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桃源诗岛 >> 短篇 >> 现代诗歌 >> 【桃源】在绿源村(组诗)

编辑推荐 【桃源】在绿源村(组诗)


作者:云淡风轻江山 布衣,286.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8发表时间:2025-10-07 11:46:37

1.早晨的绿源村
  
   晨雾轻掩山头,喜鹊是最早的清醒者
   站立枝头鸣唱初秋凉爽
   待收的麦穗贪恋每一滴夜露
   土豆的根脉静悄悄的壮大
  
   成帘的绿叶河至东南向西北
   一阶一阶把清澈的珠宝撒满河床
   昨晚月光留下最好的洁白
  
   村庄安静,鸟鸣婉转
   牛羊反刍完了昨夜的青草
   又踩着晨曦奔向浓雾弥漫的高山
  
   初秋的原野四处站满成熟的庄稼
   白墙青瓦安置熟睡的梦
   早晨的绿源村藏着山水相依的乾坤
  
   喜鹊就是解梦人
   鸣叫着捧着五彩祥云
   把追梦赤子揽入胸怀之中
  
   2.大雨中的绿源村
  
   绿叶河满了,满溢了望穿
   秋水把嶙峋的石头放下
  
   喜鹊躲在窝里凭栏
   车轮带动水花,四溅到路两边
  
   奔赴的人抵达心安
   大雨笼罩下的绿源寄出素白的尺笺
  
   3.绿源村的雨
  
   秋雨绵绵思远道
   唯独麻子川绿源村更甚一筹
   下就下个豪放洒脱
   下就下个任性妄为
  
   雾扯开雨帘,把远方以及远方的牵挂隔绝
   滂沱大雨,无差别投放在这片土地上
   最涨精神的绿叶河浪花汹涌
   像极了那些青春
  
   拔节的声音里有安放的疼
   来自山野的涛声,呢喃最初梦想
   瓢泼大雨洗过的绿
   和牧马滩的花朵一起劫后余生
  
   水的世界满溢温柔
   也把细流撺掇成浪头
   发出令世界颤抖的怒吼
   为熟透的山野驱赶蚕食秋虫
  
   古往今来的秋雨都是永远填不满河谷的乡愁
   总会酿成漫过窗棂的浪头
   在烫喉的刹那,给血脉指出家的方向
  
   4.在绿源村
  
   你说:“这是鱼归于海”
   哪知道二十年风雨兼程的倒带
  
   烂熟的安全规则救不了缺乏技艺的溺水
   拿着规则应对汹涌秋潮
  
   晚秋的雷电击中倒伏的人
   无力防范秋水的泛滥
  
   整个身心被时光的潮湿包围
   谁来陪我走过一个人的秋天
  
   秋水收割的河床也有适合它的事物
   我的心思喜鹊听见过
  
   该用怎样合适的方式去结束不合适的事
   高于河流的影子置身事外
  
   碎裂的视线看不到苍茫的尽头
   坐在这中秋雷电交加的夜色里
  
   谈明月清风,收枯枝败叶
   和孩子一样不问年成
  
   水汽浩荡的山川田野
   八月已经垂垂老矣
  
   唯有卸下斑驳摇曳的灯影
   还人间以老样子
  
   才能在大水漫灌的田野中
   拾捡人间的新晴

共 102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绿源村》组诗以二十四节气般的精准,雕刻出乡土中国的精神图谱。诗人笔下的绿源村既是具象的地理坐标,更是承载集体记忆的精神原乡。组诗在四季轮回中构建起完整的时空哲学:春日的晨雾与喜鹊承载着苏醒的期盼,盛夏的暴雨迸发出生命原始的狂野,秋收的饱满与冬日的沉淀形成张力十足的叙事节奏。这种循环时序暗合农耕文明的生命观,使诗歌获得超越个体的永恒性。诗人对自然意象的运用堪称精妙——“绿叶河” 作为贯穿始终的意象,从清澈溪流演变为汹涌秋潮,完成了由具体物象到精神隐喻的升华。而 “喜鹊” 作为诗人的化身,既是田园的守护者,更是存在困境的叩问者。在技术层面,诗歌通过 “拔节的声音里有安放的疼” 这样通感手法的运用,将植物生长与生命疼痛巧妙缝合。而 “水的世界满溢温柔/也把细流撺掇成浪头” 的悖论式书写,则揭示出自然中蕴藏的辩证法则。当诗人写下 “古往今来的秋雨都是永远填不满河谷的乡愁” ,已然将个人经验上升为民族集体的文化乡愁。这组诗最终抵达的,是每个中国人血脉中沉睡的乡土基因,是工业文明背景下对精神原乡的深情回望。【桃源编辑:冰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冰泉        2025-10-07 11:54:33
  感谢云淡风轻老师赐稿桃源社团!此组诗以绿源村和绿叶河为抒情主线,情真意挚,感人肺腑,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洋溢着滚烫的乡愁味道。欣赏佳作,推荐共享!
以文会友,与诗同行;让生命之花,盛开在文字的海洋!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