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柳梢青·柳(古韵)
柳梢青·柳
莎雨延绵,半桥烟色,一伞春寒。轻点鹅黄,才成柳线,有绪千般。
离情未是相关,怯经手,难禁折残。影倒堤空,黄昏波澹,谁倚阑干?
风入松·暮春
絮飞萍落水之央,逝水何长。春光欲别人归去,蓦回首、老尽芬芳。垂柳不堪离恨,流莺道尽彷徨。
黄昏几次立斜阳,暮锁桥廊。转眸一季繁华了,剩浓阴、几许清凉。却待风熏荷举,一湖素月流光。
浪淘沙令·忆人
独坐小轩窗,春雨绵长。清明节序尽彷徨。忆里茶香犹在彻,人在何方?
懒去费词章,怎写衷肠。前尘旧梦总难忘。别鹤但从云去也,无尽思量。
定风波·子瞻书困点新茶
竹影疏疏透幔纱,子瞻书困点新茶。拂水倾杯浮雪乳,信步,闲情与我共生涯。
远掷红尘千万里,犹自,与山与水度年华。百岁于今能有几?挥袂,归家犹带一天霞。
风入松·暮春
絮飞萍落水之央,逝水何长。春光欲别人归去,蓦回首、愁满横塘。垂柳不堪离恨,流莺道尽彷徨。
黄昏无语立斜阳,暮锁桥廊。转眸一季繁华了,剩空枝、几许凄凉。拾取春思入画,数点落絮牵裳。
【编者按】这五首作品从内容看都是婉约风格的词作,按主题分为三类:暮春感怀、离愁别绪和隐逸闲情。《风入松·暮春》注意到它们意象高度相似但情感浓度不同,需要对比解读。第一首"剩浓阴、几许清凉"尚存希冀,第二首"剩空枝、几许凄凉"则更显绝望,这种细微差别值得深入剖析。《柳梢青·柳》的"折柳"意象运用很精妙,"难禁折残"既写实又隐喻情伤。《浪淘沙令》的"别鹤"典故和《定风波》的苏轼形象塑造也都需要特别点明。对比两首《风入松》的结句差异。结尾部分计划提炼这些作品的共同艺术特征:意象群的有机组合、时空转换手法、虚实相生的意境营造等。要强调作品中的转折艺术,如《定风波》从"书困"到"挥袂"的张力,《浪淘沙令》"懒去费词章"与最终成词的矛盾,这些正是词作最动人的部分。这组词如同五扇雕花木窗,分别框住暮春的残光、柳影的疼痛、茶烟的禅意。在“逝水何长”的纵向时间焦虑中,作者以“素月流光”横向拓展心灵空间,最终在霞光归途里寻得安顿——这恰是中国古典诗词最深邃的力量:在有限的文字中筑造无限的精神家园。【编辑:清江艄】【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9029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