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花·时光】一株蜀葵(散文)
岁月的脚步不紧不慢,从未有驻足的时候,从春到夏,又从夏到秋。楼下的那株蜀葵也跟随着季节的脚步,一步一步长起来,直到开出两朵深红色的大花,我才留意到它的存在。
初夏,一个清凉的早上,我打开窗户通风,眼睛不经意往下瞟了一眼,那一瞬间,我被楼下一株蜀葵惊艳了:在背阴处紧贴着车库的后墙,孤孤单单地长着一株蜀葵,高约一米;主干直径约1厘米,笔直挺拔,从下往上长满一对对圆状裂片叶,叶片越往上越大,像张开的手掌;顶端背向开着两朵水灵灵、嫩乎乎的深红色单瓣花,有米饭碗那么大,碗口向外,顶着白色的花蕊,亭亭玉立在微风中;仔细一看,顶端还密密麻麻长满了大大小小、鼓鼓囊囊的绿色花蕾,最下边的花蕾已冒出一尖尖深红,含苞待放,越往上花蕾越小,正如郭沫若所说:“箭茎条条直射,琼花朵朵相继。”
从我发现这株蜀葵开始,它就成了我的惦念。每天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窗户看它——看它还在不在、长高没有、又开了几朵花。这份默契像一场无声的约定,每天都带着期待与忐忑赴约,而小小的它,总给我带来不断的欣喜和惊艳。虽然它只是长在柏油缝隙中,终年不见阳光,但从来没有因为环境恶劣而停止生长,那越来越大的叶片像一只只张开的手掌,努力向上,去抚摸头顶的白云。
在我的期盼和祝福中,盛夏悄悄来临,同时大雨、大风,甚至冰雹也跟着来了。雨水充足、气候温暖的日子里,这株蜀葵长得越来越高,几天功夫就蹿到车库顶那么高,花叶越来越多,花朵越来越娇艳。巴掌大的密叶间,一对对向外开满了深红透明的花,花瓣经络清晰,布满毛茸茸的绒毛,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招惹来嘤嘤嗡嗡的一群蜜蜂,绕着花朵飞上飞下,瞄准花芯叮上去,贪婪地吸吮着花蜜。
有一天傍晚,狂风大作,冰雹肆虐。心中惦记了一夜,不知道那株蜀葵会不会被风吹折,会不会被冰雹砸到稀碎。第二天早上天蒙蒙亮,我急匆匆跑到楼下去看:原本垂直向上的主干深深地弯着腰,低垂着头,好像一个罗锅老妪般萎靡不振;花叶残缺不全,破破碎碎;娇嫩的花瓣更是梨花带雨,落红满地。让人痛惜之余,不禁咒骂老天爷半点不懂怜惜。我找到门房大爷,说明来意,他从库房找来两片细长竹片和一团塑料绳。在大爷的帮助下,我把低垂的主干扶起来,绑在了竹片上。它还能不能再站直,只能看它的造化了。
此后,除了早上开窗通风时看看它恢复得怎么样,上班出门、下班回来的时候,我都要走到跟前细细观察它的变化。过了三四天,低垂的主干一点一点挺直了腰杆,还长粗了不少,顶端陆陆续续长出更多的花苞。到了夏末,当初孤孤单单的一株蜀葵,经过风雨的洗礼和冰雹的淬炼,在时光里葳蕤成一大丛茂盛的花树。叶子从浅绿变成墨绿,花朵从深红渐变到绯红——花蕊附近颜色深,越到边缘越浅,白色花蕊间散发出的香味也比之前浓烈了。我被这株蜀葵深深感动:从小小的一株,历经风雨、冰雹的侵袭,涅槃重生,长成茂密的花树。作为人类,作为世界上最高等的灵长类,在这种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精神面前,都不免汗颜!
如今,寒露已过,坝上的寒风吹败了院里所有花草,连杨树、柳树也在秋风秋雨中瑟瑟发抖,默默凋零。金黄或棕红的叶子像彩蝶般旋转飞舞,最终不情愿、不甘心地落到大地上;唯有这株蜀葵依然健康茁壮,花越来越多,越来越娇艳,温柔低调而坚韧不拔的身姿,依然立在风中。在枯黄寒冷的深秋,它送给我一抹嫣红,一份深深的惦念,还有一份不可替代的欣喜!
是谁把它的种子丢在这里?是随风飘来,还是被飞鸟衔来,抑或只是裹在飞鸟的粪便里落下来?它的种子曾经过多少次翻滚,才找到一个能发芽生根的小小缝隙?它的根,又扎在怎样贫瘠的地面上啊!小区院里全部柏油硬化,它却从柏油路面和车库的接缝处,紧紧贴着车库的白灰墙长了出来。它该用了多大的力气,才紧紧抓牢脚下这所谓的“土地”,一天天地长高长壮,开出艳丽的花朵?车库的背阴处,一年见不到一丝阳光,人们常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可它靠的,是坚韧、积极向上的生命力,和不事张扬的风格。根须在地下慢慢地往深处、往远处延伸,用尽全力与大地母亲紧紧拥抱,得以吸取力量。它不畏风刀霜剑严相逼,历经春、夏、秋三季的严寒酷暑,越开越艳,在深秋独领风骚,站成了一季最美的风景!
一株蜀葵,陪伴我度过了夏天,迎来了秋天,既养眼,更养心。小小的一树花开,一季花落;它不畏艰难困苦,不惧环境恶劣,始终积极、坚韧、乐观、向上,最终涅槃成风中的王者,傲立在秋风里!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