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收获】你是谁呀(随笔)
你是谁呀
周虎子
电视剧《父母爱情》中有个片段,耐人寻味。退休后的江德福携妻女到青岛散心,顺便去了曾经就读的炮校,看望早年的恩人丛校长夫妇。丛校长却装傻充愣地问:“你是谁呀?”江德福答了,丛校长说不认识;再问再答,丛校长仍说不认识。这段剧情令人泪目。
在炮校时,丛校长十分爱护学生江德福,常约他到家中对酒畅谈,还热心帮他介绍对象,甚至协调他调任要塞。可后来丛校长遭人排挤、处境艰难时,江德福却选择躲避,不再与他来往。多年后,风波平息、尘埃落定,江德福也以要塞司令的身份退休,才顺道探访丛校长。
丛校长并非糊涂,而是对这种袖手旁观、不知感恩的人心寒了,只能用“不认识”回应。当年要好的关系被搁置冷却,再难回暖,也没了续写的意义。别再说江司令身不由己,也别辩解“明哲保身是人性”——事实上,江德福确实忘了恩,只顾自己安稳,在恩人最难时避而远之。
时间太久,丛校长也已年老,此时再探访早已太迟,反倒像揭开旧疤,哪壶不开提哪壶,让丛校长更伤心。对丛校长这种看重友情的人来说,别人的扬长而去与多年失联,本就是最深的伤害。事后再想弥补改善,都显得多余。“你是谁呀?”这句话问得深刻——你还是当年的那个人吗?“不认得”的回答,其实是在说“你变了心、走了样,变得无情无义,让我认不出了”。
江德福虽因妻子成分不好,在生活中也有忍辱负重、讲义气的一面,但在对待恩人丛校长这件事上,确实不够厚道,透着世故与势利。或许在那个特殊时代,江司令也有无奈,怕受牵连才选择与丛校长断联,一门心思经营自己的职位,安排亲戚子女参军,活得务实又安稳。可他违背良心,对恩人丛校长置之不顾,也折射出那个时代里,人性被扭曲的部分与丑陋不堪的一面。
过去看这段剧情,还会笑丛校长“老糊涂了”;再看时,却笑不出来,只剩心酸。丛校长不是糊涂,而是太过清醒,不愿再续写当年的友情。江司令的出现,太晚、太多余,也跨不过岁月沉淀下的冷漠深沟。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本就脆弱,断了就是断了,凉了就是凉了,不是随便就能续上的。就像病人在需要救治时无人管顾,人都凉了再抢救,早已无济于事。
久不来往、多年不见,背弃恩人远去太久,就别再借着“顺路”“偶然”制造重逢了,实在多余。别打破多年形成的平静局面,让彼此陷入尴尬;也别像没事人一样随意打扰,惹人反感。人活着,终究要凭良心,知恩不忘、常来常往。千万别轻易断了“恩人”这份难得的缘分,有时候,一别,便是一生。
江德福的“迟来探访”,更像一场自我安慰式的“补过”,却没意识到,恩情与友情的保质期,从他选择躲避的那一刻就已过期。丛校长的“不认识”,不是拒绝原谅,而是拒绝再为一段早已变质的关系消耗自己——他守住了当年的真心,也认清了后来的人心。这一幕之所以让人难忘,正因它戳中了成年人关系里最现实的真相: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而那些在“雪中”缺席的人,再到“锦上”道贺时,早已没了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