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花香】月饼的清香(散文)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三,离八月十五只有两天时间。老伴从城里回来三天了,她让我买些月饼之类的东西,去看看她母亲。
中秋节送月饼,这是人之常情,我也很高兴。两边四位老人,就剩丈母娘一个人了,今年八十五岁高龄。用农村人的话说:有今天没明天,今晚鞋脱了,明天能不能穿上,谁也说不准。
最近这些年,农村也掀起了八月十五给丈母娘送月饼的习俗。有时老伴在城里不能回来,也要叮咛我买些月饼送去。老伴今年也六十五岁了,她操心她妈是名正言顺,这也很合乎情理。我知道她是个孝顺人,毕竟是亲生的妈。用老伴的话讲:“活着孝顺操心一下,比去世后大办强得多。”
我叮咛老伴,去时看看还需要什么东西。不一会老伴告诉我,她电话打通了,老人说来时什么都不要买,只割上一二斤肉,炒成臊子拿来,她偶尔想吃时放上些。“这多大点事?”我听后笑了笑,从县上回来时一次就割了四斤多肉,让老伴去做。我把刀子磨好,那天下午老伴尽心把肉切好、炒好。我准备和她阴历十三去她娘家,既送炒好的肉,又送月饼。
天还是阴沉沉的,像拉着个脸,时不时还飘着雨星,大地一片潮湿。地里墒大,潮气重,没种上麦子的农人有些急了。看天气预报,还是有雨,不知下到什么时候。毕竟收种为大,虽说时间不迟,但农人总放不下心。
现在毕竟天短了,早上起来都七点多了。昨晚老伴给丈母娘打了电话,说好今天去。洗刷完毕,吃了早饭,我用摩托车带上老伴,向街上赶去。一是买些月饼之类的东西,二是老伴说她老妈喜欢吃红薯,再买上几斤,让老人蒸着吃,毕竟年龄大了。常言道:“老小、老小,人一老就跟个小孩一样。”这一切我都能理解。
我问老伴:“给老人还给钱不?”老伴说:“年龄大了,今年老吃药,给上一百吧?”我二话没说,从房子的抽屉里抽出一百元递给老伴,让她去给。俗话说得好:“儿孝不如媳妇孝,女孝不如女婿孝。”
记得大前年,老伴回家,接来了她母亲,老人说她手机接听老断线,也听不清说话,我一问手机都用了几年了,我二话没说,我在镇上手机店买了个老年手机给了老人。
老伴买了月饼,又买了两个石榴,她说这是新鲜物,咱这里没有,买下让老人尝尝。她像个掌柜一样,挑东西、买东西,我倒像个服务员,做后勤保障工作,负责提东西、打秤、结账付款。
一切买好了,看看时间,上午十点多了。天还是老样子,说不下吧滴滴答答落几点雨星,说下吧雨又丝丝缕缕的不大。街道上许多人都谈论天气,怨天怨地,怨种麦时节阴雨绵绵。
我老两口也顾不了许多,骑上摩托车向丈母娘家赶去。丈母娘家刚卖完麦子,娃他舅和媳妇正整理装麦后的袋子。丈母娘拄着拐杖,站在大门口,不知是在等候我们,还是在看儿子、儿媳整理袋子。
娃他舅两口见我们来了,非常热情,放下手中的活,把我们接进去,忙泡了一杯茶给我。我见丈母娘身体还挺硬朗,虽然拄着拐杖,但说话底气还足,吐字清晰,思维也挺不错,反应快。我默默想,精神是福,只要身体好、能吃饭,啥都顺当了。
说实话,我还是挺疼丈母娘的。记得我还没结婚时,丈母娘就烙了白白的锅盔馍,不止一次拿到我单位。现在她老人家年龄大了,虽说三个儿子、儿媳都很孝顺,但我也要尽一个女婿应尽的职责。农村有句俗语:“一个女婿半个儿。”
我和老伴坐在老人的屋里,细细打量。老人头上的白发似乎又多了,双眼角的鱼尾纹更深了,两眼也深深陷在眼窝里,脸似乎瘦了,瘦弱的双手青筋暴起,让人一看就心里不舒服。我问她老人家吃饭咋样,她说吃饭还可以。
今年暑假老伴从城里回来,我俩把老人接到我家,住了十多天。那时老人各方面还都不错,那十多天里,我跟老伴商量,尽量满足老人的一切,想吃啥买啥,想用啥做啥。那几天天气炎热,我专门从县上买了一个落地扇,生活上可以说我无微不至地关怀。
老伴先掏出她炒的肉,又拿出月饼、水晶饼等老人能咬动的东西,还有其他零食。我看得出老人很高兴,今天心情也特别好。我清楚老人一辈子养育了一女三男,我老伴是唯一的女儿,也是老大,看得出老人家一辈子疼这个女儿,比疼儿子还疼。
老伴跟丈母娘越聊越亲切,越聊话越长。我站在一旁,手端着茶杯,一句话也插不进去,不过我也很高兴,母女的感情越聊越深了。老伴突然像想起什么,忙打开月饼让老母亲吃,还说要看着母亲吃完。老人吃了一块,老伴又拿出另一个种类的让她吃。老人不想吃了,在老伴的再三催促下又吃了一块。
老伴递过一杯茶水,老人喝了一口对女儿说:“你买的这月饼真清香,比你弟弟买的好吃多了。”我不由得偷偷笑了,八十多岁的老人了,还挺会说话,思维还清晰,对女儿拿的东西,就算不好也说好。我看得出,老伴也笑了,笑得很自然,只要老母亲满意,让她做什么都行。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十一点多了。我俩对老人说要回去,娃他妗子也进了屋,说什么都让吃了饭再走,还振振有词地说:“走亲戚不吃饭,还不让我村子人笑掉大牙?上午这饭必须吃。”我一听也无语了,老伴也点点头,我跟在后面,也不停说“好、好、好,吃、吃、吃”。
午饭在一片欢乐声中吃着,臊子面的香气扑鼻,灶房里满是香味。我真佩服娃他妗子的手艺,把臊子面做得这么香。一张圆桌上,热气腾腾的臊子面,上面漂着油炸的豆腐、葱花和不大不小的臊子。我一口气吃了十多碗,还觉得不解馋,虽说够了够了,又加了两碗。
我在灶房的饭桌旁,看着拉着风箱烧锅的丈母娘,又一次思绪万千。她耳不聋、眼不花,就是腿有些疼。听她说,在锅上做几个人的饭,还完全能拿得下来。
吃完饭,娃他妗子热情地又泡了一杯茶,让我喝着,说道别急着走,来了就多待一会。我不止一次想,吃了一辈子苦的丈母娘,现在身体还这么硬朗,我和老伴将来能不能也活到这个年龄?还是个迷。想着想着,又不自觉地笑了。
我想今天这月饼送到点子上了,我和老伴也看着她老人家吃了,还吃出了月饼的清香。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