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家园】陕西和山西、吉林的重叠交融(散文)

编辑推荐 【家园】陕西和山西、吉林的重叠交融(散文)


作者:秦力 秀才,2265.5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0发表时间:2025-10-11 21:50:31

陕西和山西、吉林的重叠交融
   ——秦力
  
   2006年,我跨过黄河,到山西省创作电影剧本《梨树岭的夏天》,在乡宁县枣岭镇住了一月有余。吃到了乡宁浇汤饸饹。哎呀呀!都说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天,隔着黄河呢,大老远的,怎么乡宁饸饹和陕西永寿饸饹岂止异曲同工,简直是一模一样,分明是孪生滋味啊!那个酸辣出头、劲道弹牙的劲儿,任我想破了脑袋,也分辨不出个彼彼此此。一衣带水,隔河而望,怎么能如此同脉?
   后来翻检《乡宁县志》,发现明清两代有两位姓樊的永寿人在乡宁做过官;乡宁县也有好多人去永寿那边开过杂货铺子。也许他们交往多了,口味也就融合了。
   这次到吉林延吉,正是七月份最热的时候。何以解热唯有冷面嘛!我迫不及待走进冷面馆子。只需一个眼神,早有师傅把金黄色面条捞进大号瓷碗,浇上透亮的牛肉汤,码上辣白菜、牛肉片、熟鸡蛋,再缀两片黄梨,最后撒一把碎冰。我哧溜一口,冰碴子撞上热汗,五脏六腑都打了个激灵。这碗延吉冷面,看似简单,里头却藏着长白山的岁月密码。
   我听当地文史专家娓娓道来:光绪七年(1881年),朝鲜咸镜道饥馑,金氏兄弟背着石磨跨过图们江,在珲春开荒种荞麦。磨面煮汤,以冰镇之,便是冷面雏形。这碗冷面,是移民的命根子,苦日子里的活路。抗美援朝时,延边汉子崔龙浩随军入朝。上甘岭坑道里,战友递来半钢盔冷面汤:“家乡味道,顶十发子弹!”战后归乡,他开起“老兵冷面馆”,汤里必加苹果梨片——那是延吉特有的甜。从此,冷面成了穿越硝烟的乡愁。
   1984年延边开放边境贸易,俄罗斯商人挤进小店。师傅在传统汤底里添了蜂蜜,俄人嗜甜,呼为“东方冰酒”。如今冷面汤配方已有汉、朝、俄三味:吉林黄牛肉熬汤底,朝鲜族辣酱提鲜,俄罗斯白糖调甘。恰似拙著《监军镇》里秦商“北上南下、横跨欧亚”的胸襟,一碗冷面盛下了五湖四海。
   我再哧溜一口,发现了冷面的绝妙之处——以冷克热。大热天吃冷面看似悖理,实合阴阳。苦寒之地人积郁火,冰汤反能疏通血脉。这暗合《诗经·无衣》的辩证智慧:“岂曰无衣?与子同袍。”酷暑中吃冷面,恰似寒夜里共披战袍,冷热相济方为大道么!辣酱炽热,冰汤凛冽,共治一碗而不相害。从逃荒粮、拥军餐到非遗美食,冷面里沉淀着口岸开埠、民族融合、时代变迁的印记。
   我又哧溜一口,吃光了面条,意犹未尽又大口喝了面汤,脑子这才活泛起来。不对啊,这个延吉冷面,是压出来的,其实就是陕西关中的钢丝饸饹么!
   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和小学同学王文峰在城关四队的饸饹加工点吃过机器刚刚压出冒着热气的玉米面钢丝饸饹。那个硬、那个顽、那个咬不断的劲儿,和延吉冷面的风格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啊!我连忙请师傅舀了一勺冷面汤,煮沸后加入陈醋和油泼辣子,浇在延吉冷面上。我在食客们诧异的目光中,慢条斯理地哧溜了两口:哎呀,这分明就是陕西永寿的浇汤钢丝饸饹么!不仅滋味相当,就是口感、余味也分辨不开,它们或许就是钢丝饸饹界,或者冷面界的双胞胎么。
   我放下碗筷,望着碗底残汤忽然感悟:饸饹与冷面的纠缠,哪里是舌尖偶遇?分明是一部缩略的文明史!想那《周易》有言:“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永寿饸饹、乡宁浇汤、延吉冷面,看似千里风烟,实则同根连理。金氏兄弟背石磨渡江,樊姓官员携乡味赴任,移民的足迹、商旅的驼铃、战火的硝烟,早将五谷杂粮熬成了一锅“和而不同”的浓汤。恰如孔子周游列国,虽方言各异,仁义之心未尝改易;又似张骞凿空西域,胡麻与汉椒共冶一炉,才有了丝绸之路的盛景。
   现在时代更迭,重叠交融的速度越来越快。电商冷链载着延吉冷面进入陕西大街小巷,短视频里乡宁饸饹香飘长白山下,连俄商的蜂蜜、朝鲜的辣酱、关中的陈醋,都在电商网络同台共振。也许这就是《礼记》所倡导的“大同”先兆!
   一碗饸饹,让我看到了移民坚韧、政策春风、技术伟力、时代风尚。冷面以冰克暑,暗合阴阳相济之道;饸饹以韧承热,隐喻刚柔并济之智。所谓“饮食男女,人之大欲”,然欲中有道:辣酱炽烈如时代奔涌,冰汤清冽若传统守正,二者相搏反成至味。
   我初尝冷面,只道解馋;继而品汤,却见沧桑。从永寿、乡宁到吉林延吉,从《无衣》战歌到一带一路新章,吃食的融合终是人心的共鸣。纵使山河阻隔,人类对幸福的渴望、对故土的眷恋、对共生的追求,何曾因山高河宽而断绝?苏东坡谪居岭南,笑叹“日啖荔枝三百颗”,我今天在延吉哧溜一碗冷面饸饹,也在酸甜苦辣中嚼出了“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豁达。时代巨轮滚滚,而唇齿间的重叠交融,早为天下大同埋下伏笔——毕竟,胃暖了,心就近了。
  
   2025.10.11日于大秦帝都好古堂

共 187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生动有趣的叙述,丰富感人的内容,作者以自己一个陕西作家的亲身品味体验,从三个地方的面食小吃,感悟这是陕西和山西、吉林的重叠交融。文章西安叙述了陕西和山西,隔着黄河的相邻两省、山西乡宁饸饹和陕西永寿饸饹简直是一模一样,还有吉林延吉冷面也有着类似的味道。坐在从中引申出深刻的感悟,唇齿间的交融,也是一种天下大同。内涵厚重的文字,感谢发文分享,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25-10-11 21:55:46
  作者品味了三省的小吃,感悟这是陕西、山西和吉林的重叠交融。
秋觅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