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韵凝芳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文韵·情】血色记忆(散文)

精品 【文韵·情】血色记忆(散文)


作者:东辰 进士,10415.6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92发表时间:2025-10-10 06:52:30

双节期,儿子笑呵呵地看向我说:“妈,今天咱们去看电影,先不出去游玩,高速堵车非常厉害。”我兴奋地问儿子:“什么电影?”
   “《志愿军》。”闻儿子所言,我心花怒放,马上又问了一句:“几点开演?”儿子作答:“两点。”
  
   一
   当我坐在电影院里,银幕上赫然映出“志愿军”三个字,心头顿时涌起难以抑制的激动。志愿军,志愿军!他们是我一生中最敬仰的英雄。
   思绪随之奔涌,父亲的形象立刻与银幕上的志愿军身影重叠在一起。他曾反复讲述的故事,如今我终于在光影中得见。我既兴奋又澎湃,心中百感交集。作为中国人,我深深自豪于这血与火淬炼的民族传承。当镜头转向战场上一幕幕可歌可泣的壮烈场景时,泪水不禁随志愿军的身影悄然滑落。
   抗美援朝战争三年光景中,英勇的志愿军将士们为了和平,作出了多大牺牲!朝鲜的和平,中国又用多少好儿女为他们赢来。
   我随着电影那壮烈的场面而感慨,思想又开了小差。在日常生活中,父亲对我讲得最多的故事,就是抗美援朝。
   电影还在一幕幕上演,这保家卫国,我们的将士们把最年轻的生命献到了这里,他们舍生忘死的精神,是我国的基石在不断筑牢。电影在我们流泪中演完,这三打三八线,最后在1953年7月27日,在板门店,中、朝、美三方签下了《朝鲜停战协议》。
   抬头间,和平鸽在天空翱翔,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意,却又泛起阵阵酸楚。中国军人付出多少代价?北朝鲜的胜利是正用无数的血肉之躯换来的!
   热血在沸腾,作为志愿军战士的后代,我想为他们做点什么。观影后,我的心难以平静。先后为我崇敬的志愿军叔叔们写了三首长诗:《雨花石》《上甘岭》,以及泪水浸湿的《长津湖》。之后,突然一个火花在我眼前燃起,我为何不为曾是志愿军的父亲也写上一篇文章,来表达对他老人家故去十年中的怀念。
  
   二
   时光穿梭,从我记事时起,我的耳旁经常听到父亲给我讲关于朝鲜战场上英雄儿女的故事。古人云:“环境造就人。”我一岁时随父亲一起来到北大荒“东方红”农场。当我懂事时,我身边都是军队转业的叔叔阿姨们。他们也经常给我讲朝鲜战场上的那些英雄。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就有一个愿望,一定要把志愿军叔叔阿姨们的光荣事迹写成文章留下来。
   天遂人愿,我第一篇回忆是志愿军叔叔们教我唱的军歌:《千万杆枪亮堂堂》。
   “千万杆枪亮堂堂,千万杆红旗在飘扬,英雄的队伍千千万,朝着一个地方放枪……”我的父亲虽然参加过抗美援朝,但他很少给我讲他自己的故事,还有他那九枚军功章的来历。当父亲去世以后,大侄在微信群中,一一标名军功章来历和证书时,我流下喜悦的泪水。忙去寻看,我看到一本本红红的证书,一枚钢印,上面印着“沈阳铁道建设兵团”,上面写着:“赵玉良,三等功。”那上面清晰记着年、月、份、立功事迹等等……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潸潸而下。
   我曾问自己,我为什么不翻看这些证书,一味让父亲给我讲这些军功章的由来?对呀,军功章的来历一定会有记载,我慢慢跟父亲谈,直到了解到我想知道的一切。
   我快速去寻找另几本荣誉证书,看到了!看到了,我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父亲曾对我讲的只言片语,我快速在各个证书上作了连接,可心中存的父亲他老讲他自己的故事,太少太少……
  
   三
   曾经,我要写父亲,可父亲不肯。他说不用我宣扬他有多好,可我作为他的后代,有权利把这珍贵的历史资料记录下来。让人们看看想想我们的志愿军是什么样的军队,是用什么样的钢铁意志完成了这保家卫国的艰巨任务。父亲不许我写他和这些军功章的来历,他误解了我。父亲的军功章都归父亲一人保管,我为什么知道父亲军功章有多少枚?只因他有一张解放军戎装照片,一枚红底金黄色和平鸽纪念章占了中央,九枚军功章摆放在和平鸽周围,那一边写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戴在了父亲胸前。照片上他老没笑,是带着威严地正襟而坐,待你仔细去看,会发现他脸上那种自豪是从他老双眼中射出的。父亲有不少和战士们的留念的照片,我最喜欢这一张。
   我忙去搜寻父亲给我讲过的故事,看看哪一枚军功章能和父亲给我讲过的故事对上号。这故事是在他九十六、七岁时,断断续续给我讲的!也是他老就要逝去的年份,在这一二年中,他不断重复讲述。今日我得到了这来龙去脉,我聪明不……!我……聪明……
  
   四
   父亲没有走远,今秋!秋风中父亲向我走来,仍慈慈地喊:“大姑娘,你知道了这军功章的来历了?”
   往岁在穿梭,一天,我又去看望父亲,父亲高兴极了,又是给我沏茶,又问我和哥哥的小生意做得如何,他老仰起慈爱的双眼看我,但父亲早已看不清我的模样了。父亲双眼白茫茫的,父亲含笑在问:“你累了吧?没时间就不要常回家来看我,有你哥你二弟照顾我就行。来,上床,你躺下歇着,爸爸给你唱。”
   晚年的父亲特别爱唱,我曾问过:“爸爸你为什么天天这样开心?”父亲则笑呵呵地说:“你们的孩子上大学的上大学,参加工作的参加工作,你儿子在海关工作,你妹妹的儿子又是搞汽车设计,还经常出国。我高兴还来不及,我不唱我干什么去?再说,你们兄弟姐妹五人,家家又那么和睦,我不操心。除了吃,我不就剩下唱了吗?来,姑娘,听爸给你唱。爱听啥?”我看向父亲,怕他累着。唱歌比说话要费力气多,于是引导父亲给我讲,我要写志愿军英勇的资料。于是我对父亲说:“爸爸,朝鲜归还我们志愿军战士遗骸了,这是第二批,六十八具遗骸回国,安放在沈阳烈士陵园。”
   “啊!都是东北兵!我的老乡!回家好,回家好!也不知张得发你叔叔的遗骨回来没?真想……想他呀!”我闻听父亲此一说,忙问道:“你就讲讲他的事迹吧。”
  
   五
   那是五二年六月份,我们又要为一个师运输给养。虽这一路是后方,没有战场上那样双方激战厮杀,但美国飞机特别猖狂,他们似乎也懂“孙子兵法”,那飞机不管白天夜晚都在封锁这条补给线。开始,我们一路去还挺畅通,但回来时就遭美国飞机轮番轰炸。朝鲜这里山多,小河一道道也多,虽不很宽,但支流非常多,河水又深浅不一。汽车队若碰上飞机轰炸那可惨透了。姑娘你知道吗?这一车车给养的重要性。我是党员,又是这次任务的负责者。这一路我们的汽车队还很顺利,辆辆安全。可到了回返就出现了问题。
   这河水里有几辆车,全都陷进了河水里,如被美国飞机发现碰见,那怎得了!我的车队可以选别处过河,或上游或下游通过,可美军飞机飞来一个照明弹投下,这前后都聚在一起的车辆我们定会遭殃。当我再注目看向河水里,这被陷住的车辆任凭发动机怎么吼叫,那车轮陷在水里它就是原地打转。再不能等了,这四五辆车集体聚集都停在河水里,那可不好,太危险了。爸爸我急忙叫车停下,慌慌跳下车来,回身又叫坐在身边一名压车战士道:“快!跟我走。我们去帮帮他们去。”“怎么帮,赵排?我们下水帮他们推车?”
   “对,我就不信我们还不如发动机有力气?我们什么也不顾,向被陷在最密集的那一辆车前跑去。我来到了车门前敲着车窗向里喊道:‘我们来帮你推,再试试看。不要走直线,或左或右都行。’”父亲这一举动感染了本车押运的两名战士,也跳下车来,四人齐力去推车,车真得走了出去,不在原地打转了。当他们再回头去看,那几辆被陷在水里的车,车身后都多出几个人来,很快一辆一辆开向对岸。此时,远方空中传出马达声轰鸣!敌人飞机是从我们正前方飞来,我们无处可躲,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看谁车开得快,躲过这次轰炸。来时我们都知道,前面不远就是山,我们可以藏进去躲躲,照明弹不会燃烧多久。想到此时,我立刻叫住跟我来的那名战士,跑向我们押运的车,跳上车我指引这辆车向河下游绕过这被陷河水的地方驶去。还好!马上就要到岸了。飞机马达更响了,不用我再指挥我的战友们了,开车司机都是好手,拼命开车向那片山林冲去。我不管开车速度之快,担心我那十辆车他们跟上没有,心想断后的你张得发叔叔他跟没跟上我们。此时,司机、战士在大喊叫:“快回来,不要看他们了,危险。你这样做也会影响这辆车!我们的车队又不是第一次执行任务!赵排放心吧,都有经验。”
   “姑娘,姑娘!你……你张得发叔叔就是这次执行……执行任务时牺牲的!他为了保护这一车货物安全到达营地,他从车上跳下来指挥着车快点通过小河,向山……这里快开,躲过飞机轰炸。可……可这车还没有到达小河对岸,飞机来得真快!他押的那辆车、在他指挥下安全冲到岸上,当他就要跑到那辆车门旁时,他没能走脱,一片片炮弹皮飞来,把他炸倒在水中……”
   “爸爸,那……那辆车上的人……他们全部牺牲了?”
   “不!不。在飞机呼啸而来,投下来的炸弹没有伤到这辆车,而是把你张得发叔叔伤到了!只因他用自己生命保护这一车给养和战友们安全,他又喊又吼让司机战友们不要管他,快快开车走!他的话没喊完,又一枚炸弹响了,他倒在水中。战友们含泪边开车边喊叫着他的名字……”“爸爸,他为你而死!”
   “对……对!这心结!结下了一辈子,一辈子了!你你……让我怎开口讲,军功章!”父亲再不言语,我心好疼好疼,抬泪眼看向爸爸:“张叔叔的死,你受……受到处分了?”
   “没……没!还给我记下三等功。”
   “那……那张叔叔白死了?”“不!一等功。”许久许久父亲都不言语了,又待了半天,父亲向我投来痴盼和乞求的目光道:“你不懂网络吗?你上网给我查查看,有没有丹东籍叫张得发的啊?啊。”
   我望着眼前这位老父亲,怎来回答!于是,美丽的谎言早在我心中编好,为了安慰父亲,明天我还来……”想到此,再看向父亲时,他老还在那叨念:“要是有他回来那该多好……多好,真想他,真想!老张老张张得发……为什么你你总也不入我的梦!”我看着父亲这样自责,着实心里难忍,忙又说:“讲了这半天,您累了吧。我去给您倒茶,来我唱歌给您听。”
   “这次为什么没有你张得发叔叔的遗骸?他是东北人,家就住在丹东啊?我想他,想他!”望着老父亲老泪纵横,我沉默,怎来回答他?电视里只介绍说68位志愿军遗骸回国,没一一点名报出他们的姓名和家庭住址!
  
   六
   思念还在穿梭,大侄把父亲军功章拍得真够详细,所有军功章和一切证书都拍了正反面。我看着父亲这些闪着光彩的遗物和这些“军功章”,泪悄悄而下。一声长叹,父亲给我讲得实在太少太少。他不愿宣传自己。此时,我回想起当初,我手指一枚军功章问过父亲,想听听它的来历,父亲只是淡淡一笑说:“你问它们干什么?都是一些三等功,没什么,不值得一提。比起我那牺牲的战友……算了!跟你说你也不懂,我不用你写,去讲我的光荣。党已经给我荣耀了。”我听了父亲这固执的回话,酸楚一笑。心想我这位老父亲都转业这几十年了,部队作风仍没有变。待我苦笑过后,心中起叹,也难怪,父亲当兵八年,又转业去北大荒开垦八年。这开垦中的八年依然是部队管理化,他这根深蒂固的军人思想,我难说服父亲。但我心结仍然紧紧系着,多想让父亲把军功章的故事讲出来。
   但有一处你不用去开导他,那就是军歌,他老从不吝啬,随口就能给你唱出来,还一直唱到尾,一字不会丢。父亲最爱唱的是这首歌,我也超喜欢,它能让唱者、听者同时热血沸腾,还会在不断高涨。
   “炮声在哮,战马在叫!战士们的心那,战士们的心在跳……”
   小时候,父亲唱到此,我连忙止住父亲发问:“爸爸你唱错了,志愿军是不会害怕,是他们怕死?你唱得是什么,不对,这歌词他写得不对!”父亲听后沉重地对我说:“那是打仗,谁不怕?是你死我活的拼杀,能不害怕?”
   “不对吧!你们害怕那……能打仗吗?”父亲不往下唱了,声音在颤抖,他他他!我的老父亲,他又穿梭回到了那高高卷起硝烟的战场中。只见父亲流泪喃语着:“一片片倒下,是那样年轻!不害怕?起初我们是害怕。这这、姑娘,这歌词他写得好,写得可真好!后来我们,姑娘你们的叔叔们都不怕了,敌人不死就得是我们死,我们干什么来了?是保家卫国来的。到后来当我们再和敌人撕杀时,我们心不再害怕狂跳了。我们一想起这首歌,什么都不怕了,是浑身有得是,使不完的力气。而这次心跳,我们不怕,要把我们一腔热血流出流尽,为祖国、为和平。我们什么也不会怕了。”父亲的肺腑之言,我颇为感动,我坚定我要写志愿军叔叔们的想法是对的。
   在这几十年中,我把父亲对我讲的所有故事做了拼接。先后为我崇拜的志愿军叔叔们写下《战马与英雄》《好香的红烧肉》《飘香的异国山菜》,还有为志愿军叔叔们写下这长篇《心灵在召唤》。此书没有写完,2015年5月份父亲去世,从此没人再给我讲了。每当我要志愿军叔叔们的资料,问急了,只见他老只是流眼泪,双手则抱向了自己的头,那种痛苦我终生不忘。从此我不再问父亲,可那本长篇我不忍收尾。
   真想把这可歌可泣的战争写完,让中国人民都知道志愿军的伟大。现如今,父亲已故去十年!他老没有走远,他给我讲的志愿军叔叔们的故事,我如昨夕得知一样,一件件,一桩桩都记得那么清清楚楚。
   父亲九十七岁无病而终,就在他弥留之际,他的手不断往空中抓来抓去,举东晃西,嘴里还喃喃自语,话语是那样含糊不清。偶尔我也能听清楚几句,只听他说:“这是韭菜牛肉罐头馅大包子,你你……们吃吃,可好吃了。这韭菜叶儿真宽,是李明告诉我我才认识它,这朝鲜山上野韭菜要比我们国家山上韭菜叶儿长得宽,这山韭菜它长得可真大!来来,你你们尝尝。王永德、李海、张……得发……”

共 536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散文以电影《志愿军》为引,串联起对父亲——一位抗美援朝老兵的深情追忆。文中既有观影时热血沸腾的家国情怀,更有对父亲戎马生涯与平凡生活的细腻刻画:从战场运输补给线的惊险、战友牺牲的悲壮,到晚年父女间包饺子、唱军歌的温馨日常,乃至军功章背后沉默而厚重的情感。全文将宏大历史叙事融入个体生命体验,战马的独眼、父亲的九枚军功章、虚构的“张得发”叔叔等细节交织,使生活气息与历史厚重感并存,呈现英雄回归平凡的动人力量。推荐佳作!【文韵编辑:绿叶红了】【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1010001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绿叶红了        2025-10-10 06:56:32
  文字如暖流,从银幕上的志愿军到身边的老父亲,家国情怀落地为日常陪伴。包饺子时的叹息、军歌里的豪情,父爱在生活琐碎中静静流淌,作品诠释着“英雄终归凡人”的温情。
文学的道路上,虚心的学习,永无止境的冒险。
回复1 楼        文友:东辰        2025-10-10 18:04:19
  谢社长编辑辛苦了,敬酒三杯,再三杯。
2 楼        文友:绿叶红了        2025-10-10 06:57:05
  从父亲的故事到“我”的书写,两代人用不同方式守护民族记忆。文字不仅是怀念,更成了一种责任的传递,让志愿军精神在时代变迁中生生不息。
文学的道路上,虚心的学习,永无止境的冒险。
回复2 楼        文友:东辰        2025-10-10 18:07:03
  再谢社长,为小文受累了,辛苦了。敬酒三杯高高向上。
3 楼        文友: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025-10-10 07:35:02
  父亲,是姐姐心中永远抹不掉的记忆,九枚军功章,沉默如山。
回复3 楼        文友:东辰        2025-10-10 18:05:09
  致谢百草妹鼓励欣赏,紧紧相拥。敬茶。
4 楼        文友:流泪的飞鱼        2025-10-10 10:18:55
  感人的文字,勿忘来时路,革命先辈的精神应当继承跟发扬,祝福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好!
岁月从来不斟酌谁得到更多,笑看人生最洒脱。
回复4 楼        文友:东辰        2025-10-10 18:05:53
  谢飞鱼老师欣赏鼓励,敬茶。晚上好。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