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别把日子过丢了(散文)
一
最近冒虚汗,动不动就燥得一身汗水。听他们说买点乌鸡炖汤喝补补身体好,平常吃点黄芪,泡枸杞子当水喝。我相信。一周喝一次,喝了一个月也不见效,后来补得牙肉肿痛,这又上火了,买了几样西药吃了稍有好转,分别一个是阿莫西林和布洛芬,另外一个是牛黄甲硝唑,吃了一个星期不疼了。后来反反复复轻微发作地疼,也可忍耐,人们总是说“牙痛不是病,痛起来要人命”。有一天疼得难忍。后来去看牙医,医生说有两颗牙发炎了。我陈述,上腔全是痛的,痛起来什么东西都吃不到,感觉整个神经和脸部都开始发泡了。那时候疼得厉害啊!诉诉苦也是减轻痛楚的方式呀,我开始唠叨疼的感觉。我也太冲动了,干脆把两个大牙拔掉。后来得知种牙要4000块一个,还是陶瓷牙,觉得这种交换很不值。有一天去外地游玩,照相看到照片,感觉左右边脸部不对称,左边肥一点,右边瘦了点,我说怎么回事?我惊惶了,难道是要破相了?后来自己摸一下脸部,“哦”原来是拔牙了,还在慢慢恢复期,没办法,三个月之后才能镶牙,原以为一个替换就万事大吉,哪想到,拔牙也要改变很多,况且要以昂贵的费用才能种上几颗,花钱还遭罪,这是真的得不偿失。
出虚汗也不是办法,后来约去大医院找中医调理身体,这个老中医细心讲解,他说我身体虚弱,虚不受补,补得太猛就会牙疼,或许口腔溃疡。我从小开始就适合凉性的食物,不喜欢吃热饭。我知道自己的身体,从女孩子开始,我就有点血压偏低。不知道自己缺少什么微量元素,按照现代人的说法,我很想缺什么补什么。
有一次刚搬新家,走进刚刚装修过的新房子,我的皮肤突然间就长起荨麻疹,满身难受不堪。他们说是墙壁上的甲醛释放导致,使我皮肤过敏。后来想想当每次家人们出去吃大餐,我总是吃不了高蛋白的食物,比如虾和蟹,还有蜂蛹,这些食物我都吃不成。馋也要控制欲望。如果吃了我就会去动脉输液或者要打针,我就像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哪敢活泼哪敢乱吃。满身痒痒的,就是因为过敏性皮肤,从此再也不敢吃这些高蛋白的东西。这次去看中医找了一个比较老点的医生,医生越老越有经验,人们都这么说,他是主任医师,看着感觉温儒雅,接触下来,觉得脾气很好,对病人提出的每个问题都轻声细语地耐心解答,没有表现出过不耐烦。很多患者都指名找他调理身体,他的每一个结论,每句话都似定心丸,让人安心又妥帖。特别是看看身后还有患者在排队,心中想,可算找到了菩萨了。
他给把脉,我说以前感冒发烧就要去打吊针。我属于那种天生比较弱的体质,加上年纪大了身体就容易出问题,总有这样那样的不舒适。有一次孩子没回来,晚上我总担心门没有锁。每天晚上都等他进来家里我才能合上眼,不管是多晚,就因为惦记,偏偏心眼又小,爱胡思乱想,一点点的事,我就会不安。导致我常常心绪不宁,萎靡不振。半年前我总是睡不着觉,感觉神经好像麻麻的,整个人懒懒的,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致。每意识到情绪在颓唐边缘徘徊的时候,我总是先静下来接受它,内观它,消化它,然后尽快调整心态,转移注意力,给自己找事做,把沉落的心从茫茫沙洲里捞上来。
有时候想,我这种病患,可能不是哪一科室的医生能治疗的,需要全科医生,需要会诊。其实,这条路只是想的路,不可能有。所以,我只能在无望的情况下,只能自己治自己的病,我就当作心病吧,提振情绪,以饱满的热情压制疾病,我希望自身的能量可以战胜疾病,于是我相信人体的自愈功能,心情阳光起来。
二
周末闲时做家务,拖地板,洗厕所地砖,我觉得忙碌起来可以忘记一切。我家因为装修陈旧,洗手盆托盘经常脱落,现在没钱装修,许多门框都发霉,经常用比碧丽珠也擦不干净。比如厨房的灶台,那些黄色的油渍,经常擦都是粘乎乎的,厨房吊柜也有点脱落,经常掉些粉尘下来,让人无语。我想,做家务活就像“打不完的小怪兽”,也有意思,当然也烦恼。光厨房经常擦抽油烟机,过滤网,沥油盒,再把煤气灶的托盘火架用油污净擦洗干净,锅碗瓢勺、瓶瓶罐罐也要擦拭整理,还有冰箱,将所有的东西合理归位,最后再把餐桌上的灰尘彻底擦净,一番忙碌,不知不觉一两个小时就过去了。
有时候想,也好,人不能闲着,闲着就生鬼病。人们都这样说。于是我就对收拾家务有了正确认识,哪怕累点,也感觉值得。
休息片刻,喝杯水,喘口气。看见地板有许多头发丝,鞋柜上的杂物乱七八糟,用抹布擦干净放得整整齐齐,孩子的水杯也有水渍,再认真清洗一遍吧。每次做家务,我都打开QQ音乐一起放,让我在音乐里忙活,就像跳舞,这样做起来心情特别舒畅,一边听歌,哼着小调,很得意的样子,有时候端详自己,觉得很幸福。这时候地板还没拖呢,又看到茶台上的杯子有一层落灰,还是不满意。昨天晚上桦加沙飓风过去,第二天狂风暴雨,待在家里,倒也清闲,不必想着逛街。玻璃窗框上还贴着几片树叶,还有些斑斑点点,遂又放下拖把拿起抹布。我就当是锻炼,动一动对身体肯定好。待把犄角旮旯旮里缝道擦拭干净,这又过了一小时了,忙起来时间过得快,已经十一点半,又开始煮饭了,咱就说人是铁饭是钢,辛辛苦苦干活,饭也不能太凑合吧。打起精神,蒸上米饭,从冰箱里拿出菜,一顿择洗切拍,煎炒烹炸,半小时之后,终于端饭上桌,踏实坐在餐桌上品尝美味佳肴。举箸安抚味蕾肠胃,和家人边吃饭边聊天,偶尔环视窗明几净整齐有序的房间,觉得那些扰人心神的烦恼似乎也淡化了许多。也多么希望家人抬眼看看崭新的环境,夸我两句,哪怕开个玩笑也好。
我想日子不是“熬”的,是要拿来“过”的。在人间烟火里忙忙碌碌,日子才能四季流转,生生不息,热气腾腾。一旦提升了认识,觉得一切付出都是诗意的,真的怪,有了这个想法,似乎抱怨也没有了。
说到这,我只能做自己的工作,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单位要多抬头望远,多做事,多思考,多做一点新颖的事情,让自己有意思起来。做家务也是一种工作,也当锻炼身体。事情做多了手脚也灵敏,学习能使人充满活力,变得年轻,你说对吧?我自己认为,不跟别人比,我可有些惭愧,总觉得现在精力体力跟不上了,上周跟妹妹去健身,我健身了半个月左右,连10公斤的杠铃我都拉不起来,她已经练了一年多了,从120斤瘦到90斤,自从健身之后,整个人各方面都舒服多了。而我感觉自己放低了要求,懈怠情绪总冒出来,便坚持锻炼,这样体力会更加充沛。或许,我找到了治愈那些疾病的另一种办法了,锻炼是一味药,是以饱满的情绪“过”日子的样子,反而觉不出是自己给自己添加负担。
我甚至这样想把自己摁在床上躺半个月,让我马不停蹄地超强度锻炼半个月,我选择后者。躺着比生病更难受,这就是累并快乐着吧?过日子,有了正确的思想观念,日子就活泼起来了。什么也不想,蒙着头过,肯定不是对日子的正确态度。
三
还是经常想起那个中医主任的话——“现在还没到老的时候,得给自己提振精神”,主任的话对我触动很大,凭这句话,我就认可了他。是的,人确实要不断充实自己,或读书学习,或运动锻炼,或解锁新技能,要让日子活色生香。是啊,身体需要免疫力,生活也需要正能量,一旦被悲伤和挫折的事件和情绪摆布着,那日子真的就会摇摇晃晃地倒下去的。
那个主任说你这么年轻,不要胡思乱想,现在多学习新事物,别总绕着厨房转。回想二十年前刚用上智能手机的时候,天天在网上学东西。也在网上买课程学技巧,现在更加方便,新闻炒股,什么项目都在手机操作。手机百度抖音国家大事,样样都精彩,美食养生,短视频都爱看,视频的时候还给我们科普呢!从抖音上学会一样新厨艺,还可将视频分享到群里,一乐一大群。
周末闲时回哥家看看九十岁老妈,她思路特别清晰,可一个耳朵聋了,腿脚也不利索了,跟她说话要提高嗓门,声调高八度。八月份陪她去做了一个手术。因为年纪大,各种代谢都缓慢,可现在精神还是抖擞,就是爱管闲事。大事小事什么都要问得一清二楚,亲戚乡邻都说她不错的人,我觉得她管闲事不好,但这是她的生活,可能是唯一的乐趣吧,闲事就是帮助她回忆,生活的水,因为这些闲事而开始活了。现在经常煮早餐给儿子吃,虽然脚步不太利索,每天在家用针线包缝缝补补,妈妈经常唠唠叨叨,越老越需要儿女们陪伴,我想每个人都不一样的时间规律,要健康、情绪、观念、都一样……
90多岁的母亲,给了我生活的力量,我觉得母亲是真正在“过”日子,悲观不属于她,快乐在她身边,她从不唠叨自己活这么大年纪有什么用,而是热忱对待自己的每一天。
而我今天又去复查了,复查还算顺利,医生说放开情绪不要焦虑,开些中药调理,观察一段时间再看。妹妹说“你还是不累,长期去运动看他能否睡得着”,有些情趣都是自己的想法,一切都要放开心情,只需往前走,后来我一休息就去外面旅游,看辽阔的视野。我觉得,我的生活态度变了,当然,首先改变的是生活方式。
生命很短暂,我只愿在时间中慢慢成为一个简单的人,生活,必须是我们自己愿意的样子。想多也不好,人必须要坦坦荡荡,放宽心态。常怀一颗感恩之心,经营好眼下,把向阳而生当成深入骨髓的习惯。前面路漫漫,用好心情照顾好自己的每一天,别把日子过丢了……
大千世界,日子更迭,要让日子真正属于自己。
有时候我喜欢去琢磨过去的日子,可能我还幼稚,多是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体和周围的琐事上,忽略了日子的意义。并非春风得意的日子才是好日子,历经一些波折的时光,不一定就是糟糕。忽然惊觉自己总在追逐虚妄的“意义”,反倒把真实的日子过成了苍白的剪影。病痛是身体的警钟,更是生活的镜子——它照见我们对一餐一饭的敷衍,对日出日落的漠视,也照见“对得起自己”才是好日子的底色。那些被“丢”掉的日子,并非不够精彩,而是我们忘了用感知去填充:清晨的粥香、午后的阳光、晚归时的灯火,本就是治愈生活的良药。往后,当以“不辜负”之心过活,让每个平凡的日常,都成为对抗虚无滋养身心的精彩注脚点!
2025年10月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