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小事】我是农民(散文)
天还未亮,远处山峦还是一片青黑,大舅便起身了。推开木门,一股清冽的空气扑面而来,带着泥土和露水的味道。院子里,老黄狗摇着尾巴迎上来,他拍了拍它的头,走向井边打水。这样的清晨,大舅已经过了五十多年了。
庄稼人没有睡懒觉的福分。春夏之际,四更天就得起床,下地干活。等到日头毒辣起来,已是干了半天的活儿。大舅的背脊早已被岁月和劳作压得微驼,手掌上的老茧层层叠叠,记录着与锄头镰刀相伴的岁月。
记得小时候父母忙,把我寄养在了大舅家。那时候大舅妈的父母就住在他们家前院,身体不是太好,大舅就让她回家陪父母他一个人种地。那时候我就七八岁,把我一个人放家里,大舅不放心,每次下地都会领着我下田。大舅他总喜欢说:“人哄地皮,地哄肚皮。”这话我记了一辈子。那时候我还不太懂事,支支吾吾地听着,大舅看着我傻乎乎的点头就和我解释说,土地和我们农民都是一样的,从不会说谎话搞一些欺瞒手段。你对它付出多少,它就会回报你多少,春天撒下的种子,只要你辛勤耕耘,夏日汗水浇灌,到了秋天,便是金灿灿的收获。
大舅的解释让我懂得了,只有农民踏踏实实地辛苦付出,才会有丰盈的收获。在大舅的眼里,农民在播种时节,弯腰点种,除草时候,顶着日头,汗珠子砸在土里,摔成八瓣;收割季节,更是要抢天时,生怕一场雨来,辛苦半年的收成就泡了汤。但这些辛苦,都是应当的。世上哪有不劳而获的好事呢?
前几年村里有许多青壮年,撇下家里的土地去了城里,并且和大舅不错的哥们还窜搭大舅也去城里打工算了。大舅身体又好还会瓦匠这门手艺,但都让大舅拒绝了。大舅说:“俺是农民,一辈子种地为生,我去了城里家里的地咋办?”别人咋说大舅也是雷打不动,他说他只管种自己的地。他还倔倔地说:“如果村里的青壮年都走了,留下一些老弱病残,村庄还有啥意义呀!你们尽管出去挣钱就是了,我愿意守在村里过踏实的日子。”
大舅家的邻居住的是张大爷一家,他有五个儿女,考学的考学打工的打工。他在一次下地的时候扭伤了腰,去医院检查还查出了肺病,需要住院治疗。儿女听说了都忙一时赶不回来。大舅听说了就去了医院,大舅妈留下照顾他,大舅从医院回来帮他把地里的玉米都给收了。大舅还捎信给他的几个儿女,尽管忙你们的吧,家里有我帮忙呢。不仅如此,村里人也是热情肠,有几家老人还拿着鸡蛋鸡汤去医院看望。大舅说,一个村的村民和一家人没两样,谁有困难了伸把手都是应该的。
一个雨天,半夜里大舅被敲门声惊醒了。原来是大舅家前院卖水果的邻居小李家媳妇生孩子难产,需要送城里的医院。大舅闻讯后二话没说,骑上家里的三轮车,大舅妈和小李抱着产妇给打着伞一起去了市里医院。那天,大舅没打任何雨具,浑身上下淋得湿透了。好在送得及时,小李媳妇顺利的生下来一个大胖儿子。那些日子农活也多,小李留在医院伺候媳妇,我也是休假回村,就每天和大舅去小李他家地里帮他家干农活。村里得信了,也都来地里帮忙。我媳妇每天负责给李家媳妇做饭,送到医院。给我们几个帮忙干农活的,做饭送到地头。那些日子,我们都感觉很累,但心里也是暖的。我媳妇说:“村里人多好呀,看着就温暖。”大舅说:“村里人就是一家人谁家有了难处,都不会坐视不管的。”
在这之前,媳妇和我商量说换一个大一点的房子。就把我们现在住的房子让给大舅住吧。反正我们现在村里也没啥亲人了。我听了媳妇的话,表示赞同,因为我父母去世后,大舅就是我们的亲人了。我就和大舅说了我们的意思。虽然房子小点,但也是城里的房子呀!再说了我们离得近有个事也好帮忙。大舅坚决地拒绝了,他说,他是农民的儿子,再说了大舅妈也不愿意去城里。他留下来还要照顾他的岳父母呢。他们年纪也不年轻了,在村里住一辈子了,离不开这里。他要陪着他的岳父母做一辈子的孝子。
村里的人是真诚的热情的,每逢农忙时节,家家户户都在地里忙活。傍晚时分,炊烟袅袅升起,女人们回家做饭,男人们则收拾农具,慢慢往家走。路上相遇,互相问问收成,说说天气,虽然疲惫,脸上却带着满足的笑容。这种简单而充实的生活,让大舅感到踏实。
村庄的秋天是最美的,庄稼熟了,田野里一片金黄,沉甸甸的麦穗挂在枝头,随风轻摆。每年庄稼收割的时候,我都会领着我们一大家回到村里,去地里帮忙干活。每次我张罗回村里,儿子都会扬起脖子问我:“爸爸,咱们为啥总回村里呀?”我告诉他,因为我就是农民!以后我老了也会落叶归根的。每次回去帮忙干活,虽然会感觉很累,但我的心里是欢喜的。看着一车车的粮食拉回家,院子里堆起金黄的谷堆,一年的辛苦就有了着落。这时候,大舅妈会蒸上新米,饭香飘满整个院子,就着一盘炒青菜,也会觉得那是人间最美味的饭菜。这种生活才是踏实的。
粮食入仓的那天,是大舅一家最幸福的时光。那时候你就看吧,大舅总会坐在门槛上,吧哒吧哒抽上一袋老旱烟,看着满院的收成,眼睛眯缝笑着,褶子里会笑出老泪。大舅有两个儿子,一个儿子在家种地,另外一个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城里工作并安了家。说以后挣了钱一定买个大一点的房子把一大家人都接到城里,也该让老人们享享清福了。大舅直接一嗓子:“别和我说这个!我是农民,土地才是我的命!我去城里干嘛?喝西北风吗?”我知道大舅是舍不得这片土地,舍不得春种秋收的期盼与喜悦。
农民靠天吃饭,最知感恩。风调雨顺的年景,我们感激;收成不好时,也不怨天尤人,只盼来年能有好转。这种对天地的敬畏,是现代人渐渐丢失的品格。
这些年过去了,我们村里的变化也是蛮大的。政府部门几次来人规划村里的建设,关心那些一直守候在村里的村民。一条柏油路也修到了村口,还给每家每户通了自来水,不少人家的儿女从城里回来了,在家里盖起了新房。但不变的是农人的本性:勤劳、朴实、善良。大舅依然保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习惯,依然珍惜每一粒粮食,依然邻里互助,和睦相处。
或许在有些城里人的眼里,农村落后,农民愚昧。但他们哪里知道,我们农民有着自己的智慧和快乐。我们知道什么时节种什么作物,知道看云识天气,知道土地的特性,知道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的生活虽然简单,但内心充实;虽然辛苦,但问心无愧。
我和大舅想法其实都是一样的,为自己是农民而自豪。我们种出的粮食,养活了天下人;我们守护着土地,保持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东西。没有农民,哪来的饭菜香?没有农村,哪来的乡愁?
每当我携家带口回到乡村,每当我扛着锄头走在田埂上,看着这片祖辈耕耘的土地,看着绿油油的庄稼,心里便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这土地养育了我们世世代代,我们也将回归这片土地。
我是农民,我脚踏实地,我勤劳朴实,知足常乐。我用汗水浇灌希望,用双手创造生活。春华秋实,岁月更迭,我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生命的痕迹。
我为我是农民,而感到万分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