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文·收获】羊肉泡馍(散文)
今年国庆期间,有一天我和爱人冒雨一起去逛西安大唐西市。到了中午十一点多,儿子打来电话,要请我和爱人一起去老马家吃羊肉泡沫。我也好久没有吃羊肉泡馍了,特别是西安的羊肉泡馍,那绝对是西北饮食中赫赫有名的一绝,称它为美味佳肴一点也不过分。
儿子带着我们来到了一家名叫“马天小炒泡馍”的羊肉泡馍馆。这是一家有三间门面的泡馍馆,装修得非常醒目,生意也非常好,店铺里面的十几张桌子全部坐满了顾客。我们走进去,已经没有座位,于是服务员就在店门外另外支开了四张桌子。儿子给自己要的是小炒泡馍,怕我和爱人吃不惯小炒,征求我们的意见后,给我们两个要了两份优质泡馍。饭店赠送了我们三杯酸梅汤,儿子又点了一份拼盘。我们三个人坐在一个桌子上,一边掰馍,一边拉着家常。
不一会儿,随着热热闹闹的顾客的先来后到,我们的羊肉泡馍也被热情的服务生端上了桌。吃着热气腾腾色香味俱全的优质羊肉泡馍,不由自主地就想起了很多往事。
过去的羊肉泡馍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吃得起的,在我的记忆中,一碗羊肉泡馍,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只有两毛五分钱。虽然只有两毛五分钱,那个时代很多人都舍不得吃一碗。只有招待人的时候或者庆祝什么大喜事的时候,才能美美地吃一顿羊肉泡馍。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一碗普通的羊肉泡馍,需要二十五元钱了,优质的羊肉泡馍有三十五元前的,也有看你加肉多少定价钱的。总体来说,在西北地区,羊肉泡馍无论在那个年代,都是一份非常体现价值展示尊重并表达感情的招牌美食。百度一下羊肉泡馍的历史,羊肉泡馍更为尊贵,据资料记载,羊肉泡馍原名羊羹,是周朝时期祭祀祖先才能享用的美味佳肴,一般平民百姓很难能够有机会吃到。春秋时期,郑国攻打宋国。宋国将领华元为了鼓舞士气,就杀了几只羊,做成羊羹慰劳即将出征的将士。匆忙之中却忘了给自己的车夫羊斟。羊斟便怀恨在心,公报私仇,在决战的战场上,故意把自己载着将领华元的战车驾驶到郑国的阵地上,致使将领华元被俘。后来宋国用非常贵重的礼物才将华元换回来。这就是成语“羊斟惭羹”的出处。如果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因为没有给羊斟吃一碗羊肉泡,将帅华元被出卖了,导致了国家军队一场战争的失败。进入现当代,羊肉泡馍依然是当之无愧的西北名吃。1936年的时候,国民党西北军首领冯玉祥曾经用羊肉泡馍宴请过总统蒋介石。1947年的时候,国民党竞选国大代表,曾经有过一碗羊肉泡馍换一张选票的说法。1949年以后,羊肉泡馍曾经多次登上国宴,招待尊贵的外宾。因此,在西北地区,吃上一碗香喷喷热乎乎的羊肉泡馍,不仅暖胃御寒,大饱口福,而且是一种难得的精神享受。
我年轻的时候,多次招待同学和朋友,常常请大家吃上一顿羊肉泡馍。那时候的羊肉泡馍普通的也就是五元钱一碗,优质的不过是六块钱一碗。但在当时,按照那个时期的物价行情,已经算非常昂贵的了。说起来吃羊肉泡馍,我曾经有一位同学,个子虽然不高,但肚量很大。有一次,我们一起去吃羊肉泡馍,大家都知道他比较能吃,我就提前给老板说给他多加两个馍。一碗羊肉泡馍本来自带两个馍,加上两个馍,想着他已经够吃了。哪曾想到,这位同学吃起羊肉泡馍,就像猪八戒三天没有吃饭似的,一口气干掉了六个馍,加了两碗汤,还喊着老板“再加两个馍!”那一次,我们一边吃着,一边说着笑着,后来不知道哪位同学出于开玩笑的心理,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做“八个馍”,没成想,恶作剧的绰号传播很快,没有多久,很多同学见了他都喊他“八个馍”。当时我们都很年轻,还不懂得互相尊重。随着年龄的增长,出于礼貌和尊重,如今大家见了面,也就不再喊他绰号了。
说起羊肉泡馍的吃法,估计很多人经常吃羊肉泡馍,但并不熟悉有多少种吃法。羊肉泡馍味道厚重,回味无穷,外观豪放简单,内在却精致复杂。充分体现了陕西人既保守,又开放;既粗犷,又心灵手巧;既老实,又圆滑;既吃苦耐劳,又懂得享受的生活态度。掰馍有掰、撕、掐、揉、搓等十几种,手法不一(其实隔夜馍馍比新鲜的更好),掰好后要告诉伙计口味要求,口重也就是口味偏重;口轻也就是干拌,汤较少;一口汤,吃完馍碗底剩的汤刚好一口;水围城,汤较多。泡馍端上吃的时候,讲究蚕食,忌使劲搅和,为的是从头到尾,口味始终如一。搭配糖蒜和辣酱,真正的吃家开始是不吃这些的,影响口味,吃到一半,感觉有些腻的时候,吃一颗糖蒜,挑一点辣酱拌在馍中(拌的量以一两口吃完为宜),然后用送的汤清清口,再继续吃,这样才不影响口味。羊肉泡馍在西安满大街都是,真正地道的却不多。就算是你去了非常有名气的泡馍馆吃,也会因为去的时间不对而对羊肉泡馍产生不同的感受,会有不一样的评价。西安地道的泡馍馆都有自己的特色风格,比如马家的肥瘦适中汤白味鲜,米家的比较肥美只适合冬天吃,很美味。黄家的比较清淡适合夏天吃,很清爽。白家的不肥不淡,适合春秋吃,很舒服。所以一定要在对的时间吃对的泡馍。吃羊肉泡也非常讲究,比如有一种吃法叫做干巴儿,要求煮成的馍,汤汁完全渗入馍内,吃后碗内无汤无馍无肉。还有一种吃法叫做一口汤,要求煮成的馍,吃后碗内仅剩一口汤;还有一种吃法叫做水围城,馍块在中间,汤汁在周围,汤、汁、馍全要吃光。现在很多人吃羊肉泡并没有那么多的讲究,而是要求干净卫生,肉多新鲜味美则可以放开胃口,大吃一顿则可。
吃着羊肉泡馍,我又想起了那次在回民巷吃羊肉泡馍的经历。
记得那是2017年过春节的时候,那时候孙女刚出生不久,有一天我想去钟楼附近的书院门转一转。因为爱人需要照顾孙女,儿子和儿媳妇还要上班,于是女儿就和我一起去了书院门。春节期间的古城,走到哪里都是熙熙攘攘拥挤不堪。我们两个在书院门逛了两三个小时,买了三块比较便宜的蓝田玉,又买了三颗菩提子,就往回走。走到钟楼附近,拍了几张照片后,顺着鼓楼继续向前,不知不觉走进了回民巷。那里面人挨人人挤人,真正是人头攒动,人潮涌流。我们走进去,像夹在大潮之中,只看见两边商店和饭店人满为患,吆喝声叫卖声,人声嘈杂。各种食品和小吃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女儿提出请我吃一顿羊肉泡馍。我以前也在这里吃过几次,每一次都是慌慌张张,急急忙忙,好像被人催着似的,各种吆喝声以及互相说话声淹没了吃饭的氛围,让人汗流浃背,不由得不加快速度,好给后来者腾开位置。因此我坚决不再最热闹的地方吃。后来走到不太繁华的一家米家泡馍馆。女儿让我吃,我说:“你要吃的话,咱们就一起吃。你要是不吃的话,我也不在这里吃。”女儿为了让我吃,就点头答应了。我们一起走进了这家泡馍馆。进去以后,女儿只给我要了一碗优质羊肉泡馍,并且另外加了十五块钱的羊肉,一碗羊肉泡馍五十块钱。我让女儿也吃一碗,女儿说她吃不惯这个味,我就没有再勉强坚持。我一边吃着,一边和女儿说话。女儿还给我拍了一段吃羊肉泡的视频,发给她妈妈,让全家人看。那次吃羊肉泡馍的经历,虽然已经过去了好几年,但如今回忆起来,我依然记忆犹新。我深深地感受到女儿对我的尊敬和爱意。
这次和儿子在一起吃羊肉泡馍,更让我内心充满温情。羊肉泡馍,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亲切的感情。吃着羊肉泡馍,我既感受到了一家人的温暖,也体会到了儿子对我的关心和体贴。吃着羊肉泡馍,想到儿子和女儿如今都已经长大成人,而且都有自己的追求和事业,我的感觉不仅是幸福满满,而且感受更多的是无限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