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心灵之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心灵】秋游老君山(散文)

编辑推荐 【心灵】秋游老君山(散文)


作者:梅林臻 秀才,1953.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1发表时间:2025-10-12 13:27:59
摘要:【原创首发】当激光束投射出“老子归隐”的光影时,山谷间顷刻间寂静空灵,眼望着一头通身青灰的犄角大牛缓缓走来,身负荧光气势逼真,蹄脚腾挪刚劲有力,就如同力透千钧,厚重感满满。牛背上,身着传统黄色长袍的老子面容慈祥,神情睿智,目光深邃,仿佛在洞察与思考世间万物,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身体微向后仰,呈一种悠然自得和淡泊归隐的态势。衣袂飘飘,白须莹莹,身姿卓卓,展露出道家无与伦比的洒脱飘逸。 老子面色平和,神态安详,嘴角微微上扬,似有一种如梦痴醉的看透,或还有一种宁静致远的通达。只见他双手或扶牛背,或背负长远竹简,正心情豁达地从容安然地前往归隐之路。

【心灵】秋游老君山(散文) “青峰半壁话玄幻,老子君山隐炼丹。”源于对道教文化的参悟膜拜,更源于对老子思想的痴迷敬仰,拜访老君山便成为十多年来记挂心间,永不消褪的夙愿。多少次念牵梦萦,心结难平,观赏意愿强烈;多少次凝眸瞭望,惦牵依旧,饱览想法浓郁,总盼着能有机会借道洛阳古城,登临秦岭余脉八百里伏牛山主峰的老君山,一睹老子归隐地盛景。
   长假将近,梦想终圆,一场全员皆兵的谋划筹备悄然进行。妻子翻查“度娘”制作旅行攻略,剑指老君山,聚焦景境美,关注食宿行,兼顾风雨晴,甄别推演最优旅程。我则是往返“4S”店检修车辆,排除故障,保养车况,做最安全的护航。万事皆备,静盼长假开启行程。
   国庆凌晨,星光渐逝,萌亮初呈,远山近树的乌黑慢慢地被东升乍起的氤氲漫布,略淡的天幕在薄凉秋风吹拂下轻盈剔透,倍感寒战凉爽。眩晕的喜鹊扑棱着无精打采的翅膀窗前游弋,“叽叽喳喳”的叫嚷声穿屋绕梁,引逗着野猫小狗狂吼乱叫,也惊动着远处的鸡鸭引颈啼唱,好像都是在为这场期待已久的秋游喝彩。
   “晨风凉意藏,君山出游忙”,即兴小诗助燃全家秋游的炙烈,美好期盼催生登临君山的狂热。假日赋闲夹杂着满藏对老君山蒸腾不息的念想,我们一家人开始了一场说走就走的远行。
   街市萧寂如洗,楼宇耸立似柱,偶有鸟禽乱窜,空无人烟的景况让人萌生浮生秋梦的缠绵。穿过纵横街巷,驶入环京高速,略有的依恋难舍骤然间被老君山的神秘莫测勾魂摄魄。
   京城的喧闹奢华在飞奔疾驰中渐行渐远,沿途的招展叠翠在遨游遐想中迎面扑怀,行进在空幽寂寥的高速公路上,聆听着舒缓惬意的抒情歌曲,心情豁然大美,那种“且待流年慢铺程,惟沐逍遥快醉心”的享受感空前高涨,惯常的生活弥艰、生存弥苦、生养弥难在此时都全成悄逝不见的过眼云烟。
   在晨光、秋风、啁啾映衬下,全家人兴致盎然,情趣颇浓,怀揣满腔期待,心藏万千憧憬,沿G104国道东行,经河北保定、德州、任丘,转G30连霍高速南下,进入河南省境后向洛阳老君山挺进。
   且行且歌且欢畅,且笑且喜且欣赏。一路上,美景如织,秋景诱人,盛景如画,高低切换的广告牌穷尽姿色诉说着风光的秀丽,应接不暇的欢迎词漫布浓情展露着痴诚。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行进在燕赵大地上,感受着满含诗意的诚挚邀请,暖流阵阵、亲近款款、快乐翩翩,很有种驻车停歇领略华北雄姿的热切,若不是畅游老君山意念强烈,真想放缓行程,接受这份质朴浓郁的盛情。
   “‘京畿之门’保定欢迎您!”途经保定府,白洋淀的水乡风光与雁翎队的抗战故事交相辉映,让人再一次沉浸于80多年前那段艰苦卓绝的存亡战争,感伤、悲壮、敬仰情景交织,在心海间形成一幅跌宕起伏的画卷。
   “运河古郡、厚德之州-德州欢迎您!”路过德州城,“好客山东欢迎您”巨幅标语赫然醒目,运东地委和六分区指挥部旧址标识猩红中泛露着光晕,不断地用凝滞的追思讲述着德州保卫战、大宗家战斗、马腰务战斗等的惨烈卓绝,运其昌、陈延年和全团1814名官兵誓死如归坚守阵地的场景犹在眼前,让心悲怆,让胸凄伤。
   停驻开封府,感伤氛围略淡,文化气息扑鼻,高速路两旁旌旗飘荡,彩幕霓虹,到处都能感受到北宋都城的风韵,不论是临时停车区,还是特产售卖区,满浸六朝古都的宋韵雅风,休息区内以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为蓝本的氛围渲染顷刻间徒增对历史名城的传奇神秘。
   欣赏着旖旎的风光,感受着佳节的舒爽,怀揣着对老君山的痴恋,人仿佛遁入圣堂,万念归一,杂尘不染,满心皆是轻松惬意,漫长的旅程丝毫没感到疲惫。不知不觉间,8个小时的旅程结束告罄,正午时分,如期到达位于洛阳市栾川县七里坪村21组的老君山景区。
   伫立在修葺一新的高大山门前,心襟豁然开阔。眼望着雄宏壮观的翘脊角楼,仰慕感丛生,亲近感弥切,过往的诸多情萦情结顿然间在这一刻翻涌浮现,全部的痴迷贪恋在刹那间袭身盈怀,就如同功德圆满的贤达在欣赏来之不易的成果,满满都是无法消纳的快乐。人也仿佛置身于仙宫阙阁般,心情十分愉悦。
   平复激动难抑的心绪,定神打量这座满藏传统元素的中式建筑,胸中原有的恢宏壮观,此际又多了一种匠心独运。飞檐斗拱的设计理念满布古风古韵,红墙绿柱的装饰风格平添神奇神秘,灰砖黛瓦的牌楼外观陡增庄严庄重,尤其是正中央高悬的黑底烫金匾额更为醒目,上面由欧阳中石先生题写的“老君山”三个灵动传神大字力透千钧,两侧门柱上镌刻的楹联“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雄浑圆润,稳健劲透,兼具帖学的流美与碑学的壮大,格调清新典雅,气韵丝柔滑润,与道家文化气质相得益彰,给这座端庄华丽的高大建筑蒙上一层难言奇绝的神秘面纱。仰目远眺,“道法自然”核心思想入帘,还未入景区,便能感受到浓厚的道教文化气息。
   沿凸凹不平的山路行进,过宽敞的山门不远便到达游客服务中心检票入口。这里人车分流,秩序井然,密集的车辆鱼贯从8条车道交替穿行,起伏的升降杆夹杂着语音播报的“请通行”提示音,让温馨氛围愈加浓厚。一旁密织的人群排着长长的队伍拥挤进入检票通道,人们一边出示证件接受核查,一边极目眺望,欣赏着景区内的美景。
   远山叠翠,近林葱茏,连绵起伏的山峦与云天互映,或浓或淡的色彩跟随着云雾的翻涌不断变化,团云滚滚,群山浩浩,曼妙卓卓,形成一幅优美绝伦的景致。山崖间,层林密织,碧翠叠嶂,浓荫铺程山峰,犹如给广袤的群山附着一身华丽绚烂的新装。画屏漫卷,湛蓝穹盖,将近在咫尺的伏牛山主峰映衬得巍峨雄壮,山顶上错落有致的金殿光芒四射,金光灿灿,像一颗颗闪闪发光的明珠镶嵌山巅,给人一种炫幻迷离的视觉冲击。
   时至深秋,景区内人潮涌动,喧嚣漫天,三五成群的游客头戴小红帽,身着黄马甲漫布在广场各个角落,身形嘈杂人声鼎沸,喜笑颜开满面春光,让景区刹那间喧闹成欢乐的海洋。
   跟随着熙攘的人群沿景区指示牌标识一路前行,满目都是对陌生景致的留恋喜欢。紧贴着道边的护栏俯视山涧潺潺溪流,脑海中又浮现王维《青溪》中那句“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的诗句,那种乱石嶙峋间,水势湍急、水声滔天、水瀑倾泻的场景跃然呈现。驻足远眺之际,不知是谁引吭高歌“潺潺涧中水,苒苒岩上云”诗句,一下子勾引得游客不约而同地放慢脚步回眸观望。只见一位形态微胖的老者,撑拄着登山杖抬手遥指,诗情满满,喜色浓浓,气韵悠悠,举手投足间皆是学者风范。他这句出自宋代释智圆《山中行》的诗句,静谧中展露着舒畅,宁静着满藏着期盼,应景应时,不断地迎来游客们赞赏的目光。
   从灵官殿徒步登山,一路美景一路欢歌,那种亢奋激荡胸腔的感觉蒸腾不息,一直催促着我们快步疾驰。大大的汗珠顺势滴落,阵阵的潮热席卷全身,薄薄的防晒服汗湿成片,已经分不清肌肤和衣裳的轮廓。一种先睹为快的心态驱使着疲软的双腿片刻不敢停歇,双眸被潮热的汗珠湿润也无心打理,虽已身介不惑之年,争强好胜的信念仍旧不减当年。
   沿途经过一处挂满信物的崖壁,红红的绸缎系挂着许愿牌,长长的吊坠伸展接地,橙黄的墙面上满是形态各异的涂鸦,大多都是迎合着上方的“暴富墙”表达心中的期许,其中有一处“让我们放下经年不易,一起暴富吧!”留墨字迹工整,意境优美,很让游人提振解意,但愿这所有的一切美好都随着攀登老君山如期所至吧!
   山路交叉处,一处大拇指和小红花搭配的情趣标识格外醒目,红花猩红耀眼,映衬着巨型的大拇指风趣爆棚,尤其中意的要数手指后弯曲弧线中延伸的“很明显这里有近道”绿底白字,让困倦交织的徒步攀爬游客瞬间找到福音。顺手指方向穿行不远,便迎来一组伸向山巅的石阶,在仿真护栏的陪衬下缓缓通向茂密的山林之间,金光普照,零星的光束散落石阶之上,斑斑点点,光芒耀眼,让人不觉间仿若登上天梯一般,十分享受这份近身老君山独有的惬意。
   高高的石阶让人疲惫,悠悠的历史激励奋进。前方的导游很会鼓劲,边向上攀登,边向游客介绍老君山的历史典故,让中道困顿的游人转移视线继续攀登,隐隐约约间累感悄逝。
   老君山素有“天下无双圣境,世界第一仙山”美誉,原名景室山,春秋时期,被公认为道教始祖的老子李耳到此归隐修炼,使之成为闻名遐迩的“道源”(道教起源地)和“祖庭”(祖师之庭)。北魏始于其上建老君庙以纪念。唐贞观十一年(637年),唐太宗派尉迟敬德重修景室山铁顶老君庙,并赐名为“老君山”。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明神宗诏谕老君山为“天下名山”,并发帑金建殿,老君山成为是历史上唯一被皇家御封为“天下名山”的中国山脉。
   闻听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底蕴,心中燃起的膜拜仰慕激情翻涌,胸腔丛生的窃喜自豪热流澎湃,为历朝历代重道修德的厚德感佩,为盛世祖国的千年传承骄傲,更为民族之光的世代赓续豪情万丈。
   徜徉在文脉清流的奔腾激越中,时光的脚步顿然间变得悄无影踪。不知不觉间,一行人已经到达老君山山腰中天门。这里海拔约1866米,是老君山登山线路的中段,也是索道中转地和徒步登山的必经之地。
   四周群山环抱,奇峰高耸,山峦对峙,极目远眺四海皆纳。站在广场或附近的观景台,可俯瞰栾川县城全貌,以及连绵起伏的山峦和郁郁葱葱的森林,景色十分壮美。
   中天门形制规整,气势逼仄,满满都是皇家风范。传统中式仿古建筑,以红、黄、蓝等鲜艳色调为主,色泽艳丽,雕梁画栋,彩凤腾飞,盘龙撩爪,栩栩如生;飞檐斗拱,翘角叠起,风铃飘荡,满布古风古韵。四柱三门结构的牌楼,古朴大气,气宇轩昂,给人一种高山仰止的视觉冲击。中间门洞上方“中天门”匾额依旧苍劲,两侧望柱书写奇联“老君山山君老山老君不老;玄门道道门玄道玄门亦玄”。
   中天门是老君山道教文化的重要载体。这里有老子骑牛石雕,老子身披道家黄袍,左手食指指天,右手捧《道德经》,所骑青牛昂扬向上,形象地展现了老子归隐修炼的情景,石雕基座四面还镌刻着老子出生地、司职地、著经地、归隐地的标志浮雕。救苦殿原建于唐代,2004年重建,殿堂供奉着太乙救苦天尊,高大威严,仪态万方,神情中透露着慈祥,让人仰目凝视,肃然起敬。殿内墙壁上还绘制着春女还愿、太宗赐匾等与老君山相关的故事,图文并茂,寓意深刻,驻足品赏,观光满满,处处洋溢着浓郁厚重的道教文化气息。
   登山念虽坚,劳顿意渐浓。攀爬过1050级台阶之后,通身难表的疲惫夹杂着满布汗湿的不爽将初始的心志弥坚消耗得渐失殆尽,虽然也在强撑着继续前行,但不再会像初始登山时,见不得被人超越时的那种逞能好强,眼望着一组组人群从身边经过,不再有快步疾走的冲动,有时疲累得连起码的客套性微笑都懒得呈送。
   强撑着一路前行,经过一场体力与心智的殊死较量,最终还是如愿到达老君山的经典景区石林,这里山峰林立,形态各异,有的如利剑直插云霄,有的似仙女亭亭玉立,满眼翠嫩欲滴,满目云烟缭绕,满心巍峨壮观,就真如同进入仙庭阙阁一般。
   据导游讲解,这一带属于世界级花岗岩峰林奇观,也是十里画屏所在地。沿着绝壁栈道漫步,可全方位欣赏到独特的峰林景观,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暮色渐浓,灯光乍起,远山近林蝉鸣蛙叫,偶有山雀禽兽发出阵阵狂叫,一种毛骨悚然的惊恐顷刻涌上心头。是继续上行,还是折道回返,真考验人的意念。最终还是妻子的执着让我们继续坚持,通身的疲惫酸涩夹杂着新生的饥寒交迫因为有了信念加持,便不再显得纠结徘徊,相互间手拉着手,拉拽着道边的绳索和冰冷的石柱向神往之地进发。
   借趁着微弱的光束攀登,人已经将信念的烈焰燃烧到极致。是那种“不登金顶非好汉,不摸如意非英杰”的执着驱使,还是“行道中返道更遥,登峰直上境更悠”的情趣催生,身体跟随着意念不断地奔赴。
   19时20分,远山近树刹那间燃起晶莹奢华的灯光秀,那种层次分明的“唤醒仪式”美感满满,让久积心中的暗淡一下子丛生希望。
   先是玉皇顶的鎏金殿顶率先透出暖黄微光,接着金殿、道德府、转运廊沿山势逐层点亮,灯光从最初的浅金渐变为醇厚的金红,最后整座道观群通体通明,宛如天宫从夜幕中浮现。天地间明暗交织,神奇绝美,给道教圣地平添华丽景致。
   灯光并非直白的强光照射,而是以“洗墙灯+点光源”组合勾勒,暖黄光束沿结墙缓缓爬升,将“金顶红墙”的经典配色晕染得温润如玉,舒畅无比,既照亮了斗拱上的雕花,又不破坏夜色的静谧,满满都是科技智能的幸福光辉。殿顶的投光灯呈45度角斜射,光束穿透山间薄雾形成淡淡的光晕,在星光月夜中切割出明暗交错的光影,恍如道家“阴阳相生”的具象化。
   近处的花岗岩峰林被弱光打亮,浅灰色的岩石表面泛起淡淡的银辉,与金顶的暖光形成“冷硬与温润”的碰撞,宛如水墨画中“焦墨点峰”与“淡彩染阁”的结合。灯光的光晕顺着山形漫开,将天际线晕染成朦胧的灰蓝色,星光从山谷升起,光影便在夜色中流动,让群山恍如“沉睡的巨兽披了一层发光的纱衣”蔚为壮观。
   灯光秀闪亮的瞬间,观景台人声嘈杂,声响彻寰宇,惊呼声、呐喊声、快门声绕山漫梁形成一幕别致的风景。游客们纷纷举起手机拍摄,急不可耐地想定格下这美好一刻;一些痴迷的游客不停地念叨“真像《千与千寻》里的汤屋”,还有老年游客摸着栏杆感叹“这才是神仙住的地方”。
   我们借趁着彩光继续前行,饱览着醉美极致的风景凝神细察,在若隐若现的香炉青烟和灯影交织处寻找道教的肃穆与禅宗的神秘。
   当激光束投射出“老子归隐”的光影时,山谷间顷刻间寂静空灵,眼望着一头通身青灰的犄角大牛缓缓走来,身负荧光气势逼真,蹄脚腾挪刚劲有力,就如同力透千钧,厚重感满满。牛背上,身着传统黄色长袍的老子面容慈祥,神情睿智,目光深邃,仿佛在洞察与思考世间万物,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身体微向后仰,呈一种悠然自得和淡泊归隐的态势。衣袂飘飘,白须莹莹,身姿卓卓,展露出道家无与伦比的洒脱飘逸。
   老子面色平和,神态安详,嘴角微微上扬,似有一种如梦皆醉的看透,还有一种宁静致远的通达。只见他双手或扶牛背,或背负长远竹简,正心情豁达地从容安然地前往归隐之路。
   暮色深沉,光色渐隐,美幻的老君山夜景慢慢地隐匿于寂静。转运殿、道德府、亮宝台、玉皇顶、老君庙等五大核心建筑群连同金顶构筑的“尊道、祀天、炼丹、传经、祈福”完整道教文化体系只能到天明领略欣赏。
   伴山入梦,迎寒醉眠,耳际再一次传颂唐代李白所著《谒老君山庙》:“先君怀圣德,灵庙肃神心。草和人踪断,尘浓鸟迹深。”

共 578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文笔流畅,意境深远的游记。作者叙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描写了一场向道而行的旅行。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教义,其间蕴含的对环宇及万事万物本源的深刻描述和揭示。而拜谒道教的发源地老君山,也成本文作者多年的夙愿。作品以详实的笔触介绍了一路的见闻,细致的描述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作者将对祖国山河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融入文中,让文章生动形象,文章中透出的克服困难,努力坚持,直至成功的精神,令人感动。作品现场感和代入感很强,细品之,仿佛也经历了一番旅行,感受到了沿途的风光美景和道教文化的魅力。一篇很有看点的游记,推荐共赏。【编辑:透明秋语】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5-10-12 13:29:07
  一篇优秀的游记,拜读了,点赞!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回复1 楼        文友:梅林臻        2025-10-12 13:58:03
  感谢秋语老师的费心编辑和精美赞评。您的编者按精准到位,给这篇游记增添更美的意境,感谢老师,祝老师秋安!
2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5-10-12 13:30:07
  感谢文友带来的佳作,期待精彩继续!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回复2 楼        文友:梅林臻        2025-10-12 13:58:49
  谢谢老师,像老师学习,同时也祝愿老师笔丰文健,精彩不断!
3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5-10-12 13:30:51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恭祝创作丰收!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回复3 楼        文友:梅林臻        2025-10-12 14:00:28
  同样的祝福呈送老师,也祝愿老师收获满满,安康常伴,幸福美满,快乐不断。敬礼阖家团圆,仲秋祥和,诸事顺遂!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