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云水·忆】山间闲笔(散文)

精品 【云水·忆】山间闲笔(散文)


作者:春草葳蕤 探花,14925.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63发表时间:2025-10-01 13:36:39

在山间住,夜里有月亮时,我喜欢坐在窗下,望着月亮,升到山顶,映入山泉的碧波里,或是在月光融融的山风里,抛开书,去山路上走走。
   总之,很惬意的,整个人都是完全放松的,自在又悠闲。
   山间,原本就给人一种轻松,一种愉悦而又恬静的气息。印象中,山中景色,总是带给我美的享受,自在又安逸。无论白昼,还是夜晚,总是一片岑寂,那样的一份心安理得,如此的安稳与一份静谧,真是在所难得。
   月夜里,风儿轻柔得好似女儿的一双手儿,轻轻柔柔抚摸着山间万物,窸窸窣窣的,花草树木好似发出轻轻的声响,在寂静的月夜里,越加舒展,自在。望着月亮,无限欢悦,酥酥痒痒的心儿,好似被那风儿安抚着,柔柔的,软软的,一种惬意写在心田间,微微含着笑,贪恋着月色,不肯早早睡去。
   我知道,此刻,小鸟儿已经在巢里眠去,想象着两只鸟儿互相依偎着,彼此将头儿拥在胸前,好似在听着彼此的心音,慢慢入睡。好甜蜜,好恩爱,这种时候,也有月夜里啼叫的鸟儿,好似杜鹃吧,一声声在山林间飞翔着不停地啼叫着,似有万语千言非要在月夜里诉说出来不可似的。而又总是只有那么几个字儿: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说来奇怪,每次,我一听到鹃啼,情不自禁,耳边就会响起一个声音,轻松自在又那么悠悠然:“我独何人,犹把虚名玷缙绅。”听到此种声音,那是很能够坚定我的一些想法的,于是,转而意志坚定,头也不回地就想着直往山间去了:“不如归去,二顷良田无觅处。归去来兮,待有良田是几时。”
   真是人生若是真如此,也就只有“惬意”二字了吧?这是苏轼的诗句,我喜欢,尤其喜欢“不如归去”,也因此,在山间的日子里,品着茶或是溪边洗着衣服摘着野果子,亦或是割着青草采着野花之时,总是听着杜鹃在林间飞着,在不停啼叫着“不如归去”这几个字儿。因此,经常的就与爱人争论,因为爱人却总是听着啼叫着:天长地久,天长地久……
   我知道,爱人自然是把爱看得最为可贵的。也因此,爱人说那鸟儿是在说爱情,他总觉得我们住在山间是因为爱情,因此,总是喜欢唱:“给你一张过去的CD/听听那时我们的爱情/有时会突然忘了我还在爱着你……”好似给自己设置了循环程序,一遍遍这样唱着,从来也不腻不厌烦。很是自我,就那样由着自己,放任,抒怀。
   没什么不好,爱情的甜蜜真的让我们活成了神仙一样,自在又随心,什么事都商量得来,比如工作比如生活比如爱好,倒是步调一致。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以过我们自己喜欢的生活,完全可以放松心身,自由自在的。或许如此,才有了这样的山居生活,也才有了一份难得的人生阅历与独特吧。因为山间生活可是自己选择的,艰苦也好艰辛也罢,也都是自己心甘情愿去承受的,反而,乐在其间吧,竟然,一住就是好多年,乐得一份清净与安逸。
   记得,刚来时的夜晚,收拾了一天东西的我和爱人,已是累得坐下就不愿意起来了,然而,还是欢喜非常,感觉山间的气息真是清新,偶尔,会听到鸟鸣,也听到了蝉在嘶鸣,还有轻轻的风声,也是很独特很陶醉的。原来月亮明亮的晚上会惹起一些鸟儿虫儿的错觉吗?就连风儿也吹得如此温柔,它们会不会是觉得天还亮着,还是白昼呀?
   我问着爱人,爱人摇摇头,说:怎么会呢?其实,鸟儿昆虫,还有兽类比人的感觉要灵敏的,它们才不会把白昼搞颠倒的。告诉你哈,他比人要精明得多,比如山洪地震,人还没感觉什么呢,鸟兽早早就感觉到了,开始搬家。
   我听了,就在想,野兽总是喜欢昼伏夜出的,而人类又恰好是喜欢夜眠昼出的。造物主呀,真是有心了呢。或许是食物链的不同造就了动物的捕食方法终究不同吧。我心里想着,望着圆圆的月亮,慢慢地入睡。真是奇怪,我以为换了地方会睡不着或是睡不安稳,其实,真是多虑了。那晚,我睡得很好,竟然梦也没有一个。
   早晨醒来时,爱人已经将早饭做好,他一个人去了山前的一片桃林,那是一片早已废弃了的桃林。当年种下桃树的人已经走了,不知是灰心还是家里有什么急事了呢?总之抛下桃园,下山去了。
   带着爱人看桃园的是一位老者,他姓武,他说原桃园主人不要了,这桃园子,嘱咐自己随便给谁管理吧,或栽或种或荒着,随便吧,总之他走了,不再回来了。老者很热情,他同原来的桃园主人也是很谈得来,一旦走了,也很是闪得慌呢。老者总是喜欢说自己姓武,但是与武则天呀什么武松呀都是丝毫没有关系的。他幽默得很,他在山中住了几乎一辈子吧,因为当年他来时还很年轻呐 可是,工作需要,他来山里是被招作上门女婿。家里穷,几位哥哥都过了好年纪了,也没有说上媳妇,他的爹娘很着急,恰好有人给提了亲事,一姓胡的人家,只有女儿一个,老两口不忍女儿远嫁,想招女婿上门。
   于是,武老就来了,当然以后若是生养了孩子也姓胡不会姓武的,武老感觉无所谓的,只是武老的爹娘有些纠结。好几个儿子里,好不容易小儿子有了媳妇,但是,依然不能传宗接代的,因为,连姓也改了。
   武老就劝爹娘说:姓什么都一样的,姓就是个记号,名字也是记号,叫猫叫狗都没啥的,若是古人开始管猫叫狗管狗叫猫呐,狗和猫还不活了吗?照样猫抓老鼠狗儿守在门口看家护院的,只是名字颠倒一下,猫看家护院狗去抓老鼠了,嘿嘿。
   就这样,前山的桃园我们来管理了,不再荒下去了。我刚刚闲着没几天,山间几户人家知道我也来了山间,就来找我商量,要我自办一个幼儿园,小小的孩子们在家在山里玩耍,好似没有带马嚼子的小马驹儿,自由散漫,胡乱跑,危险又不安全,又学不到什么。可是,也都没地儿送呐,山下太远,大人还可以,孩子小来回折腾不起的,很容易生病。时间久了,别说孩子够了,大人也够了呢。
   没过几天,就将山间有一处闲置收拾了一下,我就开始了幼儿园的招生工作。幸好山间还有几位在家没外出打工的女孩子,小美蔷薇几个也来幼儿园,有的做饭,有的教一些简单的手工和儿歌,至于我,真是开心呢。因为,和孩子们在一起,尤其是在山间,青山绿水,鸟鸣花香,再伴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想必神仙也是羡慕呢。
   爱人,可没有只是限于那一片桃园,他将周边的荒山荒坡与荒岭都承包下来,该种的种该栽的栽该养殖的养殖,倒是将附近村子里的闲散人员都给调动起来,扑进山里来,一天到晚忙得不亦乐乎。稍有空闲咬着画笔杆子,在不停地构思绘画临摹着。
   我同孩子们在一起,快乐得很,一个个山里的孩子,就好似山间没有流出去的清泉,纯净,天真。他们对什么都好奇,对什么也会发问,花儿草儿鱼儿飞鸟,在他们眼里呈现千奇百怪的姿态,孩子们的心底里总是有着无限想象的空间的,天上海底,奇思妙想。
   一位叫小龙的男孩问我:猫头鹰咋睡觉?坐着吗?
   这倒是让我没想到的,应该是坐着的吧?武老听了,就说,他在夜晚看大猫头鹰是坐着睡觉,而小猫头鹰却是像我们人类一样,是趴着的,第一次见到小猫头鹰的睡姿,还是被它给吓了一跳的,以为咋的啦?是不是死掉了呀?趴在那里一动不动的。
   后来,才知道,小猫头鹰呀,因为太小,而,它的头有点超比例了,小小的身子有些柔软呢,很难支撑起大大的头颅,因此,它就喜欢趴着睡觉呢。当小猫头鹰长大了,身子变得强壮了,就可以坐着睡觉了,到底是不是呢?我就又问武老,他就嘿嘿直笑说:有些道理,差不多吧。
   夜晚,安静地坐在屋子里的灯光下读书、写字,或是什么也不做,只是闭起眼睛冥想,也很享受的。最享受的还是坐在山间的月光下,树下溪边岩石上,坡上山岭间山谷里,为一朵花一片云一际溪流,安然相对,自语自话。
   月夜里,经常听到杜鹃依旧啼叫着“不如归去”,嗅到花香四溢的山风里一缕缕沁人心脾,溪水潺潺,山风习习,月光融融,挥洒在山峦间山谷里峻岭奇峰间。仿佛间,听到有人抑扬顿挫在低吟着:“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仿佛间,月光下,有人吟诵着诗词,慢慢走来,细看看,恍惚中看到那人,竟然是苏轼。苏轼,他喜欢隐居在山间,也喜欢在山间徘徊,更是喜欢在山间吟诗。这一首诗,就是他其中的一首《行香子》的上半首,无非名利浮名,都是过眼烟云而已。
   忽然想起,当时的苏轼在定州做知州,做了八个月,其中五个月就在曲阳县度过的,他经常去山里走走,在岩谷间徘徊,游一游。说来更是令人称奇,那座山竟然叫做谦山,去了的人,不难看出,那山不高大也不高耸入云,而是,在低处,所有的峥嵘与巍峨都隐藏起来,隐在了山的心底里。正因如此吧,苏轼将眼前的景物化成了诗句,也就了诗句:“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做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真是超凡脱俗,悠然自得。
   月光下,好似可以看得见,苏轼提笔在山石间的字迹:“浮休”二字,自己潇洒脱俗。更为令人感慨不已,这二字来自庄子的“其生若浮,其死若休”。反复读着,思索着,心里从来没有的一种恬静,人儿,忽然间,已豁然。一次次,坐在山间,月光之下,仿佛间,看着那“浮休”二字由清晰到模糊,渐渐隐在了山间。随之,苏轼的影子不是远了,反而,近了,越来越清晰,可见了,听他不断吟诵着,如梦如幻,令人沉浸在他的豁达与诗词里,陶醉,难忘。
   而我,教着孩子们。爱人,他种他的桃树。闲时,喜欢绘画的他,经常绘画着他的风景图画,花鸟鱼虫,树木桃园都入了画。
   与我,乐得住在山中,与孩子们一起与山水一起,自在开怀……
  

共 376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有关山居惬意生活的精彩散文。作者和爱人来到山间,过着悠闲自在的山居生活。月夜观月,听杜鹃啼叫,与爱人相伴,惬意的生活增添了几分甜蜜。初入山间,作者和爱人接手了废弃的桃园,创办了山间幼儿园,吴老师的幽默故事与孩子们的童真提问,同时,穿插苏轼的《行香子》等诗词与“浮休”二字的典故,将山居的实景与文人的豁达心境相融,展现出山涧白昼与夜晚的岑寂、自然万物的生机,以及一家人在此劳作、生活、享受的美好画面。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山居生活,表达出对远离尘嚣、自在安逸生活的热爱与满足,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山间恬静气息、自然之美的陶醉。通过和爱人甜蜜生活的画面,传递出对真挚爱情的珍视。借创办幼儿园、与孩子相处的画面,流露出对快乐、纯粹生活的追求。情感真挚细腻,画面感强,描写生动,引人入胜。感谢葳蕤老师的精彩分享,祝老师创作愉快!国庆节快乐!【编辑:梦在何处】【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1001001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5-10-01 13:44:25
  本文以苏轼“不如归去”旷达较为精神线索,串联起山居生活的点滴,融入真是的生活细节:收拾杂物的疲惫、与爱人争论鹃啼之意、打理废弃桃园、创办山间幼儿园……这些验货的日常,让山居生活成为精神休憩的港湾,也让“自在、安逸、心安”的生活的本真,成为可感可知的追求。
梦在何处
2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5-10-01 13:49:20
  本文以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山居生活的闲适、爱情的甜蜜,让读者在文字中暂避喧嚣,寻得一份内心的恬静与安然
梦在何处
3 楼        文友:春草葳蕤        2025-10-01 19:35:49
  感谢梦在何处老师编审,辛苦老师了。葳蕤敬茶问好老师,祝福老师工作顺利,节日快乐!
春草葳蕤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