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诗韵中华 >> 短篇 >> 诗词古韵 >> 【诗韵】七律●国庆归乡记(古韵十首)

编辑推荐 【诗韵】七律●国庆归乡记(古韵十首)


作者:北斗永春 布衣,369.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7发表时间:2025-10-05 12:04:24
摘要:七律《国庆归乡记》十首前言 国庆归乡,拾乡土细碎入韵;十首七律,凝故人情暖成诗。从高速风携秸秆香,到叔公烟杆、祖母糖纸,再到后视镜边的泪痕,每句皆为亲历之景,每字尽是牵念之情——以古律写今时归意,让乡味与故情,都藏在可触可忆的诗行里。原创首发

七律●国庆归乡记(古韵十首)
  
   其一 高速归乡
  
   十月轮声碾故程,风掠栏干送野声。
   焦糖香远辞城郭,秸秆烟轻扑袖盈。
   谷糠细落掌心暖,祖手温痕忆里明。
   一路尘劳皆散却,乡心先共暮云宁。
  
   其二 叔公迎候
  
   车转村头路始平,石磨斜倚见翁行。
   蓝衫卷袖晒油明,竹管包浆映眼明。
   烟磕磨纹灰簌簌,篮过门框响咿嘤。
   昔时嫌慢今贪缓,脆枣藏香系情浓。
  
   其三 祖母老屋
  
   老屋牵牛绕杆生,紫英迎日映灯明。
   门虚半掩闻厨响,人踮霜肩够罐倾。
   白发斜簪红卡旧,围裙浅印粉痕轻。
   年年此日团圆饼,昔嫌甜腻今魂萦。
  
   其四 灶前忆旧
  
   灶畔声传罐落轻,阿婆见我眼先明。
   掌茧蹭疤思爬树,发雪沾粉理调羹。
   排炖嫩玉米初熟,糖裹虎纹纸尚馨。
   最是贴心葱不犯,一盘蛋净故园情。
  
   其五 晒场闲步
  
   晒场千顷泛金晴,婶子堆边剥玉缨。
   指缝须黄沾午阳,衣边麦秸缀秋声。
   热穗递来甜汁溅,生苞偷嚼颊酸盈。
   今朝细品绵香里,犹有掌心暖意萦。
  
   其六 老井椿痕
  
   井畔青石岁月磨,桶残犹记少年过。
   昔藏树后防公责,今舀泉中解腻多。
   椿镌国庆痕渐淡,钩留快字忆同磋。
   一瓢清冽浇心腑,故物依依照碧波。
  
   其七 童送国旗
  
   堂兄携子入门庭,红袄圆颅怯意生。
   小手擎旗边角卷,轻声唤叔语尤诚。
   昔随祖侧擎旗奔,今见孙前把意倾。
   一点猩红凝国色,薪传情味自相生。
  
   其八 夜宴乡情
  
   满桌佳肴杂翠青,瓶倾村酿话农耕。
   婆添菜叠如山积,叔说年丰比旧增。
   城局虚语多客套,乡音入耳最温馨。
   月移花影歌飘远,犬吠疏篱夜渐宁。
  
   其九 别时装箱
  
   晓色初分户未扃,箱中物满叠层层。
   饼藏芝麻香透纸,椒腌酱味记悬绳。
   纸条嘱辣朱痕浅,手拍车辕暖意生。
   更约归期烹酱肘,叮咛声里日初升。
  
   其十 后视镜望
  
   车驰高速雾初晴,乡味渐遥心未平。
   掌暖犹存衣上迹,旗红已刻梦中明。
   不为新景寻归意,只向旧人觅故情。
   椿树遮痕看不见,泪沾后视镜边明。
  
   2025年10月3日星期五

共 82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组七律以 “国庆归乡” 为核心线索,串联起从启程、相逢到别离的完整历程,既恪守古韵格律之严谨,又饱含真挚动人的乡土情怀与家国意涵,堪称一首用诗行写就的 “归乡纪录片”。“白发斜簪红卡旧,围裙浅印粉痕轻”,用 “红卡”“粉痕” 两个微小物件,勾勒出祖母慈祥的形象; “排炖嫩玉米初熟,糖裹虎纹纸尚馨”,以玉米的清甜、糖纸的馨香唤起童年味觉记忆。总体而言,这组《七律●国庆归乡记》既是对古典诗词体裁的传承,也是对当代人乡愁情感的精准描摹。它以细腻的笔触、连贯的脉络、深沉的情感,将一次普通的归乡之旅写得荡气回肠,让读者在品味诗韵之美的同时,也唤起心底对故乡、对亲人、对家国的柔软眷恋 —— 这正是诗最动人的力量。学习点赞,感谢赐玉,佳作推荐共赏。【编辑:张宁仁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张宁仁安        2025-10-05 12:06:08
  品赏佳作美韵 感受意境情怀 学习欣赏诗笔 佳作推荐共赏
2 楼        文友:贵州王先生        2025-10-05 12:09:50
  欣赏诗友佳作,感佩才情,问好诗友,祝愉悦笔丰!!!
3 楼        文友:枫叶飘零        2025-10-05 12:27:51
  欣赏一组佳作期待更多精彩!
四季尽葱茏,浑身节气浓。人生当效竹,不做扁平庸!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