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金文圣地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金文】兰花(散文)

编辑推荐 【金文】兰花(散文)


作者:先明 童生,558.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8发表时间:2025-10-04 21:49:10

兰花出生在乡下,不止享受着爸妈的宠爱,家里三个哥哥也都把爱积攒给了她。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三个哥哥们从十几岁就开始帮着家里挣工分了。跟着母亲一起下地干活,插秧、割麦、种玉米,样样都干得有模有样。夏日的骄阳下,汗水湿透了衣衫,哥哥们收工回来从地里摘回一个香瓜,三个人分着吃一半,另一半留给兰花。哥哥们的衣服都是老大穿小了给老二穿,二哥穿过的衣服经过缝缝补补,又会轮到小弟接着穿。可母亲夏衣和棉衣年年都给兰花做新的,而且还常偷偷的给小女儿一些的零用钱。父亲骑着黑色二八大杠去镇上的供销社时总会带上兰花,虽然那时坐在前杠上,屁股硌得生疼,但心里美滋滋的,因为小姑娘知道,今天又能吃到一根五分钱的冰棍啦。             
   就算在吃大锅饭的年代,兰花也没挨过饿。每到饭点炊烟混着柴火和饭香飘过晒场,大铁锅里金黄色的玉米粥和白菜豆腐刚出锅摆在灶台上,村里土坯房的食堂门口,人们手里拿着搪瓷缸子和铝饭盒,打饭的队伍歪歪扭扭的延伸到门外。那时兰花父亲是大队的会计,家里粮食常有些结余,大锅饭吃不饱的时候,奶奶会偷偷给孩子们蒸一笼莜面用来填饱肚子。那时侯日子很慢,却简单快乐。        
   转眼兰花已经出落成一个19岁的大姑娘,个子虽然不高但面颊红润,宛如熟透的苹果,散发着健康的色泽。她的嘴角轻轻上扬,露出甜美月牙形状的微笑。脸上无需化妆、修饰,与白底粉色小花的连衣裙搭配更显得清新活泼,仿佛田间地头绽放的花朵。 一头秀发扎成麻花辫垂在肩头,散发着自然的光泽,眉眼间流露出淳朴与羞涩。皮肤不是很白,看上去多了几分农村姑娘的质朴与可爱。这一年,姑父把她们一家从乡下带到城里,经过几年打拼大哥娶了媳妇,靠养鸡和卖鸡蛋为生,二哥中专毕业后被分到县里的一个机关工作,三哥在自己家的卧室后墙接盖了一间小屋,开起了日用品杂货店。兰花在姑姑家帮忙,给织机上的工人做饭。              
   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兰花和春生通过相亲结识,春生身材高大魁梧,像兰花家院子里的杨树。寡言少语性情温和又纯朴善良。俩人相处了半年,没有浪漫的约会和豪华的婚礼,简单地办了几桌酒席,就算是成了家。婚后的日子,兰花勤劳节俭,不仅学会了做饭,还把家里也打理得井井有条。春生买了辆四轮车,在工地上拉沙子,装满沙子的四轮车在颠簸的路面上,一天要跑十几趟。蓝色的工作服在卸沙子时被汗水阴湿,又在开车时被风吹干褪成白色,后脖颈被太阳晒得脱了皮。兰花在工棚里用大铁锹正翻炒着偌大一口锅里的白菜和土豆。俩人每天天不亮就得起来,向上紧了发条的木偶一样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天工地上没有活儿,天刚蒙蒙亮,兰花系紧围巾踩着未化的雪碴,跳上春生突突作响的拖拉机。将一摞摞待烫的半成品高弹裤装车拉回家,用温度与压力的模式变换出今天的买菜钱。春生在金三角立交桥下裹着褪色的棉袄,蹲在车旁啃着冷馒头,车轮下压着自制的纸板广告——“搬家、拉货、价格优惠。”。         
   在儿子三岁那年,兰花被堂哥邀请去他刚创办的私企里帮忙,新厂筹备期间,兰花除了做饭还要在施工现场顶着太阳,核对沙子、水泥以及各种装修材料的数量。当企业走上正轨,她既当管家又当厨师,有时人手不够还和工人们一起下车间去洗瓶子,和拉货师傅一起装车搬运箱子。手上除了老茧,还经常划出很多伤痕和裂口。春生也开始了长途货车拉货运输的工作,一趟就是十天半个月,像一个不知疲倦的陀螺,一直在公路上旋转。 夏天车里像蒸笼,他汗流浃背地赶路;冬天又冷得像冰窖,他还得小心翼翼地驾驶。 为了让兰花娘俩儿过上好日子,他默默承受这些辛苦。两个人为这个小家各自奉献着,辛苦着。               
   儿子上高二那年的寒假,正月十八一家三口去堂姐家给姐夫过生日,饭后春生还和亲戚们打了几圈麻将。正月十九一早,春生出发去西宁送货。下午两点多一通电话让兰花的世界瞬间崩塌,警方通知说,春生在G109高速路段出了车祸,还没来得及去医院人就已经去世了。那天晚上在去往出事地点的飞机上,兰花的眼泪已经流干了,心也被撕裂的一样的痛。抱着骨灰盒回来下葬的那天,她泣不成声,泪水像决堤的洪水止不住的往下流。周围人的安慰声化作模糊的嗡鸣,她只听见自己心脏撕裂般的跳动——那声音如此清晰,又如此遥远‌。独自在家等儿子下晚自习的兰花蜷缩在沙发角落,攥着丈夫的旧衬衫,嗅到一丝残留的烟草味。这味道曾让她皱眉,如今却成了救命稻草,突然,她将脸埋进衣料,喉咙里迸出破碎的呜咽,像受伤的野兽。凌晨三点,她猛地惊醒,下意识去摸身旁的床铺,指尖触到的只有凉透的床单。她跌跌撞撞冲进浴室,额头抵着冰凉的洗手台,任由水龙头的水声与自己的哭声混成一片‌。‌此时除了悲伤兰花的心情又是极度复杂且矛盾的,她恐惧、自责又迷茫。她一边自责“如果当时我阻止他出门,过了正月再出车就好了!”一边对儿子即将上大学留她一人守着空荡荡的房间感到恐惧。还有对儿子即将参加高考和未来的生活而感到迷茫。好在儿子还算争气考上了大学,兰花吃再多的苦,心里也算得到了一丝安慰。              
   人生就像一条抛物线,厄运的最低点往往也是幸运的开端。然而在兰花身上,这话却并不灵验。处理完春生的后事,保险公司赔了一笔钱,兰花用这笔钱给儿子买了婚房。房子刚装修完不久,赶上北梁棚改拆迁,大哥,三哥和父母的房子都在拆迁范围,唯独把她住的那片规划到了拆迁范围外。父母年纪大了,拆了房子没有住处,兰花不忍心让他们住平房,就把父母接到了儿子的婚房里,一起生活了两年多。2015年秋天,父母、大哥、三哥都分到了心仪的楼房,并且都在一个小区里。父母年纪大了选了一层,两个哥哥分别选了八层和五层 。      
   兰花在堂哥的单位上班,经常起早贪黑,早晨哈着白气打开大门,脚步声打破厂院的沉寂。忙乎的做完午饭,收拾好厨房也顾不得睡午觉。午后阳光斜射进仓库,货架投下的阴影里,兰花踮脚数着箱子核对库存。下午又帮拉货的司机装车,一只手提着五十斤重的桶,腰间的旧伤隐隐作痛,却只能咬紧牙关加快速度。晚上回到家里,顾不得喘口气换上衣服就忙着给爸妈做饭。等收拾好锅碗服侍老人洗漱睡下后,兰花坐到沙发上泡脚,热水漫过脚背时,蒸腾的热气中,浮起一层细密的汗珠,在脚背上聚成小小的溪流。忽然,她整个人松弛下来,头歪向一侧,那只垂在沙发边缘的手慢慢的松开……母亲心梗住院三次,三个儿子不方便陪护,每一次都是她日夜守在身边。就这样日复一日,奔忙在工作和侍奉父母的辛苦之间又熬过了八年。         
   2022年春节过后,小区里开始给住户办房本,传统观念里的父母总是希望把财产平分给儿女。虽然心疼小女儿没有楼房,又是一个人,将来没个落脚的地方。答应房本上写兰花的名字,但是百年以后还是要分成四等份。从这一天起,一直坚定独自过余生的兰花,不得不下定决心为自己找一个携手后半生的老伴儿。             
   这年秋天,邻居为兰花介绍比他大六岁,住在同一小区的老张。老张是家里最小的儿子,上面两个哥哥,一个姐姐,老张从小身体就弱。小时侯那场高烧来得凶猛,脸颊通红,浑身发抖,呕吐不止。退烧药是奢侈的,冰毛巾是徒劳的,母亲只能一遍遍用井水浸湿他的额头,却浇不灭那吞噬理智的火焰。后来,烧退了,脑子却像被煮过的鸡蛋,凝固成一团混沌——别人轻易记住的公式,他要反复描摹;简单的对话,他总慢半拍回应。而身高却永远定格在一米六的刻度,像一株被掐断的幼苗,再也没能蹿过同龄人的肩膀。‌哥哥姐姐都相继成家后,父亲走得太急,没有留下只字片语,老张和母亲住在一个窑洞房里。为了母子俩的生活,他不得不每天一大早,穿着双半高腰的黑胶皮水靴,肩膀上垫着一块由几层旧布缝制成的护肩,用一辆由小毛驴拉着的平板车送水。车上的塑料桶装着从转龙藏灌满的深井水,走街串巷的给老顾客往家里扛水。路上开出租车的司机在夏天看到他总要讨一杯凉凉的深井水喝。老张为人实在,又同情这些和自己一样的受苦人,从来都是热情的免费为司机师傅们把杯子装得满满的。          
   那年秋天,有人给老张介绍了一个四川姑娘小凤,两人见了面感觉不错,相处了两个月就结了婚。过了正月,小风跟着邻村姐妹去城里的棉纺厂打零工,走时还往老张怀里塞了包麦乳精。清明节厂里有人回村祭祖捎来口信,说小凤这个月领了工钱就回来。可一直到夏天,小凤也没有回来。老张骑车20公里去城里找,村里同来打工的嫂子告诉他别找了,小凤回老家了,不会再回来了。小凤走时没有给老张留下一句话,没办离婚手续也不见踪影更无法联系。老张和母亲相依为命生活了40年,母亲走后,老张变成了无儿无女,无父无母的孤家寡人。               
   好在命运垂怜北梁棚改拆迁给老张置换了一套新楼房,居住条件从旧屋迁入明亮宽敞的现代居所。‌另外还给了部分拆迁款,村里分配的土地又带来额外的惊喜收入。偶尔,邻居会送来一碗热汤,碗沿的雾气模糊了他的视线。他想起母亲曾说:“人呐,活到后来,都是自己陪自己。”如今,年过六旬的老张身体总是闹点小毛病,就想着找个老伴相互陪伴,身体不舒服时,有个人在跟前端茶倒水的互相照顾。就这样,老张和兰花两个苦命人走到了一起。  
   领结婚证的时候,通过律师联系到小凤办离婚手续,才知道原来小凤一直在包头,成家后育有一儿一女  。   
   婚后,兰花因为工作忙又要照顾两位老人,对老张的照顾只能是抽时间去弥补。单位不忙的时候,兰花变着花样为老张蒸他爱吃的杂粮馒头,豆面、黑米面加上金黄的玉米面、紫薯、南瓜、红枣馒头在蒸汽中散发出谷物的香甜。去超市搭配香浓的驼奶粉和五谷米糊,为老张精心调配每日的营养早餐。留意到沙发靠垫年长磨损退色,悄悄去定做换上崭新的粗麻布料图案雅致的格子外套,让客厅焕发生机。还时常为老张添置合身的新衣裳,为他从网上购置血压计和一些日用品。生活中兰花尽自己所能处处给予老张细腻的关爱。饭后俩人一起散步、养花,在平淡中积累共同话题 ,双方公开收入并共同制定预算。老张虽然有些木讷,但是他非常理解兰花的孝顺,因为父母年纪大了,兰花陪父母的时间相对多一些。看着兰花遇到过节一个人在厨房早晨8点忙到晚上人走桌散。收拾完餐具回去累的腰酸背痛,便主动自掏腰包把老人过生日和年夜饭的餐都定在了饭店。看着别人的媳妇,胳膊上戴的金手镯漂亮,也买了一只送给兰花。兰花的儿子结婚重新装修房子时,老张忙前忙后买配件,每天去为新装修的房子开窗通风。而且在经济上也给予孩子很大的帮助。有了矛盾和分歧时,两人主动沟通真诚地处理问题解决矛盾。     
   人生暮年的秋天里,夕阳将兰花和老张的影子拉得很长,俩人走在铺满落叶的小路上,皱纹里盛满的不再是忐忑,而是岁月沉淀的笃定。与对的人再婚不是生命的补丁,而是夕阳下重新绽放的花朵。兰花和老张两个曾经尝遍人生苦涩的灵魂,在人生的深秋悄然相遇,半生的风雨,教会他们真心远比誓言更可靠。他们彼此以伤痕理解伤痕,用温暖交换温暖,把残缺的人生拼成完美的圆。原来人生最浪漫的不是轰轰烈烈,而是闲时与你立黄昏,灶前笑问粥可温!

共 452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非常有感情的纪实性散文。作者观察细腻,文笔凝练,饱含深情,写出了兰花这个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写得非常细致深沉,写出了兰花是一位孝顺而坚强的女性,她身上有很多可敬佩可圈点之处,最后苦尽甘来,遇见了同样有品德而互相理解的老张。作品写得有声有色,,让人感动。推荐阅读欣赏,并申报精品。 【金文编辑 王金启】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王金启        2025-10-04 21:51:19
  精彩美文,欢迎品读。
2 楼        文友:王金启        2025-10-04 21:52:09
  文笔优美,感情真挚,读后令人落泪,感人至深!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