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韵凝芳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文韵·情】不只是纪念,更是唤醒 (散文)  

编辑推荐 【文韵·情】不只是纪念,更是唤醒 (散文)   ——参观毛主席纪念堂有感


作者:老树听风 秀才,1680.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3发表时间:2025-10-08 21:13:00

2025年10月4日,女儿带着我来到北京天安门广场。这次,我亲眼目睹了“广场上,人山人海”这句话的实际景象。人挤人,人挨人,摩肩接踵。老人、孩子、中青年,还有各种肤色的外国人。有旅行社组织的大团队,有一家人的小团队,还有我们这样的散客。午后的太阳累了似的,躲在稀薄的云后,鲜少露面。
   我站在一道道人墙组成的队伍后方,顺着女儿手指的方向,远远地望见了一座长方形的建筑——毛主席纪念堂。刹那间,一种难以名状的感觉涌上心头,鼻子禁不住一酸,泪水不由自主地盈满了眼眶。“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此时此刻,诗人艾青的话一下子具象化了。“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那首一直澎湃在心底的经典老歌,忽然波涛汹涌。泪水无法自抑,肆意顺着脸颊流淌。
   小时候,外婆常常讲述毛主席的故事。外公喜欢读毛主席的诗词,还常常写到白纸上,贴到墙上。我也特别喜欢毛主席诗词,只要遇到,哪怕是一句,也会用铅笔认真工整地抄写下来,及时背诵。我清楚地记得,小学三年级时,在《大众日报》的一篇文章中,我第一次读到了毛主席的诗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那时,我不能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却隐隐能感受到诗句里蕴含的冲天豪气。“欲与天公试比高”仅仅七个字组成的小短句,在我幼小的心灵中陡然根植下崇敬毛主席的种子。
   随着年复一年的求学生涯,我读到了更多毛主席的文章,了解到毛主席的更多事迹,崇敬之情宛如盛夏时节的芝麻开花。
   1934年,红军被迫长征,8.6万人的队伍锐减到3万余人的危机时刻,毛泽东挺身而出。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凭着“万水千山只等闲”的坚定信念,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犹如黑暗中的一道光,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希望。12月17日,“瓦窑堡会议”召开。23日,毛泽东作了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报告。根据他的报告,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向全党全军明确了战略任务。25日,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27日,毛泽东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指出要把工农共和国改变为人民共和国。1936年2月,毛泽东亲自率领红军抗日先锋队渡过黄河东征,到华北前线对日作战,行军途径陕北清涧县袁家沟一带时,鹅毛般的雪花漫天飞舞。毛泽东想到当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提笔挥洒下著名的《沁园春·雪》。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一面积极准备发动大规模内战,一面虚情假意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人人都知道这是一场鸿门宴,但是为了戳穿国民党反动派的假和平阴谋,毛泽东毅然前往。重庆民主人士、著名诗人柳亚子写诗呈与毛泽东,并同时索诗,毛泽东亲手抄写《沁园春·雪》赠送。1945年11月,《新民报晚刊》传抄发表了这首词。此后,这首词“洛阳纸贵”,被争相传诵,后来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
   女儿带着我经绿色通道,一小时后才终于随着人群缓缓走进毛主席纪念堂,堂前摆满了一束束洁白的菊花。堂内的空气似乎停滞,工作人员凝重的表情,娴熟的指挥手势,一切都那么庄严肃穆。我不由得屏住了呼吸,眸光锁定着正中间的水晶棺。泪水被紧紧摁在眼眶里,心情犹如千斤巨石般极度沉重。毛主席闭着眼睛,安静地躺着,祥和的面容仿佛只是在小憩。他时刻心怀着他深爱的土地和人民,怎能永远睡去呢?“毛主席啊,我们想念您!”突如其来的一声恸哭,犹如一道刺破寂静夜空的惊雷,瞬间而起,又瞬间而止。一个裹着头巾的老妇人,双膝跪地,捧着菊花的双手不住地颤抖着,身边年轻的女子附在她耳边低语,她才使劲儿捂着嘴,在搀扶下颤巍巍起身,随着队伍缓缓流动。我的泪水也随着那声音,决堤的洪水一般轰然奔涌。同排的男子刚毅的脸庞上闪着亮光,他身前七八岁的小男孩,白净的小脸上泪水流到嘴角,也倔强地一声不吭。身旁的女儿神情庄重,早已泛红的眼眶里流淌着晶莹。
   队伍没有停止,骤然而起的啜泣声随即被深沉的寂静一口吞没。
   走出纪念堂,明媚的阳光洒满天地之间,我才长舒了一口气,沉痛的心情慢慢舒缓。
   纪念品摊位上,我捧起印着毛主席亲笔书写的《沁园春·雪》的纪念本,轻声诵读,再次感悟伟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热烈赞美之情,再次感悟伟人对祖国做出贡献的英雄的赞扬之情,再次感悟伟人字里行间透露着的伟大的无产阶级的英雄气概。
   天安门城楼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十八个遒劲大字,是毛主席一生的执念。他的思想和精神,如同璀璨的阳光,照亮了中国前进的道路。当今,国际形势风起云涌,瞬息万变,虽然我们身处和平国家,但世界并不太平,战争并不遥远。毛主席精神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依然时刻提醒我们:落后必将挨打!一代代炎黄子孙要坚定信念,勇对困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10月3日《商河文艺年鉴(2024)》首发式上,“今朝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暨毛泽东《沁园春·雪》创作90周年主题征文启动。我谨以此只言片语,预祝征文活动圆满成功。
  
  

共 206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和女儿在2025年10月4日参观北京天安门广场和毛主席纪念堂后写了这篇有温度的文字。散文充满了浓烈的个人情感和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作品穿插了对历史的回忆。远望毛主席纪念堂,艾青的诗句与《东方红》的旋律在作者和女儿心中共鸣。作品中,从童年抄写“欲与天公试比高”的稚嫩崇敬,到求学中深入了解长征、重庆谈判等历史细节,对伟人的情感如芝麻开花般节节生长。参观的纪念堂内,肃穆的氛围、老妇人的恸哭、孩童倔强的泪水,交织成无声的哀思洪流。走出殿堂,阳光洒落,心情渐缓。手捧《沁园春·雪》纪念本重读,再感伟人对山河与英雄的礼赞。文末呼应“今朝杯”征文启动,以个人经历预祝活动成功,传递出历史与当下、个人与时代紧密相连的深沉力量。力推佳作!【文韵编辑:绿叶红了】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绿叶红了        2025-10-08 21:14:24
  散文以关键事件钩沉历史,木刻般定格伟人足迹。纪念堂内外的静默与啜泣,则是当代人对历史的无声回应,证明精神薪火不息。
文学的道路上,虚心的学习,永无止境的冒险。
2 楼        文友:绿叶红了        2025-10-08 21:14:50
  国际风云变幻,和平并非必然。文章由历史追思转向当下警醒,强调毛主席精神在危机时代的感召力,呼唤每一代人以坚定奋斗守护来之不易的安宁。
文学的道路上,虚心的学习,永无止境的冒险。
3 楼        文友:明镜亦非台        2025-10-08 21:34:51
  满含深厚淳朴的崇敬之情。
文学爱好者,工作之余,曾在许多文学网站发文交流,乐在其中。
4 楼        文友:思怡乐园        2025-10-08 22:07:20
  秋日广场人潮如海,纪念堂前泪水盈眶。从童年抄诗到暮年瞻仰,一根红线贯穿岁月,将个人记忆与历史洪流缝合。离堂时阳光倾泻,犹如精神照亮前路,厚重情感终归平静。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