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小事】小区公园的读书老人(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小事】小区公园的读书老人(散文)


作者:心梦王水 举人,3520.7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6发表时间:2025-10-04 13:00:54

早上总去邻近的小区公园散步活动。人老了,弯弯腰,伸伸臂,动动腿,似乎成了必修课。其余一些往昔的习惯,倒是渐渐地省略了:书也懒得看,文也懒得写,毛笔也懒得提,除了手脚动动,心思似乎成了稻草人。
   一个多月前,在小区公园东边的绿色步道散步,看到一位老人,端坐在河沿栏杆下沿的水泥地栏上看书。看他身子瘦弱,脸色沧桑,猜想年纪比我大。他戴着一顶迷彩式军帽,身姿挺得直直的,端着一本厚厚的大16K版本的书,一只手拿着一支铅笔,有时在书上画着什么,而后低着头,一幅沉思状。我环循小区步道,走了好多圈,每转到这地方,看他依然坐在那里,似乎坐姿没有一点变化,只是看书的姿式略有变动,但那认真的样子却雕塑似的凝重。
   自此,每次过来,都会看到这样的景象。几天后,他在这个小区公园的中地带看书。这里有人们休闲的座椅,还有高大的树木围环,环境舒服。他坐在固定的座椅上,依然戴着那顶迷彩式军帽,依然挺直身姿。这里来往早锻炼的人不少,可他端书沉看,目不旁斜,似乎不见周边人来人往,似乎这儿只有他一个人,似乎他沉入到书中的情节。那天他端的是一本小32K版本的书,此后发现他的书不时变换,有时厚厚,有时薄薄,有时16K本,有时小版本,有时还有点彩色画像。而他看书的姿态,让我凝视,腰身挺直,只有头部微低,手捧书本,眼睛距离书本一尺有余。他的眼睛有着光亮,没戴眼镜,眼眶肌肉放松自然。姿态是典范的阅读姿式,眼睛是正常的阅读视力。他这么大年岁,还有这么执着的阅读热枕。他的阅读热枕何以来?是什么催生他持续的阅读恒心?他怎样造就的这样挺括的阅读姿式?我的心头常会划过一种好奇,一种探究,一种敬佩的情思。但又怕触及他的隐私,打扰他的阅读,总不敢靠近。
   那一天,心头的情思膨胀起来,悄悄走近他的身边,轻声说:“老师傅,你看书,眼力好好啊!”他抬起头,微微一笑,轻缓而简捷地说:“不戴眼镜。”而后又重复了一下。我们就开始了第一次聊谈。得知他84岁,来自贵州。贵州人报年龄不像我们报虚岁,而是报周岁的。比我大了好多岁,我的眼睛早已视力模糊,不能多看书。也许这与贵州环境有关。见过贵州连绵蜿蜒的大山,林海浩瀚如大海无边,林涛起伏似海浪卷翻;一片绿色的山野。可能绿色减轻了眼睛的疲劳,调节了眼睛的感光度,使他的眼睛视力不衰。当然看书的姿态,更是他视力不衰的保证。
   那一天,因故迟去小区公园。见他站在一棵树边抽烟。我上前搭话,他从衣袋摸出“雄狮”香烟请我抽,我说不抽烟。他吐了口烟说,已经看了一节课时间了。休息一下。他说,现在脑子坏了,记不住了。多看几遍,脑子才有点点印象。他说,他是来女儿家的,女儿家挤,早上出来,来这儿看会书,环境好,感觉爽。他说,他也是教书的,小村里的一个小学教师,为了给孩子们作示范,他就养成了这样读书的姿式……抽完烟,他动作缓慢地下蹲起立几下,转动了一下身体,又坐到小区固定的椅子上,拿起了书本。我问他看什么书,他翻开封面让我看,那是《民国那些事儿》。他指着封面中画的人物,说,讲的就是孙中山、袁世凯等的事。他说,看过《红星照耀中国》《毛泽东传》《长征我,前所未闻的故事》
   《上下五千年》,《铭记中前行———抗战英烈事迹选》。他翻开那本看起来。我看到他的红布袋里,还装着一本《哭猫日记》……我有种欲望,就对他说:可以让我拍几拍张你的读书照吗?他爽然应允。于是,我就有了他端坐读书的图照。
   我说,你这样读书真好。他说,人老了,也没事干,心理空空的。读书的时候,心里装的是书中的景象,书中的故事,书中思想,感到内心丰富而充实,心胸也开阔舒展了。
   听着他说,自然想到自己竟然因为一点点势利的原因,就消淡了亲近书本的热情,不禁心生羞愧;这位来自贵州读书老人,让人生出敬意来。那种敬意与日俱增,于是,终于坐在电脑前,按动键盘,草就了这篇小文。

共 156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不足两千字的散步速写,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老而不休”的精神脊梁。作者先写自己“四肢动、心思睡”的稻草人状态,再引出一位八十四岁、迷彩帽、铅笔、雄狮烟的贵州老教师;两相对照,“懒”被瞬间击穿。老人端坐读书的姿态——腰尺、目尺、心尺——量出了“活到老、读到老”的终极刻度:环境嘈杂,他自有静气;记忆衰退,他重复加固;居所狭窄,他把公园当书房。更动人的是,他读的不是养生宝典,而是《民国那些事儿》《长征》等“无用”之书,把个人余晖投进大历史,以书卷气抵御衰老空寂。文章语言质朴,细节如刀:红布袋里露出的《哭猫日记》,烟后“下蹲起立”的课间操,一句“脑子坏了,多看几遍”轻描淡写却振聋发聩。结尾作者“羞愧”二字,完成了由旁观者到觉醒者的转身,也提醒所有“提前老去”的中年人:当眼睛只盯着步数,心灵便会枯萎;当书页重新翻开,生命才再度拔节。本篇以“偶遇”勾连“自救”,为“积极老龄化”写下最生动的一页,予人温暖,亦予人猛醒。佳作力荐赏阅,感谢赐稿晓荷!【晓荷编辑:芹芹森】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芹芹森        2025-10-04 13:02:23
  白描式镜头,活画一帧“公园阅读雕塑”;对比中自抽懒筋,羞愧里重燃书魂。细节如帽、烟、红布袋,皆成精神年轮——老去的是皮囊,常绿的是心田。全文字数虽短,却含义深刻,值得细细品读!
回复1 楼        文友:心梦王水        2025-10-05 19:49:55
  谢谢编辑芹芹森,辛苦了 点评精到 联想发挥展示,深入揭示了文意,谢谢 节日快乐!
2 楼        文友:芹芹森        2025-10-04 13:02:51
  为老师点赞、敬茶献花!祝老师节日快乐!
回复2 楼        文友:心梦王水        2025-10-05 19:50:30
  芹芹森老师 中秋快乐,心想事成!
3 楼        文友:书者茶道        2025-10-04 16:30:56
  有句老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使人进步,书籍是人类进步的台阶,读书不单单可以使人获得知识,使人成长,还可以净化心灵,陶研情操,还可以给孩子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正如文中的读书老人。好文拜读!
回复3 楼        文友:心梦王水        2025-10-05 19:52:22
  谢谢书者茶道老师,读出文中意味 ,别有思想意味!中秋快乐!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