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小人书(散文)
从团部下来,教场路往下,一排低矮的石木房,一支烟的功夫便可到大十字,沿街挂着各类招牌,有饭馆楼的,也有制金店的,有横着的,也有树着的,街中有巷子与其它街道相通,诸如狗屎街、炮台街,街面和巷道中均有院落,院落里的人家做的什么菜,甚至是两口子夜里吵架都一清二楚。
街上的人家都用玻璃瓶泡橄榄、花红摆在窗口,一分钱能得好几颗,孩童们很是喜欢,街面上时有敲钉钉卖的小贩走过,甜脆可口,一角钱能得一大块。巷道口也不闲着,有人在墙上钉几颗钉子,拉几条长长的线,把小人书挂于其上,然后摆几条小凳子,供人看书所用,沿街铺面也有,大抵是自家的房子,没人租,又没钱做生意,于是就开起这样的店来。
沿街常有小桌,上放几个杯子,土坛其下,卖者多为住户,只要招呼一声,主人便从屋中走出,有事的打了瓶就走,没事的就依在桌旁,要上一盘炒豆,打上几杯酒,慢慢吹摆,到得中午,街面上就有喝得面红耳赤的,有偏偏倒倒嘴里骂骂咧咧的,也有倒在某家屋檐下睡着的,聚在一起的,三五一群分开划拳,美其名曰“夺标拳”。
十一岁时,我住在团部家属区,下午放学,最喜去一家小人书店,他是没在家中的,屋子光线幽暗,窄且拥挤,墙上挂满小人书。店主是个年轻男人,白净的脸,身材瘦弱,二三十岁的样子,腿脚有些不便,常坐在窗前的板凳上,有人进来,他就起身笑着打招呼。我从来不知他叫什么,街上的人都叫他老三,我也这样叫。
老三对人和善,总是讲些我不知道的事,讲空城计,讲野史,有时念念有词,大抵是“真三国,假风神,西游记哄死人。”老三店旁有酒摊,但老三却从不喝酒。喝酒的人有时人会在外喊,“老三,来划两拳。”他不搭话,便有人接着叫,“老三,给你介绍个媳妇,不收钱。”老三这才搭腔说,“去去去,一帮酒鬼,还介绍媳妇。”就在这时会有人跳起来,学他一瘸一拐走路的样子,众人便哄笑起来,他黑着脸不再理会,我自是不敢招惹他,只是盯着书看。
老三的店有生意,源于他的头脑,只要有新书,不管花几天时间去成都,还是贵阳,他都会第一时间去买了来,比别家的要早,老三也知道,哪些书招人喜欢,哪些书没人看,他的店里有武侠的,也有言情的,就摆在墙角的木架子上,这类书一般是租,交了租金就可拿回去看,按天计价。
尽管叫他老三,我却从没看到过他的家人,听人说,老三小时很是聪明,在地区一中学习排名前几,有次和同学去虹山水库洗澡,从闸门上往下跳,腿挂在泄洪道的铁栅栏上,读完初中便没再读,后来去环城皮鞋厂上班,因腿脚不便,又喜看书,所以辞工开了这家小人书店。
老三虽只读了初中,在街上算是有文化的,街坊要写信时都会来找他,那是老三颇为骄傲之时,只见他一副成竹在胸的样,不用十分钟,一封秀丽的书信便交来人带走。老三没谈过恋爱,却常给人写情书,写情书的找上门来时,他会对来人念叨,女人喜欢这样那样的,活脱脱就是一个爱情专家。有时有人问,“老三,你这么懂女人,怎么到现在还没媳妇?”老三顿时会像被踩瘪的皮球,脸也变成酱醋色。
发窘时,老三会调过头来问我,喜欢看小人书?我说,喜欢,他就特别高兴,“今天不收你钱,随看。”那时,真希望天天有人惹他生气。
老三的书,有古的,也有今的。有时他会对我说,“以后我会成为小说家,信不?”那时我连小说是什么都不知道,不过,还是很崇拜他。
老三有爱好,他喜欢集火花、烟盒纸,一摞摞摆在窗台,有时也会拿起些烟盒纸说,这是广东的,那是湖南的......,连卖烟的都不晓得,他却说得头头是道。有时,他将锡皮纸折几个小鸟挂在窗口,阳光照过来时,一闪一闪的煞是很看。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木房没了,巷道没了,那些人也不见了,那些老去的时光已定格在了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