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星】一座城市的标签(散文)
我在巴州定居的第三个年头,昌吉说,要不咱把父母接来住一段时间,如果这里的环境,气候,饮食各方面都适合,考虑让老人留下来,好好陪伴。免得你日思夜想的,一年回不了两次老家。
结婚三年,我渐渐习惯巴州的风俗人情,饮食文化,甚至爱上那片神奇的土地,那座古老,文明的城市。唯一的遗憾,每次飞回故土,来去匆匆,父亲母亲望眼欲穿。说走就走,正是人间四月天,巴州城一树一树的杏花,惊艳绽放。在天空飞了四个多小时,抵达大连周水子机场,又转乘返程客车,回到庄河小峪沟,已经是夜里八点,提前打的电话,父母准备好了丰盛的饭菜。
在老家待了一周,好说歹说把老人架上了车,奔赴机场,几经周折,终于落地巴州,人算不如天算,父亲身体硬朗,常年坚持体力劳动,没有因两座城市的温差,生活习惯各异病倒了。母亲是中标了,又呕又吐,伴随着咳嗽。昌吉一看,急眼了,不能耽误。赶紧把母亲背上车,我来不及带换洗衣服,日用品。紧紧挨着母亲坐在后车座位,面包车像脱缰的野马,一路狂奔,早晨七点三十分,上班高峰,堵车严重。怎么办?母亲的病不能延误,昌吉望着长长的车流,拳头砸在方向盘上,怎么办?他突然想起在巴州人民医院神经科上班的林晓,看看能不能安排辆救火车。我说,自己打120不行吗?还得麻烦你同学。这个点儿,他不知上没上班,林晓是主治医生,平时都是八点上班。
昌吉说,现在是死马当成活马医了。电话通了,昌吉也没客气,开门见山问了救护车的事儿,林晓停顿了几秒钟。没说好,也没说不好,我不抱大希望,倒是昌吉,慢吞吞的说,林晓肯定会来。
车流停了一会儿,朝前动一动。动一动,就又停下了。母亲吐在塑料袋里,一股子怪味,车厢里弥漫着难闻的气息。再不到医院,恐怕我也得窒息。我瞅了眼手机上的时间,七点五十了,母亲闭着眼,一言不发。脸色苍白,这时,昌吉的手机响了,林晓打得,他叫昌吉打开车窗,保持通风,有益于老人的病情。他说,快了,马上到。
乌压压的车,仿佛一朵一朵挤压在天空的云彩,我真想长出一双翅膀,驮着母亲飞过长龙。还有多远?距离巴州人民医院。昌吉的目光冷峻,锐利。有个十几站,昌吉说。他额头的汗珠,一滴一滴,落下来。昌吉抬胳膊抹了一把脸,他更焦虑,但昌吉是男人,没表现出来。
车流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时间在一分一秒流逝,在路上挪腾了半小时,突然,一辆交警摩托车从车流中穿梭过来,灵活的像一条鳗鱼。我没有多想,还觉得电影,电视剧里才有的镜头,今天出现了。摩托车蜻蜓点水似的,轻盈的落在我们车前,嘎,一条腿止住车。停好摩托,摘下帽盔,昌吉惊喜异常,卧槽!你小子,真有你的。救护车呢?
之前,我只听昌吉说过林晓,没见过本人。今日一见,一表人才。说心里话,我若单身,非追林晓不可。林晓说,救护车?就这路,上班高峰,除非给你开绿色通道。昌吉擂了他一拳,你的摩托车技术,不是一般的棒!行了,别磨叽了。帮我一下,将老人抱我车上。昌吉不敢怠慢,一个拦腰抱,母亲靠在林晓后背,昌吉贴着母亲,坐在车后面。我说,车怎么弄?我又不会开车。昌吉说,你找人开到安全地带,我安顿好母亲,回头来接你。
林晓,一个神经科主治医生,一点架子没有,从熟悉的交警那里,借来摩托车以最快的速度,把母亲送进巴州人民医院。为母亲联系好医务人员,昌吉过来接我时,眼神闪烁,我的心针扎一样,疼。昌吉,妈没事吧?昌吉吞吞吐吐说,林晓特意嘱咐,给妈做个胸腹部CT,七十多岁的人,经不起折腾。
我们很快给母亲争取CT检查,结果在两小时后出来,在巴州人民医院一楼大厅,我和昌吉陪母亲坐在椅子上,等候CT结果。报告和片子出来了,林晓下午开会,不好打扰。我与昌吉,拿着片子和报告单,去四楼胸外科找医生看看。自认为陌生的医务人员,不会给好脸色看,也不能掏心掏肺给母亲看病。事情不是我想象的,胸外科四楼的郝医生,一个漂亮的女医生,很热情的接待我俩,拉椅子让我坐下,我递过去母亲的CT片子和报告。郝医生仔细查看,皱了皱眉头,转脸问我,患者是你什么人?我说,母亲。郝医生说,初步判断老人的左肺上,有一个肿瘤,不过,良性的可能大,也不排除恶性肿瘤。你们要有思想准备。不能拖,立马给母亲办理住院手续。胸外科四楼,从护士到护士长,到科室主任,主刀医生,对患者和家属很暖,很贴心。母亲的手术定在下周一,早上七点四十分,第一台手术。主刀医生刘民教授,具有二十六年的肺癌手术临床经验,母亲内心十分惶恐,刘教授几次三番来病房,安慰,鼓励母亲说,老人家,没事的,只是上火了,长了一个疖子。手术后,就好了。放松,一定放松,别紧张。听您口音,不是巴州人?母亲说,对,俺是辽宁大连的,来俺闺女家住几天,给您添麻烦了。母亲卑微的样子,令我心痛。刘教授一天来病房探望两次,四楼的病房全是肺部,肝部,尾部,胰腺等出了问题的人,不分男女老少。
巴州人民医院为患者定制的营养餐,很不错。母亲吃得很满意,昌吉从市场买来塔里木河野生草鱼约2-3斤,剖开去内脏后洗净沥干。在鱼身表面划斜刀,深度至鱼骨,便于后续炭烤入味。用胡杨木炭火堆,保持中火,烤好的巴州烤鱼,烤包子、红柳烤肉、缸子肉、手抓羊肉、新疆大盘鸡、胡辣羊蹄、九碗三行子、粉汤饺子、尉犁烤全羊等等,手术前的四天,昌吉变着戏法,哄母亲吃巴州美食。母亲没有胃口,心里有负担。昌吉带父亲母亲到博斯腾湖玩了一天。另外还有胡杨林、巴音布鲁克草原去,昌吉说,待出院后,领父母去转一转。
刘教授的亲切探望,胸外科护士,管床医生耐心细致的照顾,母亲一颗绷紧的心,慢慢松弛下来。
周一,刘教授来病房,一只手拍了拍母亲的肩膀,老人家,放心,有我在,有医务人员在。安心,放松。麻药之后,就跟睡了一觉似的,醒了,就好了。
母亲进入三楼手术室,我们候在门外,足足等了六个小时,手术室门打开那一瞬,刘教授身着深蓝色的手术服,手还没洗,衣服湿透了,走了出来,来家属,你母亲的手术很成功。
母亲从麻醉中醒了,她向刘教授点点头,说,谢谢刘教授,谢谢,泪水夺眶而出,我和昌吉紧紧握着刘教授的手,连声说,感谢刘教授,说着说着哽咽了。
刘教授嘱咐一些术后该注意的事项,回到病房。刘教授随后也进来了,招呼护士和别的患者家属,将母亲轻轻放到床上。
巴州人民医院胸外科的护士,很敬业,待患者和家属比亲人还亲。不厌其烦的教我,如何护理母亲。刘教授呢,一天两次看望病人,叮嘱我们要给母亲加强营养。尽快下床锻炼,在胸外科医务人员和刘教授的精心治疗下,母亲术后第三天,下地走动,一周后,康复出院。办理出院那天,母亲双手紧紧攥着刘教授的手,泪水潸潸而下,一个劲说,刘教授,多亏了你,没有你,我这条命就没了。刘教授说,老人家,您是吉人天相,不用谢,这是我们巴州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分内事!要谢就谢那些在自己岗位上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医生,护士们吧。出院后,过段日子,记得来医院复查。
母亲出院后,巴州人民医院胸外科的护士长和刘民教授,常打来电话,询问母亲的身体情况,至此以后,母亲念念不忘的是:巴州人民医院救了她一条命,刘教授和护士们对病人像自己亲人。我们一家人在心底巴州人民医院,最亲民,最有医德,最有医风的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