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水·忆】空谷绝响崇家岭(散文) ——我和老戏骨昔阳文旅行之六
那天,我和郭凯敏、王丽云、杜宁林三位老戏骨到昔阳崇家岭夜宿已经很晚,两天的文旅行也已接近尾声,由于传说中的崇家岭美不胜收,不去体验实在是巨大的遗憾。于是在“红旗一条街”下来,直通祟家岭,车子接近山根时,我看到满天星辰似与往日不同,上弦月羞羞答答地镶嵌在繁星中,大地一片漆黑,可星辰却离我们很近,闪闪烁烁,璀璨夺目,仿佛进了梦幻中的天堂。当我们惊叹时,又像偶然坠落在了人间的境幻仙子。那些星辰如光辉的印章,一枚枚刻进我们的眸子里,越往山上行进,越感觉到驰骋在星河之中,仿佛宇宙早已为我们铺好回程的路基,云朵为我们温柔,星光为我们倾泻,邀约我们前去赴星河之约,我更觉得那是星光对灵魂的呼喊,对生命点燃的火焰,这种热切、新奇似乎是有生之年第一次。我说这里的星辰又大又亮,能歌善舞,仿佛在头顶上飘动,又好像是撒落在山中的星辰雨。
随行人笑了,说那是山河重写者构想的“岭上星空”。崇家岭康养居所最美的就是岭上与天空的星辰相连接,让旅人体验一种童话的感觉……
哦,我这才恍然大悟,这构思确实独特,差点以假乱真。但这云海星空美得让人想哭。在短短的几分钟,我们就经历了一段宏荡的星际史诗。
我们到达了一个林中小木屋,每人一所,活像空中楼阁,里面设置齐全,空气湿润,如同海洋气候,温热而不灼烧。随行人员介绍说,这是牧云森林营地的其中一处,山下还有帐篷营地,太空舱,今晚只能体验小木屋生活了。
那晚,我一夜未眠,我听到山中野兽的叫声,还听到风在林中造访,发出了独特的松涛声。许久没有聆听自然的声响,好像断送了原始的血缘一样,涌起了一部分忧伤。黎明到来时,我急不可耐地拉开通往阳台的落地玻璃门,站在木制的阳台上,满目苍绿,蝉鸣和鸟叫响成一片,如空谷里浩荡的绝响,我闭目聆听,顿悟到,只有自然才是众生的律法。我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这里没有嘈杂的商业交易,没有俗世八卦的喧闹,没有结党营私的狡诈,只有万物共鸣,植物相互供养。我倚栏眺望山中的岚气,晨雾刚漫过沾岭山的眉峰,崇家岭的森林便醒了。松针上的露珠晶莹剔透,风过时簌簌滚落,砸在山石上,像谁在远处敲着碎玉。树下经年的腐叶厚如软毯,那寂静里书写着满是时光的褶皱。我思想着在这岁月的褶皱里不知掩埋了多少动人的故事。如果可以,我愿斩断归途,驻足在这里,朝观云海,夜望星,在山中找一块地,种各种蔬菜,为自己煮一锅没有任何添加剂的饭食,一个人摆放餐具,一个人品尝自然的香醇,不需要玩伴,只需要晨光、天空、蝉鸣、鸟叫,邀请鸟族衔着野花搭一座花房子,为满山的松鼠举办一场晚会,让自然与自由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摆脱一切束缚,摈弃一切欲望,感受这种纯粹的山野之美,我这么驰骋着想象,一时忘记了身在何处。吱吜一声响动,惊走了我的美意。
我看到邻室的郭凯敏先生从小木屋走出来,先是感受了一下岭上的空气,然后朝山上望去。整个山间,一个别致的小木屋出来一个男子,那神态是意外的、惊诧的张望,如果再给他戴上一顶麦秸草帽,背上一个背篓,他就完全像山中的采药人了。这一情节是那么动人,我若是画家就一定画下这瞬间的画面。我向先生挥了挥手,然后从各自的木屋小径汇在一起,道安后,仿佛是梭罗笔下《瓦尔登湖》的一次邀约,先生在都市中生存,在喧嚣中进出,何以感受过这种山野之美。此刻,我们同是山间的居者,可我更像山中的主人。
我问他喜欢吗?
他说太喜欢了,在这里一闭眼就进入了深睡眠。昔阳境内的文旅设计最是生动,场景突出——安静,住所突出——精致,风格突出——古朴自然之美。
我笑了说,总有一种灵魂归回之感。在都市里灵魂被架在热闹中炒干了,缺少湿润,恬淡。那些寺庙和热点旅游地点,一并失去了松弛感。只有这里最适宜养心,养性、养情。你看这森林,你听这蝉鸣鸟叫,比起人间的乐曲不知动人多少倍!和人声鼎沸的人群迥然不同。
他说是的,这里叫岭家岭是吧?我最喜欢“崇”字,崇尚,崇高,天生带着神圣感。崇家岭,一定出过什么高人吧?
我说,任何村庄都有无尽的传说,古人择地而生,除风水之外,都有典故相传。据说在明朝,崇祯皇帝登基之前,他曾微服出巡,一路跋涉,来到了这片山岭。这里虽景色秀丽,却因地处偏远,鲜有人至。崇祯帝身处山林间,望着连绵的峰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心中满是对天下太平的祈愿。他在此处停留了数日,其间,与当地一位善良的崇姓老者交谈甚欢。老者虽不知眼前之人乃皇室贵胄,但见他气宇轩昂,谈吐不凡,便热情地分享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带他领略了山岭间的奇景,途中崇祯帝不慎失足,崴了脚,养伤在岭中的茅屋里,老者一家把纯米精粮让给崇祯帝吃,他们却吞食谷糠和野菜。昔阳境内有一句俗语:给人吃是扬名的,给自己吃是填坑的。崇祯帝发现后,大为感动!他认为此地百姓善良质朴,舍己为人,品质崇高,岭上环境宁静和平,皆因善良所致。《道德经》有言“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于是他默默许下宏愿,若他日能登基,定让天下百姓彼此相爱,过上这般安宁的日子。后来,崇祯帝即位,开始大力铲除阉党,整顿朝纲。然而,时局艰难,明朝积弊已久,诸多举措收效甚微。但他始终未曾忘记在那片山岭的经历,为了纪念那段时光,那一祟姓人家的善良,希望这片安宁之地能为天下带来好运,他便下旨将这片山岭命名为“崇家岭”,寄托着他对国家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期许。此后,陆续有百姓迁徙至此,在这片祥瑞之地扎根繁衍,“崇家岭”的名字就这样代代相传下来。
先生好奇地环视一下山野,哦,崇家岭的来历确实不凡。这里的百姓有善的根底,这是最深厚的文化。
是呀,真正的文化在乡间,都市只代表时尚。崇家岭从未更过名,还有一个典故,说是很久以前,崇家岭因森林茂密,人烟稀少,常有猛兽出没,危害周边百姓。一位崇姓壮士挺身而出,他武艺高强、胆识过人,手持利刃,深入山林与猛兽搏斗。他的胳膊被野兽撕去了皮肉,耳朵被野兽咬去了一半,他在挥剑时,胳膊上的血甩进野兽双眼,野兽一时失明,勇士趁机攻击,历经苦战,终于将猛兽制服,拯救了百姓。从此,“崇家岭”的名字也愈发响亮。
先生哦的一声说,这里既崇善,也崇勇。善、勇是人生两大气脉。
我说,崇家岭人不仅崇尚善、勇,也崇尚义!据说当年榆次一常姓人家,先人外出经商,遭遇失利,贫困交加,一路少有人助,途经崇家岭病死在路旁。村民们发现后,不忍他暴尸荒野,便挖坑捡石将他掩埋。巧合的是,此地被风水先生认为是“头枕银崖山,足登喝水洞”,是绝妙的风水宝地,有山可靠,有水顺流。此后,常家果然逐渐崛起,成为全国闻名晋商巨子,而崇家岭因地处交通要道,晋商的驼队叮咣路过,崇家岭的村民总是热情地提供食宿,驼队为他们带来外界的商品,他们的特产也带向远方,双方互通有无,形成了独特的贸易景象。
先生点头称是。这里不仅是康养身体,还是康养心灵的营地,重整山河的创业者,也一定是依从了岭上深厚的人文精神滋养人心而建筑。这让我对昔阳好人文化更加着迷,到处是好人现象。文学也好,文艺也罢,必须深入在生活和历史中探测人类真实的脉搏。
我们一路交淡,从修筑的山间小路走去,岭上的风光尽收眼底。一只小松鼠从我们脚下路过,匆匆走了一截,还停下来给了我们一个注目礼,我向它摆了摆手算是回了礼遇。崇家岭宛如一颗绿色宝石,镶嵌在太行山西麓,平均海拔988.6米。朝霞从树的枝杈中射出一条条淡黄色的光柱,极是心旷神怡。
山下有游乐场,三五成群的年轻人已经光顾,他们坐着越野卡丁车,高空自行车……吱哩哇啦地尖叫,享受着青春的探险。印象中,过去祟家岭仅仅有一座孤立的水库,如今热闹非凡,山河魔幻变相,冬滑雪,夏滑草,四季不闲,坐拥六条专业雪道,年轻人寻找刺激,在阳光下蹦蹦跳跳,呜呜哇哇叫啸一片。那长长的彩道,仿佛是仙女抛下的彩虹,游人在体验滑草时,惊险的五官都不在正位上,但他们是通关的勇士。在我看来,这难道不像人生的一条条通关吗?而此时,我和郭凯敏先生酷是闯过人生一道道关口的老者,重温青春的激情依然生动。崇家岭的牧云森林营地老少皆宜,真是美不胜收。
这时小木屋的主人醒了。王丽云和杜宇林二位老戏骨,站在木屋前深呼吸,看看天,看看山,再看身后的小木屋,惊异于她们睡了一夜,才发现此时自己像空降的外星人。她们上过各种舞台,演过不同角色,走过各种场景,但她们惊呼:还没见过青山里藏着的小木屋,酷似海市蜃楼。
我将捡到一只大蝉的尸体,想送给杜老师作标本,谁知她吓得哇哇大叫。郭凯敏和王丽云二位老师忙过来救援,以为杜老师遭到什么袭击。而我却笑得东倒西歪。把树上的几只鸟吓得扑簌簌起飞。
山中的薄雾游离在苍绿中,正值盛夏,蝉鸣是林中最热烈的调子。初听时,像是谁在树梢上挂满了银铃,一阵风过,便叮叮当当响成一片;细听之下,又觉如千万支琴弦同时被拨动,高低错落,织成一张绵密的声网,将整座山岭温柔笼罩。阳光泼洒在枝叶上,蝉儿们像是被点燃了激情,歌声高亢嘹亮,那声音里带着股不驯的野劲儿,仿佛是怀念崇姓壮士的灵魂壮歌,又像是为崇祯帝崇善的心境最深切的回应!老油松的枝丫间,有几只蝉在放声高歌。它们的歌声穿过斑驳的光影,与风穿过树缝的轻响交织在一起,成了崇家岭独有的旋律。最惹眼的是那些油松,枝丫横斜如苍龙探爪,其中一根枯枝断裂处积着半捧雨珠,映出细碎的天光。我想,这树一定见过崇祯帝微服时马蹄踏过的晨霜,听过崇姓壮士斗虎时的怒吼震落的松果,也见证了岭上人们厚道,为晋商先人垒石造坟,赢得商业繁华,当然,也听过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枪声,说不定那树身洞穴正是子弹穿过的枪眼呢!此刻它静默地伫立在崖边,树皮的裂纹里嵌着青苔,像被岁月揉皱的信笺,写满未讲完的故事……
崇家岭,一个深含着“忠义、善良、勇敢”的山野,它让我联想到“父亲”这个亲切的词汇,它把自然中的野性、粗犷、苍劲、宽厚,梦一般地萦绕在我的记忆中。人与自然的独特缘分,本身就是一部哲学史。遗憾的是,在这里停留的时间太短太短,没有走到它的每一个角落,但它却让我的灵魂得到了一次深层的康养。告别崇家岭居所时,阳光在苍绿中涂上了一层浅金,风声依旧,像是无数故事在山谷间回荡。这座沉默的山岭,敛收了太多的悲欢离合,承载了太多的记忆。它就像一首无字的史诗,在岁月的长河中静静流淌,等待着后人去聆听,去解读……
2025.10.2净心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