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念】升起,升起(散文)
一
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时间定在凌晨两点出发。鉴于这些天常常因为某位游客的拖沓而耽误行程时间,导游放下狠话,两点整没有登上车的游客,按自动放弃出行处理。其实,他不会那么做,这是一种强调方式。
一个旅游团队需要有步调一致的协调性,自由散漫是万万要不得的。对于导游的决定,大家举手表决,集体通过。这些天所走的路线,虽然也是精华景点,但是比起明天早上的天安门升旗,是大家都无限向往的,那是心心念念的景色,别的景观当然要逊色的。在这个方面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统一了思想。
我们所居住的地区是在外环之外的郊区小镇燕郊,已然在河北廊坊地界,距离天安门有差不多近四十公里的路程,这中间可能还会有塞车等因素,会耽误些时间外,还有一件事是我们的大巴车属外地车辆只能到三环,往里面走要换当地的客运车。而且,就是到了天安门附近,都要下车,步行一段路。想要争取到最佳观赏位置,就得早一些,因为,别的团队也会很早,往往拖拉一点时间,就会被别人抢先了一步,我们就落到了人家的后面。
导游不过三十几岁的样子,一张娃娃脸还有几分稚嫩。一张嘴抹了蜜糖一样的甜蜜,尊敬的话语时常挂在嘴上,让我们很是受用。他尊称我们大爷大妈,我们便喊他小哥,大家相视一笑,都接受了。既然来给我们当导游,当然有十足的成色。我们心里还是很信赖他的,这两天走在风景的路上,他总能滔滔不绝地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都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让人已经很佩服了。另外,他临时处理事情的方式也显得经验十足,让我们更加相信,他是一位经常带队的导游,会以自己的带队经验,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便利。
这天的夜晚是神秘而值得期盼的。我躺在床上,思绪却飞到窗外,在灯火零星的街道上空,去眺望那霓虹上彩的繁华都市。微弱与明亮交织在一起,变幻着周而复始的单调与乏味,寂寞的鼾声不知从何处挤进来,伴着时间的嘀嗒声,被黑暗覆盖。
我清醒过来时,第一时间是去看时间,下半夜一点多些。赶快起来,必要的洗漱和补充些食物,是出行前必须要做的。我和妻忙振作精神,做完这一切,已经一点半多了。还差十五分的时候,我们出房间,来到楼下,发现大多数游客已经等在那里了,竟然比我们还早。
两点钟准时出发,人员齐整,没有一个拖后腿的。我们在黑夜里出行,司机很贴心地关闭车里的照明灯,一个多小时的路程,还可以再补上一觉。我哪里还睡得着呢?两眼看着窗外,夜色被不时闪耀的灯光剪碎着,又拼接起来。高楼耸立,便把黑夜切割成方形、菱形、圆形,或者其他什么形状。各式各样的建筑物在制造城市夜色的基本形状,也让夜色给人以无限的畅想。
一个人在夜色里最适合做的事情就是回忆,这些微弱的强烈的光,会参与到回忆的片段之中,那些清晰的或模糊的往事,被装点得奇形怪状,在虚无缥缈间尽情地拐扭着,让人更有兴趣地畅想下去。
二
当我们走在前门西大街上,才发觉这里的一个个团队,犹如一波波浪潮向前推进着。灯光闪烁,映照出一座座高楼的轮廓,黑暗成为最大的背景,衬托出它们的高大挺拔与卓尔不群。
脚步声在踏碎街衢间的静谧,听不到谁在说话。导游小哥在前边带领着,不时地回头巡视着。他把行走的节奏控制得很好,不疾不徐之间,还不停地变换着速度。团队中有几位岁数大的游客,此时的行走节奏,非常适合他们,大家都赞许他的此举,不觉让人心暖。
过一条人行横道,有保安要拉上围栏时,导游小哥快跑几步,来到保安面前,说了几句什么。我们中间的一位游客急急通过,却被喊住。“没有导游带领,你们能走吗?”
导游小哥笑一笑,忙指挥大家快速通过,大街的车灯明亮,看见他镇定自若的身影。我们过去了,围栏也拉上了,别的团队被隔在那边。一条大街的两边人行道,到处都是人群,在以一个集团为单位,向一个地点发起猛攻。
路边不时有摊贩在向行人兜售他们的货物,我以为是矿泉水或者是面包之类的食品,走近才看清是出售小国旗的。那里已经聚拢了许多人,而且还是导游在发放着。
我以为我们的导游小哥也会这么做。这里有许多的默契,我经常出门,哪里不晓得这些呢?导游与摊贩有着许多联系,就是把我们游客当做赚钱的工具。说实话,这些天,我们的导游小哥中规中矩,还没有做出什么违规的行为呢。是不是还没有到他该发挥的地方,今天他该他发挥了呢?
他走过去看看,并没有与摊贩联系什么,不停地招呼后面的人们快些跟上,然后与这里的人群擦肩而过。这里人很多,在这里会耽误时间,或者前边还有别的摊贩,我一直都在关注着他。游客与导游之间的关系很微妙,我经常遇到那种搜刮游客钱财的导游,他们或者兜售产品,或者引领游客进购物店,千方百计地让游客掏腰包。这次遇到的这位导游小哥,一反常态,没有任何不良行为,不禁让人有些心神不宁。旅游还有两天才能结束,我不愿再去深想。
往前走,人流更加汹涌,我们都紧紧挨在一起,拐过了一个街,远远地看见了灯光下的天安门,天哪!我们终于到了。
没有想到,有这么多人都愿意彻夜等待一场升旗,可见意义有多么的非凡。广场上,我们全体人员做最后的集结,导游小哥再一次交代了注意事项,并格外叮嘱了集合地点,然后我们便可以自己去寻找合适的观看地点了。
巨型花篮被灯光照亮着,通红的色彩洋溢着热烈的气氛,前边就是升旗的旗杆,已经围上了许多的人。我的面前是一位坐着轮椅的老人,他的前面已经站满了人,所处的地方这么低,可怎么能看见升旗呢?我不免有些担心。
今天升旗时间是六点零二分,此时刚刚四点二十分,需要在这里等待一小时四十分。环顾四周,有更多的人群在向这里集结着,我数一数站在我前边的人群,已经有五到六个人,也就是说,是有五六圈人。我的个子高,看得也清楚些,让身边的几位大姐好生羡慕,这时候的身高发挥出自己的优势。
人群更加密集了,离我不远有后来的人,与前边的人发生了摩擦,当然是因为站位的事情。那是两位大姐,都想挤到一个好身位。她们的行为立刻引来周边人的劝解,有场内安保人员,看见这里发生摩擦,便巡视而来,两位大姐深知其中利害,立即噤声。
三
原地不动站立了一个多小时,对于我是个相当大的考验。我的腰间盘有些不好,先是胯骨发生酸痛,然后拐带着两条腿发麻。我想抬抬腿,却觉得会影响的旁边的人,想弯弯腰也不行,仿佛整个人被禁锢在一个紧身的笼子里,局限着身体的自由。
当我看见场地内的执勤列兵时,不禁心里产生了无限的敬意。我进来广场,站在这里,这位列兵便已经站在了这里。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他一动不动,像一尊雕塑一样。比起他来,我还可以动一动的,还有可以扭动的空间。他有活动的空间却不动,让人觉得他自带光环,如同一束光,照亮我的正是他的反光。黑暗的时间一如某个段落,只是垄断和覆盖而已,人必然要经历黑夜,才会跟着黎明的光,悄然挺立到思想光芒照亮的山巅。我不禁感慨万分。
时间在一点点地靠近着那个时间点,人群的厚度仍在不断地增加着。我的身后,有个女孩,在不停地埋怨着。她半夜时分就来到这里了,刚刚因为肚子不好,去了一趟卫生间,再就回不去了。听她说,她有板凳在前边,还有伙伴在等她。
她这么说,前边的人不由地咕哝着,谁知道你是不是去卫生间了?蒙谁呢?在这里站定的位置,谁也不敢轻易动弹,向后一个身位,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可能一下子看不见最好的角度。
我理解人们此刻的心理,确实也无可厚非。一大早就来了,好不容易站了个位置,谁也不会轻易让出。时间快要到了,在我前边坐轮椅的老人,被一位年轻人给扶起来,背在身上,老人一下子便看见了前方的景观,浑浊的眼神猛然亮了起来。他的轮椅也收起来,我的前边一下子多出一个空位来。我转头看看姑娘,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睫毛,洁白的肤色,好像是来自新疆的少数民族。我在前边挡着她的视线,连举起手机拍摄的角度都没有。好不容易来一回看升旗,结果什么都没看到,是很悲催的。我动了恻隐之心。偏偏身形,让出一个缝隙,女孩立即会意,立刻钻到我的前边。她不停地感谢着,还送给我一个甜甜蜜蜜的微笑。
东方微白,晨曦如纱轻浮在广场,天安门在沉静之中苏醒。金水桥上出现了整齐划一的队伍,踏破了清晨的静谧。护卫队挥臂迈步,钢枪的寒光在辉映着,每一步的起落都在震撼着心灵。当红旗被风呼啦啦展开时,那一份鲜红如烈火腾空,旗面猎猎作响似巨龙之翼飞抵苍穹。国歌奏响的瞬间,全场卷起的宏大声波,如冲天的巨浪,响彻云霄。
我情不自禁地被卷入这股浪潮之中,仰望着国旗的升起,泪水悄然滑落。这不是悲伤,而是被无限的崇敬覆盖了心神。朝阳冉冉升起,与国旗同步,宛若一团火焰照亮了黎明前的黑暗,光芒洒落,化作一颗颗晶亮的种子,播撒进每一个人的心田。
人群的情绪空前高涨,许多人手牵手,高高举起,一起高唱国歌。刚刚那两位有个小摩擦的大姐,此时两个人的手牵在一起,在不停地挥动着。歌声与微笑,让每个人心中充满了憧憬和热量,让人看清了脚下的路,永不迷失。
在这神圣的时刻,所有的人仿佛都团结在一起,凝神聚力,相互信任,与广场融为一体,无边的广阔便在晨色之中,漫无边际地铺展开来,仿佛那条未来的路,就展现在朝阳与国旗同步升起的瞬间。
2025年10月12日首发江山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