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璞】手洗衣服是艺术活儿(散文)
此前我的衣服多由妻子洗。今年八月,妻子去外地伺候女儿,衣服只好自己洗。
袜子、内裤,热天的衣服,换得勤,又薄,手洗简单。问题是春秋装、冬装,厚、难洗,此前妻子都是机洗。此刻换下的我一人秋装,仅三、两件,机洗似乎有点浪费水。
图省水就手洗?晚上反正不是看电视就是刷手机,有的是时间,周末时间更充分。
为了好洗,泡秋衣、秋裤时,我有意多放了些洗衣粉,哪想明显泡沫不多、污垢不少。名牌洗衣粉,经常用,质量绝对过得去,肯定是洗衣粉放少了。又放了一次洗衣粉,仍然不行,只得放了第三次。心想这下肯定行了,搅匀了看也不看,直接看电视。
泡了五、六分钟,先拿出秋裤,在盆里揉搓二百来下,泡沫适当,水不是太脏,看来是干净了。接着洗秋衣,揉搓一百多下后,看泡沫很少,水又黑又乱,似乎悬漂万亿个肉眼看不到的小颗粒。不行,还不净。放掉脏水,涮了秋衣、秋裤,秋裤先晒上。秋衣泡水中,又放了撮洗衣服搅匀,洗第二遍。再揉搓二百来下,才洗净涮了晒上。
秋衣、秋裤,只穿了两天,原想一定好洗,实际却不好洗。同时穿两天,秋衣却比秋裤污渍多。为什么?应当是今年临夏天,收起春秋装前,洗衣机没洗净。可能这两件衣服不是同一次洗的,或者同一次不是同一桶洗的。即使同一桶,衣服污渍程度不同,机洗出来的效果也不同。
看来机洗衣服,省事真的,也真有不足。用水、用洗衣粉多不说,同一桶衣服,不分材质、污渍程度,“一视同仁”,平均分配时间和洗衣粉。不管洗净与否,设定的洗、漂、摔程序,走完就停机,必然有的洗不净。手工洗,就机动灵活、针对性强了。污渍多的、厚的多加洗衣粉、多洗会儿,污渍少的、薄的少洗会儿,不限时间,洗净为止。
手洗的衣服真干净!把两件衣服都晒上,我拍照发到四人微信家庭群,艾特妻子、女儿和儿子,问洗得干净吗?妻子带头回复好干净,并添加了大拇指表情,女儿、儿子马上附和。我得意地问,你们猜是手洗的还是机洗的?三人一致回复,当然是机洗的。我嘲讽地说:“都错了,没一个猜对的。我刚刚手洗的!”
女儿说:“爸爸很厉害,以后全家的衣服爸爸都手洗。”儿子、妻子随声附和。我不答应,又不拒绝,发了个眉开眼笑的表情。
此后我的衣服,不管薄的厚的,好洗的不好洗的,一概手洗。洗衣服多了,我逐渐摸索出了些门道:袜子、内裤、热天的衣服应当天天洗,春秋装、冬装可以几天洗一次。衣服的材质、颜色、污渍程度不同,分别泡在不同的容器,酌情考虑各加多少洗衣粉,这样不会掉色串色,洗得净,还省洗衣粉。涮衣服时,每盆水先涮最干净的衣服,再涮相对脏点的衣服,这样省水。呵呵,生活到处是窍门学问。
开始手洗春秋装,累得有点腰酸。时间长了,反而不累了,显然练出来了。慢慢觉得洗衣服不是累活儿,是享受事。听着手机里清亮、甜美、激荡人心的京剧“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或者央视播音员带着磁性的声音讲解时事新闻,双手在凉丝丝的泡沫里,随着节奏,急揉慢搓,俨然是艺术活儿,如弹琴,似绘画,像听诗。看衣服干干净净的,水清清的,心里同样的清爽。看晒衣架上衣服抻得展展妥妥的,挂得整整齐齐的,这艺术品般的劳动成果让人愉悦畅快!晒干的衣服拿下来,闻闻一股清香味,心里也一股清香。把洗衣服、净衣服的照片发给家人,心里美滋滋的,受到家人的夸赞,心里甜丝丝的。
经常给家人发手洗衣服的照片,我还藏着个小心思,就是诱导妻子和儿女,可以用洗衣机洗衣,尽量多手洗。毕竟手洗衣服,洗得干净,省水、省电、省洗衣粉,还锻炼健身,愉悦身心,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