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花香】国庆的一天(散文)

编辑推荐 【丁香·花香】国庆的一天(散文)


作者:闰土 进士,6691.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1发表时间:2025-10-02 19:49:59
摘要:今年是国庆76周年,举国欢庆,我的心也和人们一样,沉浸在这欢乐的日子里。

今年是国庆76周年,举国欢庆,我的心也和人们一样,沉浸在这欢乐的日子里。
   国庆节这天天又下雨了,今年雨真多,转眼间就下了起来。前半夜月光明亮,繁星闪烁,后半夜雨就打湿了院子,刷刷的雨声不绝于耳。等到天明,街道的水潺潺流着,大田地里的土块也被雨淋透了,地里叫不上名字的害虫,也被雨水泡胀死了,地中间的几棵野草,在风雨中似乎更翠绿了许多。
   国庆节前一天晚上,老伴从城里发来信息,说儿子、儿媳放假了,她国庆节这天趁早就回来,帮我种麦子。可惜我忙着,没顾上看手机。第二天早上,她不到七点就赶到县上,打了几次电话,我手机在充电。等打开手机一看,忙回过去,她才说拼了个车,一个多小时就到县上了。
   我还在家里,天下着雨,种麦子根本不行。我告诉她我房子钥匙放的位置,让她先在房子休息,我马上骑摩托过去。
   国庆节到了,路上车水马龙,从家到县上二十多公里的路程,最起码得四十多分钟。一路上我碰见三家结婚车辆,婚车浩浩荡荡,在叉路口时不时放起炮,司仪也选好路段摄影。我骑车走的慢,知道今天是国庆,现在人讲究多了,国庆节结婚,图个喜庆,图个热闹。
   我到县上时,雨还没完没了下着。我看到县城主要街道上悬挂的庆国庆灯笼十分耀眼,中心广场上,鲜红的“迎国庆、粮丰林茂”等大字在雨中格外醒目。雨洗礼着县城的风景树,冲刷着有各种标志的建筑物,一切令人耳目一新,这雨真是迎国庆的喜雨呀?
   我来到住所,老伴躺在床上休息。她早上五点多起床,六点多坐车,一个多小时的高速行程,想必也累了,毕竟年龄不饶人。
   老伴告诉我,昨晚儿子国庆加班回来晚了。今天放假,老伴跟儿子说:“今天是国庆节,我必须回去帮你爸种麦,何况今年雨多,常言道“收种为大”。
   县城小区不远处的喇叭里,播放着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的歌曲,还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沿街的风景树上张灯结彩,给雨中的县城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采。
   绵绵细雨下着,街道上车辆似乎少了许多,人也少了,没有商贩摆摊,只有迎国庆的大字出现在各醒目街头。
   虽然天下着雨,但超市里人头攒动。我也想进去买些东西,知道今天放假又下雨,超市肯定人多。我穿过人群,偶尔碰见几位熟人,点头打打招呼,就忙着买东西了。
   收银处排起了长队,我抬头一看,三个收银台都这样。我真佩服这超市老板,把生意做得这么好。
   终于扫完码,我离开了超市,回到房间放下东西,又用摩托车带上老伴,去办下一件事。毕竟她好长时间没回来了,也让她看看县城。虽下着雨,但浓浓的国庆气氛还在,我真敬佩政府领导,如此会宣传打造城市形象。
   我仿佛回到少年时,那时我正上小学三年级。国庆节到了,音乐老师和班主任教我们唱庆祝国庆的歌曲,记得印象最深的是《歌唱祖国》《义勇军进行曲》和《我和我的祖国》。当时我是少先队班长,那年庆国庆歌咏比赛,我们三年级三班因演唱得好、动作整齐、歌声嘹亮,获得大赛一等奖。年底我也被评为三好学生。
   从此,十月一日国庆节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深深扎下了根,让我永远记住了这个难忘的节日。
   用父亲的话说:“国庆节和八月十五靠近,也就是关中种麦的时候。”我也更明白了“种麦就是国庆节,国庆节就种麦”这一理念。
   上午,我和老伴吃过午饭,稍作休息,打开门一看,雨似乎小了许多,街上行人也多了起来。天虽然阴着,但几乎看不到雨星。我住的不远就是中心广场,突然听见那里有歌声和秦腔唱声,那声音隐隐约约传了过来,勾起了我的无限遐想。我也想去看看,毕竟回家也种不成麦,何况老伴回来了,陪她看看歌、听听秦腔,一起过国庆76周年也挺好。
   没十分钟,我就来到广场,那里已经挤满了人,有年过半百的老人,有年轻女士,还有学校放假的学生,都围成一圈。原来是秦腔演唱会,只听主持人字正腔圆地说:“今天是国庆76周年,我们组织演唱,共同庆祝佳节。”
   首先是三首歌颂国庆的歌曲,演唱的是学校学生。她们唱得真好,声情并茂,满腔热情,发挥得也出色,场上掌声雷动,都是年轻人的叫好声,把广场气氛推向高潮。三首歌,三段情。可惜场下有人不太懂这流行歌曲,拉弦的也不太标准,但总体不影响演唱效果。
   秦腔正式拉开了帷幕,广场人越来越多。几场雨下来,人们在家憋闷了,都想出来透透气,再加上国庆节,想找个地方庆祝一下,毕竟建国76年了。
   我和老伴本就是戏迷,今天听得入迷,都忘了自己在哪儿、在干什么,完全投入到戏里。《三娘教子》《打镇台》《洪湖赤卫队》等剧目,把我们带进了那个峥嵘岁月。
   “走,时间不早了,我们还要办正事。”我一句话,把老伴从戏的沉浸中叫醒,她恋恋不舍地和我离开了。
   没走多远,前面围着一群人,大约二三十个吧。只听中间一位六十岁左右的人在高谈阔论,这引起了我的好奇。我不管老伴,挤进去一听,原来他在讲中国共产党建国以来的丰功伟绩。口若悬河,一板一眼,从建国后的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到人民公社,讲得头头是道;从农业机械化,人工收割麦子到用收割机;从农民交公购粮到不征收农业税,还给每亩地补助;还有党的扶贫脱贫政策、自来水入户、路灯成行等等,说一切都离不开党的领导,都是建国后党的丰功伟绩。
   呀,说的都是大实话,没有一点虚假。我听得入了迷,老伴用手捅了我好几下,我都没觉擦。我真切体会到,我们的祖国太伟大了,我们的党太伟大了。
   雨不知不觉又来了,“这该死的天。”不知谁在骂。我这才惊醒,头发上往下掉的水珠,衣服也被毛毛细雨淋湿了。讲解的人让大家先回去,别淋湿衣服。老伴白了我一眼,拉着我的胳膊说:“你看现在天短了,在这儿不走,天马上黑了,事又办不成了。”
   我望着老伴说:“办不成就明天办,今天是国庆节,你也回来了,逛逛听听讲解,开阔下眼界不是很好吗?”
   老伴又望了望我,轻轻拽了下我的胳膊说:“就你有理、就你会说,我不跟你争了。”
   国庆节的一天,就这样欢欢乐乐过去了。
   (原创首发)

共 241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国庆的一天》以质朴笔触,勾勒出普通农民闰土的国庆日常。文中雨幕里的县城灯笼、超市的热闹人潮、广场的秦腔与红歌,交织成鲜活的节日图景。闰土老师将个人记忆与时代印记相融,从少年时的歌咏比赛,到父亲口中“国庆即种麦”的农时规律,再到街头老者讲述的建国变迁,以小见大展现76载家国发展。没有宏大叙事,却于柴米油盐、乡音戏韵中,藏着最真挚的家国情怀,让读者在平凡生活里触摸到时代脉搏的温度。这篇文章满是生活烟火气!闰土的国庆,有雨里盼老伴归的急切,有超市排队的琐碎,更有广场听戏、闻变迁的动容。没有华丽辞藻,却用“国庆结婚图喜庆”“种麦即国庆”的细节,道尽普通人对节日的理解,让家国情怀落地在真实的日子里,读来格外亲切。好文推荐。【丁香编辑 武双喜】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武双喜        2025-10-02 20:01:31
  闰土老师以个人视角串起国厌76周年的记忆,从少年歌咏比赛的荣光到如今街头的发展宣讲,岁月流转间,是国家变迁的缩影。雨的意像贯穿始终,既是农时的信号,也是节日的点缀,让平凡一天有了层次感,字里行间是对家对国最朴素的热爱。
回复1 楼        文友:闰土        2025-10-02 20:11:33
  武老师编辑的相当好,字句打到鼓的中心,把文章编活了,对读者起到了很大的引导作用,读后十分感人,谢谢武老师。
2 楼        文友:武双喜        2025-10-02 20:05:43
  文章层次分明,结构完整,叙述清晰,既写出了国庆的感悟,又写出了纪念的意义。文章细腻而感人,处处打动人心。
回复2 楼        文友:闰土        2025-10-02 20:14:32
  再次谢武老师留言,留言真楱,也是我写作的动力,武老师真棒,向老师学习,向老师致敬。
3 楼        文友:闰土        2025-10-02 20:16:08
  “雨不知不觉又来了,“这该死的天。”不知谁在骂。我这才惊醒,头发上往下掉的水珠,衣服也被毛毛细雨淋湿了。讲解的人让大家先回去,别淋湿衣服。老伴白了我一眼,拉着我的胳膊说:“你看现在天短了,在这儿不走,天马上黑了,事又办不成了。””写的接地气,朴实耐读,打动人心。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