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星月】不要用爱国情怀绑架观众(随笔)

编辑推荐 【星月】不要用爱国情怀绑架观众(随笔)


作者:淇水碧柳 进士,8653.5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1发表时间:2025-10-01 21:13:38
摘要:——电影《731》观后感

9月19日,跟女儿去看了电影《731》。
   说实话,这部电影让我期待了很久了。自从七月份以来,网络上针对这部电影的讨论一直在持续发酵。正反两种声音争执不断,更增加了这部电影的神秘感。播映日期也一再推迟,更是激起了人们观影的欲望。这当中或许有某些居心不良的人在阻挡,但这或许正是导演和制片方所期望的效果,欲擒故纵,让人盼而不得。据统计,在播映之前,统计出来想看的人数就已经超过了好几亿。
   也许是期望越高,失望就越大。看过电影之后,我不但没有那种如愿以偿的快感,心里却万般失落,甚至有点后悔——电影《731》拍的太不尽人意了。
   首先,电影主题的设置就失之偏颇。我们就拿同一题材的电影《黑太阳731》(后面简称《黑太阳》)来对比。同样是揭露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罪行的,《黑太阳》一开始就直奔主题,为我们展现出日军把我们同胞押送731实验基地的场景,其中雪埋婴儿的场景我依旧记忆犹新,日军的残暴可见一斑。然后就是在实验基地对我们同胞的各种施虐,冻伤实验,病菌实验,毒气实验,气压实验……每一种实验都是用我们同胞活生生的生命来进行的。在日军眼里,我们这些和他们一样有着生命的人,却被看成是实验用的原料——马路大,和实验室里的小白鼠没有什么区别。关押同胞监狱的环境也很符合历史,十几个人被关在一间牢房里,人们衣着简陋,粗制的囚衣上写着编号,食物更是粗陋不堪。这些场景还原了历史,所以很是令人信服。
   再来看《731》,电影没有用大量镜头展现同胞们在监狱里遭受的暴行,而是以姜文饰演的王永章为主角展开故事情节的,其他还有孙茜饰演的林素贤,杜存山,小魔术师等。让人感觉不太信服的是,这个关押同胞的监牢太干净了,墙上粘贴着白色的瓷砖,三人小包间,整齐的床铺,坐便马桶,每个人还发了统一的服装。到了饭点,还有人推着餐车来分配食物,食物虽算不上丰盛,但感觉比现在的监狱要好得多,苹果,鸡蛋,大米……让人一度怀疑这是日军统治下的监狱吗?怎么感觉快赶上疗养院了呢?故事情节更是大跌眼镜,很少看到日军对我们同胞的施虐,电影主要就是围绕越狱来进行的,各种场景的变化也像是剧本杀或者是密室逃脱游戏再现。让人感觉不是在看《731》,而是在看一场有关越狱的电影。
   其次,就是电影的情节扑朔迷离,让人摸不着头脑。《黑太阳》里的情节很紧凑,紧扣主题,就是直接揭露日军如何利用我们同胞进行惨绝人寰的实验。在这里,他们会把母女关进毒气室,看着弥漫的毒气渐渐侵蚀掉母女俩的生命;他们把女人绑在零下二十度的室外,在她裸露的双臂上不停地浇水,直至手臂被冻得发黑,然后浇上热水,撕下冻坏的肌肉,露出白森森的骨头;他们会把男人关进气压舱,进行增压减压实验,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的眼球和内脏迸出体外;他们会把善良可爱懵懂无知的少年骗到手术台上,从他的体内取出心脏,肝脏,脾脏等器官,直至把他掏空,然后扔进焚烧炉烧掉……看着这血腥的一幕幕,我们恐惧害怕,但更多的是愤怒,是对残暴的日军的仇恨,这些禽兽不如的侵略者,丧失了人性,他们的所作所为人神共愤,因此,我们永远无法原谅他们,也没有资格替那些冤魂们原谅他们!
   而《731》的很多情节,却好像偏离了主题。揭露日军实验的镜头不过十几分钟。大部分情节都是在宣扬王永章、杜存山等人的英雄行为,他们的越狱计划看起来也是漏洞百出。先不说监狱墙壁上的白色蝴蝶结,黑色十字架,以及豢养小老鼠当宠物让人莫名其妙,盗取钥匙那个情节更让人大跌眼镜,小魔术师拿出钞票一张张扔给日本鬼子,这个镜头足足持续了几分钟,最后成功拿到了钥匙。难道日军的智商这么低了吗?就连观众也觉得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吧?最后的逃跑看着也不真实,更可笑的还有一段反复出现的幻想画面,小魔术师在空中飞行,囚犯们笑容满面跟着一起向前奔跑,真的不知道导演想要表达什么。最后的结果,自然无人逃出。在万人坑的那个病毒实验场,我们的同胞带着防护罩,被绑在木柱上,同时参与实验的还有十几个日军,他们竟然赤身裸体,难道这些日军有金刚罩护体吗?最后人们从万人坑往上爬的场面更是滑稽,坑边只有区区几个日军往坑里撒石灰,可是我们的同胞即使浑身沾满腐蚀性极强的石灰,依然还能睁着眼往上爬,一边爬一边自报姓名,最后是他们把撒石灰的日军打死了,王永章一人逃了出来,可是仍然被日军射死在青纱帐里,再配上一句“这里,无人生还”,这些看似悲壮,其实不合情理的镜头,我们真的无法共情,只能感觉到自己的脑子无法正常运转了。
   像这样不合情理的情节还有很多。比如,每次日军来监狱里提取囚犯进行实验时都会让几个装扮奇特的艺伎来带路,当然,这些艺伎在王永章的眼中就是中国的“黑白无常”,是索命的恶鬼。可是这么做的意义是什么呢?真的让人无法理解。
   还有就是多次出现的樱花结图案。日军女大佐今村佳代,监狱中提取囚犯的艺伎,军营中播音宣传和学习中药的小女孩,还有林素贤怀胎十月被剖出的女婴,她们的脖子上都被烙有一个樱花结图案,导演借此情节告诉观众这些女子都是中国人,她们也是实验的结果,日本人把她们驯化成了对付我们中国人的工具人,这其实是一种文化入侵,导演想要表达的意思很好,可是可能由于部分情节被删减的原因吧,观众们对这些表达难以理解,只是觉得莫名其妙。更有甚者,日本对女性是轻视的,据说日军队伍中根本就没有女军官,更别说女大佐了,所以说这些情节是经不起推敲的。
   当然,有人说,导演为了拍这部影片顶住了巨大的压力,甚至变卖了自己家的房子,我们只能说导演的敬业精神可嘉。现在网上有关电影《731》的反馈也是两极分化。假如说,电影没有播映之前,有人阻止,说电影太暴力,太血腥,会让部分观众特别是未成年人产生心理阴影,这些人有可能是某些居心不良的亲日分子,但是电影播出以后,观众们真诚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不应该被反对被诋毁。有人说,电影《731》如果让我打分,我给十分,九分是历史,一分是电影。这说明了网上的好评者是站在影视评论者的角度来品评的。
   电影《731》好的地方就是它为我们揭示了那段我们中国人不应该忘记的那段历史,但是电影的拍摄手段和技巧却有些差强人意。我们不能因为它的这个历史题材好就妄加赞美。就好比做一桌菜,食材好,可做出来的菜不一定好吃。《731》就是这样,题材是好的,作为一部电影,确实有点失败。
   观众买账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但是我们要尊重观众的观点,电影拍的好不好,观众心中自然有数。前些年的抗日题材,有很多是可圈可点的,七三一题材的电影《黑太阳731》,电视剧《荒原孤岛731》,还有几部纪录片,抗战题材的电影《南京!南京!》、《屠城血证》、《金陵十三钗》以及近期的《南京照相馆》等,电视剧《亮剑》、《四十九日祭》等等,包括我们儿时看过的抗日电影《地道战》、《地雷战》……都受到了观众的好评;而那些抗日神剧,手撕鬼子,偶像派整容脸八路军,即便是抗战题材,观众照样不买账,最后只能下架。
   所以,我们有爱国情怀,是对的,但不能用爱国情怀绑架观众,违心地对一部拍的失败的电影叫好,相信人们的眼睛是雪亮的,功过成败自有后人说。
   所以,如果做不到尊重历史,敬畏历史,就算题材再好,也不要翻拍了。譬如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两次翻拍都翻了车,跟八七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根本不可同日而语;还有《西游记》,翻拍的几个版本也是不尽人意,每次看到翻拍的版本,只会让观众更加怀念经典的老版本。珠玉在前,瓦石在后,劳民伤财,出力还不落好,何苦呢?
  
  

共 305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731》是最近最热门的影片之一,自上映以来,便引发广泛关注与热议。观众对影片的期待,源于对那段苦难历史的深刻铭记。这篇观后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完成。作者怀着对历史的尊重和对影片的期待,观看了这部电影,但是这部电影的艺术水准却让人感到失望,让作者“不但没有那种如愿以偿的快感,心里却万般失落,甚至有点后悔——电影《731》拍的太不尽人意了”。首先,电影的主题设置失之偏颇,没有向观众有效讲述当时日军暴行,无法引起观众共鸣;其次,电影情节扑朔迷离,很多情节偏离主题,让人摸不着头脑,不能准确还原当时历史事实。这些都是电影《731》存在的硬伤,即使导演很敬业,也无法将之消除。作者对电影《731》的评价非常客观,将《731》与同一题材的电影《黑太阳731》进行对比,从对比中指出《731》的不足之处,有理有据,令人信服。论述了《731》不尽人意的地方之后,作者举了很多前些年拍的很多可圈可点的抗日题材影视剧,观众对此非常认可的事例作为论据,以此证明抗日题材是可以拍好的,要尊重观众的观点,提高艺术质量。最后,作者水到渠成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不要用爱国情怀绑架观众,如果做不到尊重历史,敬畏历史,就算题材再好,也不要翻拍了。这篇观后感观点明确,逻辑严密,层次分明,并且洋溢着浓浓的爱国情怀。需要明确的是,指出《731》艺术创作方面的问题,不是不爱国,而恰恰是爱国情怀的一种表现。正因为爱国,所以无法接受不能真正尊重历史、还原历史的艺术作品。历史,是我们的民族记忆,它深刻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基因里,它不容被忽视,更不容因娱乐化而消解其严肃性。指出《731》的问题,既是希望《731》创作者们能够正视这部作品,也是希望以后的创作者们能够以此为鉴,真诚创作,以严谨的态度,实现艺术创新和突破,真正能够让作品承担起民族的集体记忆。好文共赏,倾情推荐!【编辑:童怀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童怀钰        2025-10-01 21:25:00
  希望以后的创作者们能够真诚创作,以严谨的态度,实现艺术创新和突破,真正能够让作品承担起民族的集体记忆。
万物可爱,从看见光开始。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