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小事】点心渣馒头(散文)
昨天蒸馒头,一下让我想起了那年父亲做的点心渣馒头。
那年父亲工作调转,奶奶也和我们一家来到承德。奶奶爱吃零嘴,尤其爱吃甜食。父亲那时每月开支的日子会回来一次。每次回来都会给奶奶买一些熟食,一些糖果,一些江米条,酥饼,大油糕。奶奶喜欢吃独食,每次父亲买回的糕点她会锁进红木箱里从不给我们吃,每次糕点吃完了,会把点心盒拿出来,里面有时会剩下一些点心渣。哥有时会忍不住翻动那些盒子,用手抓点心渣吃,我见了会跑过去打掉他捧在手里的点心渣骂他“没出息!”
父亲见到了会把点心渣一点点收起,一天母亲发面蒸馒头的时候,父亲用那些点心渣给我们包了点心渣馒头。点心渣馒头摆在桌上,我坚决不吃。我怨恨父亲的偏心眼总给奶奶吃独食,奶奶吃点心剩的渣子让我们吃,我才不会吃呢?看着哥伸出手拿馒头,我用眼睛狠狠瞪着他,并用筷子狠狠打他的手。他几次拿我几次打,最后哥不得不再去拿点心渣的馒头。父亲做的六个点心渣馒头,奶奶吃了一个,剩下的五个父亲和母亲也没舍得吃,我和哥第二天上学,母亲悄悄给我俩装进饭盒里。
不知情的我和哥,中午吃饭的时候,一口咬下去一种香甜立马充斥我的味蕾。那种香甜是我从未吃过的,我连吃几大口忘记了是奶奶吃剩的点心渣子做的馒头,只觉得它就是天下最好的美事了。哥也同样如此,一边吃一边说香好吃,并说我:“早知道点心渣的馒头这么好吃,你打不打我手我也吃呀!”是啊,要知道点心渣馒头吃得这么香甜,我才顾不得打哥的手呢,我就直接抢着吃了。那天我和哥吃掉了母亲给我俩带的五个点心渣馒头。
晚上回家和母亲说起父亲做的点心渣馒头好吃,奶奶说:“才知道呀!点心渣才是点心的精髓呢!我故意留出来的,就是想让你俩吃的,你俩不识趣呀!大华小时候我也给他做过点心渣馒头。”
那天从奶奶奶的嘴里我们了解到,奶奶和爷爷结婚的时候,爷爷家徒四壁不说,还有一个瘫在床上的母亲。爷爷的父亲在爷爷在外当兵的时候得了一场大病,住院治疗了一阵时间,因此也欠下了医院一大笔钱结果最后还是病逝了。爷爷不得不提前退伍回来。奶奶和爷爷认识并结婚是通过媒人介绍的,奶奶家境殷实,家里父母还开了粮店,她不嫌弃爷爷的穷,和爷爷结婚后挑起了家的大梁。奶奶刚进入何家,奶奶就找了一个远近有名的老中医给婆婆号脉,当她听老中医说自己婆婆的病有治愈的可能时,她高兴得对中医表示:“你就给开药治疗吧!花多少钱我都会给我婆婆治的!”老中医环顾家里的窘迫犹豫地说:“她这病不是一天两天得的,如果想要治好,估计得花不少钱。就你家里目前这样的情况……”奶奶不等他说完急忙说:“放心吧,尽管对症下药。我有钱!我会挣钱给婆婆治病的!”
奶奶说到做到,为了治病方便,她还把婆婆送进这个老中医的诊所,让婆婆住了院。她对爷爷说:“有妈才有家!我一定会让婆婆健健康康的!”奶奶从自己家的粮店拿走自己的股份,给婆婆交了一部分治疗费,然后坐车南下开始跑外做买卖。在此期间,奶奶没日没夜在外奔忙,吃尽了所有的苦,第一时间挣回了钱补齐了婆婆的治疗费,还把公公去世时欠下的外债全部还清了。回家后,奶奶把婆婆用板车拉回家里。一年后,婆婆也在奶奶的精心照顾积极治疗下能拄拐行走了。以前奶奶做买卖是去外地,有孩子后,她就在家附近开了一个糕点铺。奶奶之所以开这个糕点铺是因为婆婆喜欢吃糕点。还记得那时她刚和爷爷谈恋爱时,第一次去爷爷家她拿了两盒糕点,婆婆躺在床上看见糕点眼里冒着光。她从婆婆的眼光里看到了婆婆想吃糕点的迫切,她急忙打开糕点盒给婆婆拿了一块核桃酥,婆婆颤巍巍地接过来,一小口一小口地吃着,核桃酥很酥,掉了许多渣,她用手收起来往嘴里放着说:“多好的酥饼呀!渣才是精髓呀!”
奶奶即使开着糕点铺,也从舍不得拿点心给自己的几个孩子吃。每次进了好点心,都会给婆婆拿回去。只是收拾点心盒剩下的残渣留下来拿回家,给家里的孩子包点心渣的馒头。一开始,家里的几个孩子也如我一样,为只能吃点心渣吃不上点心而抱怨。奶奶都会说:“你奶奶是家里的长辈,你父亲的妈,妈妈是需要疼的呀!疼她不是用嘴说的,要用行动呀!给予她最好的才是疼。”
几个孩子也被奶奶说服了,懂得了奶奶的心。而且奶奶做的点心渣馒头也确实香甜,也都喜欢上点心渣馒头。父亲就爱吃奶奶做的点心渣馒头。每次父亲从家里带饭去学校,会带点心渣的馒头,同学尝后都喜欢吃。奶奶听说后,每次给父亲带饭都会给他多带几个,父亲都会分给同学……
那天回到家我和哥说点心渣馒头好吃,没过多久,奶奶又让母亲做了点心渣馒头。后来我才知道,这些点心渣是奶奶把自己吃的点心,故意捏碎了做的。她说,“我不能总吃独食,有好东西分享吃着才香。”
后来,每当家里蒸馒头时,父亲总会特意包上几个点心渣馒头。那香甜的味道,成了我和哥哥童年最温暖的记忆之一。奶奶的那个专用的装满零食的红木箱子,渐渐的奶奶也不再上锁。每次开支的日子,父亲还会给奶奶买一些吃的零食和糕点,奶奶还会放进箱子里,她说防止跑味。但她会告诉我和哥:“你俩想吃啥就去尽管拿好了。”有时箱子里的吃的东西多了,奶奶看我俩也不好意思去拿,她会主动拿出一些糖果,点心,摆满她的小饭桌,分给我和哥。她说:“大家一起吃,才更香。”
许多年后,我才真正明白,那小小的点心渣馒头里,包裹的不仅是点心的精髓,更是三代人之间无声的爱与孝道的传承。奶奶用她独特的方式告诉我们:孝,不是轰轰烈烈的誓言,而是藏在日常点滴里的细心呵护;爱,不是独占与偏私,而是学会把最好的留给最该被疼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