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萌芽作文 >> 短篇 >> 萌芽作文 >> 【萌芽】走进他的“豪”(随笔)

编辑推荐 【萌芽】走进他的“豪”(随笔)


作者:孙钰涵 白丁,1.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9发表时间:2025-10-03 17:34:08

历史更迭如大江东去,洗尽铅华,无数诗人隐匿于滔滔巨浪,唯有他摧不倒,以满腔豪气睥睨惊涛骇浪。——题记
   刘禹锡,一个历经数次贬谪仍坚守信念,恣意放达的伟大诗人,深深地扎根在历史的洪流中,为世人所铭记。
   扶摇直上展雄风
   初入仕途,可谓是刘禹锡最为得意之时。比起其他诗人在科举考试中屡屡碰壁,刘禹锡倒是显得顺遂许多,连登三科,结识王叔文,走向政坛。或许是未遭坎坷吧,那时的刘禹锡意气风发,望着满朝奸臣当道,宦官专权,自是急于整改一番。在王叔文的领导下,一场轰轰烈烈的"永贞革新"开始了。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或许刘禹锡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但称不上是一个合格的政客。自古以来,变革都是一场冒险。商鞅得天时,终成秦国霸业;王安石逢朝代更替,半途而废。在革新派根基不稳、皇帝手中无权的背景下,永贞革新又能走多远呢?
   在保守势力的联合反扑下,顺宗被迫让位,王叔文赐死,刘禹锡与柳宗元双双被贬。
   不畏强权,豪气未减
   徘徊于巴山楚水间,二十三年磨蚀了刘禹锡的青春,铁杵十年尚能成针。这时的刘禹锡磨平了棱角吧?但刘禹锡又怎会如权贵所愿?他也曾感寥落——"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但很快便又重拾平和心态:"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旷达让他发出了"陋室何陋之有"的呼声。他也曾有过归京的机会,但他对权贵"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的藐视再次葬送了他的仕途。
   暮年归故土
   时至花甲,刘禹锡踏上了归京之路,他发出了"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感慨。此时的他仍期盼着能驰骋政坛——"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道尽了他的渴望与不甘。
   回望刘禹锡的一生,不惧困苦,唱出旷达潇洒的壮歌;不畏衰朽,吟出意气豪迈的秋歌;不服老迈,颂出朝气蓬勃的暮歌。唯有遗憾,应是没能亲眼目睹山河清明了吧!
   (作者:孙钰涵四川省外国语学校2025级7班)
   (点评老师:萍庭鹤——
   这篇赏析从文学特质与精神内核两个层面解构了刘禹锡的豪气,既分析了其诗作中刚柔相济的艺术特色,又阐释了这种豪气在政治、哲学、生命维度的深刻内涵。全文通过提炼原文中的关键意象(如淬火之剑精神晶体),在避免直接引用的前提下,生动展现了这位诗人斗士品格与生存智慧的完美融合。)

共 100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读刘禹锡,如观淬火之剑的习作。文章以江水为喻,以秋风为韵,情景交融,文字铿锵,精神凛然。让读者重识“刘郎”,值得一读。【编辑:石寸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