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念】升起,升起(散文)

精品 【东篱·念】升起,升起(散文)


作者:枫桦 举人,3565.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7发表时间:2025-10-12 06:11:26


   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时间定在凌晨两点出发。鉴于这些天常常因为某位游客的拖沓而耽误行程时间,导游放下狠话,两点整没有登上车的游客,按自动放弃出行处理。其实,他不会那么做,这是一种强调方式。
   一个旅游团队需要有步调一致的协调性,自由散漫是万万要不得的。对于导游的决定,大家举手表决,集体通过。这些天所走的路线,虽然也是精华景点,但是比起明天早上的天安门升旗,是大家都无限向往的,那是心心念念的景色,别的景观当然要逊色的。在这个方面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统一了思想。
   我们所居住的地区是在外环之外的郊区小镇燕郊,已然在河北廊坊地界,距离天安门有差不多近四十公里的路程,这中间可能还会有塞车等因素,会耽误些时间外,还有一件事是我们的大巴车属外地车辆只能到三环,往里面走要换当地的客运车。而且,就是到了天安门附近,都要下车,步行一段路。想要争取到最佳观赏位置,就得早一些,因为,别的团队也会很早,往往拖拉一点时间,就会被别人抢先了一步,我们就落到了人家的后面。
   导游不过三十几岁的样子,一张娃娃脸还有几分稚嫩。一张嘴抹了蜜糖一样的甜蜜,尊敬的话语时常挂在嘴上,让我们很是受用。他尊称我们大爷大妈,我们便喊他小哥,大家相视一笑,都接受了。既然来给我们当导游,当然有十足的成色。我们心里还是很信赖他的,这两天走在风景的路上,他总能滔滔不绝地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都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让人已经很佩服了。另外,他临时处理事情的方式也显得经验十足,让我们更加相信,他是一位经常带队的导游,会以自己的带队经验,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便利。
   这天的夜晚是神秘而值得期盼的。我躺在床上,思绪却飞到窗外,在灯火零星的街道上空,去眺望那霓虹上彩的繁华都市。微弱与明亮交织在一起,变幻着周而复始的单调与乏味,寂寞的鼾声不知从何处挤进来,伴着时间的嘀嗒声,被黑暗覆盖。
   我清醒过来时,第一时间是去看时间,下半夜一点多些。赶快起来,必要的洗漱和补充些食物,是出行前必须要做的。我和妻忙振作精神,做完这一切,已经一点半多了。还差十五分的时候,我们出房间,来到楼下,发现大多数游客已经等在那里了,竟然比我们还早。
   两点钟准时出发,人员齐整,没有一个拖后腿的。我们在黑夜里出行,司机很贴心地关闭车里的照明灯,一个多小时的路程,还可以再补上一觉。我哪里还睡得着呢?两眼看着窗外,夜色被不时闪耀的灯光剪碎着,又拼接起来。高楼耸立,便把黑夜切割成方形、菱形、圆形,或者其他什么形状。各式各样的建筑物在制造城市夜色的基本形状,也让夜色给人以无限的畅想。
   一个人在夜色里最适合做的事情就是回忆,这些微弱的强烈的光,会参与到回忆的片段之中,那些清晰的或模糊的往事,被装点得奇形怪状,在虚无缥缈间尽情地拐扭着,让人更有兴趣地畅想下去。
  
   二
   当我们走在前门西大街上,才发觉这里的一个个团队,犹如一波波浪潮向前推进着。灯光闪烁,映照出一座座高楼的轮廓,黑暗成为最大的背景,衬托出它们的高大挺拔与卓尔不群。
   脚步声在踏碎街衢间的静谧,听不到谁在说话。导游小哥在前边带领着,不时地回头巡视着。他把行走的节奏控制得很好,不疾不徐之间,还不停地变换着速度。团队中有几位岁数大的游客,此时的行走节奏,非常适合他们,大家都赞许他的此举,不觉让人心暖。
   过一条人行横道,有保安要拉上围栏时,导游小哥快跑几步,来到保安面前,说了几句什么。我们中间的一位游客急急通过,却被喊住。“没有导游带领,你们能走吗?”
   导游小哥笑一笑,忙指挥大家快速通过,大街的车灯明亮,看见他镇定自若的身影。我们过去了,围栏也拉上了,别的团队被隔在那边。一条大街的两边人行道,到处都是人群,在以一个集团为单位,向一个地点发起猛攻。
   路边不时有摊贩在向行人兜售他们的货物,我以为是矿泉水或者是面包之类的食品,走近才看清是出售小国旗的。那里已经聚拢了许多人,而且还是导游在发放着。
   我以为我们的导游小哥也会这么做。这里有许多的默契,我经常出门,哪里不晓得这些呢?导游与摊贩有着许多联系,就是把我们游客当做赚钱的工具。说实话,这些天,我们的导游小哥中规中矩,还没有做出什么违规的行为呢。是不是还没有到他该发挥的地方,今天他该他发挥了呢?
   他走过去看看,并没有与摊贩联系什么,不停地招呼后面的人们快些跟上,然后与这里的人群擦肩而过。这里人很多,在这里会耽误时间,或者前边还有别的摊贩,我一直都在关注着他。游客与导游之间的关系很微妙,我经常遇到那种搜刮游客钱财的导游,他们或者兜售产品,或者引领游客进购物店,千方百计地让游客掏腰包。这次遇到的这位导游小哥,一反常态,没有任何不良行为,不禁让人有些心神不宁。旅游还有两天才能结束,我不愿再去深想。
   往前走,人流更加汹涌,我们都紧紧挨在一起,拐过了一个街,远远地看见了灯光下的天安门,天哪!我们终于到了。
   没有想到,有这么多人都愿意彻夜等待一场升旗,可见意义有多么的非凡。广场上,我们全体人员做最后的集结,导游小哥再一次交代了注意事项,并格外叮嘱了集合地点,然后我们便可以自己去寻找合适的观看地点了。
   巨型花篮被灯光照亮着,通红的色彩洋溢着热烈的气氛,前边就是升旗的旗杆,已经围上了许多的人。我的面前是一位坐着轮椅的老人,他的前面已经站满了人,所处的地方这么低,可怎么能看见升旗呢?我不免有些担心。
   今天升旗时间是六点零二分,此时刚刚四点二十分,需要在这里等待一小时四十分。环顾四周,有更多的人群在向这里集结着,我数一数站在我前边的人群,已经有五到六个人,也就是说,是有五六圈人。我的个子高,看得也清楚些,让身边的几位大姐好生羡慕,这时候的身高发挥出自己的优势。
   人群更加密集了,离我不远有后来的人,与前边的人发生了摩擦,当然是因为站位的事情。那是两位大姐,都想挤到一个好身位。她们的行为立刻引来周边人的劝解,有场内安保人员,看见这里发生摩擦,便巡视而来,两位大姐深知其中利害,立即噤声。
  
   三
   原地不动站立了一个多小时,对于我是个相当大的考验。我的腰间盘有些不好,先是胯骨发生酸痛,然后拐带着两条腿发麻。我想抬抬腿,却觉得会影响的旁边的人,想弯弯腰也不行,仿佛整个人被禁锢在一个紧身的笼子里,局限着身体的自由。
   当我看见场地内的执勤列兵时,不禁心里产生了无限的敬意。我进来广场,站在这里,这位列兵便已经站在了这里。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他一动不动,像一尊雕塑一样。比起他来,我还可以动一动的,还有可以扭动的空间。他有活动的空间却不动,让人觉得他自带光环,如同一束光,照亮我的正是他的反光。黑暗的时间一如某个段落,只是垄断和覆盖而已,人必然要经历黑夜,才会跟着黎明的光,悄然挺立到思想光芒照亮的山巅。我不禁感慨万分。
   时间在一点点地靠近着那个时间点,人群的厚度仍在不断地增加着。我的身后,有个女孩,在不停地埋怨着。她半夜时分就来到这里了,刚刚因为肚子不好,去了一趟卫生间,再就回不去了。听她说,她有板凳在前边,还有伙伴在等她。
   她这么说,前边的人不由地咕哝着,谁知道你是不是去卫生间了?蒙谁呢?在这里站定的位置,谁也不敢轻易动弹,向后一个身位,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可能一下子看不见最好的角度。
   我理解人们此刻的心理,确实也无可厚非。一大早就来了,好不容易站了个位置,谁也不会轻易让出。时间快要到了,在我前边坐轮椅的老人,被一位年轻人给扶起来,背在身上,老人一下子便看见了前方的景观,浑浊的眼神猛然亮了起来。他的轮椅也收起来,我的前边一下子多出一个空位来。我转头看看姑娘,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睫毛,洁白的肤色,好像是来自新疆的少数民族。我在前边挡着她的视线,连举起手机拍摄的角度都没有。好不容易来一回看升旗,结果什么都没看到,是很悲催的。我动了恻隐之心。偏偏身形,让出一个缝隙,女孩立即会意,立刻钻到我的前边。她不停地感谢着,还送给我一个甜甜蜜蜜的微笑。
   东方微白,晨曦如纱轻浮在广场,天安门在沉静之中苏醒。金水桥上出现了整齐划一的队伍,踏破了清晨的静谧。护卫队挥臂迈步,钢枪的寒光在辉映着,每一步的起落都在震撼着心灵。当红旗被风呼啦啦展开时,那一份鲜红如烈火腾空,旗面猎猎作响似巨龙之翼飞抵苍穹。国歌奏响的瞬间,全场卷起的宏大声波,如冲天的巨浪,响彻云霄。
   我情不自禁地被卷入这股浪潮之中,仰望着国旗的升起,泪水悄然滑落。这不是悲伤,而是被无限的崇敬覆盖了心神。朝阳冉冉升起,与国旗同步,宛若一团火焰照亮了黎明前的黑暗,光芒洒落,化作一颗颗晶亮的种子,播撒进每一个人的心田。
   人群的情绪空前高涨,许多人手牵手,高高举起,一起高唱国歌。刚刚那两位有个小摩擦的大姐,此时两个人的手牵在一起,在不停地挥动着。歌声与微笑,让每个人心中充满了憧憬和热量,让人看清了脚下的路,永不迷失。
   在这神圣的时刻,所有的人仿佛都团结在一起,凝神聚力,相互信任,与广场融为一体,无边的广阔便在晨色之中,漫无边际地铺展开来,仿佛那条未来的路,就展现在朝阳与国旗同步升起的瞬间。
  
   2025年10月12日首发江山文学
  
  

共 373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毛泽东有一首词为《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是毛泽东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抒发了“长缨在手”定当“缚住苍龙”的革命豪情。而枫桦老师的佳作,是为了在天门看升国旗而焦急、迫切近乎飞奔的潮涌。也是“长缨在手”,但却是目睹那份国旗升起时的宏大。笔法苍劲,用语质朴,叙述章节甄选。报团的一路旅游,总会遇到几位拖后腿的,以此延误对美景欣赏,或者没有完全参透景物就匆匆而过的遗憾。而在距离四十公里外为去天安门广场看一场盛大的升旗仪式,却是“人心齐泰山移”的豁达与步调一致。即使自己提前十五分钟下楼,却发现有比自己更早的等候。这个过程,尽管落笔不多,但人心向美展示的淋漓尽致。好人有好报又是文章的另一看点。作为经常外出旅游者,经历过些许导游,那些压榨游客的种种,并没有出现。导游为人和蔼,处理事情有章有法,在每一景点,总会把自己知道的言无不尽的告知游客,得到游客的认可。在天安门看升国旗,每人手握一面小国旗,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导游并没有这样做。这期间,文章采用微小说的一波三折之技巧,巧妙塑造了导游的人格、人性。从出发前的空前团结一心,到导游的守底线人性的展示,天安门广场人潮汹涌,空间狭小,再到自己站的四肢麻木时即将产生情绪时,自己与场地内的执勤列兵的对比,以此激发的豪情万丈。从场内小小的摩擦到眼前轮椅上的老人的对比,到升起前,轮椅上的老人被年轻人扶起来背在背上,以及自己挪出身位为女孩留出一点难得的空间。这一切,水到渠成,成为国旗升起时的华丽壮观的背景,映衬出升国旗瞬间的场景与感悟:“金水桥上出现了整齐划一的队伍,踏破了清晨的静谧。护卫队挥臂迈步,钢枪的寒光在辉映着,每一步的起落都在震撼着心灵。当红旗被风呼啦啦展开时,那一份鲜红如烈火腾空,旗面猎猎作响似巨龙之翼飞抵苍穹。国歌奏响的瞬间,全场卷起的宏大声波,如冲天的巨浪,响彻云霄。”热泪盈眶,那是必须的,那是对国旗的崇敬覆盖了心神。 人群的情绪空前高涨,许多人手牵手,高高举起,一起高唱国歌。刚刚那两位有个小摩擦的大姐,此时两个人的手牵在一起,在不停地挥动着。歌声与微笑,让每个人心中充满了憧憬和热量,让人看清了脚下的路,永不迷失,国旗与朝阳同辉。美文欣赏,力荐阅读!【东篱编辑:金刚狼】【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1012001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金刚狼        2025-10-12 06:12:40
  文章笔法苍劲,用语质朴,叙述章节甄选。让我们在歌声与微笑,让每个人心中充满了憧憬和热量,让人看清了脚下的路,永不迷失,国旗与朝阳同辉中体验一次国旗冉冉升起的盛宴。感谢赐稿东篱,期待您跟多佳作!
回复1 楼        文友:枫桦        2025-10-12 12:55:56
  天安门升旗,是许多中国人都想看到的。这是一个大风景啊!我一直都认为风景在路上,融入于心,风景如画,赞叹于赞美,其实就是让人心里的感动,不由自主地表达出来!谢谢老师的辛苦编辑,编按好美,我认为可以单独拿出发表!遥握!谨祝文丰笔健,事事顺心!
2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10-12 06:54:53
  去过北京多次,也没有去看升旗,现在想来,有些遗憾,让这遗憾,在老师的文字里疗愈。老师重点泼墨去看升旗的过程,入理入趣,那驿动的心情,让人感同身受。国旗是高扬的中华民族精神,是航灯,是指引,老师流下的热泪是情不自禁的,感动到我。激情洋溢,文采灼灼。精彩佳作,拜读学习,秋安,笔健!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2 楼        文友:枫桦        2025-10-12 13:02:00
  看升国旗是中国人独有的风景,这些年来,一直都在秉承着。听导游说,这里天天都是这样,不管风吹雨打,寒霜酷暑,始终如一!这代表的是中国人的情怀,是一种团结向上的精神!升旗的国家多了去,有哪个可与中国相比?这是一种精神的再现,也是一种精神的秉承,才这样世世代代地传承着。真的让人感动!谢谢老师的精彩解读!谢谢一直以来的关心!遥握,谨祝文丰笔健,事事关心!
3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10-12 10:52:06
  去北京留出宝贵的时间看国旗升起,这是将满腔爱国情怀具象化了。在等待升国旗的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小插曲,最终都得到化解,善良与包容是高尚人格的底色,作者的礼让与善解人意令人动容。文字自带光芒,与冉冉升起的国旗一同闪耀,令人激情澎湃,感动莫名!问候枫桦老师,秋安!
回复3 楼        文友:枫桦        2025-10-12 13:06:40
  中国人做买卖,无微不至,无孔不入啊!那么早就有人在售卖小国旗,是让人想不到!还有在高山上,就有人把买卖搬到山顶。让人无语了!商机是什么?不敢妄语。北京是人民的首都,期待它越来越好,蒸蒸日上。谢谢罗老师的精彩解读,遥握,谨祝文丰笔健,事事顺心!
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0-12 11:14:41
  如今,到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是一切风景中最有价值的风景。这个城的叙述,一旦把控不好,就会记成流水账,但作者功夫了得,所有的叙事都紧扣看升国旗的主题,大量的铺垫,反而是文章的主体,读之身份新颖和激动。26年前,我就参加了一次升旗仪式,在天安门。那时我在北京教育学院进修学习,我们接到任务,要在五一节这天,参加庆祝活动,我们必须起早赶到天安门。我们住在北四环北京联合大学对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的培训中心,我们还是在2:30分就集合了,沿路看编辑的下半夜风景,饭店通宵达旦,还有人在吃饭喝酒,楼舍的霓虹,还在不倦地闪烁着。我们在的天安门的右侧看台上,最边上的一部分。升起,升起——我们都站直了,接受和致敬这一庄重的深刻。枫桦老师的文章让我想起这段,很想有机会再看看那个场景。爱国的热爱在作者的文章中回荡成律,非常美妙。
怀才抱器
回复4 楼        文友:枫桦        2025-10-12 12:52:03
  深有感触的一次人生经历!文章所写,基本就是那次行程的经历,作为一个写作者,有幸参加了这样震撼人心的旅程,让人终生难忘!不过六天的行程,被压缩的景观,要在行走间,快速完成。去看升国旗,已经是行程的第三天,大家都绷紧了神经,而且,一定要执行导游的安排,小导游认真负责!我在文中没有做最后的交代,是觉得已经不必了。他正如我们期待的,没有任何举动,是我这些年来遇到的第一个!也许是北京,人人都有一个不一样的气派,他留给我的印象是那么的完美!真的点赞!在广场伫立这件事,是让列兵感动了,然后才是升旗。看见过一些视频,也看过相关的报道,天安门卫兵的素质是天下第一!真的见识到了。所以,在文章中格外提到,有是有这个必要。谢谢老师的精彩解读,谢谢一直以来的关怀!遥握,祝文丰笔健,事事顺心!
5 楼        文友:简柔        2025-10-12 13:09:26
  去过一次北京,没有看升国旗,因为要起太早,被团友拒绝。老师把看升国旗的期待,看国旗的氛围泼墨得淋漓尽致。人性之美如阳光明媚。升国旗的过程就是一场温暖的照耀。语句不俗,如一杯老茶的味道。
回复5 楼        文友:枫桦        2025-10-12 23:31:03
  起早看升国旗,看法不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什么好与不好。我觉得那是一种精神在传承,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每个人心目之中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看法,也无可厚非!多谢老师的精彩解读,谢谢一直以来的支持!遥握顺祺!
6 楼        文友:千里寻梅        2025-10-12 15:59:56
  老师的文章一如既往的生动感人,这篇文章引起多少人共鸣。我也去看过升旗,和女儿一起,可惜起床晚了,只看到小小的旗杆和升起的国旗,但也挺激动,女儿的男朋友可是在广场蹲一晚上,见面疲惫不堪。哈哈,钩起很多回忆。谢谢老师的美文!
回复6 楼        文友:枫桦        2025-10-12 23:35:03
  看升国旗俨然成为一道风景,在心心相传着。一早上的人潮如海,情绪很容易被感染到!这里有巨大的气场,是别处所没有的,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谢谢老师一如既往的支持!遥握,谨祝文丰笔健,事事顺心!
7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10-12 20:13:41
  看升国旗,是一件非常令人激动、令人期待的大事,我是有亲身体验的,我19年与农家女一道在北京学习完后,专门为看升国旗而逗留了一天,也是在天安门广场等待了两个多小时,那是十二月份,北风呼啸,非常冷,我们谁也没有退缩,抢好的位置好好管住,不退让。读老师的文,让我回忆很多。很美的文,学习了,祝老师开心快乐每一天!
回复7 楼        文友:枫桦        2025-10-12 23:38:20
  能到北京的人,大多数选择去看升国旗,是一种精神传递,这是一种正能量的传递,无可厚非。我看过之后,心里暖暖的,相信过去许多年,这份暖也会留存心中。谢谢老师的精彩解读,遥握,谨祝文丰笔健,事事顺心!
8 楼        文友:森林大地        2025-10-13 17:39:38
  去北京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是所有国人所向往的,老师做到了,并以满腔热血与爱国情怀,书写了这篇后记,拜读佳作,问候老师!
回复8 楼        文友:枫桦        2025-10-14 04:47:33
  多谢老师的来访留评,谢谢精彩解读,遥握,谨祝文丰笔健,精彩不断!
9 楼        文友:李湘莉        2025-10-14 10:14:09
  此文远不止是一篇游记,可以说是一次精神的朝圣。文中突显着升旗时刻的神圣与纯粹,突显着集体荣誉与集体精神。好文!大赞!遥握问安,谨祝秋好!
回复9 楼        文友:枫桦        2025-10-14 22:19:58
  谢谢湘莉老师的来访留评,谢谢精彩解读,遥握,谨祝文丰笔健,事事顺心!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