌的拿手菜里,也藏在这小小厨房为我带来的、辽阔而安宁的新世界里。
   爱美食,爱生活,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也最能滋养出生活的诗意。我的退休生活,也因厨房这一方天地而变得丰富多彩,其乐融融!
  
   2025年9月26日

共 273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通过记录退休五年在厨房中的烹饪经历,表达了对平淡生活的热爱与满足:一方面,展现了退休后从“讲台忙碌”到“厨房烟火”的生活转变,传递出“用心经营日常,平凡生活也能充满意义”的生活态度;另一方面,以烹饪为纽带,凸显了家人间的温暖陪伴——美食不仅是滋养身体的食物,更是传递爱意的媒介,家人的认可与共享的欢乐,让退休生活充满成就感与幸福感;最终点明“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的主旨,强调厨房这一方小天地,能为生活注入诗意,让退休时光变得充实丰盈。文章采用第一人称视角,从自身退休后的生活感受切入,无论是对“讲台记忆”的回望,还是对烹饪细节(如饺子馅的搅拌、猪肚的清洗方法)的描述,都融入了个人真实的情绪与体验,如 看着劳动成果心里充满喜悦”“家人吃饺子时心房暖暖的”,情感自然流露,极易引发读者共鸣。文中对烹饪过程的刻画尤为细致,兼具动作、感官与场景细节,既展现了烹饪的专业性,又让读者仿佛能看到食材变化、闻到食物香气,画面鲜活可感。好文赏阅,推荐共赏!【编辑:刘柳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25-09-29 07:59:00
  恭祝创作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您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