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曾经】悟空之评议囧事篇(随笔)
一
很多时候,悟空是相当郁闷的,尽管单从西天取经的历程和结果来看,他早已算得上是功成名就。郁闷之一,搞不清管理自己的机构中到底谁大谁小,以至于很多时候陷入“公婆不分”的窘境;郁闷之二,弄不明当初取经路上的价值取向和所作所为,放置于现行的评判框架中,究竟该当如何来定义和评价;郁闷之三,算不准“为了谁、依靠谁”的宏观真理到底该当怎样演绎才能“上悦天庭中乐伙伴下喜妖怪”。后经好事之徒考证,得出结论如下:究其实,当是悟空激流而未勇退之故也,所以才平生了许多尘俗的烦恼。
许是应了“从郁闷中剥夺快乐,让快乐者愈加快乐,让郁闷者益发郁闷”的那则定律,正当悟空处在茫然的无聊无趣之际,天庭和雷音寺联合出台的一项“重走取经路,千洞万妖评圣僧”举措,让现今的斗战胜佛、曾经的齐天大圣、更久前的弼马温,犹如兜头一瓢凉水,更加的惶惑了。
活动的主旨文件写得很明确:“在历史的天平上,在公平的砝码中,全面地客观地辩证地考评取经以及取经者,以深邃的禅理智慧和巨大的现实勇气,对该举措给予更加充分更加合理更加具有时代性的定位,发挥‘鉴古今、明得失、知兴衰’之效用。”对于活动的途径方式,文件也作了提纲挈领式的表述:“走‘一线’路,议‘一线’事,评‘一线’者;把评判的权利交还给利益攸关方,让褒贬的糖果板子回归到自发自觉,变评议的旁观者、座上宾为评议的发动者、主人翁。”而对于活动的推进实施,文件同样作了具体化:“一述一议一打分,一者一票一归总。”
二
规则既定,关于取经的评议活动遂如期推进。
在取经者陈述阶段,面对千洞万妖,唐僧师徒四人外带白龙马自是不敢怠慢,纷纷作了主题叙述。其精心准备的程度,仅从标题即可窥见一斑:《踏遍千山行万水,一切只为群妖幸福故》(唐僧)、《劈波斩浪勇争先,降妖除魔何足惧》(孙悟空)、《大智大愚人皆笑,我心我慧惟自知》(猪八戒)、《心无旁骛埋头赶路,任劳任怨尽心挑担》(沙僧)、《我腿行我路,取经成通途》(白龙马),除却悟空的稍稍直白且霸气外露外,余皆含蓄有加。当然,作为听众的各色妖怪,也早已进化得很有灵性,在场面上很给面子很给力,给予了取经团队各个成员几乎同样热烈的掌声。因此,该环节结束后,曾经很有心理负担的孙悟空竟然有了某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到第二个议论环节,氛围悄悄地起了些变化。鉴于妖怪众多,不可能人人参与口头评价,故只能按照等距随机抽查的原则,选取确立样本。评议工作人员本着公平公正原则,按“禽兽属性+雌雄性别+栖息类别+归属级别”各个指标进行科学加权,最终决定由黑熊精、白骨精、九头怪作为典型代表,对取经团队作个性化评价。
白骨精率先发言:“女士优先,我就不客气地‘超车’了。我觉得,唐僧悲天悯人、虚怀若谷,对生命的敬畏、呵护甚至于延伸到了一草一木,其所作所为完全是圣僧的一种本能,可敬可叹。猪八戒憨态可掬,具有返璞归真的稚拙美。沙和尚勤劳勇敢,白龙马任劳任怨。最是孙悟空,简单粗暴,不解妖怪疾苦。”
“白骨精说得有理,唐僧的一言一行,无不高风亮节,圣僧之风使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即便我取得了他的袈裟据为己有,他也很是气定神闲,只是让孙悟空取回便是,毫无嗔念。孙悟空则逞强斗勇,比较毛糙,很不善于做妖怪的思想工作。白龙马很不错。猪八戒、沙和尚对我来说是续篇,一般情况下我不对假设性问题作假设性评价,但我觉得他们应该是不错的,要不然也进不了取经团队。”
“两位的发言比较有先发优势,简直是抢了我的台词。再让我来评,有些犯难啊。我看,还是做个老好怪算了,他们整个团队都很好,很OK。特别是居于核心位置的唐僧,更是发挥了精神导师的引领功能。就算他不小心落入到我掌管的水中,也不忘整理自己的着装,就连落魄都那样的雍容大气。哦,对了,还是要给孙悟空一点小小的建议:多学点禅理,少点低俗之气;多学点包容,少点桀骜之气;多学点谦逊,少点骄傲之气。要还按原先那样,动辄以金箍棒相威胁,甚至不是威胁,而是实实在在地劈头盖脸轮将下来,那我们这些妖怪怎么禁受得起呢?为什么就不能好言好语、和风细雨呢?”九头怪说到最后,情不自禁地淌下了晶莹的泪珠。
黑熊怪、白骨精也深有同感,不住地点头,并极其合拍地湿润了妖眼。言者慷慨激昂,听者神情各异。唐僧自然稳如泰山,喜怒不形于色。八戒、沙僧、白龙马却自得之色外露。最如坐针毡的要数孙悟空了,先前稳如磐石的价值取向、自信大厦瞬间变得不确定以至于模糊起来。
相对于前两个“述”“议”环节的集中,“评”就分散自如了许多。在阿傩、伽叶、太白金星、巨灵神联合组成的评议工作组的监督指挥下,各妖洞采用交叉上洞的方式,把万余份测评卷交到每一个妖怪的手中,填好后再回收交专门机构汇总。
测评卷的设计从便利于妖怪作答的角度入手,仅五道题:你知道西天取经这回事么?你认为西天取经有价值么?你支持西天取经么?你碰到过西天取经团队么?如果碰到过,他们对你态度好么?请按态度好差依次排序。其五题的加权分值为1:1:1:1:6。最后一题若填没有碰到过,则按1分计入总分。测评果然很严格,等问卷发出后,唐僧等才得以一睹其真容。除孙悟空外,大家纷纷表示,这个问卷契合主题,贴近实际,能够用最简单的方式反映出最有意义的功德。
三
若干个月后,取经团队各成员的评议成绩隆重出炉。唐僧以99分高居榜首,而且所失一分还是某些小妖因仰慕尤甚而漏填的缘故。猪八戒凭滑稽、白龙马凭英俊,分别获得85、90分的优秀分数。沙和尚凭勤劳凭木讷,也获得了75分的中等分数。孙悟空则比较囧,累计相加,仅仅得到了50分的不合格分数。其原因主要在第二、第三环节,除了在“议”中其正向评价不高外,更主要的是在测评中,因为大多数妖怪在见到孙悟空真容之间就已经被消灭,少数见到其真容的,留下深刻印象的也只是粗大的金箍棒和杀气腾腾的呵斥,这和经常深入妖洞和妖怪打成一片的唐僧、八戒、沙僧他们相比,显然是很大的劣势。
于是,通过评议这个载体,唐僧得颂扬,八戒、白龙马得嘉奖,沙和尚得认可,惟有孙悟空要补课——补禅理知识之课,补温文尔雅之课,补心性柔和之课,更补和各色对象打成一片之课。在一片颂扬声中,“重走取经路,千洞万妖评圣僧”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略略有些煞风景的是,个别好事之徒依据该评议结果对取经进行了九九八十一次推演,却发现按此套路行事,怎么也到达不了取经的成功彼岸,并进而得出孙悟空的补课效果和取经成功率成反比的关系。幸好这仅仅局限在好事之徒之流,因此可以也必须忽略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