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遇】五湖穿越(散文)
一
起初,我和许多人一样,总觉得沙漠无情,苍凉,荒寂,炙烤,干旱,狂沙……哪一样都令人心头一沉,难免沉郁。然而,当我走进腾格里沙漠,走过大漠上一个个碧水盈盈的湖泊时,却发现它竟然如此多姿多彩,浩瀚,雄浑,粗犷,炽热,甚至不乏柔情、绝美……
“五湖穿越”是一个旅游项目,简单说就是深入沙漠腹地六十多公里,探秘五个各具特色的湖泊。沙漠里有湖?是的,几百个已存在数千万年的原生态湖泊,星罗棋布于大漠之中,这些或大或小的湖泊,足以颠覆人们对美的认知和想象。
今年五一过后,我和妻子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寻觅“塞上江南”的风光景致。出门旅行当然要做好功课,在翻找塞上行攻略时,我就被“五湖穿越”深深吸引,漫漫黄沙之中一个个湖点缀其间,湛蓝的、碧绿的,竟然还有红色的,美不胜收。但是,要参加这样一次沙漠之旅并不容易。若选择自驾,并非租辆SUV或吉普车就能贸然进入沙漠,后来我们在沙漠里看到这一类车散落的保险杠等零部件,就像汽车修理厂。最主要的是沙漠里没有固定的路标,所有的沙脊、沙窝皆可成为“路”,没有熟练的沙漠驾驶经验,断然不敢尝试。几经对比,我们选定了一家旅行社,报名参加这项颇受年轻人青睐的活动,领略沙漠的壮美与湖泊的秀美。去沙漠穿越五湖,可以分别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和宁夏银川市、中卫市出发,我们人在银川,就从银川出发。
天蓝云白,柔和晨风中,我们乘坐堪比悍马的丰田坦途皮卡车,沿着贺兰山脚下的公路,向着腾格里沙漠飞驰。腾格里沙漠是我国第四大沙漠,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的东南部,处在贺兰山与雅布赖山之间。腾格里是蒙语,意思就是“天”,寓意茫茫流沙如渺无边际的天空。那些美丽的湖泊,就藏在腾格里沙漠腹地,等待勇敢者前去一睹沙湖的风姿。
我们是拼车,还有两名来自贵州的小伙子与我们同车。车子驶过银川市内的几个街口,又跟上两辆坦途皮卡,一黑色一白色,我们的车是蓝色,三辆车组成一个车队。车队驶过贺兰山的苍凉,进入内蒙古地界,沿着穿沙公路行驶一个多小时,终于在沙漠边缘停下。三位师傅给各自车胎放掉一部分气,这样可以增加轮胎与沙漠的接触面积,降低车辆重心,保证车辆行驶平稳。又把一面高杆小红旗固定在车尾,司机说当车进入沙窝里这个旗子飘在外边,可以提示其他车辆有车开过来。领头的师傅走过来,嘱咐我们全程扣好安全带,怕晕车的现在可以吃防晕车的药了。
一切妥当,司机师傅一声“坐稳了”,皮卡嘶吼起来,不愧是5.7的排气量,三辆车瞬间狂飙着冲向沙丘,瀚海茫茫,前路漫漫。
二
皮卡车快速冲上一道陡斜的沙丘,车头高扬,前轮悬空。我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眼前是耀目的蓝天白云。一瞬间,汽车好像卡在沙丘上,随即车头猛地一沉,黄沙扑面而来,皮卡快速冲向沙窝,车内响起一阵尖叫。真没想到,我们的五湖穿越是在尖叫声中拉开帷幕的。
司机一边猛打方向盘,一边对我们说,遇到这样惊险的地段,尽管大声尖叫,这样有助于缓解情绪。沙漠里没有红绿灯,也没有画好的道路标识标线,三辆皮卡就像脱缰的野马在沙丘间狂奔,时而一路纵队,尾随而行,时而一字排开,并驾齐驱,快速旋转的车轮卷起两道沙柱,好像大海里披荆斩棘的快艇。司机师傅不大愿意沿着车辙行驶,专拣沙面无痕的地方开,好似以大漠为纸,车轮为笔,尽情书写着一撇一捺的狂草。
狂飙之后,我们陡然进入一个静美的世界——天鹅湖澄碧如玉,倏然铺展眼前,静静地卧在沙山的臂弯里,美得令人心旌摇曳。我不敢相信,茫茫朔漠里竟然藏着如此妩媚的柔情。我甚至疑心,莫不是火热的沙漠炙烤了蓝天,天空融化了一捧蔚蓝滴落在黄沙中。
皮卡车停在一棵大树下,我惊讶大漠里竟会长出这么高大的树。树不多,只有几十棵散落在湖岸。大树下是低矮的沙枣树,枝干虬曲,好像一个个古里古怪的精灵,顶着一头绿得发亮的“头发”,在沙地里探头探脑,打量着扰了它们清梦的游客。再靠近湖边一点,就是一地的野草,一株挨着一株,弯曲的叶子上蒙着一层沙尘,看得出它们生长得很倔强,狂风刮起的时候,这片沼泽或许会被黄沙掩埋。但此时,风和日丽,微风过后,草儿轻轻摇曳,与平静的湖面和静止的沙丘生成动静对比的画面,洋溢出盎然的生机。
踩着软软的泥沙,躲开沼泽里的水洼,我们来到湖边。湖水湛蓝,清澈通透,阳光透过湖面,在水下依稀可辨的水草上晃动,闪动着一块块明亮的光斑,使得整个湖鲜活起来,仿若跳着节奏舒缓的舞蹈。对岸是绵延起伏的沙丘,像一幅巨大的画框圈起一湾湛蓝。高企的沙脊线错落有致、曲线优美,凹进去的沙窝舒展着大片的斜沙面,如同旷野的风吹展开的鎏金绸缎,沙面上的细沙被风雕刻出层层波纹,又像海浪拥抱沙滩后留下的印痕。太阳是一位技艺高超的画师,将光线泼洒在沙脊线上,涂抹在沙窝斜面上,只几笔便让沙丘明暗相间,立体感拉得满满的,而沙丘也很艺术,把长长的影子铺到湖水里,黄沙环抱翠湖,翠湖依偎黄沙,醉了天地,醉了人间。
打破湖面静谧的是鸟和水禽。一群群野鸭游弋在湖汊里,一会儿潜入水中觅食,一会儿又掠着水面飞到近岸处,向着湖岸上的游客演绎“红掌拨清波”的诗意,荡起一圈圈的波纹轻轻摇动几株纤细的水草。几只大鸟展开宽大的翅膀盘旋水面上,几声唳鸣,几许清幽。
司机发动了汽车,似乎是怕惊扰了卧在沙丘下的骆驼,没有加大油门,任由汽车缓缓沿着湖岸慢行。这一波游人没有骑骆驼的,那些骆驼便静静地俯卧着,这让沙漠少了阵阵清脆的驼铃声,少了印在黄沙上长长的驼影,静谧依旧,安之若素。
三
谁会相信沙漠会睁开眼睛凝望苍穹?
两个湖,一深一浅,外圈的湖圈起一个长圆的环,中间凸起一座小巧的沙岛,又圈起一湾碧水,恰似眼睛的瞳孔。从空中俯瞰,恰似湖面一只深邃的“龙眼”,又因湖水翡翠般的颜色,人们给这湖起了一个形象的名字“龙眼翡翠湖”。湖中有湖,湖似明眸,镶嵌在金色的沙丘间,就像沙漠睁开的眼睛,泪眼朦胧地望向天空。我不知道这块沙漠里的洼地有着怎样潸然泪下的故事,或者有着怎样的热情似火的期盼,肆虐的风,无边的沙,淅沥的雨,共同雕琢这深情的明眸,给沙漠平添了几许温润、一丝神秘,像腾格里沙漠最深沉的梦境,让人在荒凉之中感受大自然的伟力和诗情画意。
司机师傅喊我和妻子拍照,让我们站在湖边一排砂砾堆上,他放飞了无人机,“嗡嗡”地围着我们取景。其实,我心里清楚,若是以广袤的沙丘为背景,人站在多高的堆土上,都是渺小的,若是以龙眼翡翠湖为背景,那就大煞风景,破坏了沙漠深情的凝望。我让司机师傅将无人机飞到“瞳孔”上方,从屏幕中看到,椭圆形的岸线一层层向外延展,如同沙漠的指纹,湖心小岛内的水色由浅至深,由淡淡的浅绿过渡深深的墨绿色,像一颗大大的祖母绿宝石,绿得让人屏息,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我沿着湖边绕行一圈,近距离欣赏这大美的景色。湖水清澈见底,真如翡翠一般,湿漉漉的岸边泛着一层白色的痕迹,这是湖水高盐碱所致。浅浅的湖水荡着被风吹皱的涟漪,轻轻涌向岸边,绿与白交织成一道流动光斑。脚踩在白色的盐壳上,能听到轻微的“咔嚓”声,像美女娓娓的倾诉。转到湖的后边,大概因为游人很少踏足的缘故,一丛丛细草从盐壳探出,随风微微摇曳,它们不惧盐碱的苦涩,以纤细的躯体给这片寂静之地带来一抹生机。荒芜的尽头,也会有倔强的生命,坚忍不拔,生生不息。
抬头望远,烈日下黄沙无边无际。低头看湖,一汪碧绿、水色秀美。我不禁自问,是谁把荒漠极致的苍凉与眼前的奇异瑰丽糅合在一起?
四
当皮卡停在“乌兰湖”外的停车场时,师傅没有马上让我们去湖边赏景,却招呼我们吃饭。这让我们有些心急,因为早有耳闻乌兰湖被称之为“地球的心脏”,很想早点看见这颗博大的心。
午饭是司机师傅早晨买的烤鸭,这也是旅游公司提供的服务,车接车送,提供午餐和饮水。在沙漠里,吃着薄饼卷烤鸭,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真是别有一番滋味。餐后,我在景区入口处观看宣传牌,原来乌兰湖也是个盐湖,湖内生长着丰富的微生物,能够产生红色色素,使湖水呈现红色,“乌兰”在蒙语中就是红色的意思。从图片上看,它由无数个小水洼组成,水洼之间泛着白色的盐碱,像一根根血管串联起来,人们就把乌兰湖称作“地球的心脏”。
司机师傅拿着无人机带着我们走进乌兰湖。师傅说,现在还不是乌兰湖最好的季节,7月才是湖水最红的时候。脚下的湖滩上泛着晶莹的光,那是盐碱的结晶,层层叠叠,藏着湖水涨落的密码。蹲在湖边仔细看,一团团浅红色的水藻漂浮在水面,温度越高,这些小生命分泌的色素越浓烈,湖水就越红。鼻息间萦绕着淡淡的腥气,这也是浮游藻类的“杰作”。
俯瞰乌兰湖,真是一颗好大的心脏。白色盐碱地分割着大小不一像龟壳一样的水洼,将那一汪赭红勾勒得格外清晰,看上去很像一根根蜿蜒的血脉。无人机晃动的镜头,让人感觉这颗心脏似乎还在跳动,赋予人们一种原始的、野性的力量,感受到生命的律动,也许用心倾听,还能听到沙漠的心跳。
看着看着,我忽然觉得眼前的心脏化作一大束艳红的玫瑰。早年人们称沙漠盐湖为“玫瑰湖”,这个名字更贴切,也更唯美浪漫,不规则的水洼组合起来就是一大捧玫瑰花,沙漠捧出的似火爱情。不知道早年歌手庾澄庆演唱歌曲《热情的沙漠》时,有没有来腾格里沙漠采风,是否见过沙漠里盛开的“玫瑰”。
忽然,有歌声传来。一群游客围拢在湖边,兴高采烈,又唱又跳,虽然扰了湖畔清幽,却不失热烈火爆,倒真像歌里唱得那样:我的热情好像一把火,燃烧了整个沙漠……
五
原定的第四个湖是月亮湖,仅听名字,唯美的意境自来。可惜,牧民不让进。司机师傅说,沙漠里看上去像无人区,实际上湖泊湿地都由牧民承包了。月亮湖因牧民从事种植或养殖,怕游客破坏了环境,所以不让进去了。虽然有些遗憾,却更觉生态保护之可贵。
司机师傅说得没错,腾格里沙漠如今早就变了模样。塞北人们几十年如一日治理黄沙,令黄沙变绿,沙尘暴的天气越来越少。穿沙公路方便人们出行,到沙漠旅行的人越来越多,带动沙漠里有了酒店饭店,和我们同车的两个小伙子,前一天就是在中卫沙漠酒店住了一宿,睡在空旷的大漠里,遥望璀璨星空。也有勇敢者在当地向导的引领下,徒步穿越腾格里沙漠。“大漠风尘日色昏”“白日黄云昏”,沙漠本就是这般狂野,与洪水、泥石流、狂风暴雪一样都是大自然的形态,也是人与自然赖以生存的共同体。苍穹之下,山川河流、一草一木皆有灵性,我们唯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开发利用自然,才能与大自然和谐共生,享受大自然带来的一切美好。
为了不失“五湖穿越”的合同约定,司机师傅临时调整到“骆驼湖”一游。与天鹅湖的灵动、龙眼翡翠湖的奇异、乌兰湖的热烈相比,骆驼湖乏善可陈。也是湖水晶莹,黄沙簇拥,但我们经历过三座醉美的沙湖之后,便觉得骆驼湖的平淡,就连司机师傅都懒得放飞无人机了。据说,从空中俯瞰,这个湖外形很像一只匍匐沙海的骆驼,因此得名骆驼湖。
也许是司机师傅看出我们兴奋过后有些倦怠,三辆皮卡又开始在沙漠里撒欢。引擎发出轰鸣声,三辆车变换着队形,忽地飞越沙梁,忽地碾过沙窝,沿着刀锋般的沙脊飞速向前,而后又沿着陡峭的沙坡滑下,惊险刺激,引起一阵接着一阵的惊呼声。当车子缓行时,我望着沙地上的一行行交错的车辙,忽然觉得好像五线谱,谱写一曲礼敬大自然的赞歌。
翻过几座沙丘,皮卡车再次加速,嘶吼着冲上高高的沙脊,车头一横便稳稳地停在黄沙刀锋之上。车子两侧都是陡峭的沙坡,除了我们刚刚驶过的地方留着深深的车辙,其余沙面平滑无痕。起伏的曲线蜿蜒在斜阳下,高光处熠熠生辉,背阴处幽幽暗暗,明暗交错间勾勒出沙丘的妩媚柔美。
一个青玉般的湖泊展现眼前,倒映着天光云影。这是我们最后穿越的“琵琶湖”,因为湖岸黄沙勾勒成琵琶形状而得名。站在沙丘上眺望,琵琶湖确如其名,恰似一个水滴凝成的琵琶,不知道是哪位神仙遗落的琵琶琴,更不知谁能弹奏一曲苍凉而悠远的歌。夕阳下,黄沙瀚海中,湖水泛着黄绿相间的光泽,在朔漠雄浑的底色上洇开一片温柔。四周的绿洲更加茂密,一片葱绿,彰显出大漠独特的生机。湖的背后,夕阳笼罩的沙丘渐变成暖暖的橘红色,好似金色沙浪翻滚着,又好像沉默的倾听者,听闻晚风里琴声幽幽。
回首,“平沙茫茫黄入天”,笔直的穿沙公路伸向远处逶迤的山峦。山是铁青色的贺兰山,山的那一边就是塞上江南。回银川的路上,天地之辽阔,沙漠之雄浑,湖泊之绝美,都凝固成腾格里的魂魄,沉淀为心间的一粒金沙,折射沙漠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