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中秋琐记(散文)
◎月饼
中秋节,必少不了月饼。有人说:“月饼这东西就显得特尴尬,像个没收到通知就跑来上班的实习生,杵在那儿,谁看都多余。”
这个中秋节是躲不过去了,拿出月饼刚想咬一口,突然发现,月饼上有嵌字:“吕洞宾”“天鹅肉”“嫩草”“秤砣”……
我不成了:“狗”“癞蛤蟆”“老驴”和“王八”了吗?
气死我了。
狗咬吕洞宾,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老驴啃嫩草。再就是,王八吞秤砣,铁了心了!
我不成了那个……不说了。
你说,这月饼还让不让人吃了?不吃,心不甘,吃吧,又不甘心。我呐个中秋节哦!你说,闹不闹心?
老夫曰:
中秋云遮月,
饴饼遇吕嵓。(注)
呵呵掩囧态:
人嫌犬不嫌。
慢乞嗟来食,
蔬果盈玉盘。
听雨回廊下,
菊黄笑语欢。
想那苏夫子,
大醉望广寒: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注:吕嵓。吕洞宾,八仙之一,名吕嵒。嵒,“岩”。
◎霖雨
一个月了,这雨下得,湿漉漉水淋淋的……
感觉天漏了,女娲忙着休假,没人补。看到一个女人在网上抱怨:你发现没有?西安这雨,就跟你屋里头那个烂怂老汉是一模一样,哎,你需要他的时候,他不在你跟前,你不需要他的时候,成天围着你转圈圈,胡骚轻。七八月的时候,把人晒得跟兵马俑一样地,人家憋着一滴雨都不下。现在天凉了,不需要人家咧,人家给你冷怂得下……停了两天,你都以为,哎,老天爷开眼了,长眼色咧,其实,不是,是人家下累了。知道不?又稀里哗啦下开咧……嗨,屋里头一堆衣裳还没有晒干,我都不知道明天穿啥?真得是“问世间晴(情)为何物”?哎,内衣不得干,只叫人内裤没得穿。
有人调侃:这是人们夏天求的雨,老天爷现在才审批下来!
长安,秋雨绵绵,人要长毛了。这是杜甫说的,不信你看。有人开始科普:
今年国庆天天下雨,这雨下的,跟南方那个梅雨季节一样,这咋回事?
这个,在古代,就叫做我们关中的“秋梅雨”或者“关中秋霖”。文献记载,在三国时代,关中在每年的秋季,也就是农历的八、九月,阳历的九、十月份,就要下一到二个月的连续的阴雨。这就是非常著名的“关中秋霖”。在南方每年的六月份“入梅”。那在我们关中,每年的八九月份也有“入霖”。今年,就是如此。在1300多年前的唐代,唐代的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这一年,长安城就连续下了两个月的霖雨。那一年的秋雨,是非常严重的。两个月的雨,导致百姓无法出门,庄稼被毁,道路被淹,房屋受损。所以,在那一年,诗人杜甫就专门写诗来描述那年的长安秋雨,叫做《秋雨叹•三首》。其中有一首,杜甫就提到他两个月都没有出门了:“老夫不出长蓬蒿”。而小孩子们,却在秋雨中玩得非常高兴,“稚子无忧走风雨”。
有人回忆到:一九七六年入秋,下了整四十天。有人说,八三年九月下了一个月。
虽是过来人,我不记得了。只是看见,今年的秋雨天,云层黑沉,这雨,没完没了。每天听屋檐上落雨的啪啪声,你说心烦不?
“正月十五雪打灯,八月十五云遮月”。国庆逢中秋,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说好的举头望明月,我举了三天头,脖子都快断了,就看见邻居家那条,晾了半个月都没干的裤衩儿,在那儿荡悠呢……前天雨,昨天雨,今天雨,查了下天气预报:9号雨,10号雨,11号雨。
12号,中雨……
2025。10。07 浐灞半岛云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