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星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星】住在纸上的星星(散文)

精品 【星星】住在纸上的星星(散文)


作者:满山红叶 探花,21465.3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1发表时间:2025-10-12 13:53:26

那时候的村子很辽阔,很辽阔。满天的星斗,一伸手就可以摘到。夜晚拉开序幕,月光洒下一片一片清晖。老房子,旧院子。一堵墙,安静的抻出一枝头桃李。风轻悠悠的,一遍一遍不厌其烦的吹着。人间四月天,池塘的蛙声,此起彼伏。天空蓝的纯粹,惊艳。我们几个玩伴,约好了,去稻田捉青蛙,一个人手里捏着一个罐头瓶子,捉到的青蛙,放在罐头瓶里。
   秧苗已经扎根了,稻田的水经过白昼日头的照耀,暖暖的。月光铺在水面,金灿灿的,仿佛一地的金子。青蛙听到人的脚步声,就不唱歌了。如何找到青蛙?大江有手电筒,他父亲在镇里的木器厂上班,下夜班时撑着手电筒,大江偷拿了手电筒,青蛙是色盲,怕光,手电筒一扫,青蛙无处可逃,束手就擒。一逮一个准,事实上,孩子的乐趣不是在青蛙,明媚的晚上,在村子走一走,和大地零距离接触,那种烟火味的日子,诗意且美好。
   逮着的青蛙,最后又放归稻田,河流。坐在银白色的院子,门口一树一树的杏花,梨花,芬芳肆意。不知什么时候,落一枚花瓣,轻飘飘的,像一只蝴蝶。落入凡间的天使,在我的发间,身上久久不肯落地。衣袂,肩胛,有那么一刻,绽了一朵一朵花儿。人在景中,景在人中。梦幻般的存在,以至于若干年后,夜来人静处,月光似水的村庄,活色生香的走来。拍一拍我的头,昨天的山高水长,一一苏醒。
   圆月之夜,就很丰腴了,偏偏一团一团的星辰,紧挨着月亮。数着一颗一颗星星,一个说,北斗星是他,一个说金星是她,一个说木星是我,还有天狼星(最亮恒星)、老人星、大角星、织女星、牛郎星、北极星等等,我总是指着天边那颗最不起眼的小星星说,我是这颗小星星。我知道,水星,火星、木星,它们都极其耀眼,璀璨。我的身份告诉自己,我不能张扬,我愿意做陪衬。
   躺在一帧凉席,同星星和月亮对视,那是神明一样的对视。不需言语,灵魂纯净的像一条银河,我在想,牛郎星与织女星,是不是天庭赋予他们的标签?几千年,几万年后,世间的人一茬一茬,熟悉和了解牛郎织女曾经的爱情?谁认定那一颗星星是牛郎以及织女?我只清楚,年少时光,有关村庄的夜晚,盛大,浩瀚。辽阔志远,一河一河的星星,草木葳蕤,大地通达。牛羊成群,夜鸟造访,枕着蝉鸣,守着满天的星辰,一地的月色,一觉天明。
   门是敞着的,每一道柴门,铁门、木门,不必上锁。人与人互动频繁,不用设防。每一扇窗大开着,迎接日月星辰的到来。也有小虫子,小蜜蜂,小鸟,小蚂蚁,小蜥蜴来家里做客。父亲不会驱逐它们,大自然的精灵。父亲一直觉得那些植物,树木、花花草草、砖瓦石头都是有灵性的,只是不说话罢了。父亲常常在星光闪烁的夜里,坐在炕上,抽一袋烟,烟味很冲,呛嗓子。父亲睡不着,下了地,背着手在月光底,出了门,来大街遛一遛。家里的老狗,紧紧尾随着父亲。一人一狗,在大地投下清澈的影子。父亲过了一座木头桥,在一望无垠的玉米地前,停下。夜深了,万籁俱寂。星星们你挤我,我挤你。报团取暖,热热闹闹。父亲听着玉米棵在冉冉拔节,来自植物身体内的挣扎,上升,与呐喊。父亲没睡,我们也睡不着。星光灿烂,最适合卧在沙滩上,枕着浪涛声,想着山那边是什么?在我有限的认知里,父亲骑着自行车走了六十里路抵达的县城,就是天堂,那里一定是遍地的鲜花,硕果累累,车马多多,美女如云,我勾画着白马王子,对,翻过一座一座大山,我便能遇到骑着白马的王子。宫殿,美食,仆人。似乎小县城是一个城堡,里面奇珍异宝,什么都有。
   玉米渐渐熟了,掰青玉米烧着吃,成了我们的快乐之一。上哪掰玉米?成片的大块地,大人不允许掰。那就“借”,反正责任田一块接着一块,一头扎进去,急三火四掰几穗,跑出来,在河边拢一堆火,烧,烤。将玉米烤得焦黄焦黄,咬一口,妈呀!才叫一个香。星月相依,啃着玉米,朗月清风,惬意,不知人间苦。
   吃饱了,趴在河流的源头,造一肚子水。月亮偏西了,星星离我们远了,大江提议,上树就能接近星星。就我一个女生,上不了高高的树冠,眼巴巴瞅着男孩子坐在树杈,炫耀他们摸到星星了。我也不甘示弱,攀上柴草垛,伸出胳膊触摸星月,够不着,急得哭了。气急败坏的甩出一句话:哼!有什么了不起的,等我长大了,去一个很远的地方,那里不仅有数不清的星星,美食,就连月亮也遍地都是。大江嘎嘎嘎地笑,笑的喘不过气儿,他说,月亮就一个,你骗谁呢?我头也不回的往家走,边走边说,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为追逐星星,月亮。我上过树,爬过山,蹲过柴草垛,有几次,在大江的鼓动下,居然踩着木梯子,攀到房顶,星月没摘到,却吓得腿肚子抽筋,尿了裤子。我始终坚信,远方必然有一个高处,适合我,守着满天的星辰,皎洁的明月,一个满眼是我的男人,在召唤着我,等着我。
   在村庄,星月最亮的时刻,莫过于秋天,大地万物进入收获期。五谷丰登,空气中都是粮食的清香。这个季节的星星,又大又妩媚,不停的眨巴着眼睛,我在想,星星满天,每一颗星星均是一个人的化身?父亲说过,祖父,祖母走后,他们的灵魂早在天上,变作星星守护我们一家人。我对此深信不疑,一个人的离开,是用另一种方式继续活着。想念父亲的时候,我仰脖儿看看夜空,那一颗最晶莹剔透的星星,就是父亲,我和父亲凝视着,看着看着,泪流两行。父亲,我懂,有一夕,我也将是一颗星子,追随父亲而去。
   现在,村子活在一张纸上,即使我偶尔回去,身体告诉我,越来越空寂的村子,我不得不选择逃离。灵魂虽然有着小小的倔强,斗志昂扬的想归于田园,借星辰大海陪伴我,现实很打脸,我住不下,根本住不下。我适应了城市的快节奏生活,不想回到老家,烧大炕,扒锅灶坑灰,轰鸡撵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那份原始的,原生态的东西,我明白很遥远了。回不去的岂止是故乡,更有我们日益苍老的生命。
   偷得浮生半日闲,有时,我会趁着天晴,万里无云。在广场逛一逛,听听公园里飙出来的京剧,二胡,笛子,舞曲。看人打太极拳,垂钓。忙碌的岁月,早已忘记天上的星星,月亮究竟离我们多远?一米,十米,一百米,一千米,一万米?兴致来了,某一个夜里,城市花灯锦簇。发现楼与楼之间,缝隙很小,看不到星星,也看不到月亮。月亮圆的时候,极少极少。别提星星了,更是看不到,摸不着。一个人时,倚在一棵梧桐树上,路灯冷冷的照着,我在寻找星星。三十年前,满天的星斗,去了何方?我登上三十一楼阁楼,隐隐约约看到天际的几颗星星,它们像母亲脸上的几个黑痣儿。若不仔细分辨,根本看不到星星。突然就怀恋村子里的日子,满目的星辰,美丽的月光。鸡鸣狗吠,车铃摁响整条街。每一个窗口,亮着一盏灯,照着我们回家的路。
   不知从哪年开始,村庄的星辰月色,单薄了,不稠密。星星稀稀落落,不集中,没凝聚力。原来的满天星斗,去了哪里?我从村东头,找到村西头。再从村南头,找到村北头。翻了整条南河,爬遍村庄所有的山脉,沟壑,峡谷,不见星星的踪迹。
   后来啊,后来,我请星星住在文学的伊甸园,不让它受任何委屈。想看,任何时候都可以拜访。
  

共 281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当城市霓虹切割了夜的完整性,我们仍能在文字中打捞那片失落的星空。本作品以孩童踮脚摘星的视角,重构了一个被月光浸泡的农耕文明样本。作者用罐头瓶装青蛙的鲜活记忆、玉米地里的星夜密谈、柴草垛上的天真赌约,将八十年代的中国乡村谱写成一部流动的史诗。这些文字最动人的力量,在于其双重时间性:既是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即时记录,又是站在三十层楼顶回望的考古发掘。当作者描述父亲在玉米地聆听拔节声时,我们触摸到农耕文明最敏感的神经末梢;而她在城市缝隙中寻找星星的徒劳,则隐喻着现代性对自然感知的剥夺。特别推荐《天狼星与井绳》一章,其中将祖父祖母比作守护星的朴素宇宙观,展现出中国民间信仰中生生不息的轮回智慧。我们始终相信,真正的乡愁不是对过去的简单复刻,而是用文字为消逝的星辰建造永恒的观测站。当您翻开这些篇章时,愿能听见童年池塘的蛙鸣、看见父亲烟袋锅里的火星,并最终在某个加班的深夜,突然想起自己也曾是那个为摘星星尿裤子的孩子。【编辑:紫云朵朵】【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1012001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紫云朵朵        2025-10-12 13:55:11
  很有文学气息,佳作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