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星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星星】捧杀(杂文随笔)

编辑推荐 【星星】捧杀(杂文随笔)


作者:流水无声 布衣,237.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2发表时间:2025-10-12 13:48:49

【捧杀】pěngshā动过分地夸奖或吹捧,使人骄傲自满、停滞退步甚至导致堕落、失败:不要~有才华的青年演员。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989页
   由此看来,尽管我们听到别人的赞誉比批评心里舒坦,但别人的赞誉也不一定都对自己有好处。
   老百姓把捧杀说成是“杀人不见血的刀”,毛泽东主席把它比喻成“糖衣炮弹”,鲁迅说它“很能蒙混旁人”,现在还有一句口头禅“要想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足以见得捧杀的威力与危害:古有东汉应劭《风俗通》中"杀君马者道旁儿"的典故,讲述路人不断夸赞良驹致使骑者驱马过度而亡的故事;前有西方对戈尔巴乔夫的舆论造势,推动促使苏联解体;现有随处可见的对新生力量的“赏识”浪潮,也正在或多或少影响着未来主力军的信念、斗志和毅力。
   好高骛远、急功近利、好大喜功者最容易被捧杀成功。这类人目标理想化、虚荣心极强,又往往是能力精力都有限,内心深处常常自卑,急需从外界获取赞美来满足自己的虚荣。你夸他、捧他,他就会膨胀自己,越来越飘飘然。即使有时他心里知道是过度吹捧,但因为被万众瞩目的感觉太有吸引力,也就不会拒绝,更不会说破。如果再有持续的赞美,这些人就会产生能力幻觉,一如历史上的赵括被吹捧为军事天才竟信以为真致长平惨败。
   所以,捧杀是蜜糖,但可以发挥慢性毒药的作用,使对方与长期的陶醉中慢性自杀。
   捧杀有有意的,也有无意的。
   有意的捧杀就是通过故意夸大渲染对方的优势,引起其他成员的防范意识、敌对意识的增强,给对方制造越来越大的压力。也可以说通过过度赞扬以使被赞扬者引发他人越来越强烈的反感。如澳大利亚智库通过学术论文数据夸大中国科技实力,和西方有些势力一道渲染中国实力对周边甚至全世界带来的震慑和威胁,就起到了制造焦虑从而煽动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敌对情绪的作用。
   无意的捧杀指因为自己的认知有限而进行的过度赞美,导致被夸奖者产生自满情绪、从而期望过高造成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最终引发负面后果。这种捧杀虽然是无意的,但影响危害却是极其普遍的:如夸孩子是"最棒的"却忽视其实际表现,易让孩子产生"被期待感"而焦虑;家长持续夸大孩子天赋却不关注努力过程,易导致其依赖外部评价;职场中频繁被赞誉却无法兑现承诺,可能引发心理崩溃或人际关系恶化。
   二十年前,年轻气盛的我曾因为尝试一些制度建设小有成效得到领导的青睐,遇到过连续不断的鲜花和掌声,幸运的是我心底一直能保留着我的最爱——教书和创作,在杂务缠身身体“报警”时潘然醒悟,甘为一个“老兵”,后因个人原因成为一个“游击战士”也心里坦然。
   捧杀既有阳谋属性,又有阴谋特征。其阳谋属性在于:1.本质公开性:捧杀行为往往公开赞美,无需隐藏动机(如职场中公开表彰员工远超实际能力)。2.防御困难性:受害者难以拒绝正面评价,且社会舆论天然倾向认可赞美。其阴谋特征体现在实施者可以隐藏真实意图,利用善意伪装过度夸奖对方导致其骄傲自满、甚至产生能力幻觉而疯狂最终因反差太大而失败甚至灭亡。
   捧杀的本质往往是通过持续赞美使对方产生幻觉,促使对方狂妄自大选择危险路径,或者制造对方与他人的能力落差感,引发群体反感,达到摧毁消灭对方的目的。如周幽王时期,郑庄公因母亲武姜偏爱弟弟叔段,长期被贬低,但叔段因过度受宠而野心膨胀,最终被郑庄公设计铲除(郑庄公的母亲一直想要让小儿子取代他,郑庄公就一味纵容弟弟,培养他的野心。弟弟共叔段在郑庄公的刻意引导下,野心与狂妄与日俱增,最终因为造反被郑庄公击溃于鄢);明末将领袁崇焕被崇祯帝过度推崇,许诺五年平辽,最终因战事失利遭凌迟处死;一些商家过度吹捧特定消费观念诱导非理性消费,致使许多人因非理性消费而败落或者破产;一些少年缺乏明智的监管无知骄纵狂妄自大,最终沦为社会的牺牲品;……
   当我看到本应该在学校里接受教育的少年,还不到小学毕业的年龄,却成了网红,一天天在网络上表演,我心中就产生一种悲哀:华夏历史上从来不缺神童,但一些过分的吹捧曾让他们纷纷跌下神坛……
   当我看到一些已上中学的孩子因为接连违纪在学校受到老师的罚站和些许推搡家长就在网上血泪控诉痛哭失声的时候,我很为这些孩子的未来担忧:过分宠爱的孩子是否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家长是否能长久的为孩子一生提供赖以生存的港湾?
   当我们遇到鲜花和掌声的时候,当我们遇到笑脸不尽赞美不断的时候,最需要做到的就是克制,就是冷静,就是“三省吾身”;我们是不是真的做到了别人赞美的程度?别人的赞美是否有对自己的恐惧、偏爱和逢迎?我们是否偏离了目标和方向?我们离理想或目标还有多远?我们是否对工作尽心尽责,还是否真的不需要改进和提升?
  
  

共 194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捧杀是文明社会最隐蔽的暴力形式——它用鎏金丝线编织牢笼,让猎物在甜腻的香气中自愿收紧脖颈。从东汉杀君马者道旁儿的寓言,到戈尔巴乔夫时代西方媒体制造的民主幻象,这种杀人不见血的刀始终游走在历史阴影中。本作品的可贵之处在于文末指出:“当我们遇到鲜花和掌声的时候,当我们遇到笑脸不尽赞美不断的时候,最需要做到的就是克制,就是冷静,就是“三省吾身”;我们是不是真的做到了别人赞美的程度?别人的赞美是否有对自己的恐惧、偏爱和逢迎?我们是否偏离了目标和方向?我们离理想或目标还有多远?我们是否对工作尽心尽责,还是否真的不需要改进和提升?”的确,我们只有居安思危,谦虚地对外万物,我们才能去迎接各种挑战。编辑:紫云朵朵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紫云朵朵        2025-10-12 13:55:51
  很有见地,观点鲜明,很有意义。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
2 楼        文友:流水无声        2025-10-12 14:26:53
  多谢老师写下编者按!
半生潦倒又不甘沉寂,喜欢对生活作诗一般的瞭望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