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花香】构思(散文)

编辑推荐 【丁香·花香】构思(散文)


作者:闰土 进士,6723.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4发表时间:2025-10-08 15:51:32
摘要:写文章的人在写作前都要构思、写提纲,这是基本的常识,就这好像农民种麦一样,先选好种子,选好后再收拾一下,剔除个别燕麦、节节麦等,最后还要拌上农药,晾晒一下。虽然大多是买的种子,但还是要拾掇一下才好。

写文章的人在写作前都要构思、写提纲,这是基本的常识,就这好像农民种麦一样,先选好种子,选好后再收拾一下,剔除个别燕麦、节节麦等,最后还要拌上农药,晾晒一下。虽然大多是买的种子,但还是要拾掇一下才好。
   写文章、搞创作,构思必不可少。我常常在写文章前,先构思并拟好题目,再紧紧围绕题目,列出一二三的提纲,接着围绕提纲写文章。这样能避免脱题,更能杜绝俗话说的“提笔千言,离题万里”的不良现象。
   记得一位大师说过:“写文章如同女人做针线活,要粗中有细、细中有粗。”这话一点不假。
   我们县在市上、省上算是文化大县,人才济济、藏龙卧虎,全国作协会员及省、市作协会员众多,写作风气正盛,写作水平也高,所写出的文章也相当不错,每年出书的人也不在少数,也常常开会研讨写作的知识和写作技巧,包括写作前的构思。
   我写作前,总要先勾勒出大致轮廓,在清静中思考,细细回顾,列出题纲,这样也好下手,避免偏离主题的现象。
   我原来的六分碾麦场,现在栽上了苹果树。周围各家各户也根据自己的需求,栽了苹果树、桃树、核桃树、梨树,还有栽风景树的,真是五花八门、包罗万象,可谓在这小块地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我迷上了这里,它风景优美、环境宜人,且离村庄近。春季春暖花开时,柳絮被春风吹得扬扬洒洒,一群群燕子展着优美的翅膀,叽叽喳喳地飞了回来。迎春花在春天里如同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徐徐展开,在花丛中熠熠生辉,散发着春天的气息。我拿着锄头坐在苹果园中,看着五彩斑斓的苹果花蕾、地里的杂草、小“生产路”边叫不上名字的小花,还有不远处高大楸树上形态各异的鸟窝,这神奇的一切,看得眼花缭乱。
   这一切不都是好素材吗?我心潮起伏,开始构思如何下笔,把农村这风景如画的美景展现出来,让人们陶醉在这美的海洋里。
   我突然构思出一篇散文《小树林里面的写作》,打算用质朴的语言、接地气的写法,再融入农村方言和歇后语,这样我想能增强文章的可读性。文章发到江山文学网第二天,就获评了精品。
   曾记得一位名家说过:“文章先要打动自己,才能打动读者。”这话讲得真好!写这篇文章时,我几乎泪目。看景写景、看人写人、看物写物,文章自然流畅。许多文友加了我的微信,说这篇文章写得真好。有位读者发信息说他读了三遍,每一遍都有新收获。他说文中写到写作的小树林,“它比我县城的办公室自在、比家里有空调的房子雅致、更比其它地方清静。”这位文友还说:“像这样的文字,只有闰土这样的乡土作家能写出来,既接地气又亲切,像拉家常一样,让我不知不觉从中受到教育,我真是望尘莫及。”
   说实话,在苹果树旁的土槐林里构思、写文,别有一番风味。我常常推着一辆装苹果的小推车,里面放着一把大锄、两个小凳子和一大瓶浓浓的茶水,往村庄不远处场里的苹果地赶去。
   只要我在家,几乎所有时间都在苹果地里。不理解的人议论:“这个人像有神经病,不管有集没集都跟,地里没啥活,一天两趟往地里钻。”
   我早已习惯了这片风景如画的土地。在地里,我选在自家苹果树旁别人家栽的土槐树下,那棵高大挺拔的土槐树,把仅有的三分地都罩住了。我把锄头往土槐树旁一靠,取下小凳子和茶水,坐在凳子上,背靠土槐树,另一张凳子放手机。看着四周的风景,闭目构思,然后用笔写下一二三的写作提纲,接着就用手机开始描写。我常常觉得,只要构思好了、有了灵感,后面写文章就是水到渠成,不用费多大劲。
   一年多来,我在这地头上写了不少文章,都发表在江山文学网上。因为构思到位、结构完整、想象力丰富,写出的文章几乎一半都是精品。
   有一次,我写累了,站起来在土槐树林里转悠,看见一丛丛韭菜,不知是主人种的还是野生的。春天的韭菜十分鲜嫩,粉扑扑的像豆芽,在树下的野草中格外醒目。我用手掐了几棵,韭菜上渗出的嫩汁闻起来很香。我突然想,何不写写韭菜呢?
   我低头沉思片刻,构思好后,用笔匆匆写下几个提纲要点,就开始写韭菜。时间一分分过去,太阳从东边移到了头顶,春天的阳光温柔而又亲切。我废寝忘食地写着,连头顶树上鸟儿的欢叫都没打扰到我,完全沉浸在写作的高兴之中。
   初稿完成后,我仰望天空,长长舒了一口气。看手机才发现已经下午一点半了,这时才觉得肚子饿——毕竟早上七点吃的早饭。
   经过下午和晚上的精心修改,我还是不放心,又发给一位文友帮忙修改。当天晚上,修改好的文章我第一时间投到江山文学网,第二天晚上就获评了精品。
   江山精品是对我作品的认可,也是对我精神上的鼓励。作为丁香社团的社长,我更要带头,带领好社团、打造好社团。
   《韭菜》获精品后,那晚我激动得睡不着。蔬菜不止韭菜一种,我喜欢吃豇豆,前两天门口种的豇豆熟了,我摘了些,放电饭锅煮好后凉拌,特别好吃。为何不写写豇豆呢?
   我又开始构思,写种豇豆的辛苦、豇豆的营养成分、好吃的做法等。写完后精心修改,心里特别高兴。既然写韭菜能获精品,那我就多写些这类文章。用农村人的话说:“哪里熟了就先摘哪里。”
   我不由自主地又想到带“洋”字的蔬菜,中国人的蔬菜,为啥带这么多“洋”字呢?思绪纷飞中,我又开始构思有关“洋”字蔬菜的文章。
   带“洋”字的蔬菜还真不少,按农村人的叫法有:洋柿子(西红柿)、洋芋、洋葱、洋角辣子等。我把它们一一列出来,一篇篇构思、一篇篇描写。
   我就在那片土槐树林里,头顶有树枝遮阴,手端浓茶,伴着两张凳子、一顶草帽,在地里度过一天天。
   不知不觉的写,几乎一天写一篇,十天过去,六篇有关蔬菜的文章就完成了。其中五篇获精品,一篇因疑似A1超标未获精品。
   我粗略算过,两年多来,在这片土槐树林、苹果树下构思写下的文章有一百五十多篇,获精率超过百分之六十。
   我常常想,环境好、有素材、构思到位,就能文思泉涌。只要下苦功,慢慢就能写出好文章,写出打动人心的文章。
   但我对这一切还不满意,我要下更大的功夫,多构思,写出更多引人入胜的好文章。
   (原创首发)

共 242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以“构思”为核心,将写作构思比作农民选种备耕,生动阐释了其在创作中的重要性。作者闰土以自身经历为引,讲述了在苹果园、土槐林等乡土环境中,从自然景致与生活日常里汲取灵感,通过列提纲、细打磨完成创作的过程。文中穿插名家名言,结合《小树林里面的写作》《韭菜》等作品的创作故事,展现了“接地气”的写作风格与对创作的热忱。从单篇文章构思到系列蔬菜主题创作,作者用超过六成的精品率印证了“环境、素材、构思”结合的创作之道,字里行间满是乡土作家对生活的敏锐观察与对写作的执着追求,也为读者提供了真实可感的创作借鉴。推荐阅读【编辑:清风一缕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清风一缕情        2025-10-08 15:52:51
  此文以“构思”为线,将写作与农耕巧妙勾连,满是乡土意趣。他扎根苹果园、土槐林的创作日常,让“从生活里找素材”不再是空话——见韭菜写韭菜,观豇豆思“洋”菜,鲜活又质朴。文中“打动自己才能打动读者”的体悟,配上超六成的精品率,既显创作诚意,也为写作者提供了“接地气”的实践范本,读来亲切又有启发。
2 楼        文友:武双喜        2025-10-08 18:19:56
  闰土老师的《构思》是一篇满溢乡土气息的创作记录,作者以农民选种类比文章的构思,将写作与田间劳作紧密结合起来,在苹果园、土槐树下的日常场景里,捕捉到韭菜。豇豆等鲜活的素材,并且写的有声有色。
3 楼        文友:武双喜        2025-10-08 18:30:05
  文章满是泥土的芬芳,将写作构思化作田间农活般的自然,土槐树下的题纲、苹果园里的灵感,真实又动人,从“文章先打动自己”的坚守,让毎篇文章都有温度。这般接地气的创作,正是乡土文学最珍贵的模样。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