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星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星】春哥的江湖气和仗义心(散文)

编辑推荐 【星星】春哥的江湖气和仗义心(散文)


作者:爱莫问天 童生,641.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34发表时间:2025-10-08 17:07:15
摘要:是夜,想起了春哥,遂提笔……

记忆的闸门,总在不经意间被推开。
   窗外是2025年深秋的光景,夜色沉静,墨一般浓。桌上摊着春哥主笔的法律意见书,铅字密密麻麻,透着一股子冷静和克制。指尖划过那几行工整的宋体,脑海里晃过的,却是春哥那张总带着三分豪气、七分爽朗的脸,还有他那几乎能把屋顶掀翻的洪亮嗓门。
   这份文书,是他江湖的A面——规矩、专业,一丝不苟。
   而我熟悉的那个春哥,还有他的B面——带着烟火气的、滚烫的、仗义的那一面。
   截然不同的两面,像硬币的正反,奇妙地长在他身上,拼成一个立体的、可触可感的春哥。我的思绪,不由得飘回了那个一切的起点——2019年的冬天。
  
   一、鹧鸪天·初识春哥
   初识洪钟震玉墀,霜襟雪胆立雄姿。
   审文勾画力穿纸,辩理争锋声撼扉。
   守后户,固藩篱,江湖传说启玄机。
   寒窗考核相逢处,犹见昆仑移岳时。
  
   那是个被表格、数据和汇报塞满的年末。空气里除了冷,还绷着一根年度考核的弦。承蒙老领导覃总关照,我被抽调到公司考核小组,名义上是学习,心里却揣着初涉核心工作的忐忑。
   就在那间忙忙碌碌的办公室里,我第一次见到了春哥。
   人还没到,声音先撞了进来。
   “这条款绝对不行,必须改!出了事谁担?你担还是我担?”
   那讲电话的动静,像惊堂木砸在桌上,掷地有声,穿透门板,震得空气嗡嗡响。我一抬头,看见一个精神矍铄的男人大步走进来,手里攥着文件,眉头微锁,像一座移动的山。他身板厚实,走起路来带风,气场压人。他一来,办公室的嘈杂不自觉就低了几分。
   老领导笑着介绍:“这是公司法务部部长,组里的法律专家,合同和法律问题都由他把关。”
   春哥这才从文件里抬起眼,目光落在我身上,脸上的严肃瞬间化了,伸出手来:“小伙子精神!”他的手宽厚有力,骨节分明,掌心是热的。
   那便是我对春哥的第一印象——嗓门亮,中气足,底气厚,朝气旺。后来我才慢慢咂摸出来,他那底气不单来自职位,更源于骨子里的专业自信;而那朝气,是一种闯荡多年却没被磨平的生命力,是那种“事儿来了不怕事”的敞亮。
   随后的几天,我亲眼见识了春哥在专业上的“说一不二”。一到法务审核,他就像换了个人。随和不见了,换上的是近乎苛刻的严谨。他写字力道遒劲,勾画合同条款时力透纸背。有时为了一个词的表述,他能跟业务负责人争得脸红脖子粗。
   “不是我爱较真,”他常亮着嗓门说,“这白纸黑字签下去,就是法律凭证。现在当老好人,将来出了事,哭都找不着调儿。”他这岗位,就是给公司“守后门”的。后门守不紧,前面生意再红火,一阵风就能刮倒。
   “守后门”三个字,说起来轻巧,守起来难。那时我才真切感觉到,这个看似粗犷的汉子,肩上扛着多么细致入微的担子。
   关于他的传说,也在那时断断续续飘进耳朵。同事说,春哥是公司的“守门员”。那些几乎被定为坏账、蒙尘多年的应收账款,经他的手,竟一笔笔奇迹般地回来了。
   过程传得神乎其神:有说他带人堵过对方老板的门;有说他摸清了对方底细,谈判时句句戳心窝子;还有说他动用了些“道上”关系,软硬兼施。
   我生性胆小,听着这些带着江湖腥风血雨的片段,又好奇又忐忑,从不敢主动打听。只在走廊偶遇风尘仆仆、刚从外地回来的春哥,看他眼窝深陷却目光如电,就觉得这男人身上,一定藏着许多我想象不到的惊心动魄。但无论如何,一个事实摆在眼前:他做到了许多人做不到的事,用自己的法子,实实在在守住了公司的利益。
   那时的春哥,是我眼里令人敬畏的法务大佬,是一尊声如洪钟、坚守原则的门神。除了必要的几句工作交流,我们再没更多交集。我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几年后命运会把我俩扔进同一间办公室,让我得以窥见这尊门神背后,那充满烟火与人情的广阔江湖。
  
   二、临江仙·同室相处
   浏卉新城同室暖,曦光晕染窗纱。
   江湖踏遍忆生涯。矿尘侵客袖,律典伴年华。
  
   侠骨能容三教语,柔肠偏系孤槎。
   茶烟袅处话桑麻。相逢清晏里,日月映灵霞。
  
   人生的际遇,有时候巧得像小说。
   2022年对我,是个坎儿。承蒙老板赏识,我担任起助理一职,喜悦和压力一块儿来。紧接着,是分配办公室。
   当行政办同事告诉我,工位在城区办浏卉新城,同屋的是法务部春哥时,我心里先是一咯噔,随后涌上的,竟是一种没由来的踏实。
   是春哥。
   那个考核季里嗓门洪亮的男人,那个传说里能呼风唤雨的法务大佬。我几乎没犹豫,立刻应下:“没问题,我就和春哥一间吧。”
   现在回想,那个决定里,或许有对熟脸的依赖,但更多的,是一种直觉——我觉得,跟春哥在一块儿,踏实。
   浏卉新城的这间办公室,成了我们故事真正开始的地方。房间不大,陈设简单,靠墙并排两张办公桌,窗边那盆玉树是春哥弄来的,他说:“有点绿色,养眼。”从此,我们开始了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日子。
   后来一次午间闲聊,春哥一边泡茶,一边用略带沙哑的嗓子告诉我,这间办公室来来去去换过好几茬人,有的高升,有的调岗。
   “就你了,”他喝了口白开水,斜我一眼,半开玩笑,“耐受力强,跟我这儿一待就是这么多年。说不清,道不明,这算不算咱俩的缘分?”
   我嘿嘿一笑,心里暖烘烘的。是啊,这说不清道不明的缘分。
   朝夕相处,像文火慢炖,渐渐熟络了彼此,也让我掀开了春哥那层法务大佬的面纱,看到了他更丰富、更实在的底色。
   他警校毕业的背景我早知道,但具体履历,是在一次次茶余饭后的闲谈里,才像拼图一样完整起来。他从警校出来后,没进公安系统,而是回了柳树沟,从销售干起。远赴安徽卖过磷矿石,销售过化工产品,在充满酒桌文化、人情世故的行当里摸爬滚打了好些年。
   春哥望着窗外,眼神像是穿过了时光,看到那个在矿山、在饭局、在为利润磨破嘴皮的年轻自己:“那些年,啥人没见过,啥事儿没经过?说句不好听的,真是从老油条堆里滚出来的。”
   这段经历刻进了他骨子里。它给了春哥一种看透人性的敏锐,一种在乱局里快速破局的本能,一种跟三教九流都能顺畅搭上话的江湖气。那不是流气,而是一种通晓规则、善于周旋、既讲道理也讲手段的活法。
   后来,他靠着一股狠劲,在工作之余埋头苦读,拿下律师证,完成了从销售精英到专业律师的转身。其中的辛苦他很少提,但我能想象,那肯定是一段跟惰性、时间、疲惫死磕的岁月。
   他有一句著名口头禅,常挂在嘴边:“人要心向光明,要立志做个好人,但要有做个好人的能力,要有对付坏人的手段,对付坏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比他更坏。”
   这话乍听吓人,甚至带点邪气。但相处久了,结合他处事的路子,我才慢慢品出味儿来。那不是标榜自己是恶人,而是他信的那套斗争哲学。在他的世界里,面对心存歹意、不守规矩的人,循规蹈矩的善良只会吃亏。你得懂他们的想法,晓得他们的伎俩,甚至在某些时候,用点非常规却不越线的手段,才能治得住。
   姑且不论用好坏定义人全不全面,但在我眼里,春哥绝对算得上仗义。这种仗义,让他跟我读过的武侠小说里的侠客形象叠在了一块儿。他们未必是道德完人,可能亦正亦邪,但骨子里有担当,有血性,路见不平,肯拔刀相助。
   干大事,他有魄力,认准目标就雷厉风行,敢拍板,敢担责。抓小事,他又有超常的条理,总能从乱麻里迅速理清头绪。解决矛盾,他更讲究方法,不认死理,时而正面强攻,时而迂回包抄,经验老道,让人叹服。
   在这间小小的办公室里,我像坐在后排的观众,亲眼看着春哥怎么演绎他的江湖,怎么施展他的仗义。
  
   三、破阵子·仗义援手
   撰写律师函快,巧追赔款声威。
   拆解千般繁琐事,点破连环进退棋。
   立谈解困危。
  
   自有经纶满腹,更兼肝胆相辉。
   柳树沟前明月在,照尽人间义侠姿。
   春风度棘篱。
  
   春哥的仗义,不是传说,而是化成了具体行动,润物无声地暖着身边的人。很快,我发现春哥不光是公司法务部部长,几乎是整个公司乃至外面小圈子的公共法律顾问。
   大多数同事都受过他的帮衬。而且,找上门的多半不是公司正职业务,而是些让人头疼的生活琐事。这些事不大,却最能搅乱平常日子。
   记得同事玉林,因为小区装电梯,她家住一楼用不上,但需求方态度蛮横,把她气得跑来办公室找春哥。春哥当时正审一份重要收购合同,听完叙述,他把文件一推:“屁大点事,别急,我等会给你写个东西。”他当场开机,敲下一份措辞严谨、引经据典的《致XX物业公司律师函》,从法律到情理,掰开揉碎,把对方心理摸得门儿清。
   还有一次,记不清是哪位同事了,开车被追尾,对方是老油条,先答应赔钱,后各种耍赖。同事老实,没经过这种事,愁眉苦脸。春哥知道后,一个电话过去,不知说了什么,语气不重却句句带钩,对方立马乖乖赔了钱。同事后来逢人便夸:“春哥出马,一个顶俩。”
   诸如亲戚拆迁争利、租房合同纠纷、朋友间借钱闹矛盾……各种各样的问题,总能找到春哥这儿。而他几乎来者不拒。泡上一杯茶,听对方倒完苦水,眯眼想一会儿,就能给出几条清晰可行的建议。有时是帮忙写文书,有时是打电话协调,有时是介绍相关领域的朋友。
   他常说:“都在柳树沟这口锅里吃饭,不容易。很多事对他们来说是大事,但在法律框架里,可能就是一层纸,捅破了就好。我能帮就帮一把。”
   这份古道热肠,让“春哥”的名头越来越响。他不再是那个只可远观的法务负责人,成了大家嘴里亲切可信的春哥。在我们那间办公室里,我常能感觉到这种因他而生的、微小却确定的暖意。那是一种被庇护、被支撑的安心。
   春哥的细,则更多体现在工作和专业上。别看他嗓门大,行事大开大合,但在关键细节上,心比针尖还细。
   尤其是合同审核,那是他的看家本领。厚厚一叠文本,他能逐字逐句地审,任何模糊表述、歧义词句、隐藏风险,都别想溜过他的眼睛。专业知识极为扎实,公司法、合同法、劳动法,诸熟于心。
   但更让我服气的,是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严谨。就算遇到知识盲区,他也绝不糊弄。这时,他就会动用他的江湖资源——那些散在各个专业领域的朋友。
   “专业人做专业事,”他常挂嘴边,“咱不能瞎搞。”
   于是,我常看他拿起电话:“喂,老姜,我这儿有个知识产权问题,涉及字体侵权,你帮我琢磨琢磨……”或者“付律师,麻烦你个事,关于劳动仲裁条款,你怎么看……”
   他请教别人时,态度谦和,不见平日的霸气,像个虚心学生。拿到专业意见后,他会反复斟酌,慎之又慎地给出最终方案。这份对专业的敬畏,对责任的担当,让我这个旁观者心里触动。
   而将他的仗义、江湖气与细致、专业体现得最淋漓尽致的,莫过于今年我们亲身经历的那场“字体侵权”风波。我作为办公室一员,从头跟到尾,也得以近距离、全方位地看着春哥怎么运筹帷幄,化解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
  
   四、定风波·字体风波
   忽报侵权起讼争,字形七万骇心惊。
   冷笑钓翁施巧计,何畏?条文细剖对寒灯。
  
   求教高明询故友,知否?江湖术法并规绳。
   谈笑斡旋风浪定,当庆,险关渡后见鲲鹏。
  
   事情来得很突然。
   今年夏天,公司负责宣传的同事收到北京互联网法院的诉讼通知函,附带字体公司的诉状。起诉缘由是我们官方微信公众号几年前发的几篇文章的照片里,用了外聘培训老师PPT课件里的几种字体,这些字体据说是拥有版权的非开源字体。
   字体公司主张,按“一款字体一年1.8万元”标准,向我们索赔总共7.2万元。
   一时间,办公室气氛紧张。7.2万不是小数目,更重要的是,大家心里没底:用个字体怎么就侵权了?还被告上法院,还是在老远的北京。
   相关情况很快汇总到春哥这里。那天下班后,办公室里只剩我们俩。他拿着材料靠在椅背上,眉头锁着,只有手指轻敲桌面的声音和窗外越来越密的雨声。
   “妈的,这帮人,跟钓鱼一样。”好久,他骂了一句,但语气里没有火气,更多是见怪不怪的冷静,“专盯企业公众号搞事情。”
   他看我紧张,反而笑了,声音依旧洪亮:“别慌,天塌不下来。这种事我经手过类似的。初步判断,事态可控。”
   他的镇定像定心丸,让我悬着的心落下一半。
   但春哥接下来的举动,才让我见识到他的谨慎。他没有因为经验而托大。先花了一晚上,亲自把我们公众号使用涉案字体的所有记录、场景、频率摸了个底朝天。又调出公司和字体公司之前的所有沟通记录。
   做完这些,他当着我的面,拨通电话,按下免提。

共 760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写春哥的散文,是一部“藏在烟火里的江湖列传”。作者以“初识-相处-援手-温情-感怀”为脉络,用诗词作引、细节为骨,把一个“专业如钢、情义似火”的立体人物,活生生立在了文字里,读来既见侠气,更暖人心。其最妙的,是“反差感里的真实”。作者没有把春哥塑造成完美的“大佬”,而是写透了他的“两面性”:工作中,他是“嗓门震屋、条款抠到极致”的法务硬汉,审合同能争得脸红脖子粗,对付“字体侵权”时又能冷静布局、借力破局;生活里,他是“抢着买单、劝人吃饭”的暖心大哥,接妻子电话时嗓门会压低八度,给同事写律师函时比自己的事还上心。这种“刚与柔”的碰撞,没有割裂感,反而让春哥像隔壁办公室真实存在的人——有专业的底气,更有人情的温度。其次,是“诗词与故事的无缝缝合”。每一部分以古典词牌开篇,看似雅致,却句句扣着下文的故事:“审文勾画力穿纸”对应他抠合同条款的较真,“巧追赔款声威”暗合他帮同事要追尾赔偿的利落,“抢单阔手未推辞”更是直接点出他买单时的豪爽。这种“词为骨、事为肉”的写法,既让文章有了古典的韵味,又让故事的起承转合更清晰,避免了散文常见的“散而无魂”。最打动人的,还是“细节里的江湖气”。作者没靠宏大叙事,而是用一个个小片段勾连出春哥的“仗义”:帮玉林写律师函时“把文件一推”的干脆,给被追尾同事打电话时“句句带钩”的气场,加班时“拉着去吃饭”的不由分说,甚至他那句“对付坏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比他更坏”的直白。这些细节没有刻意煽情,却让“江湖气”不再是抽象的词,而是春哥身上那股“有事我扛、有忙我帮”的实在劲儿,是职场里最难得的“有人情味的担当”。整篇文章,写的是春哥,却也道尽了成年人世界里珍贵的相处:不是锦上添花的客套,而是雪中送炭的实在;不是刻意维系的关系,而是“同屋多年、知根知底”的默契。读来像听一位朋友絮叨身边的好人,字里行间全是真诚,让人忍不住觉得:能遇到这样的“春哥”,真是人生幸事。好文推荐欣赏!【编辑:燕双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燕双鹰        2025-10-08 17:08:03
  感谢作者赐稿星星,问好作者,期待更多佳作!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诗情画意,悦读人生!
回复1 楼        文友:爱莫问天        2025-10-09 15:16:51
  辛苦老师精彩编按,问好,祝秋祺!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