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畅游黄河入海口(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畅游黄河入海口(散文)


作者:苍茫黄河口 秀才,2111.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8发表时间:2025-10-04 21:26:38

自打接到亲家一家人要来东营给孩子们订婚的消息后,我就开始盘算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带他们到哪里去游玩才能更好地彰显出东营的地域特色。
   被誉为“海上长城”的孤东海堤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既可观看海上日出的壮观,也可体验退潮后赶海的乐趣,运气好的话,夜晚还能看到“荧光蓝色海岸”,但亲家是福建的,福建也是临海省份,其临海旅游景点比比皆是,况且福建平潭的“蓝眼泪”奇观要比孤东海堤的更具有传奇色彩;去4A级孙子文化园好像也行,既可听兵圣战鼓,赏国风演艺、观古战船表演,又可穿汉服沉浸式感受春秋兵家文化,但这种氛围似乎又与订婚这样的喜庆事不搭。最后,我便将出行地点锁定在了黄河入海口上。
   黄河入海口有中国最完整、最广阔、最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有被人们誉为鸟类的天堂、全球最大的东方白鹳繁殖地、黑嘴鸥全球第二大繁殖地、白鹤全球第二大越冬地和我国丹顶鹤野外繁殖最南界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有河海交汇的自然奇观,这些独特的美景,应该不会让亲家失望。
   游玩的景点确定下来后,我又隐隐地有些担心。因为我知道,要想看到经纬分明的黄蓝交汇,必须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一是黄河水量要适中,太大,游船存在风险,不安全;太小,拦门沙阻挡,游船过不去;二是黄河的含沙量不能太低,太低,黄蓝交汇就不那么泾渭分明了;三是海水涨潮的时候是最佳的观看时期,大海涨潮时,海水会奋力地顶住黄河水,景象尤为壮观。我之所以前几次来入海口时,没能看到黄龙入海的景象,原因就是不具备观看条件中的一条或两条。这次能否如愿,只能看亲家一家人的运气了。
   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话一点都不假。当我把出行计划告诉亲家后,旅途颠簸后的他们也是非常高兴。于是,在给孩子们举行完订婚仪式后的第二天,我们就驱车来到了黄河入海口风景区。
   6月下旬的黄河口,天气已非常炎热,即使有风,也是火辣滚烫的。在这样的天气下外出游玩,稍不注意,就会中暑。我真怕南方人适应不了北方的气候环境,没想到亲家一家人却兴致很高,一点都不在意。
   过景区大门,坐上景区观光车后,我的担心成了多余。没想到,几年没来,黄河入海口风景区的服务已变得如此周到、贴心。不但景区内的道路更加平坦宽阔,而且观光车都已换成了有空调的电动中巴。坐在凉爽的观光车内,看着景区里随处可见的美景,那种愉悦感简直比大热天喝了冰镇汽水还要舒爽!此时,导游说我们这次来得正是时候,今天绝对能看到黄蓝交汇的壮观景象。闻听此言,我们一行人顿时高兴异常。
   观光车行驶途中,我告诉亲家,黄河口湿地是世界上暖温带保存最广阔、最完善、最年轻的湿地,更是一片仍在不断生长着的湿地。正常年份,黄河每年携沙造陆3万亩左右,被人们称之为中国唯一能“生长土地”的地方。黄河将大海赶退到哪里,湿地就生长到哪里;浩荡的黄河风吹到哪里,新、奇、旷、野的原生带特征就蔓延到哪里。都说“精卫填海”“愚公移山”是神话,是寓言,是传说,然真正的“精卫”“愚公”却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她像一条巨龙,携沙走浪,一泻千里,以无穷的创造力填海造陆,孕育出了一片总面积达5200平方公里的黄河口湿地。春天,当温暖的东南季风吹遍黄河口的角角落落时,湿地内,三十万亩接天连地的草场便焕发出一派勃勃生机。远远望去,绿浪翻涌,野花片片,直把个浩瀚无际的湿地渲染成了一幅巨大的风景画。伫立旷野,聆听着不绝于耳的啁啾鸟鸣,感受着丝丝缕缕拂过脸颊的湿润的海风带来的那种暖融融、痒酥酥的感觉,顿觉天高地远,水碧天蓝,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便在不知不觉中生发出来;深秋时节,是一年之中黄河口湿地魅力最足、景色最为壮观的时刻。微风徐来,整片的芦苇涛声阵阵,白浪翻涌。那景象,那韵味,使人禁不住想到泛着泡沫、一路汹涌澎湃向前奔腾的黄河水的波涛。深秋时节,遍地的翅碱蓬幻化成簇簇火焰在秋风中摇曳,给滨海滩涂铺上了一块接天连地的“红地毯”,静静地等待着与游人们的美丽邂逅;及至冬日,北风怒号,飞雪连天,绵延的芦苇和天上灰白的云团,构成了一种“天地成一色,万物皆染白”的阵势,那种恢弘浩渺的大气与震撼人心的苍凉便席卷了整个黄河口湿地。若遇风静天晴之日,栖息在湿地内的数万只花脸鸭、螺纹鸭等鸟类群出觅食,组成一种如巨鲸一般的阵势,在天空中自由翱翔,形成蔚为壮观的“鸟浪奇观”,那景象真叫人拍案惊奇。
   听着我的激情解说,不但亲家连连称赞,就连导游也向我投来了敬佩的目光。她问我为什么不介绍一下夏天的黄河口,我说,现在就是夏天,还是由我亲家一家人亲自感受吧。
   当车行至一处阔大的水面时,亲家看着立于水中的一根根高大的水泥杆,不解地问我为什么电线杆上没有电线,却有一个个硕大的鸟巢?
   我笑着给亲家一家人讲了一个只有在东营才可能发生的故事。
   黄河口湿地内有一种鸟,叫东方白鹳。东方白鹳是一种大型水禽,体态优美,全身白毛黑羽,腿长嘴尖,性情宁静而机警。每年的三月份,当温暖的春风席卷整个黄河口时,东方白鹳便从遥远的南方迁徙到这里,开始了又一个繁殖周期的忙碌。东方白鹳的迁徙很有意思,通常是雄鸟先迁徙而来,忙着修复加固、清洁整理去年的旧巢,然后便开始心怀忐忑地遥望着南方,痴痴地等待着雌鸟的归来。几天后,当一群群的雌鸟归来时,雄鸟便不停地在巢内鸣叫,直至雌鸟优雅地降落在焕然一新的鸟巢上。然后,夫妇二人便亲昵地碰一碰头,相互拍一下翅膀,再将细长的脖子缠绕在一起,继而开始你唱我和的引吭高歌或风度翩翩的载歌载舞。而那些没有等到雌鸟归来的雄鸟,往往神情黯淡,叫声凄凉,终日郁郁寡欢,甚至因此而死亡。
   熟悉东方白鹳的东营人都知道这是一种非常忠贞的鸟儿,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制。因此,东营人便对它们多了一份敬重。黄河口湿地内因土质盐碱化程度较重,没有过多高大的树木,东方白鹳便将鸟巢营造在了高高的水泥电线杆上。然而,随着自然保护区环境的日益改善,越来越多的东方白鹳来到这里繁衍生息,景区内的电线杆不够用了,经常发生东方白鹳为争夺鸟巢而大打出手的情况。于是,好客的东营人便在自然保护区内立上了好多粗壮的水泥杆子,并且在水泥杆的顶端焊制上了一个个坚固的鸟巢。鸟巢大而圆,形状像极了一柄倒立的张开的伞。此举,赢得了东方白鹳的欢心,它们纷纷在人工鸟巢里安家落户,并在里边则衬以柔软的茅草、羽毛,之后,便开始了产卵、孵化、育雏等一系列温馨的活动。每当夕阳西下,外出觅食的白鹳夫妇便相继回到温暖的巢中。此时,一只安卧于巢内翘首以待,另一只则盘旋于巢顶,伸着细长的双腿,展着修长的双翅准备着陆。如此精彩的瞬间,正是众多摄影爱好者梦寐以求的黄金时刻。他们按捺住内心的激动、喜悦,赶紧悄悄地按下快门,一张鸟小姐、鸟先生顶着夕阳合家团圆的精美瞬间便被定格了下来……
   可能是我的讲解过于生动,此刻,就连两个似乎有说不完的情话的孩子也听得津津有味。于是,车内的气氛更加其乐融融了。
   当旅游观光船驶离码头,犁开浑黄的河水朝着遥远的东方行进时,我知道这一趟黄河入海口之旅已正式进入高潮了。
   此刻,亲家正目不转睛地望着渐行渐阔的黄河水出神。他是一个资深的文学爱好者,更是写通讯的一把好手。听他说,在部队时,他所写的文章曾多次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过。后来,他转业到地方工作,仍在办公室从事文字工作。从他脸上流露出的表情,我能猜想到,此刻,他的内心是激动与震撼的。或许他不会想到,一路跌宕澎湃了5464公里的黄河,最终竟是以这样一种舒缓的姿态默默地流向大海,静静地与大海拥抱、交融。没有惊涛,没有骇浪,更没有震耳欲聋的撞击声,有的只是那种静默中的雄浑与磅礴,有的只是那种一往无前的气势与劲头。
   船仍在一路欢鸣着向前驶去,两船交会的一刹那,船头和两弦溅起的蒙蒙水雾扑面而来,那种剧烈的颠簸感让人既害怕又兴奋。船舱内,沉不住气的年轻人早已激动得大呼小叫起来。此时,河面呈扇面状变得愈发开阔,两岸高大的“采油树”在快速后退的同时变得愈发渺小、模糊。突然间,观光船像是冲破了一道遮挡视线的屏障一样,天地间骤然无限开阔起来,目光所及之处都是一片浑浊的汪洋,让人一时分不清东西南北,找不到可以参考的地理标志,甚至竟让人生发出一种“船在空中行,水在天上流”的错觉,能容纳几十人的观光船也似乎一下子变成了一枚轻飘飘的芦苇叶。蓦地,我的胸中澎湃起一股“中华自有雄魂在,江河万古流”的豪迈来,一种深邃、博大、凝重的感觉浮现于我的脑海,刹那间激荡起一种对母亲河前所未有的深深敬意。
   正午的阳光下,宽阔的河面上氤氲着一片水汽。远处,一条白色的曲线在蜿蜒跌宕,仿佛是一条巨龙在海河间遨游。线前是耀眼的湛蓝,线后却是夺目的浑黄。可能与我所处的位置有关,我总感觉蓝色的海水要比黄色的河水高出那么几公分,像要张开臂膀拥抱黄河水一样。此时,游船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后停了下来,我这才注意到脚下的河水里已经不知啥时有一种清流在涌动。乍一看,这清流俨然是一脉绝对的清,似乎与周围的浑黄绝不混淆。然而,当我再仔细观看时,眼前的河水已经变换成了另一种颜色。这颜色,是黄中带蓝,浊中带清,黄蓝相间,清浊相杂,是一种紫蓝,更是一种一会儿蓝,一会儿黄,黄蓝变换不定的颜色。
   站立在船舷旁,望着河海静静地交汇,我默默地感受着自然伟力之下时间与历史的沉淀,默默地解读着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母亲河给黄河入海口带来的这一幕壮美的人间奇迹。
   不知啥时,女儿笑盈盈地把她的手机递给了我,让我为她和男朋友留下了一张背对着入海口的照片。照片里,水、天似乎没有明显的分界线,有的只是一片明晃晃的天空蓝;天空蓝里,两个年轻人笑得很甜、很单纯。
   看着两个孩子那兴高采烈的样子,我在心底默默地祝福着他们。我想,两个即将组成一个家庭的年轻人在畅游了黄河入海口后,应该对家庭的理解、社会的责任、生命的意义以及和谐的内涵,会有一些全新的认知与真挚的感悟!
  

共 400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以“黄河入海口”为叙事主线,将订婚家宴与地域文化巧妙融合。作者通过精心选择具有黄河三角洲特色的自然景观与生态故事,展现了对地域文化展示的用心:既以河海交汇的壮美隐喻两个家庭的联结,又以东方白鹳的忠贞暗合婚姻的美好愿景。文中对观看黄河入海三大条件的专业解读、对湿地四季的诗意描摹、对人工鸟巢建设的人文关怀,层层递进地构建起一个动静相宜、人文与自然交织的黄河口画卷。最终镜头定格在年轻眷侣与河海交融的同框画面中,使自然奇观与人生新程达成深刻互文,升华了“汇流·新生”的双重主题。佳作推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 【编辑:陌小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5-10-04 21:26:55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2 楼        文友:陌小雨        2025-10-04 21:27:08
  不错的文章,学习欣赏!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